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和乙醇起什么反应?
如果体系里含有水份,就会发生水解反应。酯化与酯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在含酯的平衡体系里,如果有水,就会产生出酸和醇。
但如果体系是无水的,在适当的条件下(比如某些杂质的催化作用),就会导致其发生酯交换反应。酯与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也是一个平衡反应。但乙酸乙酯与乙醇酯交换之后还是乙酸乙酯和乙醇,所以你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如果你的乙醇或者酯里有同位素示踪原子(比如有氘代的分子或者含氧13同位素的分子)就会看到同位素原子从一种物质分子中扩散到了醇和酯两种物质分子中。
如:CH3COO*CH2CH3+CH3CH2OH←→CH3COOCH2CH3+CH3CH2O*H
必须是互溶的,这两者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天天和乙醇、乙酸乙酯打交道的人飘过~~~
那个回答的人显然没有基本化学常识,还在忽悠说“没有相似官能团不溶”,照他这样说乙醇、乙醚、乙酸,乙酸乙酯都不互溶了。而事实上这四个都是互溶的。
他们不都是有机物吗
回答:
乙酸乙酯在酸或碱的条件下可以水解为乙醇和乙酸,虽说它们都是有机物,但乙醇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
补充:
刚查了一下书,酯类物质可以溶于乙醇,抱歉啊!误导你了。
追问:
哎…汗颜啊!那我再问你他们既然相溶干嘛还用水去除乙酸乙酯的乙醇就算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以溶于乙醇啊
回答:
不是用饱和碳酸钠除的嘛?
追问:
我知道啊!可我做的一道题就是用水居然是对的郁闷死我了
回答:
啊!那不就是认为乙酸乙酯不溶于乙醇,而水和乙醇可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酸乙酯又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妈呀!还让不让我高考了。
追问:
可乙酸乙酯的确溶于乙醇啊…我后天才高考啦也应该让我活撒
回答:
你也后天高考?我想那个可能是萃取的原理吧!
因为乙酸乙酯溶于乙醇
而乙醇钠溶于乙醇,乙酸溶于乙醇。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原理,三者皆互溶。
三者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小:
乙醇》
乙酸
》
乙醇钠
,根据它的熔点是从左到右递减的。
酒精也就是乙醇,而醋里含有乙酸,也就是平时说的醋酸。
在一定条件下,酸和醇会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
不过通常是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快速反应,没有催化剂的话反应很慢的,所以酒和醋混合一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乙醇 [ yǐ chún ]:
乙醇(Ethanol)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H₃CH₂OH或C₂H₅OH,分子式C₂H₆O,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乙醇与二甲醚(即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乙酸 [ yǐ suān ]: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制取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以下装置:
反应试剂:乙醇,乙酸;
步骤: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实验需要注意的是: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实验现象: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闻到香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 ,反应条件:浓硫酸,加热。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CHCOOH +CHCHOH==浓HSO加热==(可逆号)CHCOOCHCH +HO。
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主要是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多元羧酸跟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其速度一般较快。典型的酯化反应有乙醇和醋酸的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
反应特点
属于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进行不彻底,依照反应平衡原理,要提高酯的产量,需要用从产物分离出一种成分或使反应物其中一种成分过量的方法使反应正方向进行。酯化反应属于单行双向反应。
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反应进行不彻底,依照反应平衡原理,要提高酯的产量,需要用从产物分离出一种成分或使反应物其中一种成分过量的方法使反应正方向进行。酯化反应属于单行双向反应。
方程式为:CH₃COOH+C₂H₅OH<------>CH₃COOC₂H₅+H₂O
乙醇和乙酸(俗名醋酸)进行酯化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是制造染料和医药的原料。在某些菜肴烹调过程中,如果同时加醋和酒,也会进行部分酯化反应,生成芳香酯,使菜肴的味道更鲜美。如果要使反应达到工业要求,需要以硫酸作为催化剂,硫酸同时吸收反应过程生成的水,以使酯化反应更彻底。
扩展资料
酯化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传统的酯化技术是用酸和醇在酸(常为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这个反应也称作费歇尔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它可以将羧酸的羰基质子化,增强羰基碳的亲电性,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可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
如果原料为低级的羧酸和醇,可溶于水,反应后可以向反应液加入水(必要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将反应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作分液处理,收集难溶于水的上层酯层,从而纯化反应生成的酯。
碳酸钠的作用是与羧酸反应生成羧酸盐,增大羧酸的溶解度,并减少酯的溶解度。如果产物酯的沸点较低,也可以在反应中不断将酯蒸出,使反应平衡右移,并冷凝收集挥发的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酯化反应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中?
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时,为何边摇动试管边慢加药品?
先加乙醇与乙酸的混合物,再缓缓加入浓硫酸,因为浓硫酸溶于乙醇会放出大量的热。
6、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的酸有哪些?
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硝酸乙酯:
CH3CH2OH+HNO3--->CH3CH2ONO2+H2O
生成物乙酸乙酯和水。
酒精和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₃CH₂OH + HOOCCH₃ ->CH₃CH₂OOCCH₃ + H₂O。
乙酸乙酯又称醋酸乙酯,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对空气敏感,吸收水分缓慢水解而呈酸性。
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
扩展资料
一、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澄清粘稠状液体。
香气: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易扩散,不持久。
燃烧性:易燃。
引燃温度(℃):426。
爆炸极限:2.2%—11.2%(体积)。
最小点火能(mJ):0.46。
极性:4.30。
粘度:0.45。
沸点:77.2。
相对密度(空气=1):3.04。
相对密度(水=1):0.90。
临界温度:250.1(℃)。
熔点(℃):-83.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4。
饱和蒸气压(kPa):13.33(27℃)。
燃烧热(kJ/mol):2247.89。
临界温度(℃):250.1。
临界压力(MPa):3.8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73。
室温下的分子偶极矩:1.78D。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酮、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是一种具有官能团-COOR的酯类(碳与氧之间是双键)。
纯净的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快干性,用途广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
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反应会生成乙酸乙酯。我们所说的陈酒很好喝,就是因为酒中少量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
二、用途
1、作为工业溶剂,用于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人造纤维等产品中。
2、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的生产。
3、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等产品的生产。
4、作为香料原料,用于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香料制造、可以做白酒勾兑用香料、人造香精。
5、萃取剂,从水溶液中提取许多化合物(磷、钨、砷、钴)。
6、有机溶剂。分离糖类时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物质。
7、检定铋、金、铁、汞、氧化剂和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