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用物品有哪些是酸性的
一般常见的酸性食物是指肉食类,如鱼肉、鸡肉、猪肉、羊肉、牛肉等以及巧克力、花生、啤酒、海苔、葱、空心粉、白糖、蛋黄、乳酪、甜点、米面油等都属于酸性食物。
醋:醋酸(乙酸)洁厕剂:盐酸或稀硫酸。
食品:苹果(苹果酸);橘子,柠檬,柑子(柠檬酸);草莓(草莓酸,乳酸);山楂(山楂酸);葡萄(酒石酸,又名葡萄酸);泡菜(乳酸);油及脂肪(脂肪酸);椰子(月桂酸)
在平时的生活中,实际上我们多吃些碱性的食物是会更好的。
不过我们如果从营养的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实际上我们身体中的营养需求是属于多方面的,所以说必须要均衡营养才行,否则都是会影响我们身体正常发育的。而如果可以让酸性食物以及碱性食物都合理的进行搭配,这样自然能够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好处。
如果说我们长期的吃酸性食物,这时候就容易导致血液酸性化的情况产生,首先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和神经功能就易退化,引起记忆力减退的问题产生。所以说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酸碱均衡摄入比较好。
酸性水果:常见的有草莓、葡萄、橘子等。
酸性蔬菜:葱、海苔。
酸性食物是依据流行的酸性体质理论而来的,而不是指食物直接测试pH值的分类。即食物经过消化后最终形成氮、碳、硫、氯、盐等形成酸根留在体内的称酸性食物。诸如:牛,羊、猪、鸡、鸭、鱼肉、谷物等。
扩展资料:
好吃的东西几乎都是酸性的,如鱼、肉、米饭、酒、砂糖等,全都是酸性食物,相反,碱性食物如酸角、海带、蔬菜、白萝卜、豆腐等多半是不易引起食欲却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一般人以为酸的东西就是酸性食物,一看就会令人流口水的草莓、柠檬等,其实,这些东西正是典型的碱性食物。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钙质多的就是碱性食物,磷质多的就是酸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酸碱食物的比例建议为 20 ∶ 8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酸性食物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以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不发酵者为佳。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作为营养滋补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也可以替食糖作调味品。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蜂蜜(英文:Honey),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多的营养价值,1kg的蜂蜜含有2940kcal的热量
。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不仅仅是在冰箱里,即使冬天放在室内储藏也会产生结晶。当加热时结晶又会重新变回液体,并不是质量的问题。当蜂蜜中含有很多杂质时便不会结晶。人们有时会以在低温下是否结晶来区分纯蜂蜜和加糖的蜂蜜,然而,将蜂蜜中的杂质过滤掉,也可以令蜂蜜不产生结晶,所以这方法并不可靠。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
蜂蜜水分含量少,细菌和酵母菌都不能在蜂蜜中存活,但某些厌氧菌(如肉毒杆菌)可以以非活性的孢子形态存在其中,因为婴幼儿肠胃消化器官不发达,胃酸的分泌较差,所以,一岁内的婴儿不要食用没有经过消毒的蜂蜜。蜂蜜中孢子并不会繁殖产生毒素,一般情况下,蜂蜜中的厌氧菌也没有在人体内繁殖的危险。
蜂蜜比蔗糖(砂糖的主要成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为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
(2)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
(3)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的风味的食醋。
食醋大致可分为3种,即酿造醋、合成醋、白醋。我国最多的是酿造醋。科学分析表明,酿造醋除含有5%-20%的醋酸外,还含有氨基酸和乳酸、琥珀酸、草酸、烟酸等多种有机酸,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I丰日B2、糖分以及芳香性物质醋酸乙醋。而以米为原料酿成的米醋,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最高。
自古以来,人们就已懂得酒在空气中自然氧化“酸败而成醋”的道理。实质上这个过程就是发酵作用。用发酵法制醋,其基本原理和酿酒大致相似,只需将糖化、酒化后得到的未经蒸馏的含酒产物,再和麸皮、谷糠、醋酸菌等混合后进行发酵,控制前期温度为40℃,后期为36℃,约经四十天之后,醋酸含量达5%以上,并不再上升时,即为成熟。这时,乙醇在醋酸菌的催化氧化下,便变成了醋酸:
醋酸菌
C2H5OH+O2=====CH3COOH+H2O
食用醋含醋酸约在5~6%左右,成醋发酵一般只能在黄酒、葡萄酒等酒类里进行,因为醋酸菌需要氮和磷作为养料。烧酒或纯酒精溶液一般都不可能通过发酵而制得醋酸。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生产食用醋的方法,我国醋的品种堪称世界第一,其中以山西成醋、广东白醋最为有名。
醋已成了我国人民独特口味的调制品,它还可以用来帮助消化食物、防止风寒感冒。但是醋中所含有的醋酸就远远不止于这些功能了。
醋酸又名乙酸,简写为Hac,Ac入表示醋酸根,是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液体(这里指的是含水很少的浓醋酸,我们食用醋只含约5~6%的醋酸,所以不具有上述特点),比重为1.049,沸点118℃,熔点16.5℃。当室温低于16.5℃时,醋酸就冰状结晶,因此6%以上的醋酸又叫冰醋酸。冰醋酸极易吸湿,能灼伤皮肤,造成皮肤脱水。
一般,我们发酵法得到的是较稀的醋酸溶液,只适于食用。要想得到浓度较大的乙酸,就要用到木材干馏或者有机合成的方法了。
用木材干馏的方法制取乙酸,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是一种综合利用的方法。它采用山区的树皮、枝丫、树根或者木材厂的劈头、锯末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里加热,使之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最后得到固、液、气态三种产物。固体就是木炭,气体是木煤气(主要是CO、CO2、CH4组成),液体产物叫做馏液,其中含有木焦油和木醋酸,很容易澄清并加以分离。
分离出来的木酸中含有醋酸、甲醇、丙酮,再加入石灰后,醋酸便被中和为醋酸钙,由于甲醇、丙酮的沸点较低,所以加热后很容易被分离掉,留下的CaAc2再加浓硫酸蒸馏,即可获得浓度为60%的醋酸。
合成法是近代大量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将乙醛在催化剂醋酸锰存在下,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即得:
从石油化工中人们也已经找到了生产醋酸的工业方法,用石油等化工的重要产物烃类进行氧化是目前工业上合成醋酸的重要方向。
近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甲醇与CO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于175~254℃及低压下进行羰基化反应合成醋酸,也是值得注意的新工艺。
我们了解了醋酸的许多工业制成法,可别忘了它那数不清的工业用途,它在我们现代工业生产中也是一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力军。它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维纶)、醋酸纤维素(作为照相底片、人造丝的原料)、药物(如阿司匹林)、染料(靛蓝)、农药(2,4一滴等)等多种化工产品。另外,醋酸的酯类可作为喷漆的溶剂。醋酸和醋酸钠的缓冲溶液在农业上也有一定的运用(如进行土壤分析、农用微生物的培育等)。
酸性蔬菜有:葱、莴笋、藕、洋葱。酸性食品通常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品,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
扩展资料成熟的蔬菜通常为碱性,蔬果若生长在无机或喷洒化肥农药的土壤中,土壤所含的矿物质原本就缺乏,所以生长的蔬果碱性矿物质不足,偏为酸性。
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钙质多的就是碱性食物,磷质多的就是酸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