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wb洗膜配置

包容的铃铛
从容的鸭子
2023-01-27 19:13:14

wb洗膜配置

最佳答案
害怕的背包
义气的红牛
2025-07-14 14:43:38

wb洗膜配置1X转膜缓冲液采用甘氨酸2.9g、Tris 5.8g、SDS 0.37g、浓盐酸1.8 ml 、蒸馏水至800ml、加甲醇200ml定容至1000ml。

10X 转膜缓冲液的配置是甘氨酸151.1g、Tris 30.3g、蒸馏水至1000ml

溶解后室温保存,用时稀释10倍,并加入甲醇至20%。通常取80ml母液,加560ml蒸馏水,最后加160ml甲醇,配制成800ml即可。(先加甲醇易产生沉淀)。

最新回答
有魅力的帅哥
可爱的灯泡
2025-07-14 14:43:38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

5*SDS-PAGE电泳缓冲液 0.125M tris 15.1g, 1.25M glycine 94g,0.5% SDS 5.0g,加入80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后,室温保存。用的时候稀释成1*的就可以了。

转膜缓冲液的配制方法:39mM glycine 2.9g,48mM tris 5.8g, SDS 0.37g 加入600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800ml后,加入200ml甲醇。室温保存。

快乐的小土豆
鳗鱼蜻蜓
2025-07-14 14:43:38
转膜缓冲液的基础配方是Tris,甘氨酸和甲醇,这个没有疑问。

加不加SDS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尽量不要加,因为加了之后SDS会影响转印效果,导致最终实验失败。只有在分子量较大的情况下(大于120KDa),浓度控制在0.01%之内。

一种认为任何情况下都要加,因为加了之后SDS可以消除电荷的影响,转印的结果不会受到影响。浓度可以在0.01%~0.1%之间。

所以可以用两种缓冲液都试一下,哪个效果好就用哪种。

满意的芹菜
标致的枫叶
2025-07-14 14:43:38
westernblot中封闭主要是起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作用在westernblot转膜时,PVDF膜在甲醇活化后是带电的,因而在转膜时会将蛋白吸附。封闭的目的就是要将PVDF膜上无蛋白的部分空隙用奶粉填满,以免孵抗体的时候一抗二抗与之结合,产生非特异条带或者是背景杂乱。所以westernblot中封闭主要是起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作用

义气的饼干
灵巧的狗
2025-07-14 14:43:38
这个配方不用购买了,一般公司的目录上有的。象宝生物目录上比较全。或者在网上找一找。又不是什么专利配方。如果用量少,可以买现成的,如果用量大,当然是买来原料自己配了。

5×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夜 配制量:1升

所用试剂:Tris碱,甘氨酸和 SDS

配方:15.1 Tris碱

94g甘氨酸

50ml 10% SDS

或5g SDS

用900ml水充分溶解后,pH值约为8.4,用少量浓盐酸(约2.5ml)调至pH8.3,定容至1升,室温贮存备用。

使用时,直接用双蒸水稀释五倍(100ml缓冲液+400ml双蒸水,混匀,常温保存)。一般此电泳液可反复使用三到五次,如果发现有明显沉淀或者漂浮时,请丢弃换新的。

10×电转液 (1L)

所需试剂 : Tris,甘氨酸和SDS

配方:30.3g Tris

144g 甘氨酸

3.7 g SDS (如有必要可加)。

用800ml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L。分装室温储存。

飘逸的跳跳糖
动听的棒球
2025-07-14 14:43:38
什么理论过程?就是原理呗?

WesternBlot原理、显色分类及操作步骤

一、原理

与Southern或Northern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半定量的Western是初步鉴定蛋白质最方便也是最通用的方法。

western显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i.放射自显影

ii.底物化学发光ECL

iii.底物荧光ECF

iv.底物DAB呈色

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和底物DAB呈色,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第一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只要买现成的试剂盒就行,操作也比较简单,原理如下(二抗用HRP标记):反应底物为过氧化物+鲁米诺,如遇到HRP,即发光,可使胶片曝光,就可洗出条带。

二、操作步骤:

(一)配胶

1、注意一定要将玻璃板洗净,最后用ddH2O冲洗,将与胶接触的一面向下倾斜置于干净的纸巾晾干。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AP及TEMED外),过滤后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4℃,可至少存放1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否则凝胶过程产生的热量会使低温时溶解于储存液中的气体析出而导致气泡,有条件者可真空抽吸3分钟),加入10%AP(0.7~0.8:100,分离胶浓度越高AP浓度越低,15%的分离胶可用到0.5:100)及TEMED(分离胶用0.4:1000,15%的可用到0.3:1000,浓缩胶用0.8:1000)即可,如室温较低可升高10%AP及TEMED浓度到《分子克隆》建议浓度。

2、封胶:

灌入2/3的分离胶后应立即封胶,胶浓度<10%时可用0.1%的SDS封,浓度>10%时用水饱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0.1%的SDS。封胶后切记,勿动。

待胶凝后将封胶液倒掉,如用醇封胶需用大量清水及ddH2O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0.1%的SDS,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片刻后倒掉SDS,将玻璃板倒立放置片刻控净。

3、灌好浓缩胶后1h拔除梳子,注意在拔除梳子时宜边加水边拔,以免有气泡进入梳孔使梳孔变形。拨出梳子后用ddH2O冲洗胶孔两遍以去除残胶,随后用0.1%的SDS封胶。若上样孔有变形,可用适当粗细的针头拨正;若变形严重,可在去除残胶后用较薄的梳子再次插入梳孔后加水拔出。30min后即可上样,长时间有利于胶结构的形成,因为肉眼观的胶凝时其内部分子的排列尚未完成。

(10%的AP最好现配现用,如在4℃存放勿超过两周。30%的丙烯酰胺如有沉淀,最好弃掉.)

(二)样品处理

1.培养的细胞(定性):

⑴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对于6孔板来说每孔加200~300μl,60~80℃的1×loadingbuffer。

⑶100℃,1min。

⑷用细胞刮刮下细胞后在EP管中煮沸10min,期间vortex2~3次。

⑸用干净的针尖挑丝,如有团块则将团块弃掉,如果没有团块但有拉丝现象,则可以将EP管置于0℃后在14000~16000g离心2min,再次挑丝。若无团块也无丝状物但溶液有些粘稠,可通过使用1ml注射器反复抽吸来降低溶液粘滞度,便于上样。

⑹待样品恢复到室温后上样。

2.培养的细胞(定量):

⑴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冲洗2~3遍(冷的PBS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10~20min。

⑶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EP管后超声(100~200w)3s,2次。

⑷12000g离心,4℃,2min。

⑸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loading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3.组织:

⑴匀浆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50~100mg加1ml裂解液,肺100~200mg加1ml裂解液。可手动或电动匀浆。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12000g离心,4℃,2min。

⑶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buffer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裂解液配方:Tris-Cl(pH7.4)20mM,EDTA1mM

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可影响蛋白定量,且新鲜蛋白很少降解,故可不加,如加按建议比例即可。提取磷酸化的蛋白还需加Na3VO40.1mM及NaF25mM)。

1×loadingbuffer配方:10%甘油,50mMTris•Cl(pH6.8),2%β-巯基乙醇,0.2~0.5‰溴酚蓝,2%或5%的SDS。Buffer可配成2×~5×,注意SDS终浓度勿超过10%。

对于心脏,肌肉等碎屑较多的组织可用5%的SDS,肝肾等组织2%即可。)

(三)电泳

1.上样前将胶板下的气泡赶走。

2.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后上样,样品两侧的泳道用等体积的1×loadingbuffer上样,Marker也用1×loadingbuffer调整至与样品等体积。

2.以初始电压为45V时的电流强度进行稳流电泳,当电压达65V时改为稳压电泳。

3.在目的蛋白泳动至距胶下缘1cm以上结束。

电泳液配方:Tris-base3g,glycine14.4g,0.1%SDS(10ml10%SDS)/L

Tris-base1.5g,glycine7.2g,0.1%SDS(5ml10%SDS)/0.5L

(四)转膜

1.电泳结束前20分钟左右戴上手套开始准备:

湿转使用常规电转液:Tris3.0g,Gly14.4g,M-OH200ml,加去离子水至1,000ml。干转则取此转移液,每50ml加入10%SDS180ul。

浸泡NC膜:将NC膜平铺于去离子水面,靠毛细作用自然吸水后再完全浸入水中10min以排除气泡,随后浸泡入转移液中。PVDF膜则在M-OH中浸泡20min以上后转入转移液中。将滤纸也浸入转移液中。

2.取胶:

将胶卸下,保留30-100KD或分子量范围更广些的胶(以便以后杂其他感兴趣的蛋白),左上切角,在转移液中稍稍浸泡一下,置于洁净玻璃板上,按顺序铺上膜与每侧一张(干转每侧三张)滤纸。注意用玻棒逐出气泡,剪去滤纸与膜的过多部分(尤其是干转,以防止短路)

3.转膜:

湿转:电转槽用去离子水淋洗晾干,加入1,000ml电转液。将胶平铺于海绵上,滴加少许电转液再次驱赶气泡,封紧后放入电转槽,注意膜在正极一侧。降温,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恒流100mA过夜,或400mA,4h。注意不同蛋白的要求不同。

干转:用电转液淋洗石墨电极,滤纸吸干,铺上胶,再滴少许电转液,以1.5mA/cm2凝胶面积转移1-2小时。负载电压不宜超过1V/cm2胶面积。

电转液配方:Tris-base3g,glycine14.4g,200ml甲醇/1L

(五)封闭及杂交

1.封闭:

将膜从电转槽中取出,去离子水与PBST或TTBS稍加漂洗,浸没于封闭液中缓慢摇荡一小时。必要时可先用丽春红染色(2%乙酸,0.5%丽春红的水溶液)观察蛋白条带,再用去离子水和TTBS将丽春红洗脱后封闭,如用蛋白marker则可省略此步。

2.结合一抗:

一抗的准备:使用反贴法时每张3×9cm2膜约需2ml一抗稀释液。

反贴法的操作:含一抗的封闭液滴加于摇床的塑料膜上,将Western膜从封闭液中取出,滤纸贴角稍吸干,正面朝下贴在一抗上,注意不要留下气泡,室温下轻摇孵育一小时或4℃静置过夜。在反应体系外面罩一湿润平皿以防止液体过多蒸发。

3.洗涤:

一抗孵育结束后,用PBST或TTBS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4.结合二抗:

根据一抗来源选择合适的二抗,根据鉴定方法选择HRP或AP标记的抗体,按相应比例稀释(1:1000~1:10000),室温轻摇一小时。

5.洗涤:

二抗孵育结束后,用PBST或TTBS漂洗膜后再浸洗三次,每次5-10min。

PBST:1×PBSTTBS:Tris-HCl20mM,pH7.4(25℃)

Tween-200.01%~0.02%NaCl150mM

Tween-200.05%

封闭液与抗体溶剂均为含5%脱脂奶粉的PBST或TTBS,临用时取200mlPBST或TTBS加入10g脱脂奶粉即为封闭液。

(六)发光鉴定

一般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ECL发光法或碱性磷酸酶AP-NBT/BICP显色法。

1.HRP-ECL发光法:

将A、B发光液按比例稀释混合。膜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A、B混合液滴上,熄灯至可见淡绿色荧光条带(5min左右)后滤纸贴角吸干,置于保鲜膜内固定于片盒中,迅速盖上胶片,关闭胶盒,根据所见荧光强度曝光。取出胶片立即完全浸入显影液中1-2min,清水漂洗一下后放在定影液中至底片完全定影,清水冲净晾干,标定Marker,进行分析与扫描。

2.AP-NBT/BICP显色法:

每片NBT/BICP可溶解于30ml水中,使用前将一片分装在30个EP管中,每张3×9cm的膜取一管配成1ml即可。将PBST或TTBS洗涤过的膜用去离子水稍加漂洗,滤纸贴角吸干,反贴法覆于NBT/BICP溶液液滴上,并用不透明物体(如报纸)遮挡光线,显色20s后每10s观察一次,至条带明显或有本底出现时将膜揭起置去离子水中漂洗后放滤纸上晾干即可观察与扫描。

背景深浅与一抗的质量及二抗的量有关,当然如果暴光时间长达半小时,出现背景是正常的。

三、注意事项:

增强敏感性

若目的条带未出现,或很淡,可试用以下方法增强发光强度:

用清水漂洗膜数分钟,重加发光液进行曝光,可延长曝光时间。

将膜在PBST或TTBS中洗涤30min或更长,期间至少换2次液。

封闭40~60min

一抗杂交,室温1h。37℃1h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

PBST或TTBS洗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二抗杂交,37℃1h。

PBST或TTBS洗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发光鉴定。

若条带仍未出现或很淡,可以再用PBST或TTBS洗涤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10.三抗杂交,室温1h。37℃1h会更强,但可能增加非特异条带。三抗即抗二抗的二抗,比如二抗用羊抗兔,此时三抗可以选择兔抗羊或鼠抗羊等。

11.PBST或TTBS洗涤膜20min,期间换2次液。

12.发光鉴定。

一抗溶液中加入0.2%叠氮钠后可4℃存放至少2周(一个月我也用过,没问题,再长时间还没试)

(七)NC膜的多次使用

一张NC膜可使用多次,对多种蛋白进行杂交,步骤与“七.增强敏感性”相近。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差别较大则只需用PBST洗涤掉发光液(10min×3次)后从一抗杂交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如前次杂交结果条带距离本次杂交的蛋白的预计位置较近则需更强的洗涤,可用strip液(可用杂交袋)于室温摇动洗涤30min~6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对于杂交若干次的膜,如果常规洗涤方法不易去掉众多条带,可用强度更强的自配的strip液(可用杂交袋)于50℃洗涤30min,然后用PBST洗涤10min×3次,再从封闭开始,后续步骤同前。

虚拟的饼干
淡定的大碗
2025-07-14 14:43:38
分子量不同。

快速转液膜不需要无水乙醇,因此分子量较小。快速转膜液是新赛美生物研发的一种高达20倍浓度的高效转膜液,用于WesternBlot湿转法转膜,能高效快速地将蛋白转移到印迹膜(PVDF或硝纤膜)上,不使用甲醇。

转膜液又称转移缓冲液/蛋白印迹转移缓冲液或转膜缓冲液,用于Western时湿法电转膜,适用于WesternBlot实验中把蛋白质转移到PVDF膜或硝酸纤维素(NC)膜上,以便进行抗体的孵育和下游实验。

失眠的枕头
开朗的香烟
2025-07-14 14:43:38
我最小也只做过十几KD的。但是根据原理呢主要有以下注意事项:

1。当然是胶的浓度。9kda的话要适当增大,15-20%应该差不多吧。如果实在不行还能考虑用gradient gel。

2。二是转膜缓冲液,内要含20%甲醇,新鲜配制,反复使用的话注意甲醇会蒸发掉。如果连续使用的话两三次应该还可以。甲醇一是能够洗掉跑胶时泡透了的SDS(SDS使蛋白带负电,方便移动),二是帮助蛋白固定到膜上面。它同时有收缩胶的孔径的副作用,但对小分子无影响。

3。三是膜的孔径。很多常规的膜孔径为0.45um。你如果做小分子,17kd以下都跑掉了,那你应该试试0.2um孔径的膜。有一个小诀窍是转膜时叠两张膜一起转,如果小分子蛋白跑过了前面一张膜,那总还有可能被后面一张膜抓到。

4。四是转膜时间。小分子的话就不要过夜转,采取100V一小时应该就可以了,注意降温。

调皮的小懒虫
结实的小兔子
2025-07-14 14:43:38
重新制作。转膜液中忘记加乙醇是需要重新制作的,乙醇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2H6O,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

酷酷的衬衫
娇气的大树
2025-07-14 14:43:38
最佳答案:

当转膜液长时间在2~8℃存放,若出现沉淀,可在水浴锅中温育并充分溶解后继续使用。

注意在使用乙醇时,不要求必须使用无水乙醇,如使用含水乙醇,请按照试剂中乙醇实际浓度计算加入量。

湿转转膜时电转仪外无需额外冰浴,即可确保无过热现象,如若希望更为快速地完成转膜,可使用400mA或更高的电流进行恒流转膜。

本品仅供科研使用,勿做其他用途。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全程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