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有哪些
制造燃料乙醇的原料分为三种:
1、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2、红薯、木薯、甜高粱等非粮作物;
3、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及城市垃圾中所含的废弃物。
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有雅津甜高粱、玉米、木薯、海藻、雅津糖芋、苦配巴树等。
扩展资料:
燃料乙醇拥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未来我国燃料乙醇行业的重点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补贴。
为此制定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消耗控制规范,及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统一燃料乙醇生产消耗定额标准,包括物耗、水耗、能耗等,是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燃料乙醇
食用酒精中是不能出现甲醇的(甲醇有毒)。
甲醇(Methanol,dried,CH?O)系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CAS号有67-56-1、170082-17-4,分子量32.04,沸点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通常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得。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结构简式CH?CH?OH、C?H?OH或,分子式C?H?O,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20℃) ,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沸点是78.3℃,熔点是-114.1℃,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
制备原料:淀粉、乙烯、磷酸、硫酸、葡糖淀粉酶。
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1、发酵法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
扩展资料
主要种类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甜菜的含糖量更高一些。
甜菜
甜菜含糖率一般在16%至20%之间。
蔗含糖率17%至18%。
甜菜,是藜科甜菜属植物。
甜菜,是二年生草本,根圆锥状至纺锤状,多汁。茎直立,多少有分枝,具条棱及色条。
基生叶矩圆形,长20至30厘米,宽10至15厘米,具长叶柄,上面皱缩不平,略有光泽,下面有粗壮凸出的叶脉,全缘或略呈波状,先端钝,基部楔形、截形或略呈心形;叶柄粗壮,下面凸,上面平或具槽;茎生叶互生,较小,卵形或披针状矩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入短柄。
花2至3朵团集,果时花被基底部彼此合生;花被裂片条形或狭矩圆形,果时变为革质并向内拱曲。胞果下部陷在硬化的花被内,上部稍肉质。种子双凸镜形,直径2至3毫米,红褐色,有光泽;胚环形,苍白色;胚乳粉状,白色。花期5至6月,果期7月。
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甜菜喜温作物,但耐寒性较强。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肥水能力强且具有便利灌溉条件是获得高产、高糖的基础。甜菜在深而富含有机质的松软土壤上生长良好,施用化肥和粪肥均有良效。
甜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甜菜除用于制糖之外,其副产物同时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如糖蜜经过发酵,或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能生产甲醇、乙醇、丁醇、甘油、味精及丙酮等。还可用作制取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复合体、蛋白酵母及柠檬酸等轻工业产品的原料。制糖后的滤泥,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其他养分,既可以作肥料,又兼有中和土壤中游离酸的作用。甜菜茎叶、青头、尾根以及甜菜粕等,既可作为酿造原料,提取甜菜碱等,又是优质多汁饲料。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 78.3 ℃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爆炸下限%(V/V): 3.3 2.2类别和主产品 工业乙醇(该方案的产品是燃料乙醇)工业酒精含乙醇96%以上,还含少量甲醇和其他物质。 甲醇是有害的。它可以挥发,对呼吸系统有害。有人用工业酒精(含甲醇的乙醇)做酒,饮用后可导致失明。 食用乙醇: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通常为乙醇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水和乙醇的互溶体,食用酒精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 药用乙醇:乙醇含量在75%左右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酒精含量极高,分为化学纯和分析纯,化学纯的含量大于等于99.5%,分析纯的含量在99.9%以上。 燃料乙醇是指未加变性剂的、可作为燃料用的无水乙醇。燃料乙醇可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发展。3、生产工艺3.1总流程双酶糖化间歇(或连续)发教酒精流程示意图a-淀粉酶 糖化酶 ↓ ↓薯干→粉碎机→调浆罐→连续蒸煮器→蒸煮醪→糖化锅 废槽 ↖ ↓酒精←分子筛脱水 ← 蒸馏←成熟发酵醪←发酵醪←糖化醪杂醇油 ↙↙ ↓ ↙ ↓ 酵母种→斜面试管→摇瓶培养→小酒母罐→大酒母罐↑ ↗↓ 空气→空压机→过滤器→无菌空气 酒母醪3.2原料及原料预处理3.2.1原料 薯干:含淀粉68%,水分13%,直接从市场购买。水:包括粉料液化糖化用水、发酵用水、蒸馏车间用水和清洗用水等,都利用城市自来水或是自来水经过一系列灭菌消毒的无菌水。淀粉酶和糖化酶:a-淀粉酶用量为8u/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100u/g原料,酒母糖化醪用糖化酶量200u/g原料。硫酸和硫酸铵等:硫酸铵用量8kg/t(酒精),硫酸用量(调pH用)5.5kg/t(酒精)。乙醇酵母:发酵用的菌种,将糖化醪发酵产生乙醇、CO2和其他副产物。3.2.2原料预处理 薯干预处理示意图原料薯干→筛选→浮选→磁选→破碎→制浆→液化(糊化) ↓ ↓ ↘↓纤维、泥沙 石块、砖块 铁杂糖化 ← 冷却 ↑ 糖化酶3.2.2.1原料除杂和粉碎(1)淀粉质原料在收集时,会混进沙土、杂物,甚至金属夹杂物等。一般采用先振动筛筛选,再磁力除铁器磁选以除去杂质。(2)淀粉质原料中淀粉颗粒常以颗粒状态储存于细胞中,不宜被直接利用。粉碎后有利于增加原料表面积,加快吸水速度,缩短水热处理时间;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提高淀粉的转化率,同时有利于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输送。粉碎方法有干式粉碎和湿式粉碎,此次采用湿式粉碎进行生产(3)由粉尘损失造成的淀粉损失率约为0.40%。3.2.2.2水热处理(液化)和连续蒸煮糖化(1)淀粉的液化:是利用淀粉液化酶使糊化的淀粉黏度降低,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的过程。 使用耐高温的a-淀粉酶,采用95℃的处理温度,使用普通a-淀粉酶,采用85℃处理温度。现采用低压喷射液化器来完成淀粉的液化。调浆温度为50℃,喷射液化器使粉浆迅速升温至105 ℃,进入维持管保温液化5~8min,真空闪急蒸发冷却至95 ℃进入液化罐反应约60min后,进真空冷却器冷却至63 ℃后糖化30min。低压喷射液化处理工艺粉料→加水制浆→喷射液化→保温液化→冷却糖化 ↑ ↑ a-淀粉酶蒸汽 (2)淀粉的糖化:是利用糖化酶将淀粉液化的产物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的的过程,并为发酵提供含糖适量并保持一定酶活力的无菌或极少杂菌的醪液。 糖化温度一般根据糖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进行控制,即58~60℃为宜,糖化酶作用的最适pH为4.2~5.0。醪液的pH太高或太低都将破坏酶的活力,不利于糖化。 糖化酶用量一般为每克淀粉使用80~150U,视原料品种、糖化方式等定量。 糖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25min的范围,也可以根据糖化醪进行调控,即以产生25%~35%的还原糖的时间为宜。蒸煮糖化中由于淀粉残留及糖分破坏造成的淀粉损失约为0.40%。3.2.2.3乙醇酵母的培养 麦芽汁 麦芽汁 麦芽汁 糖化醪琼脂 →↓ ↓ ↓ ↓酵母→斜面试管→液体试管→三角瓶培养→卡氏罐培养→小酒母罐培养→大酒母罐培养→发酵罐 ↖ ↗糖化醪 乙醇酵母的培养(酒母1:10扩大培养)(1)原菌种斜面培养:麦芽汁琼脂,25~30℃培养3~5天(冰箱4℃保存备用)。(2)液体试管:10°Bx麦芽汁,灭菌冷却至25~30℃,无菌接种置25~30℃培养20h。(3)三角瓶培养:1/3麦芽汁和2/3糖化醪, 25~30℃培养12~14h,pH4~6(4)卡式罐培养:糖化醪,25~30℃培养12~14h,pH4~6(5)小酒母罐、大酒母罐培养:糖化醪,25~30℃培养12~14h,pH4~63.3乙醇发酵 ——菌种:乙醇酵母;培养基:薯干糖化醪→发酵醪;pH:4.2~4.5(1)前发酵期:醪液中酵母密度小,酵母进行适应,发酵作用不强。实际生产时,酒母量在10%左右,前发酵期时间为6~8h,连续发酵时,前发酵期基本不存在。(2)主发酵期:酵母不再大量繁殖,而主要进行乙醇发酵,发酵作用强烈,糖分消耗迅速,乙醇逐渐增加。主发酵温度控制在30~34℃ 不得高于34~35℃,发酵时间一般为12~15小时。(3)后发酵期:醪液中的糖分已大部分被发酵,但醪液中残存的糊精等多糖成分继续被转化为可发酵性糖,酵母把它转化为乙醇。后糖化作用速度比糖发酵速度要慢得多,乙醇和CO2生产量减少,表观看来气泡不断产生,但醪液不再翻动。后发酵期一般需40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保持醪液温度在30℃±1℃ 。(4)发酵过程中的淀粉损失率:发酵残糖——1.3%巴斯德效应——4.0%酒气自然蒸发与被CO2带走——0.30% (若有酒精捕捉器,损失为0.30%)3.4分离纯化和蒸馏精制分离纯化工艺流程图发酵罐→泵→醪塔→浓缩塔→粗酒精→分子筛塔A、B→冷凝↖ ↗ ↑ ↓蒸汽 蒸汽无水乙醇过程中的淀粉损失率:(1)废槽带走等——1.60%
(2)脱水损失——1.0%3.5副产品利用和废水废渣处理酒精槽→固液分离→滤液→处理→澄清液→回用及生物处理 ↓ ↓ 滤渣→饲料 ← 泥浆4、物料衡算(1)生产方法:双酶糖化、间歇发酵、塔蒸馏。(2)生产天数:每年300d。 (3)燃料酒精日产量:344t。(4)燃料酒精年产量:100200t。(5)产品质量:国际燃料酒精,乙醇含量99.5%以上(体积分数)(6)主原料:薯干原料含淀粉68%,水分13%。(7)酶用量:a-淀粉酶用量为8u/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100u/g原料,酒母糖化醪用糖化酶量200u/g原料。(8)硫酸铵用量8kg/t(酒精),硫酸用量(调pH用)5.5kg/t(酒精)。一 、原料计算①糖化:(C6H12O5)n + nH2O → n C6H12O6 (1-1) 16218 180发酵:C6H12O6 → 2 C2H5OH + 2CO2 (1-2)180 46×2 44×2②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理论淀粉消耗量由(1-1)和(1-2)求得:1000×99.18%×162÷92=1746.5(kg)燃料酒精体积分数99.5%换算成质量分数为99.18%。③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实际淀粉消耗量表(3-1) 生产过程各阶段淀粉损失率生产过程损失原因淀粉损失率%备注原料处理粉尘损失0.40蒸煮糖化淀粉残留及糖分坏0.40发酵发酵残糖1.3发酵巴斯德效应4.0发酵酒气自然蒸发与被CO2带走0.30加酒精捕集器0.30%蒸馏废槽带走等1.60脱水脱水损失1.0总计损失9.01746.5÷(100%-9.0%)=1919.2(kg)④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薯干原料消耗量薯干原料含淀粉68%,水分13%1919.2÷68%=2822.4(kg)⑤a-淀粉酶消耗量应用酶活力为20000u/g的a-淀粉酶液化酶用量:2822.4×1000×8÷20000=1.29(kg)⑥糖化酶耗量糖化酶活力为100000u/g。使用量为100u/g原料2822.4×1000×100÷100000=2.82(kg)此外,酒母糖化酶用量按200u/g(原料)计,且酒母用量为10%2822.4×10%×70%×200÷100000=0.395(kg)式中70%为酒母的糖化液占70%。其余为稀释水与糖化剂。两项合计,糖化酶用量为3.215kg。⑦硫酸铵耗用量作为补充氮源,其用量为酒母用量的0.1%。二、蒸煮醪量的计算淀粉原料连续蒸煮的粉料加水为1:2,故粉浆量为:2822.4×(1+2)=8467.2(kg)经喷射液化连续蒸煮,最终蒸煮醪液量为8597.4kg。三、糖化醪与发酵醪量的计算设发酵结束后成熟醪量含酒精10%(体积分数),相当于8.01%(质量分数)。并设蒸馏效率为98.4%,而且发酵罐酒精捕集器回收酒精洗水和洗罐用水分别为成熟醪液的5%和1%,则生产1000kg99.18%(质量分数)酒精成品计算如下:① 需蒸馏的成熟发酵醪量为:F=1000×99.18%÷98.4%÷8.01%×(100+5+1)÷100=13338.4(kg)② 若不计酒精捕集器和洗罐用水,则成熟发酵醪量为:13338.4÷106%=12583.4(kg)③ 入蒸馏塔的成熟醪乙醇浓度为:1000÷98.4%÷13338.4=7.62%(质量分数)④ 相应发酵过程放出CO2总量为991.8÷98.4%×44÷46=964.1(kg)⑤接种量按10%计,则酒母醪量为m:(2583.4+964.1)÷【(100+10)÷100】×10%=1231.6(kg)⑥酒母醪的70%是糖化醪,其余为糖化剂和稀释水,则糖化醪量为:(2583.4+964.1)÷【(100+10)÷100】+1231.6×70%=13178.0(kg)四、10000t/a薯干原料酒精厂总物料衡算① 酒精成品日产燃料酒精量为:10000÷300=33.3(t),取整数位34t/d实际年燃料酒精总产量为:34×300=10020(t/a)② 主要原料薯干用量日耗量为:2822.4×34=95961.6(kg/d)年耗量为:95961.6×300=2.879×106(kg)=282885(t/a)表(4-1)10000t/a薯干原料酒精厂物料衡算表物料﹨数量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物料量/kg每天数量/t每年数量/t燃料酒精10003410020薯干原料2822.495.961628788.48a-淀粉酶1.1290.0383911.5158糖化酶3.2150.1093132.793硫酸铵1.2320.0418912.5664硫酸5.50.18756.1蒸煮粉浆8467.2287.88586365.44成熟蒸煮醪8597.4292.31287693.48糖化醪13178448.052134415.6酒母醪1231.641.874412562.32蒸馏发酵醪13338453.506136051.7二氧化碳964.132.77949833.82废醪13550460.697138209
在北方有一些农作物,在南方是没有,但是它在北方才能很好生长。那么北方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呢?下面我带你看看北方的植物。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北方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苜蓿,黄骅等许多地方都有种植,销量也可以.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是最好的选择,甜高粱是一种高抗逆性农作物。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和其他农作物相比甜高粱更适合盐碱地甜高粱可忍受的盐浓度为0.5-0.9%,高于玉米(0.3-0.7%)、小麦(0.3-0.6%)和水稻(0.3-0.7%)等作物。种植后很省事,几乎不要怎么管理就能很好的生长。
中国甜高粱、是一种新型能源作物,目前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黄河三角洲开发把甜高粱作为重要的项目引进之一。用途广泛:制糖,造酒,做畜牧饲料,做乙醇原料,都是最好的选择。甜高粱籽粒是一种珍贵的农家食品,秸秆又可以做甘蔗零售。亩产秸秆10万斤。从生物能源的形式上说中国甜高粱的推广种植已经势在必行。
北方农作物的用途高产优质青饲料
甜高粱茎秆富含糖分,营养价值高,植株高大,每亩可产青饲料6000千克~10000千克,被誉为“高能作物”。其抗旱性强,适口性好,饲料转化率高,青贮后甜酸适宜,牲畜普遍喜欢采食。经有关单位在北京等地对奶牛饲喂试验表明,饲喂青贮甜高粱比普通常规饲料日增产鲜奶805克,每千克鲜奶节省精饲料25克,省料9.4%。
生物能源的最佳原料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愈显紧迫。燃料乙醇是无限闭路循环的清洁能源,是永恒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乙醇的一种原料,甜高粱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生物液体燃料的第一个来源。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生物学产量高、糖分含量高等特点,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能植物,一亩甜高粱1天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可生产3.2 L酒精,而玉米只能生产1.0L,小麦0.2 L,甜高粱是玉米和小麦的3.2和16倍。
用边际性土地种植甜高粱,然后用甜高粱秆生产燃料乙醇,如今在黑龙江省大庆即将成为现实——一个利用甜高粱秸秆年产50万吨乙醇的万亩“甜高粱”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将在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区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
北方农作物的作用施肥
芽鞘偏短,出土力弱,播种深度以2.5-3cm为宜。生育期间可追施速效性肥料。前期生长良好的田块,后期不宜单施大量氮肥,以免引起茎秆倒伏,不利于糖分积累和影响糖浆品质。每吨鲜秆一般吸收纯氮1.5kg,磷0.3kg,钾1.8kg,钙0.6kg,镁0.3kg。每公顷留苗6万-9万株左右。甜高粱播种前,先用农家肥和氮磷钾化肥为底肥,把土地耕作平整,然后,采取点播的方法播种。具体要求是: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30厘米。坑的深度与种普通高粱的深度相同。每个坑里放 5粒~6粒种子。然后用土把坑埋平。等苗长到30厘米时,定苗一株,拔去多余的苗。苗长到中期时,再施一次肥,不施或少施氮肥,以免影响茎秆的含糖量,以施磷肥和钾肥为主(多施钾肥)。要保持土壤的养分和湿度,适时锄草。
收获的方法是:先把叶子劈掉,再用镰刀在距地面30厘米处把茎秆砍断、放倒,把高粱穗砍下来就可以了。甘蔗在凉处存放3天~5天,茎秆的含糖量达到最高。甜高粱生长在干旱地区,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在全球大多数贫民居住的半干旱地区都可以生长。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除了碳元素外有机物还可能含有其他几种元素。如H、N、S等。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就那么几种(碳最重要),但到现在人类却已经发现了超过3000万种有机物。而它们的特性更是千变万化。因此,有机化学是化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范畴。
简介
乙醇:酒类所含的能使人沉醉的物质,医药上用来消毒
中文名称: 乙醇 酒精
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 ethanol
乙醇的结构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1.分子式:C2H5OH
2.分子量: 46.07
3.分子结构: 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4.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 -114.1
沸点(℃): 78.3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CH3CH2OH + 2Na==2CH3CH2ONa + H2
结论:
(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
(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2.与氢卤酸反应
C2H5OH + HBr==C2H5Br + H2O
C2H5OH + HX==C2H5X + H2O
注意:通常用溴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3.氧化反应
(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H3CH2OH+O2==2CO2+3H2OC2H5OH+3O2=2CO2+3H2O
(2)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工业制乙醛
C2H5OH+CuO==CH3CHO+Cu+H2O
即催化氧化的实质(用Cu作催化剂)
4.消去反应
(1)分子内消去制乙烯(170℃浓硫酸)
C2H5OH == C2H4+H2O
(2)分子间消去制乙醚
C2H5OH + HOC2H5 == C2H5OC2H5 + H2O (乙醚简介)(140℃ 浓硫酸)(此为取代反应)
乙醇的用途
1.燃料
2.有机溶剂
3.化工原料
4.饮料
5.医用消毒剂
6.本品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为在浓度为75%的情况下,乙醇与细菌内胞液等渗,利于分布均匀杀菌,而在高浓度时(如95%),由于乙醇使细菌表面迅速脱水,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完全杀菌。因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50%稀醇可用于预防褥瘊,25%~30%稀醇可擦浴,用于高烧病人,使体温下降。
乙醇的工业制法
1.发酵法
2.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OH==C2H5OH
危险性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吸收与代谢
乙醇的吸收:
饮酒后,乙醇很快通过胃和小肠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一般情况下,饮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30~45分钟内将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当BAC超过1000mg/L时,将可能引起明显的乙醇中毒。摄入体内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谢而通过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乙醇的代谢: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醛,然后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乙醛迅速转化为乙酸,并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在肝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乙醇代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体内酶的含量,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与遗传有关。
副作用
大量误服酒精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脏,使血管扩张,最后引起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酒精不可与镇静药、催眠药及安定药等同服,以防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抑制。
1、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工艺
2、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工艺方法
3、利用甜高粱秸秆制造乙醇液体发酵技术
4、一种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生产技术
5、一种用甜高粱秸秆生产乙醇的干式生产技术
6、改良的将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的预处理法
7、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工艺及装置
8、改良湿法生产燃料乙醇
9、酒精及燃料乙醇专用糖化营养复合酶及其应用
10、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基因的克隆及应用
11、微生物发酵菌剂及用该发酵菌剂生产饲料或乙醇的方法
12、乙醇反馈控制流加的酵母高密度发酵方法及其应用
13、纤维素固相酶解-液体发酵耦合制备乙醇的装置
14、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资源化生产乙醇的工艺
15、稻谷生料发酵制备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的方法
但是,糖醇不容易被胃里的酶分解,一般会直接进入肠道,而木糖醇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也不到20%,易在肠壁积累,因此过量摄入木糖醇,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和伤害,很容易引发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和腹泻等疾患。 另外,糖醇能被人体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代谢,有一些进入大肠,被肠内有益细菌利用,所以具有一定热量 ,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肥胖和高血脂的。
世界上最烈的酒:波兰精馏伏特加
酒精浓度:96%。
波兰精馏伏特加——Spirytus Rektyfikowany。它被西方人称之为“生命之水”是世界上已知的度数最高的酒。
它的主要原料是谷物和薯类作物,经过了反复70回以上的蒸馏,达到了96%的酒精度数,堪称是世界上酒精度最高也是最烈的酒了。
由于它比医院等机构一般消毒用乙醇度数还要高,紧急时刻可以作为消毒药用。同时,着火点很低,非常易燃,喝酒的时候不能吸烟,要禁火。 据说只浅尝一口,嘴唇就会瞬间发麻、脱水,肚子就像有人打了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