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型防冻液与丙三醇防冻液的区别
乙二醇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冰点可降低至-
68℃,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应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钠等以防腐蚀。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由于水的沸点比乙二醇低,使用中被蒸发的是水,当缺少冷却液时,只要加入净水就行了。
丙三醇防冻液:即甘油防冻液。甘油型防冻液是最早、最传统的防冻液。国际民用航空管理规范中,指定使用甘油型防冻液作为飞机起飞前的除冰剂。由于此前甘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甘油在防冻液中的配比较高,渐渐地,人们开始转用价格更便宜的甘油替代品乙二醇作为防冻剂的主要添加剂了。甘油型防冻液和乙二醇型防冻液都具有配兑容易、沸点高、不易蒸发、不易燃烧、降低冰点效率高、使用时间长等特点。与甘油型防冻液相比,乙二醇型防冻液的冷却降温效能更低、且甘油在配方中配比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现国内外
95%
以上厂家都是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但乙二醇型防冻液也有缺点,那就是乙二醇的百分比浓度过低时,其对机件的腐蚀性就会增加。因而一般乙二醇型防冻液都会添加一定比例的防锈剂,以达到防锈除垢的作用。而且,乙二醇型防冻液具有一定的毒性,虽然乙二醇本身并无毒性,但由于防锈剂等物质的存在,使防冻液也带有了一定的毒性。
乙二醇:
沸点197.85摄氏度,熔点-12.6摄氏度,粘度(38C)10.38mPa.s,密度(20C/4C)1.1135. 表面张力(20C)49mN/m.
丙三醇(甘油):
沸点290.9摄氏度,熔点18.18摄氏度,粘度(25C)945mPa.s,密度(20C/25C)1.26170. 表面张力(20C)63.3mN/m.
这一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多羟基的存在,例如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同样会生成鲜艳的蓝色溶液。
全是分子晶体
1.有氢键的沸点高
丙三醇
乙二醇
乙醇>丙烷
2.比较氢键强弱:羟基数量:丙三醇>乙二醇>乙醇【至于乙二醇的分子内氢键效应
基本可以忽略】
综上
判断
丙三醇>乙二醇>乙醇>丙烷
常识:
常温下【粘稠表明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强】
丙三醇:粘稠液体或固体
乙二醇:粘稠液体
乙醇:液体
丙烷气体
【最后附上各种物质的沸点表
看看判断的对不对
丙三醇:290.9℃
乙二醇:197.85℃
乙醇:78.4℃
丙烷:-42.1℃】
目前市场上车用防冻液还是以乙二醇为主,因为性价比高,但是有毒,这个毒主要指对环境,如果周围有水源一定要注意乙二醇的排倒,以免使人误食中毒。
你太阳能的,如果是热水器之类的就用丙三醇,以免泄露对人造成意外
如果是不挨着人的,可以使用乙二醇
网上流传的老版本,不可尽信
乙醇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pH: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 (kJ / mol):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 (MPa):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 (V / V):19.0
爆炸下限% (V / V):3.3
分子式:C2H6O
分子量:46.07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乙二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pH:
熔点(℃):-13.2
沸点(℃):197.5
相对密度(水=1):1.11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2.14
饱和蒸气压(kPa):6.21(20℃)
燃烧热 (kJ / mol):281.9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 (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110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 (V / V):15.3
爆炸下限% (V / V):3.2
分子式:C2H602
分子量:62.07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丙三醇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pH:
熔点(℃): 20 相对密度(水=1): 1.26(20℃)
沸点(℃): 182(2.7KPa)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分子式: C3H8O3 分子量: 92.09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0.4(20℃)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160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引燃温度(℃): 370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可混溶于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油类。
主要用途: 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无臭。有暖甜味。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因此,甘油三酯代谢的最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可用作溶剂,润滑剂,药剂和甜味剂。
乙二醇防冻液: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冰点可降低至- 68℃,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应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钠等以防腐蚀。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由于水的沸点比乙二醇低,使用中被蒸发的是水,当缺少冷却液时,只要加入净水就行了。
丙三醇防冻液:即甘油防冻液。甘油型防冻液是最早、最传统的防冻液。国际民用航空管理规范中,指定使用甘油型防冻液作为飞机起飞前的除冰剂。由于此前甘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甘油在防冻液中的配比较高,渐渐地,人们开始转用价格更便宜的甘油替代品乙二醇作为防冻剂的主要添加剂了。甘油型防冻液和乙二醇型防冻液都具有配兑容易、沸点高、不易蒸发、不易燃烧、降低冰点效率高、使用时间长等特点。与甘油型防冻液相比,乙二醇型防冻液的冷却降温效能更低、且甘油在配方中配比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现国内外 95% 以上厂家都是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但乙二醇型防冻液也有缺点,那就是乙二醇的百分比浓度过低时,其对机件的腐蚀性就会增加。因而一般乙二醇型防冻液都会添加一定比例的防锈剂,以达到防锈除垢的作用。而且,乙二醇型防冻液具有一定的毒性,虽然乙二醇本身并无毒性,但由于防锈剂等物质的存在,使防冻液也带有了一定的毒性。
2、丙三醇,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浓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润滑油对皮肤进行滋润(开塞露)。
3、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乙二醇的高聚物聚乙二醇(PEG)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也用于细胞融合;其硝酸酯是一种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