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号zl200910063589.9是什么东西
这是个发明专利,名称是妇用抗菌凝胶仿生推进剂。2009年湖北穆兰同大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
附上该专利的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妇科用的药物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妇用抗菌凝胶仿生推进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制备而成:每100克成品含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G、醋酸氯己定0.1-0.6G、三氯生0.01-0.1G、聚乙二醇2005-10G、冰片0.05-0.2G、柠檬酸0.01-0.1G、乳化剂1-5G、GERMALL-II 0.1-2G、乙醇15-30G、余量为去离子水。
我把功效和作用删了,不然百度又要把我的答案删除了。
问题一:单抗是什么 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具有不同基因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 *** 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简介
1975年分子生物学家G.J.F.克勒和C.米尔斯坦在自然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创建立杂交瘤技术,他们把可在体外培养和大量增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抗原免疫后的纯系小鼠脾细胞融合,成为杂交细胞系,既具有瘤细胞易于在体外无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抗体形成细胞的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将这种杂交瘤作单个细胞培养,可形成单细胞系,即单克隆。利用培养或小鼠腹腔接种的方法,便能得到大量的、高浓度的、非常均一的抗体,其结构、氨基酸顺序、特异性等都是一致的,而且在培养过程中,只要没有变异,不同时间所分泌的抗体都能保持同样的结构与机能。这种单克隆抗体是用其他方法所不能得到的。
这项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抗体制备中长期存在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问题,可用于探讨①蛋白质的精细结构;②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新抗原;③组织相容性抗原;④激素和药物的放射免疫(或酶免疫)分析;⑤肿瘤的定位和分类;⑥纯化微生物和寄生虫抗原;⑦免疫治疗和与药物结合的免疫-化学疗法 (“导弹”疗法,利用单克隆抗体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将药物带至病灶部位。因此,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以及免疫机制的研究,为人类恶性肿瘤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开辟了广阔前景。
2制备过程
1、免疫动物 免疫动物是用目的抗原免疫小鼠,使小鼠产生致敏B淋巴细胞的 过程。 一般选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进行免疫注射。 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 相应B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淋巴细胞。
2、细胞融合 采用眼球摘除放血法处死小鼠,无菌操作取出脾脏,在平皿内挤压研磨,制备脾细胞悬液。 将准备好的同系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聚乙二醇。在聚乙二醇作用下,各种淋巴细胞可与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3、选择性培养 选择性培养的目的是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一般采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在HAT培养基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因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不能利用补救途径合成DNA而死亡。 未融合的淋巴细胞虽具有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但其本身不能在体外长期存活也逐渐死亡。 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从脾细胞获得了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并具有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的特性,因此能在HAT培养基中存活和增殖。
4、杂交瘤阳性克隆的筛选与克隆化 在HAT培养基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只有少数是分泌预定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因此,必须进行筛选和克隆化。通常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采用灵敏、快速、特异的免疫学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并进行克隆扩增。经过全面鉴定其所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型、亚类、特异性、亲和力、识别抗原的表位及其分子量后,及时进行冻存。
5、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重要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和体外培养法。
(1)体内诱生法 取Balb/c小鼠,首先腹腔注射0.5ml液体石......>>
问题二:在哪里能买到正宗美泊利单抗 中国奥马珠单抗市场规模是企业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的五年(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市场规模容量有多大,需求市场构成会呈现什么新特点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除此以外,本报告还重点回答了以下问题: 1. 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市场消费规模及需求潜力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2. 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消费市场是否仍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3. 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农村市场、城镇市场如何分布? 4. 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市场主要消费领域构成及未来需求趋势如何? 5. 2011-2015年奥马珠单抗市场品牌竞争格局怎样? 6. 开辟奥马珠单抗市场应通过哪些基本数据判断? 7. 奥马珠单抗企业应如何开辟市场以及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特点? 本研究报告在大量数据及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及解答。对您准确把握中国奥马珠单抗市场发展态势,制定有效竞争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问题三: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起源于1975年,杂交瘤技术的问世使大量制备均一的鼠源单克隆抗体成为可能。1986年第一个抗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鼠源单克隆抗体muromonab-CD3(OKT3)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上市, 但是来源于鼠源淋巴细胞杂交瘤的抗体被人的免疫系统识别,会引起严重的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不仅使治疗性单抗半衰期变短,疗效减弱,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在1988年到1993年间陷入低谷。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各种抗体人缘化技术迅速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经历了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阶段。随后出现的噬菌体展示文库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技术,使全人源单抗的产生成为可能,2002年第一个全人源抗体阿达木单抗上市。 单克隆抗体在医药治疗上有广泛的前景,被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疾病。 阿达木用于缓解抗风湿性药物(DMARD)治疗无效的结构性损伤的中至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
问题四:单克隆抗体用途? 单克隆抗体
免疫反应是人类对疾病具有抵抗力的重要因素。当动物体受抗原 *** 后可产生抗体。抗体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决定簇,各种抗原分子具有很多抗原决定簇,因此,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实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用这种传统方法制备抗体效率低、产量有限,且动物抗体注入人体可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此外,要把这些不同的抗体分开也极困难。
近年来,基于生物膜系统的研究和细胞工程的发展,单克隆抗体技术也随之出现,可谓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1)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每一个B淋巴细胞在成熟的过程中通过随机重排只产生识别一个抗原的抗原受体基因。动物脾脏有上百万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系,重排后具有不同基因不同的B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的抗体。当机体受抗原 *** 时,抗原分子上的许多决定簇分别激活各个具有不同基因的B细胞。被激活的B细胞分裂增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大量的浆细胞克隆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体液中。如果能选出一个制造一种专一抗体的浆细胞进行培养,就可得到由单细胞经分裂增殖而形成细胞群,即单克隆。单克隆细胞将合成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要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先获得能合成专一性抗体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但这种B淋巴细胞不能在体外生长。而实验发现骨髓瘤细胞可在体外生长繁殖,应用细胞杂交技术使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淋巴细胞二者合二为一,得到杂种的骨髓瘤细胞。这种杂种细胞继承两种亲代细胞的特性,它既具有B淋巴细胞合成专一抗体的特性,也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永存的特性,用这种来源于单个融合细胞培养增殖的细胞群,可制备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仅由一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抗体,对应于多克隆抗体/多株抗体――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制造出来的一种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可以制造这种抗体的免疫细胞与癌细胞融合后的细胞产生的,这种融合细胞即具有瘤细胞不断分裂的能力,又具有免疫细胞能产生抗体的能力。融合后的杂交细胞(杂种瘤)可以产生大量相同的抗体。当其应用于医疗中时,在识别抗原中的显示的微小变化(如果有的话)有助于减小副作用。
1975年,瑞士科学家乔治・克勒和英国科学家凯撤・米尔斯坦,把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兼有两个亲代细胞的特征,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生长的能力,又有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因此,这种杂交瘤细胞就能在细胞培养中产生大量单一类型的高纯度抗体。这种抗体叫“单克隆抗体”。
把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或毒素结合起来,就成为威力强大的抗体“生物导弹”。把这种抗体“导”注射到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它就会发挥导弹样的作用,在患者体内追踪并附着于癌细胞上,然后与抗体结合的抗癌药物或毒素杀伤和破坏癌细胞,而且很少损伤正常组织细胞。这种抗体“导弹”具有高度选择性,对癌细胞命中率高,杀伤力强的优点,没有一般化学药物那样不分好坏细胞,格杀勿论的缺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应用抗体“导弹”治疗晚期肝癌病人,收到惊人效果。肝脏肿癌显著缩小,生存期延长,而且没有副作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明,是免疫学中的一次革命,打破了过去只能在身体内产生抗体的方法,而成功地在体外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产生抗体,同时繁殖快,可以产生在体内达不到的高滴度和高专一性的水平。它来自于每一个细胞,所以非常纯净。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方面,与常规的抗体相比,特异性......>>
问题五: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有何特点及应用价值? baike.baidu/view/117180?fr=ala0_1
问题六:单克隆抗体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提出了基因连锁假说和其1926年发表的《基因论》丰富和发展了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勒尔夫和莫诺于1961年提出DNA复制的机制;1969年64种密码的含义全部被测出,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疾病发展的病因,并先后发现了组成蛋白质的20余种氨基酸,绘制出了人类基因谱,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963年决定一个氨基酸现代生物医学科学实验技术的主要成就。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生物学中最伟大的发现,克里克与布伦纳用实验证明遗传密码是由三个碱基组成。 1936年瑞典化学家柏尔采留斯提出了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摩尔根于1910年用红眼果蝇实验。 1961年、诊断和治疗,形成了较完整的基因理论,之后法国生物学家雅各布。 1953年,美国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0种氨基酸全部密码被译出,展示了发展前景
问题七:除了单克隆抗体还有哪些是属于生物制药技术 百度名片: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70年代初伴随着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诞生的。三十多年来,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制药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
问题八:中国生物仿制药最可能在哪些领域出现大机会? 1、生物仿制药的发展有 3 大方向,其中单抗潜力最大:1)、前沿领域――--------单抗药物、TNF-α 受体抑制蛋白:最有重磅炸弹潜力;2)、升级替代品种――----长效蛋白药物:市场前景较为广阔;3)、普通重组蛋白药物----如干扰素、胰岛素等:有一定发展空间 --------(通化东宝、安科生物) 2、发展趋势:1)、新兴生物药――--------------单抗药物将成为生物仿制药掘金的热土。2)、传统生物药的升级替代品种――长效蛋白药物将成为新的开发热点;3)、已有仿制药的三大传统领域(促红素、集落 *** 因子、生长激素)-----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入者,市场渗透 率将逐步提高,然后竞争会趋于激烈;因此我们认为:“单抗药物”和“长效重组蛋白药物”在中国最可能出现重磅炸弹,是医药行业的下一个“掘金地”。 1)、单抗药物发展的势头已经出现:单抗药物发展最快的中信国健最值得关注;其次建议关注在申请 TNF-α受体抑制剂生产批件的海正药业、拥有单抗研发平台或合作研发的一致药业、复星医药、丽珠集团、双鹭药业。2)、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的空间很大:最值得推荐:中国重组蛋白药物技术最先进,拥有长效生长激素在申报生产批件的长春高新; 其次建议关注有长效重组蛋白药物在申请和研究的通化东宝(参股厦门特宝)、三生制药(美股)、安科生物、双鹭药业。 4、游走在生物药和化学药之间的化学合成多肽药物也有较大发展机会1)、多肽药物分为三种:传统提取类;基因重组类;化学合成类。传统提取类逐步淘汰:基因重组类多肽和重组蛋白药物类似:通常同时讨论,蛋白质本质上是大分子量的多肽固相化学合成多肽――发展迅速:2)、化学合成多肽以其生物药的特性,化学药的发展显示出了技术壁垒高,利润率高的特点,颇有生物仿制药的风范。 3)、走在化学合成多肽药物仿制前沿的――翰宇药业 a、公司在化学合成多肽药物领域,不是最大的,但是走的最快的企业, b、产品布局丰富,仿制脚步快:目前有 1 个首仿产品特利加压素上市、2 个首仿产品卡贝缩宫素、爱啡肽申请生产批件,分别定位于市场空间广阔的生殖领域和心血管病,均有望成为公司的重磅品种;胸腺法新申请生产批件,普兰林肽申请临床批件;同时还有多个药物在布局。今明两年至少会有 5 种新品上市 c、公司计划进入内分泌领域,利拉鲁肽可能成为仿制的品种;心脑血管领域比伐卢定正在国外申报;妇科领域阿托西班正在研发;神经系统领域及消化道领域都有产品可以考虑仿制,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d、、期待公司自建的学术营销销售团队可以成功:公司新产品特利加压素和爱啡肽,以及未来布局的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原研药在国内做的销售工作并不好,没有原研厂家的学术营销铺路,公司自建的学术营销队伍就非常重要。公司目前自建的学术营销队伍正在成长, 公司固相化学合成多肽技术成熟,布局化学合成多肽药物的方向明确,步伐快,产品梯队非常丰富,未来自建销售队伍成熟后,凭借丰富的产品梯队,公司有望呈现长期持续的高速成长,抓住多肽药物行业高速成长的机遇 涉及单抗、长效重组蛋白药物上市公司一览表涉及单抗布局公司公司 布局产品 国外同类产品 治疗领域 进度中信国健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 依那西普(安进)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 2006 年获体融合蛋白 柱炎等 批上市 重组抗 CD25 人源化 达利珠(罗氏) 预防器官移植后急性排异反 2011 年获单克隆抗体 应 批上市重组抗 HER2 人源化 曲妥珠单抗(罗氏/基 治疗HER2 高表达的转移性 报生产批件单克隆抗体 因泰克) 乳腺癌 重组抗......>>
问题九:单抗专利和化学药专利及创新研发的区别 发明专利:此物此前没有你第一个创立出来的比如当年的爱迪生的电灯泡
创新性专利:东西已经有了,你改进了性能或者增加了新功能比如把灯泡改进一下做成彩色的.
药品专利战略,是指制药企业充分运用专利制度,谋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整体策略。
其实质,就是将企业专利战略的特点应用于医药行业,药品专利战略的主体是制药企业,客体是法定有效的、主体所有的专利权。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知识产权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把它作为企业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时候,专利分析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承担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从立项、侵权风险评估到市场前景预测,知识产权与研发需要密切合作,在企业做专利工作的人若是研发出身就具有更多优势
无论是产品公司还是技术公司,甚至是服务公司,都要思考自己的IP战略。
问题十:从事实验动物行业一年多了,感觉没啥前途,想转行,又不知道转什么,好烦!! 不知道你实验动物具体做哪一块,饲养员?还是技师?做不做动物实验?能自己接项目么?
如果是饲养员,我建议你还是开宠物店吧,干咱们这行的,天天唯独就是灌胃,称重,日复一日,再有 *** 也没用,灌的又快又不死,称的又准又无痛,又能如何么?
如果是技师,其实还是很有发展的,不过个人认为也不如开宠物店,养实验动物的,宠物店那点活儿,基本一看就会,真没什么难度
一些需要在体内长期存在的材料,希望使其具有生物惰性,即材料在体内稳定,对宿主不产生有害反应。 非降解型医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是聚氨酯、硅橡胶、聚乙烯据丙烯酸酯等,广泛用于韧带、肌腱、皮肤、血管、人工脏器、骨和牙齿等人体软、硬组织及器官的修复和制造、粘合剂、材料涂层、人工晶体等。其特点是大多数不具有生物活性,与组织不易牢固结合,易导致毒性、过敏性等反应。常见的生物惰性高分子如下: 聚氯乙烯的聚合度约在590.1500(BP数均分子量约为3.6-9.3万),化学稳定性好,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及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在常温对酸(任何浓度的盐酸,90%的硫酸,稀硝酸、碱20%以下)及盐的作用稳定。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四氢呋喃等溶剂,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良好,耐光和热的稳定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析出氯化氢。聚氯乙烯制品分为软制品和硬制品两类。聚氯乙烯的性质可用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和磷酸三甲酚酯等。增塑剂能使聚氯乙烯的可拉伸性和弹性增加,但抗张强度降低。
21世纪以来发现单体氯乙烯有致癌毒性,许多国家规定医用及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制品的氯乙烯残留量必须小于l ppm溶出量小于0.05ppm增塑剂的聚氯乙烯软制品,如作植入物及制作输血、输液袋和贮血袋等用时必须考虑所用增塑剂的溶血量及毒性,须按材料安全条件严格筛选。聚氯乙烯制品除其热稳定性较差而难以加热煮沸消毒外,其它性能良好。大
量用作贮血、输血袋,以及用来制造输液管、输血管、体外循环装置、人工腹膜、人工尿道、袋式人工肺障e合袋)及入工心脏等。 聚四氟乙烯有“塑料王”之称,由四氟乙烯单体聚合而得:引发剂多采用无机过氧化物,根据聚合压力分高压法与低压法。
聚四氟乙烯是特点是最好的耐高温塑料,结晶熔点高达327℃,几乎完全是化学惰性的具有自润滑性或非粘性,不易被组织液浸润,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能、电性能、表面性能与物理机械性能。不易凝血、植入后组织反应小。广泛用于人工器官与组织修复材料、医用缝合线、医疗器械材料等方面。如人工输尿管,胆管、气管、喉、韧带和肌腱,食管扩张器,人工血液,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心脏瓣膜的缝合环、血液相容性丝绒、肺动脉和室间隔的缺损补片。下颌骨、髋关节材料、修复眼眶骨、隆鼻材料
膨体聚四氟乙烯是一种特殊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拉伸等特殊加工方法制成。白色,富有弹性和柔韧性,具有微细纤维连接而形成的网状结构,这些微细纤维形成无数细孔,使膨体PTFE可任意弯曲(过360° ),血液相容性好,耐生物老化,用于制造人造血管、心脏补片等医用制品。从医学角度,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有的微孔结构,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副作用,而且人体组织细胞及血管可长入其微孔,形成组织连接,如同自体组织一样,用其隆鼻效果十分满意。
聚四氟乙烯应用的局限性:价格昂贵;膨体表面的微孔可以藏细菌,有些细菌属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感染。但由于其多孔的特性,一旦感染出现将很难控制,一般只有将其取出,且取出操作较困难 2000年来,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有机硅橡胶,有机硅季铵盐抗菌防霉剂等。有机硅是指含Si—O键交替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以(SiR2-O-SiR2-O)n为主链而侧链带有机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许多优异的物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由于有机硅具有无毒、无味、生物相容性好、无皮肤致敏性、生物惰性、耐高低温、透气性好、独特的溶液渗透性以及物化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医学领域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医用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大类,具有无毒、无腐蚀、不引起凝血、不致癌、不致敏,注入或在人体内使用后不会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和变态反应等特性,与人的机体相容性好,并可耐受苛刻的消毒条件,是一种理想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橡胶制品长期植入人体不丧失其弹性和抗张强度。如人造瓣膜和人造心脏要求不引起血栓;人造血管必须有微细网眼;作人造肾脏透析时,要能透过像尿素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不能透过血清蛋白等大分子,有机硅橡胶对上述要求完全可予满足。从内科、外科到五官科、妇科,从人工脏器到医用材料,如静脉插管、导尿管、人工心肺机泵管以及各种输血、输液管等,
大多是采用硅橡胶制成的。
硅油二甲基硅油由于其生理惰性及良好的消泡性能,广泛用于医疗方面。有机硅血液消泡剂具有无毒性、对血液无破坏性、消泡快而彻底等优点,用于处理人工血液循环装置及输血用的仪器、器械、器皿,可消除体外循环血液中的氧气泡,保证血液正常流通和心肺手术的实施。 PAM按其在水溶液中基团的电性可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PAM,均是由丙烯酰胺(Acrylamide, 简称AM)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合成方法有均相水溶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等。按AM自由基引发的方式又可分为化学引发聚合、辐射聚合和UV光聚合等。
在医学上丙烯酰胺水凝胶可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和酶的包埋、蛋白质电泳(检验)、人工器官材料与植入物(人工晶体、人工角膜、人工软骨、尿道假体、软组织替代物)。 聚氨酯(PU)是在医学领域中最理想的材料之一。一般由二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的二元醇、二元胺或二元羧酸进行反应,用聚酯或聚醚大分子二醇为原料与不同的二异氰酸酯反应,采用不同的小分子二醇、二胺、醇胺作扩链剂,控制反应条件,可根据设计要求,得到性能广泛的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有较好的抗凝血性能,并具有耐磨、弹性、耐挠曲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己成为被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血高分子材料之一。近三十年来,人们对经典的聚氨酯弹性体(嵌段聚氨酯)进行了各种改良、修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接枝型聚氨酯、离子型聚氨酯和表面负载抗凝血活性物质的聚氨酯等各种类型的抗凝血聚氨酯材料。
从结构上看,聚氨酯的氨基甲酸酯基(-CONH-)可以看作酞胺基(-NH-)和碳酸酯(-CO-)的组合,因而有独特的性能。它既硬度高又弹性好以及有突出的耐磨、耐撕裂、耐辐射、高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聚氨酯的医学应用已取得不少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化聚醚聚氨酯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工脏器膜和医疗器械。聚醚型嵌段聚氨酯由于具有优良的水解稳定性、血液相容性,其强度又优于硅橡胶,因此在医用弹性体方面占主导地位。如作血泵(人工心脏)和人工血管、心脏助动器心脏旁路、人工肾渗析膜、人工心室、人工心脏瓣膜、诊断和治疗导管,心脏起搏器等。
(2)人工皮及假肢。聚氨酯软泡不但富有弹性而且透气性好,适于制作人工皮,这种人工皮可促使人体自身皮肤的生长。另外,聚氨酯有优良的挠曲性,是制作现代最先进的轻便耐用假肢的理想材料。
(3)骨折复位固定材料。人体骨折复位治疗后要进行固定。以前用石膏绷带,但由于石膏质量重、强度低、透气性差、不耐水,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不透x射线,给医生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而聚氨酯制成的矫形绷带强度大、质量轻、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水性、固化速度快、操作简便,X射线的透射性好,可在x射线照射下进行复位固定,并可在不拆除绷带的情况下随时检查复位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提高了治疗效果。
(4)聚氨酯软组织粘合剂。α-氰基丙烯酸酯类软组织粘合剂毒性较大,2000以年来快速固化聚氨酯软组织粘合剂有很大发展,已用于心血管外科涂料,防止缝合渗血。一种含氟芳香族异氰酸酯类的聚氨酯粘合剂,可在2分钟内固化用于肝脏撕裂的止血和皮肤切口粘合等。
(5)可降解的聚氨酯和聚氨酯水凝胶以草酸醋为基础的可降解聚氨酯,用于处理儿童动脉瘤和作医用粘合剂,以聚己内酯或天然产物为基础的聚氨酯在人体内也容易水解和酶解。用亲水的聚乙二醇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含水率达67%,有的可达80%以上。
此外,聚氨酯还可用作人工食管、气囊,用作急性呼吸不足病人治疗用膜式
肺的插管以及透析用锁骨下双腔插管等。
恒瑞的崛起
回顾恒瑞的发展历史,1990年孙飘扬接任了从事原料药的连云港制药厂,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1年花费120万元从中国医科院药研所手中买下抗癌药异环磷酰胺专利权;之后数年确立以仿制药为主导的战略,不断巩固其在肿瘤、造影剂、麻醉领域的优势;2011年首个创新药“艾瑞昔布”获批上市,随后数年间多个1类新药相继上市;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研发时代,恒瑞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的阶段,确保了每年一定数量新药的上市。
恒瑞在当时国内心血管市场大行其道的仿制时代,目光长远选择了肿瘤、造影剂、麻醉三个特殊疾病领域,不仅规避了其他药企的竞争外,还布局了未来的市场蓝海。2018年恒瑞年营收174.18亿元,肿瘤板块营收73.95亿元,成为了公司的支柱;凭借碘克沙醇注射液、碘佛醇注射液的优异成绩,在国内造影剂市场和扬子江等药企分庭抗礼;麻醉市场贡献了46.53亿元,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而作为从原料药起家的公司,恒瑞能够完成向创新转型的前提是保证了不断的研发投入。虽然没有辉瑞、罗氏等巨头动辄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恒瑞的研发投入与占比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直到近两年才被百济神州所超越。而随着恒瑞年营收的迅速增长,研发占比的逐年提高更显得弥足珍贵。
凭借多年高研发投入的阔绰手笔,恒瑞在新药获批上市上遥遥领先其他药企,不乏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爆款药物,为恒瑞的转型提供了充足动力。
上市创新药市场前景
1.艾瑞昔布
艾瑞昔布是一种选择性环氧化物水解酶-2(COX-2)抑制剂,用于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是公司首个获批的专利药品,于2011年获得生产批件,但由于当时国家创新药政策还未完善,所以艾瑞昔布上市后销售情况并不乐观,直到2017年才进入国家医保,市场迅速放量,2018年销售额为3.69亿元,增幅高达64.79%。
2.阿帕替尼
相比于2011年上市略显惨淡的艾瑞昔布,2014年上市的阿帕替尼在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
阿帕替尼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2,阻断其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目前该药被NMPA批准用于转移性胃癌的治疗。国内指南对胃癌的三线用药首推为阿帕替尼,其DCR(疾病控制率)可达42%,跟对照组相比mPFS提高1.3月,mOS提高3.9月,实现翻倍增长。
2018年阿帕替尼国内销售额为21.31亿元,增幅高达46.08%,成为了恒瑞肿瘤领域的排头兵。由于血管生成几乎是所有肿瘤发生的必经途径,VEGF(R)抑制剂往往能够靶向多个肿瘤适应症,尤其在对中国特色化的肝癌、胃癌、结直肠癌(没有较好靶向药物)优势尤为突出,此外阿帕替尼也是卡瑞利珠单抗(PD-1单抗)联合用药的首选。恒瑞也不断扩展其对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卵巢癌等的研究,随着更多适应症的获批,阿帕替尼有望轻松突破30亿的大关。
3.硫培非格司亭
目前,我国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还是以化疗为主,特应性不高的化疗杀敌一千的同时也会自损八百,对快速增殖的细胞存在误杀,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目前G-CSF已经成为最主流的升白药物,用于肿瘤化疗的辅助用药。
G-CSF包括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短效G-CSF在每个化疗周期内需要每日给药1-2次,长效G-CSF每个化疗周期仅需使用1次,极大提高患者依从性,因此长效G-CSF成为了升白领域的主流药物。
国内,长效G-CSF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后,进入快速发展期。2018年,石药的长效G-CSF—Pegleukim年销售更是19.2亿元,增幅达到101%。恒瑞的硫培非格司亭在培非格司亭基础上,对G-CSF进行了聚乙二醇化修饰,临床疗效更为优越,此外在江苏等地下调价格,从6800元降至3680元,降幅46%,有望达到20亿的规模。
4.吡咯替尼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高发的肿瘤,市场容量巨大。患者体内的雌激素(ER)受体、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受体往往会过度表达。而HER2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虽然只占据了20%,但由于其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而且从手术前辅助用药到晚期治疗的全线覆盖,因此HER2抑制剂也成为了乳腺癌最大的市场分支。
目前,HER2+乳腺癌的一线主流治疗方案为曲妥珠+帕妥珠+化疗(如多西他赛),一线耐药后考虑帕妥珠+小分子HER2+抑制剂(拉帕替尼等)或者小分子HER2+抑制剂+化疗的方案。
从恒瑞公布的二期临床数据来看,吡咯替尼+卡培他滨的ORR和mPFS均大幅优于拉帕替尼组,相信很快可以成为国内二线用药的主流方案。
在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吡咯替尼组效果与国际一线最好治疗方案(曲妥珠+帕妥珠+多西他赛)相当,优于曲妥珠与化疗连用的试验结果(不是头对头研究,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此外胃癌10%左右的患者也属于HER2阳性表达,鉴于吡咯替尼显示出的临床优势,吡咯替尼进入医保目录可待,成为恒瑞又一个20-30亿的爆款。
5.卡瑞利珠单抗
PD-1抑制剂凭借一旦奏效多年获益、低毒副作用、可以覆盖多个适应症等优势,俨然成为了如今肿瘤市场的当红炸子鸡。而随着BMS、默沙东的OK相继在国内上市,国内PD-1抑制剂市场暗潮涌动。
彼时天下六分,大局初定。君实的特瑞普利单抗成为了本土首个上市的PD-1单抗,最高的性价比,能否让这个初出茅庐的药企有一席之位;赴港上市的信达先于恒瑞拿下了首个霍奇性淋巴瘤适应症;恒瑞,本土研发一哥,销售能力毋庸置疑,虽然卡瑞利珠单抗最晚上市,依旧底气十足,价格还略甚于O、K。研发投入最高的百济神州,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也让年底可能上市的替雷利珠单抗备受瞩目。
PD-1抑制剂最大的缺陷在于在大部分肿瘤适应症响应率低下(除却黑色素瘤、霍奇性淋巴瘤),因此临床应用也常与化疗、靶向等药物联合使用。从国内市场走向来看,国内四家首个适应症都选择是淋巴瘤、黑色素瘤。由于这两类肿瘤患者不多,因此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肺癌、胃癌、肝癌……才是之后成败的关键。恒瑞也积极开展卡瑞利珠单抗与旗下重磅产品的临床试验:卡瑞利珠单抗+法米替尼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肝癌;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片治疗胃癌……
临床适应症的获批、医保目录的争夺、资本的博弈……都让国内PD-1抑制剂市场争斗悬而未决、充满期待。
研发管线
除了上述获批上市新药,恒瑞在临床研究进展上也是国内药企难以逾越的,多个药物处于NDA申请、临床III期,涵盖了目前市场大热的肺癌、乳腺癌、胃癌、糖尿病等疾病,网络了包括PD-L1、CDK4/6等多个热门靶点。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逐渐成熟、医保目录的腾换、国家政策的鼓励,这些创新药将为恒瑞的市场增长提供充足动力。
肿瘤市场上,恒瑞基本涵盖了中国市场最富有钱景的适应症: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
①肺癌市场,PD-1单抗与PD-L1单抗双星闪耀,加上公司赖以起家的化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备受瞩目。
②胃癌市场,坐拥首个国内胃癌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与PD-1单抗的联合用药,有望进一步扩宽市场份额。
③乳腺癌,三个靶向药物-吡咯替尼(HER2抑制剂)、SHR6390(CDK4/6抑制剂)、氟唑帕利(PARP抑制剂)完美对应了乳腺癌三个亚型市场-HER2阳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
肝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药物都进入了临床晚期,有望在未来数年内相继上市。
糖尿病市场上,最热门的SGLT-2抑制剂脯氨酸恒格列净搭配豪森今年上市的长效GLP-1激动剂,恒瑞未来市场可期。
麻醉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的七氟烷加上马上获批上市的瑞马唑仑,未来可期。
总结
仿制药时代,在遍地仿制淘金的背景下,恒瑞重金买下了抗癌药异环磷酰胺专利权,开启了自己的创新道路。
医药股有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沃华医药。
1、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
根据201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2、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股票代码为000518,简称“四环生物”,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最早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之一。
3、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4%,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是中国唯一一家超千亿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4、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和销售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及有机中间体的股份制医药企业,2003年3月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股票2000万股,并于3月19日成功上市,股票简称:联环药业,股票代码:600513。
5、沃华医药于1959年1月在万和堂药庄中药加工部与山东省昌潍中心药材公司饮片加工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山东省潍坊中药厂。
2002年2月改制为潍坊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潍坊市首家上市的医药企业,2008年8月8日,沃华医药股票成功定向增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沃华医药
分子式: NaHCO3
分子量: 84.01
中文名称: 碳酸氢钠 重碳酸钠 小苏打
英文名称: Carbonic acid monosodium salt
sodium bicarbonate
baking soda
bicarbonate de sodium
bicarbonate of soda
是指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小苏打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作食用碱(粉末状)。性质
白色粉末,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9。无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65℃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用途
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同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以及用于农业浸种等。 食品工业中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疏松剂,用于生产饼干、糕点、馒头、面包等医药用途
本品为弱碱,为吸收性抗酸药。内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作用迅速,且维持短暂,并有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缺点。作为抗酸药不宜单用,常与碳酸钙或氧化镁等一起组成西比氏散用。此外,本品能碱化尿液,与碘胺药同服,以防磺胺在尿中结晶析出;与链霉素合用可增强泌尿道抗菌作用。静脉给药用经纠正酸血症。用5%100-200毫升滴注,小儿每公斤体重5毫升。妇科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用2%-4%溶液坐浴,每晚一次,每次500-1000毫升,连用7日。外用滴耳剂软化盯聍(3%溶液滴耳,每日3-4次)。 [剂型、用法和剂量] 片剂:每片0.3克、0.5克。口服:每次0.3-1克,每日3次。小儿,每次0.1-1克,每日3次。注射剂:10毫升支含药0.5克;100毫升支含药5克。 本药品在非处方药中,仅为片剂和滴剂。制法及工艺
1、 气相碳化法 将碳酸钠溶液,在碳化塔中通过二氧化碳碳化后,再经分离干燥,即得成品。
Na2CO3+ CO2+ H2O→2NaHCO3
2、 气固相碳化法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吹以二氧化碳,碳化后经干燥、粉碎和包装,即得成品。
Na2CO3+ CO2+ H2O→2NaHCO3化学性质
1.与HCl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2.与NaOH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3.与AlCl3发生双水解反应:3NaHCO3+AlCl3==Al(OH)3↓+3CO2↑+3NaCl
★不同量的碱与NaHCO3反应:
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
2NaHCO3+Ca(OH)2(少量)==Na2CO3+CaCO3↓+2H2O
4.加热: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热力学函数(298.15K,100kPa)
状态:s[1]
标准摩尔生成热ΔfHmθ(kJ·mol^-1):-950.8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θ(kJ·mol^-1):-851.0
标准熵Smθ(J·mol^-1·K^-1):101.7
氨 氨: [ān] [ㄢˉ]
郑码:MYWZ,U:6C28,GBK:B0B1 五笔:RNPV
笔画数:10,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445531
参考词汇:
ammonia
化学式:NH3
三维模型一、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是极性分子。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二、物理性质: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致冷剂。以700:1的溶解度溶于水。
三、主要化学性质:
1、NH3遇HCl气体有白烟产生,可与CL2反应。
2、氨水可腐蚀许多金属,一般若用铁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
3、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产物是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
4、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四、主要用途:NH3用于制氮肥(尿素、碳铵等)、HNO3、铵盐、纯碱,还用于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
五、制法:
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 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 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
CO+H2O→H2+CO2 ΔH =-41.2kJ/mol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 脱硫脱碳过程
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一类是化学吸收法,如热钾碱法,低热耗本菲尔法,活化MDEA法,MEA法等。 4
③ 气体精制过程
经CO变换和CO2脱除后的原料气中尚含有少量残余的CO和CO2。为了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规定CO和CO2总含量不得大于10cm3/m3(体积分数)。因此,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工序前,必须进行原料气的最终净化,即精制过程。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最终净化方法分为深冷分离法和甲烷化法。深冷分离法主要是液氮洗法,是在深度冷冻(<-100℃)条件下用液氮吸收分离少量CO,而且也能脱除甲烷和大部分氩,这样可以获得只含有惰性气体100cm3/m3以下的氢氮混合气,深冷净化法通常与空分以及低温甲醇洗结合。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少量CO、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一种净化工艺,要求入口原料气中碳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一般应小于0.7%。甲烷化法可以将气体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脱除到10cm3/m3以下,但是需要消耗有效成分H2,并且增加了惰性气体CH4的含量。甲烷化反应如下:
CO+3H2→CH4+H2O ΔH=-206.2kJ/mol
CO2+4H2→CH4+2H2O ΔH=-165.1kJ/mol
(3)氨合成 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氨合成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g) ΔH=-92.4kJ/mol
2.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热力学计算表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采用铁催化剂时,由于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上述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
xFe + N2→FexN
FexN +〔H〕吸→FexNH
FexNH +〔H〕吸→FexNH2
FexNH2 +〔H〕吸FexNH3→xFe+NH3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 kJ/mol。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 kJ/mol~167 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 kJ/mol。由于反应途径的改变(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反应速率加快了。
3.催化剂的中毒
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一般称为催化活性。有人认为: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一旦制成一批催化剂之后,便可以永远使用下去。实际上许多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活性从小到大,逐渐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催化剂的成熟期。接着,催化剂活性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然后再下降,一直到衰老而不能再使用。活性保持稳定的时间即为催化剂的寿命,其长短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条件而异。
催化剂在稳定活性期间,往往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使活性明显下降甚至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的中毒。一般认为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被杂质占据而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暂时性中毒和永久性中毒两种。例如,对于合成氨反应中的铁催化剂,O2、CO、CO2和水蒸气等都能使催化剂中毒。但利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通过中毒的催化剂时,催化剂的活性又能恢复,因此这种中毒是暂时性中毒。相反,含P、S、As的化合物则可使铁催化剂永久性中毒。催化剂中毒后,往往完全失去活性,这时即使再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处理,活性也很难恢复。催化剂中毒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要把反应物原料加以净化,以除去毒物,这样就要增加设备,提高成本。因此,研制具有较强抗毒能力的新型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解放前我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解放后合成氨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6万吨,而1982年达到1021.9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一批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设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也是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以天然气、石油、炼油气等为原料,生产中能量损耗低、产量高,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
5.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的研究。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这两种含过渡金属的蛋白质组合而成。铁蛋白主要起着电子传递输送的作用,而含二个钼原子和二三十个铁和硫原子的钼铁蛋白是络合N2或其他反应物(底物)分子,并进行反应的活性中心所在之处。关于活性中心的结构有多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从各种底物结合物活化和还原加氢试验来看,含双钼核的活性中心较为合理。我国有两个研究组于1973—1974年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含钼铁的三核、四核活性中心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固氮酶的一系列性能,但其结构细节还有待根据新的实验结果精确化。
国际上有关的研究成果认为,温和条件下的固氮作用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环节:
①络合过程。它是用某些过渡金属的有机络合物去络合N2,使它的化学键削弱;②还原过程。它是用化学还原剂或其他还原方法输送电子给被络合的N2,来拆开N2中的N—N键;③加氢过程。它是提供H+来和负价的N结合,生成NH3。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工作的一个主要困难是,N2络合了但基本上没有活化,或络合活化了,但活化得很不够。所以,稳定的双氮基络合物一般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剂的作用只能析出N2,从不稳定的双氮络合物还原制出的NH3的量相当微少。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以便找出突破的途径。
固氮酶的生物化学和化学模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这必将有力地推动络合催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寻找催化效率高的合成氨催化剂,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前者可食用,后者不能,明显是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