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液压悬置
液压悬置是用于减震的汽车部件,悬置内部充满了油液。这套系统工作的过程是用油缸取代普通的避震器,通过增减液压油的方式实现车身高度的升或降,也就是根据车速和路况自动调整离地间隙,从而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悬置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
悬置一般分为橡胶悬置、液压悬置、空气悬置等。纯胶悬置一般由橡胶衬套(或其它硫化件)和支架组成,而液压悬置则除了由橡胶主簧以外,还在内部灌充了特殊液体(一般为乙二醇),通过流道板、解耦片、皮碗等零件以一定结构组成。
制约:限制约束:受环境制约。
支配:1.安排调派2.控制引导
控制: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
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
左右:1、左和右两个方面
2、身边跟随的人
3、支配,操纵
4、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
5、<方>副词
6.在旁侍侯的人,近侍
7.旧时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8.相帮,相助
9.支配,影响
10.犹言反正、横竖
规定:① 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
②所规定的内容
悬置: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
当前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纯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纯胶悬置一般由橡胶衬套(或其它硫化件)和支架组成,而液压悬置则除了由橡胶主簧以外,还在内部灌充了特殊液体(一般为乙二醇),通过流道板、解耦片、皮碗等零件以一定结构组成。
以发动机悬置机构说明:
随着当前底盘、发动机技术的日臻完善,车辆的振动、噪声的控制转而成为各个整车厂在研发上的重中之重。据统计分析在一个车辆系统的上万个零部件中,对振动起关键作用的部件估计有上百个或更多。它们又分别在整车的振动系统中起不同的作用。
主动式悬置(架)和半主动式悬置(架)的区别定义为:分别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采取一定的依赖(结构)或独立承担承担发生现象的结果。概念比较模糊,但通过实物不难理解,如市面上采用的可调空气弹簧和阻尼器就是通过产生一定的控制力条件下,主动式承担系统作业或是依赖个别部件或控制部分而进行的合作式作业。
半主动悬置也可称为“被动式”悬架,其和“主动式”悬架区别在于能否根据“反馈信号”(如外力)产生“控制力”,以适应不同路况和车况变化。另“主动式”悬架又可分为“全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两类,区别是控制力产生的方式不同和适应性的强弱。全主动悬架能使在不同路面保障其行驶的“平稳性”和操纵驾驶上的“稳定性”,而“半主动悬置”只适应较少的路面情况,不适合复杂路面。
目前悬置的组成结构:
A、橡胶悬置
悬置结构为橡胶+金属支架,在低频、大振幅的动刚度和滞后角变化小。在高频、小振幅激励下的动刚度和滞后角变化不大,容易产生动态硬化现象,常用于发动机前后悬置,阻止发动机过渡扭转。
B、液力悬置
悬置结构为橡胶形腔+液体(乙二醇)+金属支架,在低频、大振幅的激励下具有大阻尼;在高频、小振幅的激励下具有小刚度。可根据实际和成本情况决定采用一个液压悬置还是采用多个液压悬置。常用于发动机左右悬置。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处在高温运行状态,如果汽车发动机一直处于高温工作,在很短时间会造成发动机损坏,甚至瘫痪。汽车防冻液加入冷却系统中,发动机的热量会通过冷却系统,热量降低后再散发到四周,起到冷却作用,避免开锅。
扩展资料
国内外 95% 以上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与自来水相比,乙二醇最显著的特点是防冻,而水不能防冻。其次,乙二醇沸点高,挥发性小,粘度适中并且随温度变化小,热稳定性好。
因此,乙二醇型防冻液是一种理想的冷却液。很多司机朋友一般习惯于冬天使用防冻液,夏天改用自来水,以为这样比较经济划算,其实不然。
防止结冰、防止缸体、散热器冻裂只是防冻液的最基本功能,防冻液还有其它重要功能,如防沸、防水垢、防腐蚀等。夏天使用防冻液可有效地阻止水箱“开锅”,全年使用防冻液可阻止水冷系统结水垢,抑制各种金属的腐蚀。
乙二醇和冷冻盐水优缺点:
冷冻盐水作为载冷剂使用会出现使用一段时间后浓度降低造成载冷效果下降问题,这是因为冷冻盐水在使用初期处于温度低和盐浓度高的工况下存在自然吸水的倾向,长时间运行使用后其自然吸水的量会增加到可观察的程度。另外,工厂中使用的冷冻盐水,可能还存在与蒸气、冷却水互串(例如夹套互串)等原因,造成浓度不断降低。
乙二醇作为载冷剂使用在腐蚀问题上要优于氯化钙冷冻盐水,但其价格较高,同时长期使用乙二醇的系统也会出现腐蚀问题,从长远来看,使用乙二醇其性价比也不高。
反应原理
通常情况下,乙二醇作为一种传统的载冷剂同样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铁和无氧纯水的反应其自由能是降低的,反应要放出氢。同时,乙二醇在使用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气泡,气泡在溃灭过程中产生的微射流或冲击波对设备产生损伤——穴蚀(又称气蚀、空蚀)。
穴蚀现象开始是变色,表面局部呈灰白色,而后逐步变粗糙,继而呈现出麻点和针孔,并逐步向深处发展,最后产生散落或形成局部聚集的蜂窝状孔群,严重的针孔可穿透设备。加上钢铁表面不均匀,它在水中要形成无数微小的腐蚀电池,造成对设备的腐蚀。
同时乙二醇含有羟基本身不稳定容易酸化等因素会导致新鲜乙二醇溶液能在小于1周的时间内腐蚀碳钢(一般用碳钢)和铜;能在约1年的时间内,腐蚀一般不锈钢(304不锈钢)。并导致溶液系统中铁锈杂质等含量很高,由此导致换热效果低,冰点提高等后果。
另外,发生腐蚀的乙二醇溶液,由于存在电化学腐蚀、垢下腐蚀、酸性腐蚀等一些列叠加腐蚀作用,具有更强的腐蚀性。
应选用凝固温度低于10℃的乙二醇溶液,取使用温度为-5℃的乙二醇溶液,其质量浓度为23.6%,
密度为1030kg/m3,比热c=3890
J/kg·K,起始凝固温度为-13℃
乙烯基乙二醇,是英文Ethylene glycol的“直译”结果,实际就是汉语中常用的“乙二醇”。
在英语中,glycol表示的是“二醇”的意思,所以可以有“乙二醇”,也可以有“丙二醇”,乙二醇就是Ethylene Glycol,丙二醇就是Propylene Glycol。
真正好的防冻液用的原料应该是“1,2-丙二醇”,这个原料的优点主要是“无毒”,仅仅写“丙二醇”也没用,1,3-丙二醇毒性就较1,2-丙二醇大。
但是一般常用的汽车防冻液都是乙二醇基的,偶尔会有添加1,2-丙二醇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