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最新的燃料乙醇的市场价格的吗???/
是想问纯乙醇还是乙醇汽油?
这个东西价格总是浮动的
给你一个大致的价格吧:
乙醇/吨销售价格 4200-4700左右 生产价格在3100-3500左右
乙醇汽油/吨销售价格 4500-4900上下
因为现在乙醇汽油成分主要还是以汽油为主 这就得关乎到原油的价格 现在每吨高品原油3800-4000元
如果想要成本划算加分 我给你算具体的
关系如下
燃料乙醇产业的兴起,增强了原油与粮食间的价格联动关系。在发展燃料乙醇之前,原油主要通过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资投入(代表性的如化肥),在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对农业及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而燃料乙醇产业出现后,燃料乙醇作为原油的替代品,油价上涨,会增加对燃料乙醇的需求,进而带动以玉米等粮食为主要加工原料的需求,在土地资源稀缺情况下进而带动其他粮食价格上涨。
研究表明,原油、玉米和燃料乙醇三者价格存在确定的变动关系。例如,短期世界生物燃料乙醇产量上涨1%,会引起我国玉米价格下一年上涨0.4746%长期来看,世界生物燃料乙醇产量每上涨1%,使我国玉米价格上涨0.3047%。此外,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在2004年至2017年几乎呈现同涨同跌的趋势,只有在个别年份出现不符。2007-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呈现了尖锐的倒V形分布,使得玉米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滑。而美国玉米、燃油市场的发展表明,在2008-2011年期间燃料政策的实施,推动玉米价格上涨了33.0%-46.5%。
国际经验表明,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发展迅猛,主要是国内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及大力支持的政府产业政策,燃料乙醇产量从2000年到2015年增长了8倍多。20世纪初,燃料乙醇的产量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自2010年开始,美国对乙醇的产量不再依赖进口,满足本国所需的同时还有能力出口国外一部分。美国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走势表明,虽然在某些月份出现背离,但总体而言燃料乙醇的发展打通了玉米市场和能源市场的通道,使得玉米和原油价格的联动性增强。尤其在2005年以后,在燃料乙醇的作用下,原油和玉米价格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
目前美国、巴西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而我国燃料乙醇起步较晚,2001年4月开始对以玉米作为原料的车用乙醇汽油进行推广和使用,最初的目的是消化“陈化粮”。为推动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多项支持其发展的政策,2001年—2007年受我国政府政策的支持,燃料乙醇产量快速增长2007—2011年是燃料乙醇扶持政策的衰减的过程,产量增长缓慢。2017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在这一政策推动下,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将会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数据显示,2016年8家指定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燃料乙醇产量240万吨,国内燃料乙醇的潜在缺口近千万吨,所以此前发展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意义,不难发现我国燃料乙醇虽然产量逐年增加,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国内的政策、环境等密不可分。随着未来燃料乙醇的大力发展,玉米和原油价格的传导路径会更加通畅。
而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要求妥善利用原油价格和玉米价格的因果关系。从微观层面上看,一旦玉米价格和原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会存在跨市场的套利机会。宏观层面来讲,跨市场的套利机会一旦滥用,就会引发玉米或原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能源或粮食危机,所以要防范燃料乙醇较快发展过程中玉米和原油市场的无限制套利行为,发挥燃料乙醇在玉米和原油价格中的引导作用。
(1) 食用酒精价格及食用酒精厂开工量
(2)木薯、玉米等生产食用酒精的经济性的影响。而由于中国蔗糖产量相对稳定,所以食用酒精生产/价格以及木薯、玉米等原料生产食用酒精的经济性对糖蜜价格的影响最大,食用酒精和糖蜜价格整体上与燃料乙醇和石油的价格走势一致。
所以您还是在阿里等平台搜一搜,因为每个品牌的价格不一样的。
燃料乙醇指 以生物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等途径获得的可作为燃料用的乙醇。燃料乙醇经变性后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车用乙醇汽油。
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主要有第一代和第二代两种。第一代燃料乙醇技术是以糖质和淀粉质作物为原料生产乙醇。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液化、糖化、发酵、蒸馏、脱水。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是以木质纤维素质为原料生产乙醇。与第一代技术相比,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首先要进行预处理,即脱去木质素,增加原料的疏松性以增加各种酶与纤维素的接触,提高酶效率。待原料分解为可发酵糖类后,再进入发酵、蒸馏和脱水。
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 ,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 。国家发改委已核准了广西的木薯燃料乙醇、内蒙的甜高粱燃料乙醇和山东的木糖渣燃料乙醇等非粮试点等项目,以农林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取乙醇燃料技术也己进入年产万吨级规模的中试阶段。 最近几年,由于石油价格的波动,燃料乙醇的消费增长也在提速。中国燃料乙醇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燃料乙醇在中国具有广阔前景。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再建设新的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并大力鼓励发展以非粮作物为原料开发燃料乙醇。燃料乙醇走向了非粮乙醇发展的道路,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燃料乙醇拥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未来我国燃料乙醇行业的重点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补贴,为此,制定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消耗控制规范,及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统一燃料乙醇生产消耗定额标准,包括物耗、水耗、能耗等,是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而车用酒精与工业酒精、食用酒精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水和杂质的含量少,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小于0.8%。所以车用乙醇出厂时都必须加变性剂,让它从颜色或味道上区别于食用酒精。在我国,车用乙醇出厂前加3%-5%的汽油,让它在味道上区别于食用酒精。而欧洲一些国家则在其出厂前加颜色,如蓝色、红色等。
这次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多个省份争先推广乙醇汽油,是因为改用乙醇汽油对环境和车辆都有好处。一方面,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因为乙醇汽油含氧量的提高,能够使工况燃烧更充分,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和减少了有害尾气的排放。据国家汽车研究中心所做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行车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发动机无需改造,动力性能基本不变,尾气排放CO和CH化合物平均减少30%以上。另一方面,消除积炭。因为乙醇汽油的燃烧特性,能有效地消除火花塞、燃烧室、气门、排气管消声器部位积炭的形成,优化工况行为,避免了因积炭的形成而引起的故障,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延长发动机机油的使用时间,减少更换次数。减少油耗。虽然从机理上讲,燃料乙醇热值比汽油热值低,然而,乙醇汽油因加入10%的乙醇,其热值理论上降低了3%,会使动力性能下降,但因乙醇中含氧,使汽油中氧含量增加3.5%,将原汽油不能完全燃烧的部分充分燃烧,使尾气中CO降低33%,从而使油耗相应减少。两者相抵,使总体油耗持平或略有下降。
给爱车喝乙醇汽油,车友需要注意些什么?重点防水。车辆首次改用车用乙醇汽油,应检查油箱是否有水。因为车用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具有亲水性。积存在油箱底部的水一旦与乙醇汽油混合,造成油品水分超标,会产生不易点火现象,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再防杂质。车用乙醇汽油具有较强的清洗作用,在使用初期,会把原来附着在油箱壁上、或沉积在油箱底部的胶质颗粒(指原汽油中所含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胶化现象)、铁锈等杂质清洗下来,混入油中,由油管吸入油路,造成汽油滤芯、化油器雾化喷嘴、电喷车的喷嘴等被杂质阻塞,从而,造成发动机发抖、加油加不上,损害汽车的加速性能。
乙醇汽油可以和普通汽油混合使用,但不能长时间混用。因为长时间的混用会影响汽车的性能。如果你的车已经长时间混用了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应该立即检查汽车的相关零件,看有没有问题。
针对车友询问用乙醇汽油需不需要改装车辆的问题,专家表示,乙醇汽油的使用和普通汽油的使用操作是一样的,无论是电喷式或化油器式的任何一款的汽油发动机,都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即可正常使用。
在给自己的爱车喝“酒”之前,别忘了以下几道工序。
首先彻底清洗燃油系统和油箱。这是使用乙醇汽油前所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否则会在使用过程中因原汽油中垢质脱落堵塞油路而熄火。
其次更换泡沫塑料件、橡胶件。把燃油系统中易变形的泡沫塑料质的油浮子更换为不易变形的不锈钢质或铜质的油浮子;对汽油泵泵膜要及时检查、更换;橡胶垫圈要选用材质好、耐溶涨的,或备足配件,发现有溶涨、变形时,及时更换。调整点火时间和怠速。根据车型车辆的不同特点,对点火时间略做提前调整,一般调整量为2-5度。调整可燃混合气的混合比。适当调浓可燃混合气的混合比,可通过调整进气螺钉提高混合气的浓度,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据了解,目前车用乙醇汽油标号有四种,即E90#、E93#、E95#、E97#。主要都是在汽油标号前加写字母“E”来作为车用乙醇汽油的标号。
2008年我国消费价格涨幅将出现回落
摘要:2007年我国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尤其是肉、禽、蛋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回顾了2007年前三季度的价格走势,分析了影响2007年末和2008年价格的各项因素,并对2007年末和2008年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基本结论是主导我国消费价格近期走势的食品价格将将逐渐回落,带动2008年我国消费价格整体涨幅回落。
关键词:消费价格 影响因素 预测
2007年前三季度,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出现了加快上涨的走势。但由于9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6.2%,较8月份的6.5%小幅下降,相反,在消费价格涨势趋缓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在最近两个月却出现了反弹,加上此前许多机构和经济学家估计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消费价格将出现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和其他价格的走势究竟如何,是否会开始进入涨幅下降的阶段,成为各方面关心的话题。本文重点分析消费价格的未来走势。
一 2007年价格走势分析
从2007年各类价格的走势来看,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消费价格的涨幅较高,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涨幅较低;从消费价格的各构成部分来看,食品价格上涨较快,而非食品价格上涨较慢;从各类食品价格的上涨情况来看,肉禽蛋类价格上涨较快,粮食、果品等价格上涨较慢甚至部分品种长期处于下降状态。各类价格的具体走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呈现提高趋势
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带动下,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从3月份开始持续超过3%的年度调控目标,7、8月份连续两个月突破公认的可承受通货膨胀率界限值5%,8月份当月同比涨幅达到6.5%,9月份较8月份略有回落,同比上涨6.2%。
(二)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先抑后扬
2007年上半年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基本上呈现下降走势,但先后在7、8月份止跌反弹。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化都受到了国际油价等因素的重要影响。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出厂价格下跌及其对石油加工品价格的影响,这主要是受到了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与上年同月相比,2月份以后原油出厂价格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而2006年前三季度原油出厂价格的同比涨幅一直在20%以上。原油出厂价格的下跌,还带动了石油加工品价格涨幅的下跌。由此可以看出,2007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的下降,与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下降的影响关系密切。相反,到了2007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开始出现明显上涨,2007年10月底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甚至突破了每桶90美元大关。由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相关价格的涨幅提高,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进而导致工业品价格同比涨幅的提高。前三季度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3.8%;中国物流中心编制的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3.6%,三者的涨幅都呈现涨幅先下降、后上升的走势,但三者的累计涨幅都低于消费价格。
(三)消费价格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的带动
从消费价格构成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价格的加快上涨主要由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带动,第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高出CPI整体涨幅3.5个百分点,高出非食品价格涨幅约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9%,高出CPI整体涨幅5.3个百分点,高出非食品价格涨幅近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8%,高出CPI整体涨幅10.7个百分点,高出非食品价格涨幅近15.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迅速加快,与非食品价格涨幅的差距越拉越大,是带动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四)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和饲养周期的影响
2007年以来,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副食品价格上涨和受饲养周期影响造成的猪肉、鸡蛋价格周期性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内粮食需求增加的影响,由于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继续高涨,由此引起2007年前三季度粮食净出口增加,对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玉米是我国主要出口品种,2007年1~9月份我国玉米出口了3074300吨,同比提高97.7%,同期内玉米进口数量同比下降83%,净出口量呈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国内粮食需求的增长,除了因人口和收入增长带动的粮食需求增长之外,近两年来,以投资燃料乙醇项目为主,上马玉米加工厂的热潮席卷东北主产区,造成对玉米的工业需求大幅度增长。粮食价格上涨不仅直接带动消费价格的上涨,还通过影响副食品的成本来间接影响消费价格的上涨。
除了粮食价格上涨对副食品价格的影响之外,2005~2006年4月份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使得生猪饲养处于亏本状态,生猪饲养户大量减少生猪存栏,甚至宰杀母猪,2006年5月份之后虽然猪肉价格开始反弹,但不足以扭转生猪饲养亏本的状态。加上许多地区出现了生猪疫情,使得生猪存栏无法增加,加剧了生猪供不应求的状态,造成2007年我国副食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
二 2008年价格走势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影响价格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是食品价格,食品价格中主要是肉禽和蛋类价格。但影响肉禽和蛋类价格的因素中,粮食价格具有基础性作用,肉禽和蛋鸡的饲养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下面我们对这些因素的未来变化分别进行分析和判断。
(一)从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看,2008年消费价格涨幅将趋于下降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的反映,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我国的历史经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我们以往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季度GDP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之间存在大约2~3个滞后期。由于2007年第一、二季度GDP增长率持续反弹,第三季度GDP增长率轻微下降,根据我们目前的判断,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趋于下降,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大约滞后于GDP增长率2~3个季度的对应关系,2008年以后CPI涨幅继续提高的动力减弱。
(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对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2007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保持18%左右的较快增速,根据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和价格的关系,当前货币增速加快,将对名义收入增加和价格上涨形成支撑。笔者以为,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对价格上涨形成支撑,更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在提高。具体表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速高于M2的增速,由于M1所对应的货币流通速度更快,对价格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这将会对价格上涨形成支持。
(三)粮食价格将继续稳步上涨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内粮食价格的走势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当国际粮食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企业会从国内收购粮食用于出口;当国际粮食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企业会从国际市场购买粮食用于进口;虽然看起来我国粮食的进出口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不大,但由于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本身处于紧平衡状况,净出口与净进口方向的变化,对于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状况和价格有可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2006年底我国粮食价格的突发性上涨,就是在国内粮食持续增产的情况下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发生的。
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我国夏粮产量11534万吨,比上年增产145万吨,增长1.3%;早稻产量319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可望继续增产,粮食生产将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这将为2008年我国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不好把握的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国际粮农组织在2007年7月发布的作物前景预测中估计,粮农组织对2007年世界谷物产量的最新预测显示产量将达创纪录水平,预测为21.21亿吨。预计增长量的大部分为玉米,但小麦的大幅增产和稻米收成的提高也是谷物收成创纪录的原因。2007年世界谷物预测产量达创纪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国玉米收成将创历史新高的前景的支持,由于生物燃料工业需求旺盛,该国播种面积达19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在发达国家中的其他主要谷物生产国,由于欧洲东南部地区发生干旱,2007年该区域收成前景看淡。2002~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变化见图4。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本应对世界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发现玉米这一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新用途,使得对玉米的需求更加旺盛。影响供求平衡的因素增多,使得更加难以把握。而人们是否用玉米来生产燃料,又取决于其他燃料尤其是石油的价格水平。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屡屡创出新高,近期价格保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这样的价格使得用玉米制造燃料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虽然世界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由于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数量增长很快,粮食价格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10月29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货报价,玉米期货价格一直到2009年年中都将呈现上涨态势。不仅如此,由于农产品之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农产品价格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同一天的期货报价,近期内小麦、大豆的期货价格都呈现上涨的态势。
根据上述分析,即使国内秋粮能够增产,考虑到2007年国内许多地区遭受灾害,增产幅度将会比较有限,加上国际粮食价格呈现上涨的态势,国内粮食价格将呈现出稳步上涨的态势。
(四)猪肉、禽蛋价格涨幅将出现下降,但短期内仍将出现较大涨幅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饲养周期的因素是造成2007年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饲养周期来看,自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此处考察的是消费价格构成中的粮食价格和副食品价格)存在大约两年半左右的短周期(见图5),肉禽价格和蛋类价格变化大致与粮图51998年以来粮食、肉禽和蛋类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变化情况食价格呈现大体相同的周期性特征,但滞后于粮食价格的变化。从最近三者的变化情况来看,2005年4月份粮食价格涨幅达到谷底之后开始反弹,2007年1月达到峰值;肉禽价格和蛋类价格涨幅在2006年6月份达到谷底之后开始反弹,从以前周期的变化情况来看,加上近期国家对食品价格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对生猪饲养进行补贴等一些调控措施,肉禽价格和蛋类价格涨幅的峰值可能已经在8月份出现,此后上涨幅度将开始下降。但由于近期粮食价格继续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这将会对生猪和禽类饲养产生影响,较高同比涨幅仍然会保持一段时间。
(五)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将对国内价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的较快上涨,将对国内价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较快上涨,首先将直接影响国内石油和成品油的价格,从而对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产生影响。其次,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化工类产品的价格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对工业品出厂价格产生影响。再者,成品油和化工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化肥、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应上涨,农产品成本相应提高,对农产品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六)工资成本提高对国内价格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由于农民工短缺,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出现明显提高;继而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06年下半年国家提高了公务员工资;这些措施增加了居民收入,将对增加国内需求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工资提高,工资成本上升,这就有可能会产生因成本推动而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工资的较大提升,主要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的影响,进而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七)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将限制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
由于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较大,国际市场价格要通过进口价格对国内价格产生影响,但近期人民币升值幅度略有增大,人民币升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进口产品价格的影响,使得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势受到抑制。
(八)资源类价格改革对国内价格将产生影响
近年来,资源类价格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我国资源价格偏低是造成投资增长更快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国家有可能会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调整力度,但这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因素。
三 对2008年价格走势的初步预测
根据上面我们对影响2008年价格走势各项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原资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将会有所提高,预计全年上涨4.3%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的走势与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将有所不同。上面分析了影响价格变化的各项因素,但由于这些因素都是单项因素,这些单项因素的共同影响究竟将导致价格出现怎样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从各项因素的影响来看,工业消费品价格可能会有所提高,服务价格涨幅可能会提高,但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在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上半年可能会有所降低,2008年下半年有可能明显降低,总体影响可能会使得消费价格涨幅比2007年降低。
使得我们对消费价格走势较难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往我们在对价格走势进行判断时,因素分析与我们运用价格先行指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一致的。但根据目前资料和数据,我们运用消费价格先行指数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数预示着消费价格在出现小幅回落之后,继续提高,而因素分析法预示着消费价格涨幅将逐渐回落。
价格先行指数的变化显示,伴随着近期生产资料价格、工业生产、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和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加快,未来价格上涨的动力有所加强(见图6)。根据1995年以来消费价格图6消费价格和先行指数变化情况先行指数领先价格指数变化半年左右的经验,2007年第四季度消费价格涨幅将出现小幅回落,此后,到2008年初消费价格涨幅将重新提高。
由于我们运用消费价格先行指数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我们倾向于依靠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估计2008年全年CPI上涨3.5%左右,比2007年涨幅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
以下具体分析:
在变动成本方面,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按照行业平均水平,每3.3吨玉米可以生产出1吨燃料乙醇。以2007年1~6月的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玉米的市场行情为1500~1700元/吨,加上800元左右的加工费、100元的脱水费用和100元的销售费用,每吨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5950~6610元。
而出售给石油企业时,每吨燃料乙醇大约售价为4500元,另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精蛋白饲料价值为960元左右,这样,如果没有补贴,每生产1吨玉米乙醇,企业将亏损490~1150元左右。
与玉米乙醇相比,每吨木薯乙醇的成本要低1800~2460元,每吨木薯乙醇按4500元/吨的销售价格计算,加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每吨木薯乙醇可盈利1070元/吨。
这还不包括由于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可以获得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资金。
CDM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应用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每吨燃料乙醇能够产生2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根据目前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减排量约为10美元/吨,每吨燃料乙醇的减排收益为20美元/吨。那么,按乙醇销售价4500元/吨、木薯450元/吨、酒精蛋白饲料1200元/吨计,年产10万吨的木薯乙醇的毛利润为10700万,另外还可以获得CDM项目资金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