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我国现有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有哪些

平淡的猫咪
现实的香菇
2023-01-27 19:06:50

我国现有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有哪些?

最佳答案
勤恳的往事
尊敬的果汁
2025-07-14 22:08:22

06年的时候国家批准建设了吉林燃料乙醇、黑龙江华润酒精、河南天冠燃料乙醇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4家定点生产厂

上市公司有丰原生化 北海国发 海南椰岛 长青集团、龙力生物

百度查找应该能找到很多的。

希望能帮到你,不清楚怎么查找的可以追问,请采纳,谢谢。

最新回答
野性的缘分
高兴的胡萝卜
2025-07-14 22:08:22

目前国内获准生产燃料乙醇有4家企业,分别是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有限公司(G丰原控股85%),目前年总产量106万吨。其中安徽丰原年产量44万吨,规模最大。

丰原生化(000930):与中石化安徽公司合作成立了安徽丰原燃料酒精,持有85%的股权,其年产25000吨的燃料酒精联产酵母项目按计划已达产并将于今年产生收益。因此,正进入全面回报期,发展机遇不言而喻,可值得短中线关注。

华润生化(600893):其大股东-华润集团控股了两大乙醇企业,即吉林燃料乙醇与黑龙江华润酒精。其中吉林燃料乙醇是由华润集团、中国石油与吉林粮食集团共同投资,注册资本为12亿元、总投资为28.9亿元,可年产60万吨燃料乙醇;华润集团在黑龙江投资建设了我国最大的食用酒精厂-黑龙江华润酒精,也是国家定点的变性燃料乙醇的生产企业。作为华润集团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窗口之一,这两大乙醇项目不排除会注入华润生化身上,可值得短中线关注。

认真的糖豆
默默的墨镜
2025-07-14 22:08:22
亲,目前中石化车用乙醇汽油国内10省销售乙醇汽油,其中: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6省全省使用;

江苏省: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市;

山东省:济南、枣庄、济宁、泰安、临沂、聊城、菏泽7市;

湖北省:武汉、襄樊、荆门、随州、孝感、十堰、宜昌、黄石、鄂州9市;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衡水6个地区。

拉长的手链
饱满的翅膀
2025-07-14 22:08:22
欧美生物燃料发展陷困境 国内生物燃料乙醇现尴尬

据报道,2007年,美国立法规定2008年汽油混合燃料生产量要达到90亿加仑,到2022年这一数字要升至360亿加仑。2013年美国国家环保局要求燃料生产公司添加140亿加仑玉米乙醇和27.5亿加仑由木屑和玉米苞叶生产的高级生物燃料。2009年欧盟也提出目标:到2020年乙醇需占到总运输燃料的10%。尽管生产乙醇成本高昂,但问题关键不在于此,在于美欧这些政策对解决贫困、环境问题无济于事。全球乙醇消费量在21世纪以来的这十多年呈五倍增长,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给贫困人口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此之外,生产生物燃料对环境保护也得不偿失。从种植作物到生产乙醇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时还焚烧森林以满足作物种植的土地需求。为应对生产生物燃料带来的这些问题,欧盟和美国都下调了乙醇生产目标。2013年9月,欧盟议会投票决定把2020的预期目标从10%下降至6%,由于投票失败,这一立法将延迟到2015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也微幅下调了2014年的生物燃料生产目标。

同样国内的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也遭遇到了尴尬的境地。早前为了解决陈化粮问题,国家在“十五”期间批准建设了4个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集团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股份有限公司。在政策的指引下,大量产能迅速上马。至2005年底,上述4家企业规划建设的102万吨燃料乙醇产能全部达产。

然而,初期靠玉米为原料来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模式被证明行不通。经过几年的集中消化后,国内陈粮的供应已经达到极限,无法满足燃料乙醇的原料需求。部分企业新粮使用比例甚至高达80%。但随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对将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生物燃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国家提出“坚持非粮为主,积极稳妥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随后将所有燃料依存项目审批权收回中央;2007-2010年,国家发改委三次要求全面清理玉米深加工项目。与此同时,以中粮生化为代表的企业收到的政府补贴不断缩水。2010年,中粮生化享受的安徽省定点企业生物燃料乙醇弹性补贴标准为1659元/吨,也比2009年的2055元下调396元。燃料乙醇2012年获得的补贴则更低,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每吨补助500元;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每吨补助750元。此外,自2015年1月1日起国家将取消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同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也将恢复征收5%的消费税。

面临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未来我国生物乙醇的发展空间受限,政策支持力度也将逐渐减弱,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而对于习惯了靠补贴生存的燃料乙醇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隐形的小蝴蝶
犹豫的机器猫
2025-07-14 22:08:22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飚升,日前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60美元/桶大关,能源问题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替代能源的发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世界石油资源逐年减少,且不可再生,酒精燃料成为最佳替代能源之一。而玉米的深加工可以提炼出乙醇,乙醇俗称燃料酒精,它以小麦、玉米、高粱、薯类或植物纤维为生产原料,被称为绿色能源。将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可形成一种新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又是环保燃料,正被广泛应用,因此玉米酒精,就具有典型的替代能源概念。研究表明,乙醇调入汽油后,汽油中的辛烷值及含氧量明显升高,可以促进汽油的燃烧,而且还可以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也就是说,乙醇不仅可以起到节能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环保效果。在目前石油价格高企以及汽车尾气困扰城市大气环境的背景下,推广乙醇汽油也就成为大势所趋。

在国际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也是利用玉米酒精最广的国家,它规定用10%的玉米酒精加入到汽车燃料中。6月中旬,美国总统布什呼吁通过广泛的能源法案,该法案的通过将使玉米酒精和大豆柴油的使用量上升。美国酒精用玉米的消费增长近几年来非常强劲,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量已经超过了淀粉行业,成为美国工业用玉米消费的主体。2002/2003年度,美国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670万吨,自1991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88%,大大高于美国玉米消费的同期增长速度。

从生产酒精的类别来看,饮料酒精生产消费的玉米接近饱和,保持在330万吨的水平,比较平稳;而燃料酒精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符合玉米酒精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增长幅度较大,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6%。进入21世纪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2/2003年度燃料酒精生产消费玉米234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28.9%。燃料酒精将成为未来玉米酒精加工的主要方向。

巴西也是个农业大国,其石油资源有限,虽然近期发现了丰富的海洋石油资源,但仍处于勘探阶段,能源一直主要靠进口。1973年的世界石油危机,对巴西的经济是一个沉重打击。从那时起,巴西政府作出了重大能源战略决策,实现能源多元化。巴西选择有充足资源的甘蔗、玉米等为原料,开发酒精燃料,并于1975年获得成功,开发了汽车用酒精燃料,分含水(6%)和不含水(0.5%)乙醇两种,前者直接使用酒精为燃料,后者以25%添加到汽油中变成混合燃料,普通汽车不用改装即可使用,酒精燃料因而在巴得到广泛使用。1979年,首辆以含水酒精为燃料的酒精汽车问世。1999年,新一代酒精汽车诞生,酒精汽车技术获重大突破,采用电子打火,增强了动力系统,酒精汽车更加经济实用。2003年,巴西福特汽车分公司推出了首辆汽油、酒精双燃料汽车,该种车在油箱内设计了“灵活燃料探测程序”,既可单独使用汽油或酒精,也可使用任意比例的汽油和酒精混合燃料。巴西用酒精燃料替代汽油,仅在1976年至2001年间就减少了大量的石油进口,共节省了价值约465亿美元的外汇。现在,巴西的能源已达到90%自给,正在朝着完全自给的目标前进。

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规定必须把10%的酒精加入到汽油中混合使用。由于酒精能改善汽油的辛烷值,通过各国专家的深入研究,酒精是一种理想的再生能源。而从综合效益的产业看,玉米又是提炼酒精的最佳作物。据相关资料和信息显示,国际市场近年来平均每年酒精用量增长10%以上,随着各国对环保的重视,酒精在燃料上不断应用,今后几年内预计酒精用量将增长50%以上。

国内方面,为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矛盾,2003年11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封闭运行推广车用乙醇汽油;2004年下半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相继实现了全省车用乙醇汽油封闭销售,至此整个东北地区全部封闭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此外,我国还在河南、安徽两省及湖北、山东、河北和江苏四省的部分地区开展了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预计到今年年底,上述各省和地区范围内要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让这种可再生的新型绿色能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初步统计,从吉林省2003年11月正式启动车用乙醇汽油销售到2005年2月末,东北三省共销售车用燃料乙醇汽油194万吨,累计节约原油70多万吨。

作为我国的玉米主产区,封闭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再一次激活了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市场。专家分析说,东北地区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已经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生力军”,此举不仅扩大了东北地区的玉米消费量,而且有利于提高玉米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以及山东、河北、河南、云南、四川等地。其中,东北三省一区是我国玉米最主要的商品粮供应地和出口基地,其出口量约占全国的90%。吉林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多的省份,产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黑龙江省玉米产量也在1000万吨上下。从消费趋势分析,我国玉米消费构成主要为饲料使用、工业消费、食用消费。据权威机构对饲料行业的分析,2004年国内饲料玉米消费9400万吨,2005年用量预计持平或略有增加。包括乙醇在内的工业玉米消费是玉米消费最大的热点,预计2005年工业消费增加10%,总量达到1550万至1600万吨。1999/2000年度国内玉米酒精消费量不足450万吨,而2004/2005年度预计消费量将达740万吨,增长十分迅速。数据显示,2004/2005年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玉米酒精消费玉米量预计为25万吨、130万吨、147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万吨、60万吨和37万吨。预计2005/2006年度,辽、吉、黑三省的玉米酒精消费玉米量将分别比上一年度再增长120%、30%和60%。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的统计,今年这个省的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2983.8万亩,较上年增加152.8万亩,增幅为5.4%。

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产区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预计2004/2005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将告别缺口并出现少量盈余。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今年4月份首次对2005/2006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平衡状况作出评价:2005/2006年度国内玉米产量预计在1.265亿吨,比上年度下降550万吨。2005/2006年度国内玉米饲料消费量在8950万吨,比上年度增长200万吨,工业消费量在20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50万吨,加之出口数量较上年度减少,国内总消费量增长到1.3105亿吨。评价结果为2005/2006年度供需缺口达355万吨,这个缺口需要动用库存来弥补。今年国内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和需求均有所提高,玉米工业消费量将持续增加,因此下年度国内玉米供求极有可能重新出现缺口。

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玉米供需就一直存在缺口,本年度有望首次实现略有盈余。但因今年4月1日起安徽省也全面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因此今年燃料乙醇的产销数量有望比2004年增长90%。燃料乙醇产量增长带动了整个酒精市场,2004年国内无论食用酒精还是工业酒精的产量均出现增长,这种增长态势有望延续到2005年、2006年。酒精生产是传统的玉米消费渠道,过去消费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99年至2003年的几个年度中平均增长速度仅有1%,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燃料乙醇新增长点的出现,酒精消费玉米量增长速度达到了20%。“十五”期间,国家批准河南天冠、黑龙江华润、吉林燃料乙醇和安徽丰原四家企业加工乙醇,设计产能为122万吨,到目前为止已投产产能为82万吨。除河南企业外,其他三家企业均以玉米为原料加工燃料乙醇,随着安徽、吉林省改建扩建项目的完工,2005年年底总产能将超过设计产能。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的国家均加大了对玉米酒精燃料的开发和利用,玉米酒精燃料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几年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加深,国际石油价格进入高价时代等大背景下,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将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玉米作为酒精燃料的重要原材料,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玉米也会步大豆后尘,成为净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