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84消毒液的原液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稀释之后再使用,84消毒液的常见浓度是2%到10%,具体配比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以5%的84消毒液为例的话,每升消毒液含有有效氯是50克,说明书要求100倍稀释,也就是1份消毒液要用99份的水加上之后才能使用。
84消毒液的瓶盖容量一般是10毫升,可以把瓶盖作为一个量杯,配制时先戴上橡胶手套向盆里加入一瓶盖的84消毒液,再放1000毫升水,可以用500毫升的瓶子装满水,倒两瓶,进行搅拌混匀。需要注意消毒剂的作用时间,说明书上注明的是20分钟,指的是擦拭20分钟后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然后再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
扩展资料:
在使用过氧乙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采取防护。应严格按照所购入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稀释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衣物上。
2、正确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室内喷洒消毒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危害人体。在进行室内熏蒸消毒时,人员应撤离现场,熏蒸结束室内通风15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对金属物品的消毒。
3、安全存放。过氧乙酸消毒液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4、应急处置。皮肤沾染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参考资料:
人民网——疫情期间卫生间如何消毒?专家详解正确操作方式
人民网——酒精消毒要通风 含氯消毒剂要适量
解答:解;(1)在过氧乙酸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过氧乙酸,溶剂是水,故填:过氧乙酸,水;
(2)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属于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属于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故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腐蚀性;
(3)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立刻用大量的水清洗,故填:立刻用大量的水清洗;
(4)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该戴上口罩,故填:戴上口罩.
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最近爆发出来的一种新病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所以消毒杀菌是很重要的一个防护工作。市面上的消毒液有很多,那么居家消毒液怎么选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居家消毒液怎么选1、84 消毒液(有效氯5%):常规按消毒液:水为1:100稀释后即为有效氯500mg/L。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日常家居类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4、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75%酒精可以喷皮肤消毒,要注意防火根据已知信息及政府发布的各类疫情防控指南,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加热30分钟或使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
酒精是乙醇的通俗说法。75%酒精杀灭效果最好,可用于皮肤或物品表面消毒,也可用于浸泡消毒,但是时间需≥30分钟。酒精有刺激性,不适合用于黏膜和创伤面的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易燃并且易挥发,应注意加盖并避火保存。此外,外出所戴的口罩未破损再次利用,也可以用75%乙醇喷洒口罩内外两面至微微湿润,再在阴凉处悬挂晾干即可。
84消毒液有残留会中毒,不能和洁厕灵同用84消毒液不建议喷在衣物上,它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性,消毒剂残留造成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专家建议采用浸泡的方式消毒会更好一些,比如浸泡拖布、毛巾、需要消毒的非食用工具等。
此外,84消毒液有腐蚀性,不建议用于食物、餐具和衣物的消毒,如果清洗不干净,食物或者餐具上残留的消毒液会引起人体微量中毒;而如果消毒剂残留在衣物上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对皮肤造成一定刺激性。
切记,84消毒液不可以和洁厕灵一起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会损伤我们的呼吸道粘膜,造成喉咙水肿,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死亡。
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要保持室内通风15分钟才可进入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具有酸性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过氧乙酸可分解为乙酸、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使用安全提示:
1、采取防护。应严格按照所购入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稀释,稀释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衣物上。
2、正确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室内喷洒消毒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危害人体。在进行室内熏蒸消毒时,人员应撤离现场,熏蒸结束室内通风15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对金属物品的消毒。
3、安全存放。过氧乙酸消毒液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4、应急处置。皮肤沾染过氧乙酸消毒液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院治疗。
居家消毒的方法 擦拭消毒擦拭消毒是指用干净的抹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适用于对室内环境和物体表面如家具、生活用具、玩具等及车辆等物体表面实施消毒处理。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记住哦,这点也很重要!
喷洒消毒喷洒消毒是指用喷壶喷洒消毒液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普通喷壶、美妆小喷壶或者家里种植花卉的喷壶均可(可根据消毒液配制量选择使用)。喷洒消毒适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如室内墙面和地面、帐篷表面等。
浸泡消毒浸泡消毒是指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泡在消毒液内进行消毒。浸泡消毒适用于耐湿器械、玻璃皿器械、玻璃器皿、餐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消毒。
可以依据消毒剂的种类、功能及适用范围,根据家庭现有消毒工具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喷洒消毒易喷洒均匀且操作方便,所用容器的体积较小且可将消毒液充分利用;擦拭消毒需先将抹布用消毒液浸湿,然后拧掉多余的消毒液,进行擦拭;浸泡消毒可使药液充分接触物品,但需药量大。具体的消毒方法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相关新闻据国家卫健委2月4日消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出现消毒剂供应紧张问题。为保障全国消毒剂的有效供给,国家卫健委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紧急上市的醇类消毒剂在产品责任单位检测(或委托检测)含量合格后可上市销售使用,醇类手消毒剂醇类有效成分浓度>60%(V/V),其他乙醇消毒液原料应当符合GB26373-2010《乙醇消毒剂卫生要求》且乙醇含量为70%-80%(V/V)。
二、紧急上市的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在产品责任单位检测(或委托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和pH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后,可上市销售使用。84消毒液有效期限定为3个月(有稳定性检测报告的除外)。
三、已备案上市的消毒剂,产品责任单位因扩大其生产规模而增加生产线、生产车间或生产地点的,在产品责任单位检测(或委托检测)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和pH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后,可上市销售使用。
过氧乙酸呈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易挥发,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熔点为0.1℃,沸点为110℃,比重为1.226。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遇热或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强碱等易分解。含量大于45%(g/mL)的高浓度溶液,经剧烈碰撞或加热可爆炸(闪点40.5℃)。不过市售消毒用过氧乙酸浓度多在20%左右,一般无此危险。
过氧乙酸是一个强氧化剂,其杀菌机理主要是靠氧化作用。但也有人推测过氧乙酸有如此强大而广泛的杀菌作用,除依靠其本身强大的氧化作用外,过氧化氢和醋酸的协同有一定作用。
1 合成工艺
传统的过氧乙酸生产工艺,是用醋酸和浓度为50%或70%的双氧水按摩尔比1:0.44混合,加重量5%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在常温下反应20 h,所得产品含过氧乙酸21%左右、硫酸5%、醋酸47%、双氧水6%、水21%。产品含量低、醋酸利用率低,且50%、70%的高浓度双氧水易爆炸,生产安全隐患大。因此,人们纷纷对过氧乙酸的生产工艺进行开发,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目前,正在开发或已开发的过氧乙酸合成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醋酸(或醋酸酐)法、乙醛氧化法和乙酰基活化剂法等。
1.1 醋酸域醋酸酐)法
醋酸(或醋酸酐)法采用醋酸与过氧化氢反应,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得过氧乙酸。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COOH+H2O2=CH3COOOH+H2O
若采用醋酸酐代替醋酸作乙酰化剂时,它与过氧化氢的化学反应式:
(CH3CO)2O+2 H2O2=2 CH3COOOH+H2O
但此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热量产生,另外还可能生成二酰基过氧化物,有导致爆炸的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过氧化氢法合成过氧乙酸,仍以采用醋酸为好。
Seppo Pohjanvesi等对醋酸和双氧水连续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最佳的反应溶媒配比:双氧水质量含量为10%~20%、醋酸质量含量为15%~30%、过氧乙酸质量含量为5%~20%、硫酸质量含量为10%~20%和水质量含量为30%~50%,并加入质量含量0.1%~0.4%的稳定剂,温度一般为40~60℃。
林惠琼等考察过氧乙酸生产工艺中过氧化氢浓度、冰醋酸用量与不同稳定剂含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原料过氧化氢含量为280、350、500 g/L时与双倍用量的冰醋酸反应,可分别生成最高浓度为157.5、192.0、292.0 g/L的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浓度越高,贮存稳定性越差,产品中加入1g/L8-羟基喹啉或0.1%磷酸,可明显提高过氧乙酸的稳定性。
王传虎等为研究过氧乙酸产品最佳配比和使用配制及储存条件,采用不同配比筛选和影响因素观察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乙酸与过氧化氢质量比为2:1时,催化剂硫酸用量在30~50g/L范围内,反应温度为25℃和反应时间为24 h综合条件下,产出过氧乙酸含量最高。影响因素观察发现,温度升高可促使过氧乙酸分解速度加快,配制使用浓度的过氧乙酸稀释用水以双蒸水最好,过氧乙酸产品中加入2 000 mg/L 8-羟基喹啉可明显提高过氧乙酸的稳定性。
郑晓兵等公开了一种过氧乙酸的生产方法专利。先将醋酸与27%浓度的双氧水按摩尔比1:1混合,并添加相当于反应物重量2%~5%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剂采用3%浓度的苯磺酸或98%浓度的硫酸,反应温度为25~35℃,时间为1~3 h。然后采出水相,并收集过氧乙酸组分。本方法生产产品中过氧乙酸含量高,一般在50%以上,可通过加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在各行业使用,原料醋酸利用率高,生产安全性好,且生产得到的产品中不含硫酸,过氧乙酸的含量可通过提高或降低塔效进行调节。
Takeo Ohsakadeng等新开发了一种电解法生产过氧乙酸的的工艺。该工艺以醋酸(或醋酸盐)和含氧气体为原料,用固体酸作催化剂,在电解池内合成过氧乙酸。这种工艺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1.2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可以得到醋酸。改变乙醛氧化的条件,降低反应温度,就可以得到过氧乙酸。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CHO---CH3COOOH
这个反应比较复杂。要想得到较高的转化率和过氧乙酸的收率,须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乙醛氧化制过氧乙酸有气相法、乙醛单过氧乙酸醋法和液相法3种生产工艺。
1.2.1 气相法和乙醛单过氧乙酸醋法
气相法是将乙醛与氧气混合,在150~160℃条件下反应。该法是用氧作催化剂,提高过氧乙酸的收率。尾气可以循环使用,阵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气相法爆炸危险性大,而且因大量乙醛循环而使设备利用率低。
乙醛单过氧乙酸醋法因能量利用不合理而使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很大,一般很少采用。
1.2.2 液相法
汪青海等对此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醋酸钻为催化剂,考察了乙醛液相氧化合成过氧乙酸的过程。研究了搅拌转速、催化剂浓度、乙醛初始浓度、氧气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得到了合成过氧乙酸的最佳工艺条件:钻离子浓度为2×10-5,乙醛的初始浓度为1.75~2.20 mol/L,温度为20-25℃,氧气压力为为0.75MPa。在此条件下反应60min,乙醛转化率大于85%,过氧乙酸选择性大于85%。
1.3 乙酰基活化剂法
一般利用四乙酰乙二胺和过碳酸钠在水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过氧乙酸。且四乙酰乙二胺和过碳酸钠是固体,储存和运输也较方便,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3(CH3CO)2NCH2CH2N(COCH3)2+2Na2CO3.3H2O2=2Na2CO3+3 CH3CONHCH2CH2NHCOCH3+6 CH3COOOH
此外,还可以利用乙酰水杨酸和过碳酸钠反应,也可以生成过氧乙酸。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3 COOHC6H4COOCH3+2 Na2CO.·3 H2O=3 HOC6H4COOH+2 Na2CO3+3 CH3COOOH
段庆楠申请了一种制取过氧乙酸的固体药剂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它是由己包衣的四乙酰乙二胺或四乙酰甘脲和已包衣的过硼酸钠或已包衣的过碳酸钠组成;其将制取过氧乙酸的液态剂型药剂,改为固体药剂经薄膜包衣后混配成的粉状固态剂型,具有产品稳定,室温下不分解,运输方便,制取使用全过程无嗅、无腐蚀性,并能商品化的特点。但也存在溶解性差、过氧乙酸制取反应慢和溶液中有效成分因挥发而降低的缺点。
张英娜等对此工艺进行了改进,加入表面活性剂,使乙酰基活化剂在水中的表面张力降低,加快了过氧乙酸制取速度,有利于配制溶液中过氧乙酸有效成分的保持。
2 应 用
2.1 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过氧乙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应用很广,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戊二醛、碘伏、二氧化氯和各种含氯消毒剂应用的增多,过氧乙酸的应用有所减少。过氧乙酸主要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若复配以抗腐蚀的缓蚀剂,也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过氧乙酸同大多数化学消毒剂一样,消毒作用受浓度、作用时间、温度、有机物、相对湿度、化学物质等因素的影响。过氧乙酸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浸泡、擦拭、喷洒、熏蒸等。
2.2 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主要用于有真菌或病毒感染的皮肤病的治疗。低浓度过氧乙酸既是角质松解剂又是广谱消毒防腐药,不但能使角化过度的角层细胞松软解离,促进其脱落,而且还对各种皮肤癣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可促进创面愈合,治疗足部跖疣、寻常疣。此外,过氧乙酸还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软组织感染等。
2.3其他方面的应用
过氧乙酸还用来预防肉仔鸡氨中毒、作为预防鸡病的药物、纸浆的漂白、无土栽培中提高萌芽率、药物合成中的化学氧化剂、化工合成中的中间体以及消除氧气湿化瓶内水垢等。
董五辈等将过氧乙酸应用于无土栽培中。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用0.01%一0.4%(重量比)的过氧乙酸水溶液进行处理,可大大降低无土栽培污染报废率,从而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过氧乙酸可用于合成环氧丙烷,该工艺首先由日本Daicel公司于1969年实现工业化。
Peracetic Acid
别名:过醋酸、过氧醋酸、PAA
【作用与用途】
系广谱、速效、高效灭菌剂,本品是强氧化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对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均能迅速杀灭,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及环境消毒.0.2%溶液接触10分钟基本可达到灭菌目的.用于空气、环境消毒、预防消毒.
【用量与用法】
1、洗手 以0.2%~0.5%溶液浸2分钟.
2、塑料、玻璃制品 以0.2%溶液浸2小时.
3、地面、家具等 以0.5%溶液喷雾.
【注意点】
1、“原液”刺激性、腐蚀性较强,不可直接用手接触.
2、 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3、“原液”贮存放置可分解,注意有效期限,应贮存于塑料桶内,凉暗处保存,远离可烯性物质.
过氧乙酸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能力较强的高效消毒剂,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芽孢.
过氧乙酸溶液容易挥发、分解,其分解产物是醋酸、水和氧,因此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浸泡物品,不会留下任何有害物质.用过氧乙酸气体熏蒸消毒后,通风半小时,空气中的过氧乙酸就几乎全部分解、消散了,人们进入消毒后的房间不会受到伤害.因此,过氧乙酸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下面介绍几种正确的、常用的消毒方法:
浸泡:通常纺织品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小时;餐具洗净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分钟;体温计用0.5%的溶液浸泡15-30分钟;病人排泄物容器(便器、痰盂)用0.5%的溶液浸泡5小时;蔬菜、水果洗净后用0.2%的溶液浸泡10分钟.
擦拭:可用于消毒皮肤与污染的物品表面.将原液稀释成0.2%的溶液擦拭双手1-2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2%-1%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拭后保持30分钟,即能达到杀菌目的.
喷雾及熏蒸:将原液稀释至0.2%-0.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使其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此方法也适用于服装与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熏蒸时,常用浓度为1克/立方米.喷雾或熏蒸后密闭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开窗通风15分钟后方可进入,以减少过氧乙酸给人体带来的刺激及不适感.
注意事项:
由于原液为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不可直接用手接触,配制溶液时应佩戴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
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在做气溶胶喷雾时,操作者应佩戴防护面罩,也可采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
如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原液贮存放置可以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原液应贮存于塑料桶内,在阴暗处保存,并远离可燃性物质.其稀释液更易分解,宜随配随用.
解析: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弱酸性,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应在避光.密封.低温条件下储存,因此不能悬挂及抖散。过氧乙酸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过氧乙酸有刺激性.腐蚀性,手不能直接接触,稀释为0.2%的溶液才可用于皮肤消毒。
①过氧乙酸稀释后不可以久贮,如室温15°C下,1%的过氧乙酸保持的消毒可以力不超过1周。
②使用过氧乙酸时要注意安全,溶液对皮肤和黏膜具有烧伤作用,稀释的溶液对黏膜同样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③浓度大的过氧乙酸要放在室温以下的条件下贮存,温度太高易发生爆炸。
④盛装过氧乙酸的容器以非金属制品为宜,最好用塑料或玻璃制品。不宜在水泥池内配制,以免遇酸、碱、盐分解而降低效果。
⑤配制溶液应用蒸馏水或自来水,若用河水、井水、池塘水应注意澄清。不宜用硬水配制,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另外要注意现配现用。
⑥为了减少蒸发损失,容器应加盖,但盖上应有透气小孔,以免分解产生氧而爆炸。
⑦市售过氧乙酸均为20%-40%含量,不是100%纯过氧乙酸,所以在配制消毒液时应注意浓度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