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的性质
乙二醇的物化性质:
乙二醇的物理性质“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
熔点 -13.2℃ 沸点:197.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 稳定
乙二醇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 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 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 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 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 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a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 制法 工业上由环氧乙烷用稀盐酸水解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水解二卤代烷或卤代乙醇的方法制备。 应用 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 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 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乙二醇的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乙二醇
理化常数
CAS号 107-21-1
中文名称 乙二醇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
熔点 -13.2℃ 沸点:197.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8.0~15.3g/kg(小鼠经口);5.9~13.4g/kg(大鼠经口);1.4ml/kg(人经口,致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性状:无色透明微有黏稠性液体。味微甜。易吸潮。无气味。
2.沸点(oC,101.3kPa):197.3
3.熔点(oC):-13~-11
4.相对密度(g/mL,0/4oC):1.1274
5.相对密度(g/mL,10/4oC):1.1204
6.相对密度(g/mL,20/4oC):1.1135
7.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14
8.折射率(15oC):1.43312
9.折射率(20oC):1.4318
10.黏度(mPa·s,-7oC):86.9
11.黏度(mPa·s,16oC):25.66
1、毒性分级:中毒
2、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 555 毫克 轻度; 眼睛 -兔子 50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3、本品对低级脊椎动物无严重毒性,但对人类则不同。由于本品沸点高,蒸气压低,一般不存在吸入中毒现象。对未破损皮肤的渗入量小。
更多乙二醇理化属性请参阅:http://www.chemmerce.com/substance-458941.html
CAS号 107-21-1
中文名称 乙二醇
EINECS 登录号 203-473-3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别名 甘醇
分子式 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 62.07
熔点 -13.2℃ 沸点:197.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三个网站结合起来看,比较全
http://baike.baidu.com/view/83513.htm
http://www.chemkoo.com/products/107-21-1.htm
http://www.chemkoo.com/msds/107-21-1.htm
粘度16.0(厘泊-20℃)
冰点 -20
热熔 0.80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易燃。相对密度1.1088(20/4℃)。沸点198℃。凝固点-11.5℃。密度(真空,20℃)1.11336g/ml。折射率nD(20℃)1.4318。闪点116℃。粘度(20℃)21mPa·s。比热容(20℃)2.35J/(g·℃)。摩尔生成热-452.3kJ/mol。熔解热187.025J/g。蒸发热799.14J/g。表面张力(20℃)48.4mN/m。蒸气压(20℃)7.999Pa,自燃点412.8℃。与水、低级脂肪族醇、甘油、醋酸、丙酮及类似酮类、醛类、吡啶及类似的煤焦油碱类混溶,微溶于乙醚(1:200),几乎不溶于苯及其同系物、氯代烃、石油醚和油类。
乙二醇品质指标及仓储要求:
乙二醇理化特性:⑴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⑵相对密度(水=1/1.11 ⑶闪点(℃):110℃属丙A类危险品 ⑷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乙二醇的仓储要求:乙二醇由于部分氧化,略显酸性,如遇到水对碳钢储罐或管线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乙二醇除了不能混水外,对于其它的不饱和烃类杂质也有苛刻的要求,与甲醇相同高锰酸钾试验是它的一个重要指标,乙二醇还要减少与氧接触,一般乙二醇的管道在投用之前要做除氧处理,使用的储罐最好有氮封,此外乙二醇储罐也不能有铁锈。鉴于乙二醇的仓储要求比较高,比甲醇要求还要苛刻,乙二醇的储存再好选用不锈钢罐(碳钢罐镀铝也可以)和不锈钢管线,储罐加氮封,管线在投用前用氮气置换,还要保证罐和管线具有很好的清洁度。
简单说贮存时应密封,长期贮存要氮封、防潮、防火、防冻。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不要与危险化学品混合运输和存放。保持仓库的阴凉干燥。不要室外存放。
以上观点为个人意见,不代表集体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熔点(℃): -8.0 相对密度(水=1): 1.12(20℃)
沸点(℃): 245.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6
分子式: C4H10O3 分子量: 106.12
饱和蒸气压(kPa): 0.13(91.8℃)
闪点(℃): 124
引燃温度(℃): 228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主要用途: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 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急性毒性: LD50:16600 mg/kg(大鼠经口);26500 mg/kg(小鼠经口);11900 mg/kg(兔经皮)
刺激性:人经皮:112mg/3 天(间歇),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运输信息
包装类别: Z01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编号 毒性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对象 使用剂量 毒性作用 1 急性毒性 口服 人类 1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 急性毒性 口服 儿童 240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2.肝毒性——其他变化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代谢性酸中毒 3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256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4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大鼠 77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5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大鼠 188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6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大鼠 656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7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大鼠 7826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8 急性毒性 未报告 大鼠 1565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2.行为毒性——兴奋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9 急性毒性 口服 小鼠 23700 mg/kg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3.肝毒性——其他变化 10 急性毒性 吸入 小鼠 130 mg/m3/2H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2.行为毒性——兴奋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11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小鼠 9719 mg/kg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慢性肺水肿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3.血液毒性——脾发生变化 12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小鼠 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3 急性毒性 未报告 小鼠 1330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2.行为毒性——兴奋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14 急性毒性 口服 狗 9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5 急性毒性 口服 猫 33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6 急性毒性 口服 兔 4400 mg/kg 1.行为毒性——昏迷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温下降 17 急性毒性 皮肤表面 兔 1189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8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兔 2236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9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兔 4472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0 急性毒性 未报告 兔 2688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2.行为毒性——兴奋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1 急性毒性 口服 豚鼠 7800 mg/kg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3.肝毒性——其他变化 22 急性毒性 未报告 豚鼠 14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2.行为毒性——兴奋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3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297 mg/kg/99D-C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其他变化2.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4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8375 mg/kg/7W-C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5 慢性毒性 吸入 大鼠 20 mg/m3/2H/26W-I 1.血管毒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气肿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6 慢性毒性 吸入 小鼠 35 mg/m3/11W-I 1.心脏毒性——其他变化2.肝毒性——肝豆状核变性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7 慢性毒性 口服 狗 105 mg/kg/18D-I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8 慢性毒性 皮肤表面 兔 17300 uL/kg/30D-I 1.肝毒性——其他变化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9 眼部毒性 皮肤表面 人类 112 mg/3D (间断) 作用较轻 30 眼部毒性 皮肤表面 兔 500 mg 作用较轻 31 眼部毒性 入眼 兔 50 mg 作用较轻 32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890 mg/kg/53W-C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 33 致癌性 皮下注射 大鼠 2500 mg/kg/82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肿瘤 34 致癌性 口服 小鼠 420 mg/kg/22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肿瘤 35 致癌性 吸入 小鼠 4 mg/m3/2H/30W-I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病3.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36 致癌性 皮下注射 小鼠 1250 mg/kg/66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肿瘤 37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1752 mg/kg/2Y-C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8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584 mg/kg/2Y-C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9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840 mg/kg/81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肿瘤 40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50 mg/kg,雌性受孕 1-20 天后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41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7642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亡) 42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38212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43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343 mg/kg,多代 1.生殖毒性——影响分娩2.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3.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性别比例 44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343 mg/kg,多代 1.生殖毒性——雌性生育能力下降2.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45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5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影响母体 46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10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