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钠与碳酸反应为什么只生成NaHCO3而没有Na2CO3且与CO2的量无关
活度I=0时
碳酸 Ka1=4.2x10-7 Ka2=5.6x10-11
苯酚 Ka=1.12x10-10
因而
苯酚钠的 Kb=Kw/Ka=8.92x10-5
和碳酸反应的K1=Ka1 * Kb /Kw = 3750
和碳酸氢钠反应的K2=Ka2 * Kb/Kw = 0.4
比较一下 K1/K2=1x10^5 亦即pK1-PK2>5 一二两部分离
且K2较小,加上K1数值并不大 累积反应常数较小 可以认为第二部未发生
已知苯酚的ka可以算出kb为kw/ka=10^-14/1.3*10^-10 ,设OH为x已知C6H5O–为1.0*10^-3-x约为1.0*10^-3,C6H5OH为x则x^2/1.0*10-3=10^-14/1.3*10^-10解出x再用14-logx,可得为10.44
[OH-] = 根号(c*kb)
kb是弱碱的电离常数,由于苯酚的pka为9.99,所以pkb为14-9.99=4.01,那么kb=10^-4.01=9.77*10^-5
[OH-] = 根号(0.01 * 9.77*10^-5) = 9.88*10^-4 mol/L
[H+] = 1.01*10^-11 mol/L
pH = 10.99
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
此外,还可以得到的性质有
1、苯酚具有极弱的酸性,比碳酸还弱,所以苯酚钠也会水解,而显碱性
2、苯酚钠能电离出苯酚阴离子C6H5O^-,所以遇到FeCl3,也能显紫色
3、苯酚钠同样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分子式 C6H5ONa
分子量 116.10
无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蒸汽压熔 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苯酚、苯酚钠与碳酸、碳酸钠的反应】
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苯酚的Ka大于碳酸的Ka2),所以苯酚可以溶解于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钠,而碳酸氢钠溶解度在同等温度下小于苯酚钠,因为可用重结晶法将苯酚钠与碳酸氢钠分离。
而苯酚的酸性又小于碳酸(苯酚的Ka小于碳酸的Ka1),所以往苯酚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又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和苯酚,苯酚在65度以下溶解度极小,所以溶液变浑浊。
CAS号 139-02-6
分子式 C6H5ONa
分子量 116.10
无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蒸汽压熔 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溅入眼内,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造成灼伤。口服腐蚀消化道,造成严重灼伤,出现腹痛、呕吐、血样便。中毒后可继发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钠。
http://www.chemyq.com/xz/xz1/2387roshu.htm
外观 无色针状结晶
密度 0,898 g/cm3
闪点 28°C
储存条件 低于5° C
水溶性 易溶
闪点 28℃
应用 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