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可生产乙醇吗
玉米淀粉可生产乙醇。
利用玉米生产乙醇,是乙醇最主要的来源。将玉米加工成淀粉,淀粉经过糊化,高温α-淀粉酶水解,冷却经糖化酶水解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能够被酵母利用的葡萄糖和麦芽糖。然后加入酒精酵母进行发酵,即可得到乙醇了。
A、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无乙醇生成,故A不符合;
B、淀粉在淀粉酶、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生成乙醇,故B符合;
C、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反应生成乙醇,故C符合;
D、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反应过程中生成乙醇,故D符合;
故选BCD.
C6H12O6=C2H5OH+2CO2↑
(C6H10O5)n+nH2O=nC6H12O6
C2H6O+3O2=2CO2+3H2O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C6H12O6==2C2H5OH
+2CO2(注明条件为酒化酶)
然后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得到酒精.用发酵粉试试.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C6H12O6 -->2C2H5OH + 2CO2↑
乙醇c2h5oh-46,葡萄糖-c6h12o6-180,硫酸-h2so4-98,氢氧化钠-naoh-40,氯化钠-nacl-58.5,至于蛋白质和淀粉是生物大分子物质,没有固定的式量,因为其分子组成不定,一般来说分子量过万。
第二步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和CO2,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所以最终可生成的酒精C2H5OH为:100/162X2X46=56.79g
上述过程中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数据为:M(C6H10O5)=162,M(C6H12O6)=180,M(C2H5OH)=46,M(H2O)=18.
所以100克淀粉理论上可生成酒精56.79克,这里特别指出是理论上,就是指不考虑其他副反应,百分之百按照我上面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时候算出的结果.
C6H10O5]n+nH2O=nC6H12O6
葡萄糖在经过酒化酶的作用下成乙醇
C6H12O6=2C2H5OH+2CO2 ↑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淀粉在餐饮业中又称芡粉,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单糖(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
淀粉是植物生长期间以淀粉粒形式贮存于细胞中的贮存多糖。它在种子、块茎和块根等器官中含量特别丰富。淀粉粒为水不溶性的半晶质,在偏振光下呈双折射。淀粉粒的形状(有卵形、球形、不规则形)和大小(直径1~175μm)因植物来源而异。
淀粉中含有两个以上性质不同的组成成分,能够溶解于热水的可溶性淀粉,叫直链淀粉只能在热水中膨胀,不溶于热水的就叫支链淀粉。
淀粉不溶于冷水.但和水共同加热至沸点,就会形成糊浆状。俗称浆糊.这又叫淀粉的糊化,具有胶猫性。
鉴别:
取样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用途:
1、为人体提供的能量;
2、制氢气;
3、淀粉在制作其他食品中的作用:淀粉除了用于烹调之外,在各类食品加工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淀粉制葡萄糖
2.葡萄糖分解制酒精
化学方程式: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nC6H12O6----酶----->2nC2H5OH + 2n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