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厂鞋胶对身体有害吗
鞋的制造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胶水,一双鞋的质量好坏,胶水起到一个关键作用,但是整双鞋中,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就是胶水。为什么胶水能导致白血病呢?很多人都不知道,胶水到底是一个什么原理去粘住物体呢?胶水是一种混合物溶剂,溶剂里面溶解了很多胶体和树脂,胶体一般为氯丁橡胶、SBS热塑性胶、还有高档点的就是PU胶。胶水通过溶剂溶解以上的胶体成为胶水,当胶水涂到被粘物体上,溶剂就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挥发到空气中,把里面的胶体留下在被粘物表面使被沾物形成粘性,可以粘住其他物体,当胶水的溶剂完全挥发掉后,就是我们说胶水干后,胶体的分子结构就发生变化,直接与被粘物的分子接起来,这样就把物体牢固的粘起来了。胶水里面的溶剂是什么东西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问题中心,胶水里面的溶剂一般是石化有机物,以前有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正已烷、丙酮、丁酮、120号汽油等,这些都是强挥发性的有机物,并且都带有毒性,像苯就是有剧毒的东西,现在说的环保胶水,只是符合国标参数,个样有害物质都相对较低。说到这里,就要提提胶水里面的专业名词:固含量。固含量就是决定胶水的性能,就是胶水里面含能粘接的胶体数量,因为胶体是溶解在溶液中,所以有一定的溶解率,一般市面上的环保胶水的固含量就是一般在20%左右,简单点说,就是1公斤的胶水里面,能形成粘接作用的胶体就只含有200克,其他的800克都是胶水的溶剂,也就是有机挥发物。这些溶剂在使用胶水的时候,全部都挥发到空气中,这就是我们常常闻到的胶水味。这些溶剂物质一般都是具备一定的毒性,短暂接触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长期接触并吸入达到一定量,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白血病,紫癜病、还有神经性肌肉萎缩等病种,严重的会导致直接死亡!这些物质简直是隐形的杀手,在一些鞋厂都发生很多起工人因为吸入胶水溶剂的挥发物中毒的事件。最近在惠安的一家鞋厂就有4名女工因为胶水问题,吸入过多的正已烷中毒,导致丧失劳动能力。一旦因为吸入这些有害物质而患病,基本上是无法去治愈的,得来的就是终身残废。
有。乳胶手套的降解将会导致人体暴露于感染物质,能降解和渗透过手套的药品有:戊二醛、甲醛、二甲苯、次氯酸盐溶液、酒精、化疗药品、油脂等。二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是有一定几率通过乳胶手套渗透的。
鞋厂处理剂对人体危害,容易引起苯中毒,严重影响生育和胎儿质量。
因为鞋厂所用的胶水中含有苯、二甲苯等芳香性溶剂,因此具有麻醉性,长期吸入会导致中枢神经损害,产生嗜睡、失眠、大脑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长期吸入鞋厂胶水中挥发的有害气体,还会抑制骨髓,造成造血系统损害,产生如白细胞减少、紫绀、甚至诱发白血病等病症。
鞋用胶的使用注意事项:
1、要注意把鞋子开胶部位清理干净
那些存在开胶现象的鞋子开胶部位也同样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污渍,作为消费者在正式使用鞋用胶粘开胶部位前一定要先把污渍清除掉,确保开胶部位处于干燥且又洁净的状态后再涂抹鞋用胶也不迟。
2、要佩戴手套并使用专用的工具
在使用鞋用胶的时候一定要给双手佩戴防护手套,而且还需要借助于一些具有辅助作用的工具来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开胶部位,涂抹过胶水以后还要将开胶的两部分固定在一起直至胶水风干且粘牢后方可松开。
以上内容可从:百度百科-鞋用胶黏剂
二、根据GBZ27-2002《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A.3 职业性溶剂汽油主要接触行业有橡胶、制革、制鞋、橡胶制品、轮胎、清洗机械零件、炼油和油库等。
溶剂汽油中毒是工业生产或使用中,接触汽油蒸气或液体所致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观察对象
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列为观察对象。
5.1 急性中毒
5.1.1 轻度中毒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轻度中毒:
a)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烦躁
b)出现情绪反应,哭笑无常及兴奋不安等表现
c)轻度意识障碍。
5.1.2 重度申毒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急性重度中毒:
a.中度或重度意识障碍
b.化学性肺炎
c.反射性呼吸停止。
5.1.3 吸入性肺炎
汽油液体被吸入呼吸道后,出现下列表现之一者:
a.剧烈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及肺部啰音
b.X线检查,肺部可见片状或致密团块阴影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
5.2 慢性中毒
5.2.1 轻度中毒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a.四肢远端麻木,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b.神经-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5.2.2 中度中毒
除上述表现外,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a.四肢肌力减弱至3度或以下,常有跟腱反射消失
b.四肢远端肌肉(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
5.2.3 重度中毒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重度中毒:
a.中毒性脑病,常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丧失等
b.中毒性精神病,类精神分裂症
c.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
5.3 皮肤损害
6.1 治疗原则
6.1.1 急性中毒
应迅速脱离现场,清除皮肤污染及安静休息。急救原则与内科相同。
6.1.2 慢性中毒
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与神经精神科相同。
6.1.3 汽油吸入性肺炎可给予短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6.2 其他处理
6.2.1 观察对象每年体检一次,重点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尽可能作神经-肌电图检查。
6.2.2 急性中毒轻度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经治疗恢复后,应调离汽油作业吸入性肺炎治愈后,一般可恢复原工作。
6.2.3 慢性中毒患者应调离汽油作业,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适当安排工作或休息。
三、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5.23.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5.23.1.1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过敏性皮肤疾病
(2)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5.23.1.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病史及相关症状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b.皮肤科检查
c.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及四肢肌力、肌张力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b.选检项目 神经-肌电图
5.23.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5.23.2.1目标疾病
(1)职业病
a.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慢性)(见GBZ27)
b.汽油致职业性皮肤病(见GBZ18)
(2)职业禁忌证 同上岗前
5.23.2.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心悸、多汗、四肢远端麻木、痛触觉减退等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b.皮肤科常规检查
c.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
b.选检项目 神经-肌电图
5.23.2.3健康检查周期 1年
5.23.3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5.23.3.1目标疾病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急性)(见GBZ27)
5.23.3.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失眠、心悸、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多汗等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b.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胸部X射线检查
5.23.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5.23.4.1目标疾病
(1)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慢性)
(2)汽油致职业性皮肤病
四、如果使用的是含苯胶水,则还有白血病的职业危害。
抗溶剂性 ★★★★★
耐油性能 ★★★★★
柔软性能 ★★★★★
耐磨性 能 ★★★★★
规格尺寸:厚度0.8mm, 表面光滑, 精棉内衬。
尺码M码长度32±5cm,L码长度33±5cm,XL码长度34±5cm, 颜色白色, 包装50双/盒。
鞋漆是纯化工品
里面含有好几种多者达数十种化学成分
最主要的有
各种酯类和苯
这些都有刺激的气味
而且都是对身体伤害很大的化学品
所以
在鞋厂做皮革一块
尽管工资相对可观
但建议不要长时间做
多身体伤害很大
事实上是甲醛的危害会更大一些
原因是:室内的毒害性挥发有机物,主要来源是各种家具、板材、装修等的缓慢释放。
苯,它的主要运用一般是在油漆、粘合剂中作为溶剂使用,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以液体形式存在。
而甲醛,主要是在各种板材中以固态聚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果用的材料不太好,劣质的甲醛聚合物会分解,不断生成气态甲醛慢慢释放。
从这个原理上来看,液态的苯是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挥发完毕的,而且现在化工的发展,很多溶剂已经不必要用到苯,大多数采用水了。
也就是说,在室内装修方面,苯的用量已经少很多了,加上它的易挥发性,一般情况下,室内的苯是不容易超标。
但对于甲醛,它是一个比较好的聚合物材料,如酚醛树脂、三合板等材料中会有比较多的应用。
虽然是以聚合物的成分存在,但劣质的原料中可能含有比较多的未反应成分,或者是有比较多不稳定聚合物的存在,比较容易释放出甲醛。
这个情况下,其释放的周期会比较长,可能牵涉到一些聚合物不断的裂解,缓慢释放。
另外,现在家具装修中复合材料,化学合成材料等用量是在不断增加,也就变相增加了潜在的甲醛释放源。
一、鞋厂的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 裁断,利用下料机或其他机械将所需的原材料(真皮、尼龙布、特多龙布、帆布及较薄PVC革等)裁切好。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
(二) 加工 ,将已经裁切好的部件进行印刷、削皮、贴内里、烫印等加工。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高温、生产性粉尘。
(三) 针车, 将加工好的原料按车缝鞋面、贴后衬、包后方海绵等顺序进行加工制成半成品。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汽油、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卤代苯等
(四) 成型,将半成品经过涂处理剂、涂胶、夹帮、打磨、压底、加硫、冷冻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噪声、粉尘、汽油、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卤代烷等。
二、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高温可引起高温中暑,噪声可引起噪声聋,汽油可引起汽油中毒,苯类可引起苯中毒,正己烷可引起正己烷中毒,有机卤溶剂可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常见的多发病有接触性皮炎、吸入性肺炎、黑变病、肺水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三、防护措施:
(一) 首先是对常见毒物的防控。
制鞋业主要是预防苯、二氯乙烷、正已烷等中毒。最根本的措施是采取低毒或无毒的胶水取代含苯胶水,如采用无苯胶或水性胶水。改革工艺过程,提高机械化水平,尽量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少接触有害物质。同时,安装抽风排毒系统,并定期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使之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人要加强个人防护,对沾染毒物的口罩或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毒物,防止毒物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企业要定期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自觉主动地向本地职业卫生监督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岗位设置毒物警示标识,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二) 其次是关于粉尘防控措施。
尽量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如打磨机、吹灰机等关键控制点尽量避免人工操作。及时检修设备,减少灰尘飞扬。打磨机、打粗机等产生粉尘的设备应每班清扫,事故性粉尘散落应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染尘的工作场所设密闭防尘的工人值班室,每班打扫卫生,保持值班室干净整洁。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工人正确佩戴。特别要重视打磨工、打粗工的个人防护,防尘口罩滤膜必须定期更换。
(三) 再次是对噪声进行防控。
噪声源控制:设计和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隔音降噪:对操作室、休息室、值班室等可采用双层门窗和隔音性能良好的围护结构,各个洞、缝填塞密实,并设置隔声门斗。消声器降噪:风机进出口装设高效消声器。阻尼降噪:对产生较高电磁辐射噪声的设备采用阻尼措施可降低噪声。距离降噪:设计上合理布局,保持防噪距离,降低噪声的影响。最后,控制接触噪声的时间,对高噪声环境下作业的人员,科学安排轮班,减少每班持续工作时间,并将噪声危害级别降低到安全作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