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能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300nm测吸光度吗
苯酚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270nm,所以你要在300测吸光度也能测出来,但不是吸收的最大值。紫外光谱是一个吸收谱带,而不是谱线,所以在哪个波长(紫外区)都是能测出一个数值的。但如果要定量分析就得在270测定了,否则误差太大。
根据Lambert-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必须注意溶液的pH值的影响。因为溶液的pH值不但有可能影响被测物吸光强度,甚至还可能影响被测物的峰位形状和位置。酚类化合物就有这一现象,例如苯酚在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第 2 页
苯酚在紫外区有三个吸收峰,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λmax为196.3nm,210.4nm和269.8nm在碱性溶液中λmax位移至207.1nm,234.8nm和286.9nm。下图为0.021g/L的苯酚分别在0.010mol/L 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图知在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苯酚的紫外吸收光谱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分析苯酚时应加缓冲溶液,本实验是通过加氢氧化钠强碱溶液来控制溶液pH值的。
苯酚或苯胺的紫外光谱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有溶剂极性变化。
溶剂极性的变化会引起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谱带波长的变化。通常增加溶剂的极性会使π→π*跃迁吸收谱带波长红移;而使n→π*跃迁吸收谱带波长蓝移。
酸性条件下,酚羟基上的氢不易被电离。而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就容易被电离形成氧负离子。氧负离子与苯环的共轭程度比羟基高。故PH值变大红移,变小蓝移。
跃迁类型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主要有三种电子: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也称n电子。基态时σ电子和π电子分别处在σ成键轨道和π成键轨道上,n电子处于非键轨道上。仅从能量的角度看,处于低能态的电子吸收合适的能量后,都可以跃迁到任一个较高能级的反键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