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醇的物理性质

危机的煎饼
碧蓝的哑铃
2023-01-27 18:21:02

醇的物理性质

最佳答案
调皮的冷风
热情的路灯
2025-07-18 09:32:26

低级的一元饱和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道。水与醇均具有羟基,彼此可以形成氢键,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甲醇、乙醇和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4~11个碳的醇为油状液体,仅可部分地溶于水;高级醇为无臭、无味的固体,不溶于水。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烷基对整个分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高级醇的物理性质与烷烃近似。一元饱和醇的密度虽比相应的烷烃大,但仍比水轻。醇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在同系列中,少于10个碳原子的相邻两个醇的沸点差为18~20℃,高于10个碳原子者,沸点差较小。支链醇的沸点总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醇低,如下表所示。 一些常见醇的名称及物理常数化合物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甲醇 -97 64.7 0.792 乙醇 -115 78.4 0.789 正丙醇 -126 97.2 0.804 正丁醇 -90 117,8 0.810 正戊醇 -79 138.0 0.817 正己醇 -52 155.8 0.820 正庚醇 -34 176 0.82 异丙醇 -88.5 82.3 0.786 异丁醇 -108 107.9 0.802 异戊醇 -117 131.5 0.812 二级丁醇 -114 99.5 0.808 三级丁醇 26 82.5 0.789 环戊醇 -19 140 0.949 环己醇 24 161.5 0.962 烯丙醇 -129 97 0.855 苯甲醇 -15 205 1.046 二苯甲醇 69 298 1.102 三苯甲醇 162.5 380 1.199 乙二醇 -16 197 1.113 1,3-丙二醇 -27 215 1.060 1,2,3-丙三醇 18 290 1.261 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碳氢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高得多,这是由于醇分子间有氢键缔合作用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氢键的断裂约需要21~30KJ/mo1,这表明它比原子间弱得多(105~418KJ/mol)。醇在固态时,缔合较为牢固;液态时,氢键断开后,还会再形成;但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彼此相距甚远,各个醇分子可以单独存在。多元醇分子中有两个以上位置可以形成氢键,因此沸点更高,如乙二醇沸点197℃。分子间的氢键随着浓度增高而增加,分子内氢键却不受浓度的影响。

最新回答
活力的钢笔
爱撒娇的小天鹅
2025-07-18 09:32:26

正丁醇

1.该名词的定义、又称

1.1 正丁醇分子式、理化性质

正丁醇俗称1-丁醇,英文简写为n-butanoln-butyl alcohol1-butanol,它是无色液体,有酒精味,相对密度0.8109,熔点-90.2℃,沸点117.7℃,与乙醇、乙醚及其它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5-11.25(体积)。

1.2 正丁醇主要用途

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邻苯二甲酸正丁酯、脂肪二元酸和磷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及醋酸丁酯等;可经过氧化生产丁醛或丁酸;还可用作油脂、医药和香料的提取溶剂以及醇酸树脂的添加剂等。还可用作有机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剂、脱蜡剂。

我国丁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医药中间体等,用量较大的是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别占我国丁醇消费总量的32.7%、15.3%和9%。

2.该名词的性状、情况简介。

毒性防护   毒性大体与乙醇相同,但刺激性强,有使人难忍的恶臭。工作场所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车间应加强通风,设备应密闭。

 包装储运  用铁桶包装,每桶160kg或200kg。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温度保持在35℃以下,仓库内防火防爆。上下装卸和运输时,防止猛烈撞击,并防止日晒雨淋。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物化性质  无色液体,有酒味。相对密度0.8109(20/20℃)。沸点117.7℃。熔点-90.2℃。折射率nD(20℃)1.3993。闪点35~35.5℃。自燃点365℃。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7.7%(重量),水在正丁醇中的溶解度20.1%(重量)。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5~11.25(体积)。

 质量标准  发酵法 GB 6027-89;羟基合成法及乙醛缩合法 GB 9014-88;GB 10618-89(食品添加剂)

 消耗定额  原料名称 规格 消耗,kg/t

3、生产工艺

本品以气相丙烯和合成气为原料,以铑为催化剂,生成混合丁醛,其中的正丁醛分离后加氢,再经 预热蒸馏、精馏等工序精制而成。

1)、羰基合成法

a.丙烯 折100% 950

焦炭 固定碳>80% 1200

b.丙烯 790

重油 370

2)、发酵法(按每吨总溶剂计) 玉米 按标准粮计 4100~4350

3)、乙醛缩合法 乙醛 98.5% 1332 氢气 99% 674

4、产品用途

本品主要用于制造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及磷酸酯类的增塑剂,在塑料工业、有机合 成、制药及涂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注意事项 本品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7~10.2%,空气中最高允许浓 度为100ppm,有毒,有麻醉性。 本品可用镀锌铁桶或槽车运输,贮运中禁止撞击,不可与氧化剂、自然物品、酸类物品共贮混运。

顺利的大船
甜美的冬天
2025-07-18 09:32:26
甲醇的极性大,乙醇的极性小。

氢氧键由于氧的电负性大,极性最强,而乙醇中,乙基电子偏向氧,减弱其电负性,甲基作用程度小于乙基。

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通常由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得。

常见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水(H2O)>甲醇(MeOH)>乙醇(EtOH)>丙酮(Me2CO)>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EtOAc)>乙醚(Et2O)>氯仿(CHCl3)>苯(C6H6)>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石油醚(Pet.et)。

其中甲醇、乙醇和丙酮三种溶剂能与水互溶,正丁醇是所有与水不相容(分层)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常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氯仿是唯一比重比水重的溶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醇

忐忑的黑猫
等待的往事
2025-07-18 09:32:26
丙烯酸:有辛辣气味的无色酸性液体。熔点14℃。沸点141℃。密度1.0511g/cm3。闪点54.44℃(开杯)。折射率1.4224。溶于水、乙醚、乙醇。在氧存在时极易聚合。易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有腐蚀性,其水溶液刺激皮肤、粘膜。

正丁醇:无色透明液体.有特异的芳香气味。相对密度(20 ℃)0.8097,凝固点-89.8℃,沸点117.7℃,闪点(开口)40 ℃,燃点340-420℃,折射率1.3993,粘度(20℃)2.05mPa·s,表面张力(20℃)24.60×10-3N/m。 20℃在水中的溶解度7.8%(wt),溶解度参数δ=11.4,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一11.25%(vol)。低毒,LDmg/kg, 刺激性强,气味恶臭难忍,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00mg/m3(或0.01%)。

潇洒的乌龟
暴躁的嚓茶
2025-07-18 09:32:26

正丁醇沸点高。

正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H2)3OH,为无色透明液体,燃烧时发强光火焰。有类似杂醇油的气味,其蒸气有刺激性,能引起咳嗽。沸点117-118℃,相对密度0.810。63%正丁醇和37%水形成恒沸液。能与乙醇、乙醚及许多其他有机溶剂混溶。由糖类经发酵,或由正丁醛或丁烯醛催化加氢而得。用作脂肪、蜡、树脂、虫胶、清漆等的溶剂,或制造油漆、人造纤维、洗涤剂等。

性质与稳定性

1.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与乙醇、乙醚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于生物碱、樟脑、染料、橡胶、乙基纤维素、树脂酸盐(钙盐、镁盐)、油脂、蜡及多种天然和合成树脂。

2.化学性质与乙醇和丙醇一样,具有伯醇的化学反应性。

3.丁醇属低毒类。麻醉作用比丙醇要强,与皮肤多次接触可导致出血和坏死。对人的毒性较乙醇约大三倍。其蒸气刺激眼、鼻、喉部。浓度75.75mg/m3即使人有不愉快感觉,但由于沸点高,挥发性低,除高温使用外,危险性不大。大鼠经口LD50为4.36g/kg。嗅觉阈浓度33.33mg/m3。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正丁醇

怕黑的冷风
秀丽的可乐
2025-07-18 09:32:26
按你说的(水溶性、毒性)做 1、全部含C(这是废话~~) 2、水溶性与脂溶性有机溶剂包括亲水性溶剂和疏水性(脂溶性)溶剂两类,亲水性是指有机溶剂含有亲水基团,比如羟基——而疏水性溶剂一般不含有亲水基团,只含有疏水基团——注意亲水性溶剂本身也含有疏水基团,比如乙醇,含的乙基CH3CH2-就是疏水的。因此亲水性溶剂与疏水性溶剂的区别,微观上就是含不含亲水基团——而宏观上就是能不能和水混溶,一般来水亲水溶剂都可以与水混溶,而疏水溶剂不行 常见的亲水溶剂:一般是低级脂肪醇类乙醇、甲醇、正丁醇、1,3-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丙酮、乙酸(冰醋酸)、呋喃/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吡啶 常见的疏水溶剂:大部分有机溶剂都是疏水的烃类:正己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氯仿、四氯化碳、氟氯烃、氯苯、溴苯醚:乙醚、石油醚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棕榈油混合溶剂:汽油、香蕉水、松节油 3、挥发性/沸点有机溶剂普遍挥发性都很强,沸点普遍低于100度(比如乙醚只有33度!)。少数的卤代烃(如氯苯、溴苯)的沸点可高于100度。因此绝大部分有机溶剂都要在阴凉处保存,切不可置于阳光下暴晒! 4、毒性有机溶剂普遍都有毒性,只不过是强弱问题。少数如氟氯烃(但因为破坏臭氧,现在也不让用~~)、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甘油)毒性很小(1,3-丙二醇和丙三醇是常用的注射溶剂,可见毒性不会怎么样~~)。大部分有机溶剂的在大剂量接触下(比如喝下去……)毒性作用较快,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而在小剂量、长期接触下(比如长期闻溶剂挥发的气体),也可能会致癌。乙醚和氯仿还具有麻醉性。此外,氯仿在光照下、四氯化碳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剧毒的光气COCl2. 5、可燃性大部分有机溶剂可燃,甚至是高度易燃易爆,如乙醚和汽油。因此有机溶剂使用要避免接触氧化剂(比如高氯酸、三氧化铬),而且注意严禁烟火。灭火的时候最好使用CO2(特别是不溶于水的溶剂)仅卤代烃类普遍难以燃烧,但注意上面说的四氯化碳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剧毒的光气COCl2.

魔幻的唇彩
自由的保温杯
2025-07-18 09:32:26

晚上好,甲醇和乙醇适合溶解极性大的树脂高聚物比如醛酮、虫胶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正丁醇由于有不愉快挥发气味一般很少单独做溶剂都是和甲苯或者乙酸丁酯复配可辅助溶解一些亲油品种比如苯溶聚酰胺、硝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等等。前两者容易吸水使漆膜出现发白,后者只能微溶于水所以耐寒和抗潮性能都十分优良。

外向的嚓茶
默默的仙人掌
2025-07-18 09:32:26
乙醇和正丁醇都是醇类,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乙醇,碳链短,所以比正丁醇更像水,所以其溶解度应该比正丁醇大.正丁酉迷和正丁烷相比,前者由于氧的存在,相对而言,更像水分子,所以溶解度前者高于后者.同...

包容的荔枝
高挑的砖头
2025-07-18 09:32:26

水(H2O)>甲醇(MeOH)>乙醇(EtOH)>丙酮(Me2CO)>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EtOAc)>乙醚(Et2O)>氯仿(CHCl3)>苯(C6H6)>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石油醚(Pet.et)。

其中甲醇、乙醇和丙酮三种溶剂能与水互溶,正丁醇是所有与水不相容(分层)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常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氯仿是唯一比重比水重的溶剂。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

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

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

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

拓展资料:

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且廉价易得。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及其他极性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水能溶解无机盐以及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水的化学活性较有机溶剂强,能使某些药物水解,也容易增殖微生物,使药物霉变与酸败,所以一般以水为溶剂的制剂不宜久贮。在使用水作溶剂时,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产生配伍禁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