水杨酸与乙酐反应后再加入浓硫酸后为什么会有棕黄色
原因如下:
1)有机化学反应非常依赖反应条件,底物(水杨酸,乙酸酐)的纯度, 催化剂的纯度,溶剂的纯度以及是否干燥,反应过程的控制等。
2)有机反应常常伴随有副产物。只有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来减少。
3)产物的颜色可以通过脱色如用活性炭,精馏来除去。
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化学式为C7H6O3。外观是白色的结晶粉状物,熔点是158~161℃。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可用于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制备。
乙酸酐,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4H6O3,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味酸,有吸湿性,溶于氯仿和乙醚,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易燃,有腐蚀性,有催泪性。
浓硫酸,是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水溶液,俗称坏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与硝酸相似,还原产物受还原剂种类及量影响可能为二氧化硫,硫单质或硫化物。
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乙酸酐和水杨酸反应产物为乙酰水杨酸。
酯化反应一般作为可逆反应。传统的酯化技术是用酸和醇在酸(常为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这个反应也称作费歇尔酯化反应。
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它可以将羧酸的羰基质子化,增强羰基碳的亲电性,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可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
扩展资料:
乙醇和乙酸(俗名醋酸)进行酯化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作为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在某些菜肴烹调过程中,如果同时加醋和酒,也会进行部分酯化反应。
生成芳香酯,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如果要使反应达到工业要求,需要以硫酸作为催化剂,硫酸同时吸收反应过程生成的水,以使酯化反应更彻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酯化反应
去除办法:用NaHCO3(碳酸氢钠)溶液,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NaHCO3溶液,而乙酰水杨酸中含羧基,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除去副产物,加入盐酸析出晶体
其实可以控制温度(水杨酸缩合为吸热反应)。
设饱和一元醇为R-OH
设饱和一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M
H3C - C = O
\
O +2HO - R -(稀硫酸,加热)→ 2H3C - C = O + H2O
/ |
H3C - C = O O - R
112 2 M 112+2M-1818
(7-1.2)g 7.9g
解得:M = 116
乙酸酐不先水解,因为乙酸酐是个很强的脱水剂,所以会从水杨酸的羟基上上去一个氢原子,生成产物乙酸。
至于乙酸,能力太弱,产率太低,而且反应条件太高,所以不要。
至于酸酐,就是加个水就能得到相应的酸,比方SO3是硫酸的酸酐,N2O5是硝酸的酸酐。
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7H6O3 +(CH3CO)2 =C9H8O4
三氯化铁+水杨酸的化学方程式C6H4(OH)(COOH) 3C6H4(OH)(COOH)+FeCL3=3HCl+Fe(C7H503)3沉淀
有好多的你要的是哪一个呀~昏昏~你可以用谷歌查查看的哦~
因为乙酸酐与水反应发生水解反应,乙酸酐和水分子经过一个协同的过渡态,在气相中生成比较稳定的通过氢键连接的乙酸双分子络合物,在水溶液中生成乙酸,一分子乙酸酐消耗一分子的水。
在医药工业上,醋酐与水杨酸反应可制备阿斯匹林(乙酰水扬酸),还可以制造解热药剂非那西丁及扑热息痛、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甲基睾丸素、黄体酮、安茶碱、维生素B1、维生素B6以及痢特灵等。
乙酸酐是属于危险化学品,是一种制药的原料,吸入后对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休克等。乙酸酐还有很多未开发或刚开发出来的应用领域,如洗涤剂、炸药(火箭推进剂等)、液晶显示器等。而且,在液晶显示器方面,用量很大,是新开发出来的应用领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乙酸酐
②由于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85~95℃,所以采用水浴加热方法,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2)根据表中数据,乙酰水杨酸溶解度是微溶于水,在冰水中可以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减少晶体的溶解;
(3)粗产品提纯,将粗产品转移到1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杂质水杨酸,然后搅拌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4)由于水杨酸具有还原性,检验粗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可取少许产品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 1~2滴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故答案为:三氯化铁或Fe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