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离苯,乙醇,乙酸,苯酚的混合物?
1,
将该混合物加入到20%的NaOH水溶液,
将pH值调到12以上,乙酸,苯酚将生成对应的钠盐而溶于水相,
同时乙醇也溶于水相。分相将苯从水相中分出,
并纯化。
2.
分出的水相用10%的盐酸水溶液酸化,
到pH值约为2以下,
乙酸和苯酚重新回到有机相,
萃取,
分离得到乙酸和苯酚的有机相
(进一步分离见3)。水相中和到pH大约为7.
其中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蒸馏得到水和乙醇的共沸物。
然后用干燥剂处理,
再蒸馏,
得95%以上的乙醇。
(若要获得高纯度乙醇,
需用金属镁来处理)
3.
在第2步得到的有机相(含乙酸和苯酚)再用20%的Na水溶液处理(只和乙酸反应而与苯酚不反应,
酸性是乙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
然后苯酚通过萃取和有机相分离。水相再酸化,
得到乙酸,干燥,
蒸馏。
鉴别:根据三种物质的不同性质,用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别。
①苯酚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取适量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适量FeCl3溶液,若溶液显紫色,则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苯酚。反之,则证明混合溶液中不含苯酚。
②由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乙酸酸性比碳酸强,所以苯酚遇NaHCO3溶液不反应,乙酸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气泡。首先取适量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适量NaHCO3溶液,若试管中有气泡冒出。则证明混合溶液中含有乙酸,反之,则证明混合溶液中不含乙酸。
③乙醇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或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为绿色。但需先分离出苯酚,才能进行下一步实验。首先取适量溶液进行萃取,萃取分离出苯酚,取余下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入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若紫色褪去(由橙变绿),则证明混合溶液中含有乙醇,反之,则证明混合溶液中不含乙醇。
分离:
①取余下混合溶液与分液漏斗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乙酸则全部转化为乙酸钠融入水相。将分液漏斗静置使溶液分层,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方溶液从活塞处流出,上方液体从上口倒出。
②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对混合溶液进行蒸馏,此操作分离出乙醇溶液。
③将剩余乙酸钠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再对溶液进行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酸。(这一步骤不可使用稀盐酸,因为HCl易挥发,会干扰乙酸的蒸馏;也不能使用稀硝酸,加热会分解出NOx气体)
剩余物加盐酸,又得到乙酸和苯酚,加水使二者分层,乙酸溶于水,而苯酚不溶,过滤得苯酚
最后剩下了醋酸溶液,蒸馏即得醋酸
先用FeCl3,显色的为苯酚或先用Br2水,生成 白色 沉淀(三溴苯酚白色 沉淀)为苯酚;
其次用NaHCO3,有气体(CO2)放出为苯甲酸;
最后用Lucas(卢卡斯)试剂(无水ZnCl2+浓HCl)区分环己烷和环己醇,出现混浊或分层为环己醇,无现象为环己烷
有机层加NaOH,然后分液,水层为苯酚钠,有机层为苯甲醇,水层再加盐酸即可分离出苯酚
剩下的溶液里面加入氢氧化钠后用苯或者是甲苯萃取苯甲醇
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萃取苯酚
加入盐酸,萃取苯甲酸
⑤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与乙醇的沸点差异大,
②蒸馏,得到乙醇;
⑥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苯酚、碳酸氢钠,
③静置分液,得到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