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氟啶胺能与有机铜混用吗
农药合理混用能加强药效。但是,农药混用不当会使农药降低药效,增加成本,有的还会出现药害。你知道那些农药不能混用吗?现在我们将不能混用的农药介绍如下:
一、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致使作物出现药害的农药不能使用。波尔多液与石流合剂分别施用,能防治多种病害,但它们混合后很快就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黑褐色硫化铜沉淀,这不仅破坏了两种药剂原有的杀菌能力,而且产生的硫化铜会进一步产生铜离子,使植物发生落叶、落果,叶片和果实出现灼伤病斑,或干缩等严重药害现象。因此,这两种农药混用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喷过波尔多液的作物一般隔30天左右才能喷石流合剂,否则会产生药害,石流合剂与松脂合剂、有机汞类农药、肥皂或重金属农药等也不能混用。
二、酸碱性农药不能混用。常用农药一般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氟铅酸钠、砷酸铅等是中性农药。硫酸铜、氟硅酸钠、白砒、过磷酸钙等属酸性农药,松脂合剂、石流合剂、波尔多液、砷酸铝、肥皂、石灰、石灰氮等属碱性农药。酸碱性农药混合在一起,就会分解破坏,降低药效、甚至造成药害。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如乐果、杀螟松、马拉硫磷、磷铵等和部分微生物农药如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灭瘟素等以及猪稻净、代森锌、带森铵等,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就是农作物撒施石灰或草木灰,也不能喷洒上述农药。
三、混合后乳剂被破坏的农药不能使用。含钙的农药如砷酸钙、石流合剂、甲基砷酸钙等。一般不能同乳剂农药混用,也不能加入肥皂。因为乳油、肥皂容易同含钙的药剂发生化学作用,产生钙皂沉淀。乳剂被破坏,药效降低,还会发生药害。
四、杀菌剂农药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杀菌剂对微生物有直接杀伤作用,若混用微生物即被杀死,微生物农药因而失效。
吡虫啉.注意事项
1、 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 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3、 适期用药,收获前两周禁止用药。 4、 如不慎食用,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
吗啉胍·乙铜又称吗啉胍·铜、盐酸吗啉胍.铜,是盐酸吗啉胍与乙酸铜复配的混剂,产品有20%可湿性粉剂,20%、25%可溶性粉剂,60%片剂,1.5%、15%水剂。商品名有毒克星、病毒A、毒安克、病毒净、病毒速净、病毒克星、病毒特杀、病毒特、病毒毙、病毒清、病毒败、病毒速杀、克治毒、拔毒宝、败毒丹、灭毒灵、克毒宁、毒逸、毒尽、毒圣、小叶灵、小叶敌灵等。生产厂有20余家。
盐酸吗啉胍是一种广谱、低毒病毒防治剂·喷施作物叶片后,通过水气孔进入作物体内,抑制或破坏核酸和脂蛋白的形成,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防治病毒病的作用。乙酸铜可杀伤某些菌类,从而起到辅助作用。
防治番茄病毒病,在发病初期,亩用20%可湿性粉剂167~250克或20%可溶性粉剂150~200克或25%可溶性粉剂134~200克(有的产品需用188~375克)或60%片剂56~83克或15%水剂220~345克或1.5%水剂400~50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防治烟草病毒病,在发病初期,亩用20%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
可试用于防治辣椒、大豆、瓜类、小麦、玉364米、水稻等作物病毒病,以及香蕉束顶病,一般用2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共施2~3次。
氟啶胺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硫酸铜
1. 波乐多液:是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成的天蓝色悬浮液。
2. 松脂合剂(松碱合剂):是松香和烧碱(氢氧化钠)或碱面(碳酸钠)熬制成的强碱性松香皂液。对害虫和螨灯有很强的触杀作用。
3. 石硫合剂(石灰硫磺合剂):是石灰、硫磺加水煮制而成的。
4. 五氯酚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氟啶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淡黄色晶体。
为吡啶胺衍生物,是二硝基苯胺类杀菌剂。无治疗效果和内吸活性,是广谱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对交链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非常有效。对于抗苯并咪唑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的效果,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本品极耐雨水冲刷,残效期长。此外兼有控制植食性螨类的作用。
由于β-三氟甲基氨吡啶部分起着输送化合物到致病菌的活性点的独特作用,能抑制感染过程中病原体孢子的萌发、渗透、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
氟啶胺,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
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特色化合物。
氟啶胺的特点
1、氟啶胺是目前广谱性杀菌剂中活性较高的化合物
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链尾端的ATP合成酶的多个特异性位点,活性超过同类化合物中单位点抑制作用,触杀效果突出。以灰霉病为例,氟啶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是当前主流成分的438至3866倍。
2、具有治疗、铲除和保护效果
氟啶胺基本无内吸性,因此国外将其定位成保护性杀菌剂,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不仅保护效果突出,病害发生后期仍有一定治疗效果。通过同位素追踪等试验方法观察叶片喷施氟啶胺后药剂的移动,发现氟啶胺有较强的渗透性,有效成分可穿过叶片表皮细胞,进入外层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形成药效集中的保护层。
与内吸性较强的化合物相比,氟啶胺的药效利用率更高。例如内吸性较强的甲霜灵与烯酰吗啉等,叶片喷雾后可内吸进入导管与筛管,随水分和有机物被运输到植株的其它部位,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药效稀释快,持效期短,且在低浓度药剂的刺激下,病原菌更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氟啶胺通过在叶片外层富集,形成保护层,不仅减缓了药效的稀释分解,同时持效期更长(10至14天),且耐雨水冲刷。
氟啶胺具有强烈的触杀效果,已被列为救灾性药剂。通过阻断孢子的产生、萌发、侵染与菌丝的生长,对病菌各个生长阶段发挥药效。病害预防效果显著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同时抑制已侵入菌丝的突破,有效防止病斑的扩展。
氟啶胺千万不能和乳油复配,因为渗透性很好,和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卷缩。也不能与有机磷或有机硅混用,反应会使药液变色并出现絮状沉淀,降低药效。
除不能与以上农药混用外,使用氟啶胺还需注意:
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
2.对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禁止喷雾,葡萄不同品种先做试验后推广,夏黑、红提等品种花前或套袋后使用;
3.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部分人群对此成分过敏);
4.作物苗期慎用。
扩展资料:
目前,氟啶胺是唯一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通过作用于ATP合成酶,在呼吸链的尾端解除氧化与磷酸化的关联,最大程度消耗电子传递积累的电化学势能,杀菌速度与活性领先于同类化合物。
氟啶胺在ATP合成酶上有多个作用位点,由多基因控制,抗性风险极低,全世界使用至今无抗性报道,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特色化合物。
氟啶胺活性较高,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呼吸链尾端的ATP合成酶的多个特异性位点,活性超过同类化合物中单位点抑制作用,触杀效果突出。以灰霉病为例,氟啶胺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是当前主流成分的438~3,866倍。
参考资料来源:农药快讯信息网—不务“正业”的氟啶胺
再就是氟啶胺不能用于西瓜和葡萄,会产生严重药害。
其实氟啶胺这个产品开始是日本石原以杀菌剂进入我国,但是在杀菌领域做的不怎么好。结果被开发出来用于防治红蜘蛛,主要是氟啶胺对红蜘蛛的卵有非常好的杀伤作用,混用后能有效减少打药次数。在柑橘上的用量这几年越来越大。该药剂在20摄氏度以下,效果不好。
如果用于杀菌的话,氟啶胺是一个保护剂,所以喷雾一定要均匀,要在病害发生前,或者发病初期使用。
如果用于杀灭红蜘蛛,则需要在卵孵盛期和低龄时施药。
柑橘树脂病会出现流胶现象,还会出现砂皮现象即砂皮病。树脂病,先用利刀将胶状物刮除干净后,再用辛菌胺乙酸盐加萘乙酸,或甲基硫菌灵加吲哚乙酸,或多菌灵加吲哚丁酸等涂抹树干伤口,每5~6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砂皮病,用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倍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0倍30%氧氯化铜悬浮剂,或300倍14%胶氨铜水剂,或2000倍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15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溶液,或800倍80%代森锰锌等喷雾进行防治效果很好,后期使用“沃叶套餐水溶肥”效果更好一些。
辣椒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同的病状,用的农药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如花叶病一般用乐果、生物碱等,病毒病一般用氯溴异氰尿酸等,疮痂病一般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一、花叶病
由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豇豆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病株上部叶先现浓绿淡绿相间花叶,严重的邹缩畸形黄花,病株长势弱、节间短、开花畸形稀少。用乐果、生物碱、氰戊菌酯、吡虫啉等杀虫,甾烯醇、葡聚烯糖、吗胍•硫酸锌、苦参·硫磺(病毒克星)杀毒。
二、病毒病
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病害。花叶型病部不规则退绿,病果畸形小邹。黄化型病叶变黄(上部全黄),矮化落叶。坏死型斑驳状、条纹状病死,顶枯等。畸形型病叶增厚、变小、邹缩、厥叶,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丛簇状,病果畸形凹凸不平易脱落。
用氯溴异氰尿酸、烷醇•硫酸铜、烯•烃•硫酸铜、混脂·硫酸铜、吗胍·乙酸铜、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等喷雾。二核苷三氮唑、十三烷胍、松脂酸铜、生物碱杀菌剂与芸苔素。
三、青枯病
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病株细根褐变后腐烂消失,横切近地面病茎可发现维管束微褐变,并分泌出乳白色菌液,后期病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定植时用农用硫酸链霉素、甲霜恶霉灵浸根,杀菌药(可杀得、中生菌素、络氨铜)灌根。
无病前注入非致病性青枯菌占据生态位防治。用新植霉素、硫酸链霉素、青枯特效灵(中生噻枯唑)、多福锌菌胺、七小福根康、喷灌。
四、软腐病
由胡萝卜软腐欧式杆菌、根霉属真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初期现水渍状暗绿斑,后变褐变黄腐烂,遇外力易脱落,破后流出溃液,不掉则挂干剩白皮。用棉铃虫防治棉铃虫,用多福·福锌、多福·噻菌铜、多福辛·菌胺、根康喷灌。
五、黑斑病
由蔷薇双壳菌、多腔菌等真菌及假单孢属细菌等引起的病害。主害果实,先现不规则淡褐色凹陷病斑(一果一斑),后成大病斑。用百菌清、杀毒矾、甲霜灵·锰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