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钠和浓硫酸反应是怎么样的?
硫化钠和浓硫酸反应是:Na2S+2H2SO4(浓)=Na2SO4+SO2↑+S↓+2H2O,硫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和SO2。硫化钠为无机化合物,呈无色结晶粉末,吸潮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
硫化钠化学式为Na2S,是以九水合物Na2S·9H2O的形式存在的无色结晶粉末状无机盐类。硫化钠又称臭碱、臭苏打、黄碱、硫化碱。露置在空气中时,硫化钠会放出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硫化氢气体。硫化钠吸潮性强,易溶于水。
硫化钠的性质特点
常温下纯品为无色或微紫色的棱柱形晶体,工业品因含杂质常为粉红、棕红色、土黄色块。具有臭味。溶解于冷水,极易溶于热水,微溶于醇。工业品一般是形不同结晶水的混和物,又含有不同程度的杂质,除外观色泽不同外,密度、熔点、沸点等亦因杂质影响而各异。
在酸中分解而发生硫化氢。在空气中潮解,同时逐渐发生氧化作用,遇酸生成硫化氢。受撞击、高热可爆。遇酸出有毒硫化氢气体,无水硫化碱有可燃性,加热排放有毒硫氧化物烟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化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浓硫酸
硫化钠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若为稀硫酸,无氧化性,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Na2S + H2SO4 = Na2SO4 + H2S。若为浓硫酸,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 + H2SO4(浓) = S↓ + Na2SO3 + H2OH2S,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就是怕被氧化。
硫化钠和浓硫酸反应现象:
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硫化钠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 + H2SO4(浓) = S↓ + Na2SO3 + H2O刚开始(加硫酸前)溶液中HS-完全是S2-水解生成的,浓度较低。
加入硫酸后,硫酸的H+与S2-结合生成HS-,其浓度不断提高。当硫酸与硫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HS-浓度达到最大。
继续加硫酸,则硫酸开始与HS-结合成H2S并逸出溶液,HS-浓度又开始下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硫化钠
若为稀硫酸,无氧化性,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Na2S + H2SO4 = Na2SO4 + H2S
若为浓硫酸,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 + H2SO4(浓) = S↓ + Na2SO3 + H2O
H2S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就是怕被氧化。
+
H2SO4
——
H2S(气体)
+
NaHSO4
;后者:H2S+H2SO4——SO2(气体)+H2S
H2SO4过量:
4H2SO4 + Na2S = Na2SO4 + 4SO2↑ + 4H2O
说明:此时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将Na2S氧化成SO2,自身也被还原成SO2
Na2S过量:
H2SO4 + Na2S = Na2SO4 + H2S↑
说明:由于Na2S过量,浓硫酸被稀释成稀硫酸,则没有氧化性,这是一个普通的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
都不过量:
4H2SO4 + 3Na2S = 3Na2SO4 + 4S↓ + 4H2O
说明:此时可以看作上述两个反应的产物SO2和H2S发生相互反应,生成单质S
还原为硫。
这是固体和浓硫酸反应:3
na2s
+
4
h2so4
=
3
na2so4
+
4
s
+
4
h2o,没有离子方程式:na2s
+
4
h2so4
=
na2so4
+
4
so2↑
+
4
h2o,不是离子反应。
还原为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亚硫酸钠在气体极易风化层并空气氧化为硫酸钠。在150℃时丧失结晶水。再热则熔化为硫化钠与硫酸钠的化合物。没有水物的相对密度2.633。比水合物空气氧化迟缓得多,在干躁空气中无转变。受分解反应而转化成硫化钠和硫酸钠,与强碱触碰转化成相对的酸盐而释放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的作用
1、用于碲和铌的微量分析测定和显影液的配制,还用作还原剂。
2、用于人造纤维稳定剂、织物漂白剂、照相显影剂、染漂脱氧剂、香料和染料还原剂、造纸木质素脱除剂等。
3、用作普通分析试剂和光敏电阻材料。
4、还原性漂白剂,对食品有漂白作用和对植物性食品内的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蜜饯,最大使用量为2.0g/kg。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Na2SO3
综上所述,是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