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我国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税,对这个国家的苯酚出口企业会有什么影响

时尚的缘分
沉静的月饼
2023-01-27 19:06:59

我国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税,对这个国家的苯酚出口企业会有什么影响

最佳答案
纯情的云朵
能干的蜡烛
2025-07-14 22:26:45

我国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税,对我国苯酚出口企业的影响:

1、可能的坏处:可能会造成对方国家也报复性增加同类产品的进口税,导致对方同类产品减少和我国企业出口量下降。

2、好处:

国内市场原来依靠以上地区进口苯酚的企业,可能会开始考虑转向国产高等级苯酚的来源,从而对出口企业的出产增加了市场和需求量。

因为进口税收增加的缘故,国内进口需求,将进一步促进出口企业产品的品质的调整,促进更多按照国内进口原料的标准出产的产品的增加和供应。

所以,及时跟踪国外相关税收动态,及时扩大和拓宽国内响应市场需求和价格策略,扬长避短,运筹帷幄,就能在这样的变化中,赢得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回答
能干的大树
尊敬的芝麻
2025-07-14 22:26:45

摘 要:倾销现象在我国由来己久,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必然会有更多的国外化工企业通过倾销手段来达到迅速占领我国市场的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进口化工反倾销实践,比较中国化工对外反倾销的成效及引发的一些效应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化工行业;下游产业;经济效应�

1 化工反倾销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石化市场供大于求的地区主要为北美,其次为中东和中东欧。特别是韩国、日本、我国台湾省和中东地区,其石化生产能力过剩更为严重。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国内学术界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的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出口商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这个问题的对策上,只有少部分学者将研究的思路延伸到中国对外反倾销这个层面。本文选题的初衷就是尝试从国外化工产品在华倾销及我国的反倾销方面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就对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对外化工反倾销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2 国外化工产品在华倾销与中国反倾销�

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国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一些原来倾销危害不甚明显的进口产品的危害性越来越凸现。据有关资料,近年来进口钢材、胶合板、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产品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倾销或倾销倾向。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其中中国立案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化工行业案件34起。�

2.1 我国对外贸易中进口情况�

化工产品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998年以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入世后塑料制品、纺织品和轮胎等下游制品出口量的大幅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石化产品需求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我国年化工产品进口金额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见表1)。�

近年来,从化工进口贸易额来看,亚洲、北美、欧盟是我国化工产品进口的主要贸易地区,其中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和美国一直都是中国化工产品主要进口来源的国家/地区的前四位。�

2.2 国外化工企业对我国倾销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逐步履行中国入世承诺的情况下,国外产品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形式进入市场,造成中国不少产业的严重损害。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其中中国立案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化工行业案件34起,占进口反倾销案的74%,通信产业占2%,轻工业产品占17%,治金产品占7%。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中,化工产品所占比例最高,倾销的产品包括聚酯薄膜、丙烯酸酯、二氯甲烷、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酚等多种化工产品。化工涉案金额约31亿美元,约占同期全部进口反倾销案件数和涉案总金额的76%和46%,涉案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伊朗、墨西哥以及“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等。�

从我国反倾销案中可以看出国外产品对我国的倾销的一些情况有如下突出特点:�

2.2.1 对我国进行倾销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化工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狭小的日本和韩国。近年来日本、韩国、台湾省和美国一直都是中国化工产品主要进口来源的国家/地区的前四位,是我国�化工进�口产品的四大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因此,对我国进行化工倾销的企业中集中在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韩国、日本、台湾省、欧盟成员国和俄罗斯。截至2007年3月底,中国对外发起涉及化工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共34起,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美国、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其中涉及日本最多,为22例,其次是韩国20例,美国16例,居第三,欧盟为12例,俄罗斯为7例。

2.2.2 国外对华倾销的化工产品多是基础化工原料,在中国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国外对华倾销的化工产品中,国内需求量和国内实际供应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额,自给率较低,每年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如2002年涉案产品苯酚也存在自给率不足,近年我国苯酚供需满足率51%——75%,苯酚还存在较大的缺口。(见表2)�

3 中国化工对外反倾销的成效�

化工进口反倾销能够达到对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反倾销调查,若采取措施,一般都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以继续征税,这就有效防范了国外大量低价竞争产品的冲击,为国内产业赢得宝贵的调整时机。以苯酚案件终裁后的进口情况为例,事实证明,初裁和终裁胜诉的涉案产品价格普遍回升(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 苯酚反倾销措施对进口均价(无论是对象国均价还是非对象国均价)影响比较显著, 进口均价从2002年的506.38美元/吨上升到2005年的1098.34美元/吨,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初裁到终裁期间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进口均价上升了40.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由于我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征收反倾销税,减少了我国苯酚的进口。2004年我国苯酚的进口量只有28.12万吨,比2003年减少约12.8%。2005年的进口量为29.13万吨,同比增长约3.95%。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于中国台湾、美国、西班牙、日本、德国、比利时和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进口量合计达到26.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9.94%,,原来进口量较大的韩国和日本,由于我国反倾销的影响,进口量仅分别占总进口量的2.1%和2.5%,其中:日本进口1930.36吨,下降72.61%;韩国进口3008.54吨,下降51.32%;美国进口12036.64吨,下降58.58%;台湾地区进口20461.82吨,下降39%。上述统计数据说明,反倾销措施实施后,进口苯酚产品在数量和价值方面呈稳步增长趋势的情况下,进口产品价格止跌反弹,维护了公平的贸易环境,使中国国内苯酚产品市场恢复到了有序竞争的状态。�

2004年反倾销措施实施以来,我国国内苯酚市场呈现着火热的局面,生产量和消费量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上海高桥石化、吉林石油化工公司、哈尔滨华宇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继采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的生产装置。随着我国酚醛树脂以及双酚A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苯酚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0年,我国对苯酚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96万吨。由于国内苯酚持续供不应求,因此国内多家企业计划扩建和新建生产装置,近期国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苯酚主要装置有:2004年初燕山石化公司建设苯酚15.0万t/a苯酚装置,2004年底建成的高桥石化公司12.5万t/a苯酚装置,2004年底投产哈尔滨华宇公司7.2万t/a苯酚装置,2006年扩建投产吉林石化公司22.7万t/a苯酚装置,2006年建成投产广州建滔建设12.5万t/a苯酚装置的。反倾销措施实施,使得国内苯酚销售价格得以恢复,企业出现转机,企业生产设备投入加大,生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一个产业得到了应有保护和扩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进口化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反倾销措施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我国化工反倾销涉案情产品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石化基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因而采取反倾销的实施易引发上下游产业间继发性保护效应或损害传递效应。我国作为一个运用反倾销规则维护公平贸易的初学者,不仅应当充分发挥这一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还应对推行这一政策的代价有清醒的认识。在消除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因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使国民经济遭受不利的影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不利影响。我国对进口化工的反倾销实践中,寻求立法保护的绝大多数是中间产品行业,政府是否立案、是否征收反倾销税以及税率的高低,必须权衡本国同类产品生产者、下游产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利

有论文需要可以咨询 283917229

老迟到的冷风
幽默的蜡烛
2025-07-14 22:26:45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2,4-D、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此外,苯酚还可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内染色体上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对DNA进行染色。

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锦纶纤维、增塑剂、显影剂、防腐剂、杀虫剂、杀菌剂、染料、医药、香料和炸药等。

扩展资料

已经有许多苯酚降解菌株得到了分离和研究。

已分离鉴定的微生物包括根瘤菌(rhizobia)、藻类 (alga Ochromaonas)、酵母菌(Yeast trichosporon)、醋酸钙不动杆菌 (A.calcoaceticus)、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Sp)、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 eutrophus)、 反硝化菌(Denitrifying bacteria)等苯酚降解菌。

最常见的酚降解菌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它们对酚的最大降解浓度一般在 1 200 mg/L 以下。

沈锡辉等分离到 1 株能以苯酚、苯甲酸、对甲 酚、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具有同时降解单环和 双环芳烃能力的细菌菌株,经生理生化、16SrRNA 基 因序列分析等鉴定为红球菌 PNAN5 菌株。在温度为 20~40 ℃,pH7.0~9.0 范围内该菌株降解苯酚的效率 保持在 80% ~100%之间,苯酚浓度在 2~10 mmol/L 范围内变化对降解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该菌株通 过邻苯二酚 1,2—双加氧酶催化的开环途径降解芳 烃,不同于已知的浑浊红球菌,后者是通过邻苯二酚 2,3—双加氧酶催化芳烃降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不安的鸡翅
等待的母鸡
2025-07-14 22:26:45

可以60℃下水浴加热成液体,先配置80%苯酚:80g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g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配置方法:将装有苯酚的试剂瓶放在40~50度的水浴中,待苯酚融化有液体生成,然后乘热用滴管吸出滴在放置在天平上并去皮的烧杯中,称取一定质量的苯酚,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混匀即可。

扩展资料

苯酚的危害:

1、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2、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3、燃爆危险:该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爱笑的睫毛
畅快的鸡翅
2025-07-14 22:26:45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56.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2%。其中,出口额为138.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14%,增幅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2.65百分点;进口额为118.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4%,增幅比2004年同期下降5.54个百分点。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仍是我国医药保健品主要的出口市场,2005年,三大市场所占比重高达89.50%。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市场十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高达63.64%,其中对印度、韩国、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出口增幅较快。

总体上看,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9.60个百分点,累计顺差额达19.67亿美元。

■ 化学原料药出口占过半份额

2005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额达79.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55%,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57.26%。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

■ 维生素C遭遇美国反垄断起诉

我国的维生素C企业在去年年初遭遇了美国反垄断起诉,这是美国企业第一次依据其国内反垄断法指控中国企业的事件,是“两反两保”之外新的贸易救济措施,维生素C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遭遇国外反垄断指控的商品。

从去年的医药出口贸易来看,维生素C出口价格持续下滑,2005年,维生素C累计出口数量为7.51万吨,同比增长了11.95%,累计出口金额为2.7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1.59%,全年出口平均单价为3.6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20.91%。月出口平均单价从1月份的3.96美元/公斤持续下滑至12月份的3.44美元/公斤,月平均下滑幅度达1.17%。

正是国内维生素C产业处于这样的一种状况,以至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威胁悄然逼近。近两年,国内生产企业纷纷扩产造成了当前维生素C供大于求的局面,出口价格已然逼近反倾销警戒线。目前,维生素C国际市场产能近13万吨左右,我国就占了10.2万吨,而全球维生素C的年消费量为11万吨左右。

■ 扑热息痛面临印度的强势竞争

2005年,我国的扑热息痛累计出口数量为3.97万吨,同比增长了21.05%,累计出口金额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40%,全年出口平均单价为3.27美元/公斤,同比增长了22.59%。

2005年,由于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导致了扑热息痛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压缩了扑热息痛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生产扑热息痛的原料——对氨基苯酚的价格也由2004年的每吨1.5万元~1.6万元人民币涨到了2005年的每吨2万元人民币。

国内一些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为了更快地回收资金,甚至以低于国内供货的价格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导致国内生产扑热息痛的原料供货紧张。

目前,我国扑热息痛的出口价格已然与印度接近,印度利用其英语语言和注册、技术优势,迅速进入了国际高端市场,而且在扑热息痛这一我国传统优势品种上正在快速崛起,我国扑热息痛生产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印度的强势竞争和国内产业链条出现断裂的双重压力。

■ 青霉素工业盐面临印度反倾销

2005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青霉素工业盐制造成本大幅上涨,制造成本涨幅大大超过青霉素工业盐价格涨幅,生产企业基本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2005年青霉素工业盐(含衍生物)累计出口数量为1.27万吨,同比增长了13.83%,累计出口金额为1.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50%,全年出口平均单价为11.66美元/公斤,同比增长了8.49%。

印度是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不可替代的重要市场,占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总额的70%~75%,印度的半合成抗生素生产每年约需青霉素工业盐12000吨左右,其中印度国内的青霉素工业盐生产厂只能供应5000~6000吨,其余6000~7000吨则需要从中国进口。在青霉素工业盐对印度市场出口数量持续激增的刺激下,我国的生产企业也进入了无序恶性竞争状态,造成了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进行反倾销调查立案,如果国内的生产企业一旦败诉,我国青霉素工业盐行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以至整个青霉素工业盐下游品种行业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您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海外推广第一博客上面去看看哦!那里面有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