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和三氟乙酸反应的产物溶于二氯甲烷吗
不溶。三氟乙酸,化学式为CF3COOH,,如与二硫化碳合用,可溶解蛋白质,二氯甲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和乙醇,在常温下易挥发,这两种物质不符合相似相溶原理,因此不相溶。相似相溶是指所用溶剂的极性要与所提取成分的极性相似。
三氟醋酸 Trifluoroacetic Acid 〔CF3COOH=114.02〕
本品为无色发烟液体有吸湿性有强腐蚀性。在水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易溶.
三氟乙酸别名三氟醋酸,是一种重要的脂肪含氟中间体,由于含有三氟甲基的特殊结构,因此使其性质不同于其他醇类,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尤其用于合成含氟的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国内外需求量越来越大,已成为含氟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的中间体之一。
三氟乙酸(醇、醛)主要用于新型农药、医药和染料等的生产,在材料、溶剂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三氟乙酸主要用于合成多种含三氟甲基和杂环的除草剂,目前可以合成多种带有吡啶基、喹啉基的新型除草剂;作为极强的质子酸,它广泛用于芳香族化合物烷基化、酰基化、烯烃聚合等反应的催化剂;作为溶剂,三氟乙酸是氟化、硝化及卤代反应的优良溶剂,特别是其衍生物三氟乙酰基对羟基和氨基的优良保护作用,在氨基酸和多肽化合物合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三氟乙酸作为制备离子膜的原料和改性剂,可大幅提高烧碱工业电流效率,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三氟乙酸还可合成三氟乙醇、三氟乙醛和三氟乙酐。
概述:
三氟乙酸(TFA分子式:CF3COOH)别名三氟醋酸,无色挥发性发烟液体,与乙酸气味类似,有吸湿性和刺激性臭味。受吸电子性的三氟甲基的影响而有强酸性,酸性比乙酸强十万倍。熔点-15.2℃,沸点72.4℃,密度1.5351克/厘米3(1℃)。与水、氟代烃、甲醇、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可部分溶解二硫化碳和六碳以上烷烃,是蛋白质和聚酯的优良溶剂。它也是有机反应的优良溶剂,可获得在一般溶剂中难以获得的结果,例如喹啉在一般溶剂中催化氢化时,吡啶环优先氢化,但在三氟乙酸中苯环优先氢化。三氟乙酸在苯胺存在下分解成氟仿和二氧化碳。能被硼氢化钠或氢化铝锂还原为三氟乙醛和三氟乙醇。在205℃以上稳定,酯类和酰胺类衍生物容易水解,因此能以酸或酸酐的形式,制取糖类、氨基酸和肽类衍生物。容易在五氧化二磷作用下脱水为三氟乙酸酐。
三氟乙酸是一种重要的脂肪含氟中间体,由于含有三氟甲基的特殊结构,因此使其性质不同于其他醇类,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尤其用于合成含氟的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国内外需求量越来越大,已成为含氟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的中间体之一。
三氟乙酸(TFA).是一种强羧酸,pKa=0.23,能够刺激人体组织和皮肤.只有轻微的毒性,但是在不流动的地表水中富集则会影响农业和水生系统,并且TFA经历微生物降解产生温室气体CHF3
TEA又叫三乙胺,是聚氨酯的平衡性叔胺催化剂,偏于发泡。三乙胺在聚氨酯行业除了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辅助催化剂外,还可用作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体系的中和成盐剂。目前在聚氨酯工业使用不多,已被其他叔胺替代。
英文名:triethylamineN,N-diethylethanamine。
分子式为C6H15N,分子量为101.2。CAS编号为121-44-8。
结构式:(CH3CH2)3N。
扩展资料
三乙胺又称N,N-二乙基乙胺,最简单的均三取代叔胺,具有叔胺的典型性质,包括成盐、氧化,三乙胺的兴斯堡试验(Hisberg reaction)无反应。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有强烈的氨臭,在空气中微发烟。
三乙胺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水溶液呈碱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8.0%。有毒,具强刺激性。
三乙胺可用乙醇和氨作用制得。将乙醇和液氨在氢气存在下,经气化后进入预热器(150±5℃)进行预热,然后进入装有铜-镍-白土催化剂的第一反应器(190±2℃)和第二反应器(165±2℃)进行合成,生成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的混合物。
经冷凝后,再经乙醇喷淋吸收得三乙醇胺粗品,最后经分离、脱水和分馏,收集88-90℃馏分得三乙胺。
原料消耗定额:乙醇(95%)2300kg/t、液氨(99%)500kg/t、氢气(99%)150标立方米/t。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乙胺
吡啶可以从炼焦气和焦油内提炼。吡啶及其衍生物也可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汉奇吡啶合成法,这是用两分子的β-羰基化合物,如乙酰乙酸乙酯与一分子乙醛缩合,产物再与一分子的乙酰乙酸乙酯和氨缩合形成二氢吡啶化合物,然后用氧化剂(如亚硝酸)脱氢,再水解失羧即得吡啶衍生物。吡啶也可用乙炔、氨和甲醇在500℃通过催化剂制备。吡啶的许多衍生物是重要的药物,有些是维生素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吡啶的衍生物异烟肼是一种抗结核病药,2-甲基-5-乙烯基吡啶是合成橡胶的原料。
中文名称: 吡啶
汉语拼音: bǐ dìng
英文名称: pyridine
中文名称2: 氮(杂)苯
CAS No.: 110-86-1
分子式: C5H5N
分子量: 79.10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熔点(℃): -42
沸点(℃): 115.3
相对密度(水=1): 0.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3
饱和蒸气压(kPa): 1.33/13.2℃
闪点(℃): 17
引燃温度(℃): 482
爆炸上限%(V/V): 12.4
爆炸下限%(V/V): 1.7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维生素、磺胺类药、杀虫剂及塑料等。
健康危害: 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后,轻者有欣快或窒息感,继之出现抑郁、肌无力、呕吐;重者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强直性痉挛、血压下降。误服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吸入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步态不稳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可发生肝肾损害。可致多发性神经病。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皮炎,有时有光感性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与硫酸、硝酸、铬酸、发烟硫酸、氯磺酸、顺丁烯二酸酐、高氯酸银等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化学性质
三氟乙酸(TFA).是一种强羧酸,pKa=0.23,能够刺激人体组织和皮肤。只有轻微的毒性,但是在不流动的地表水中富集则会影响农业和水生系统,并且TFA经历微生物降解产生温室气体CHF3.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
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无机盐和有机盐最大的区别就是构成它们的酸根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很大一部分都决定于酸根。比如无机盐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而有机盐则与某些非极性试剂有亲和力。
无机盐是无机酸(盐酸、硫酸、硝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就叫做无机盐。无机盐是指不含碳元素的盐类,有机盐是指含碳元素的,但是不包括碳酸盐。有机盐是有机酸跟碱(羧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就叫做有机盐。
无机盐
无机盐的基本介绍
无机盐是存在于体内和食物中的矿物质营养素,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综合组成。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盐,约占人体重量的4~5%。其中含量较多的(>5g)为钙、磷、钾、钠、氯、镁、硫七种;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称为常量元素。
有机盐
有机盐的基本介绍
有机盐在有机结构上只有少数基团是离子的形态(羧基等),它们的作用在有机结构上,像药物、维生素等,而制成盐是为了让难以溶于水的有机物变得易溶。
有机盐是有机酸,或者有机碱与其他酸和碱(可以是有机的也可以是无机的)反应形成的盐。如醋酸钠(有机酸,无机碱盐),溴化四丁基铵(无机酸,有机碱),乙酸吡啶盐(有机酸,有机碱) ,甲基钠(烷基盐),乙醇钠(强碱)
健康始终是消费者zui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企业新的财富增长点。因此,各大洗涤剂生产企业希望能找到某种可添加到洗涤产品中的高效环保的杀菌剂,使人们通过日常清洗活动即可达到除菌或抗抑菌的目的,从而,降低致病性微生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下面将对洗衣液中常用的杀菌剂进行简单的分类介绍,分析目前杀菌剂在洗衣液市场的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杀菌剂未来在洗衣液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洗涤用品使用抗菌剂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护织物,二是抑制细菌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抗菌剂的抗菌方式有溶出型和非溶出型。溶出型抗菌剂在培养基上向周围扩散并形成抑菌环,在抑菌环内的细菌均会被杀灭并不再生长,达到抗菌效果;非溶出型抗菌剂其周围不会形成抑菌环,主要靠抗菌剂直接与细菌接触,凡是能与抗菌剂接触到的细菌都会被吸附杀灭,无法存活繁殖,这种方式亦称吸附灭菌。目前,洗衣液中常用的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三氯卡班(TCC)
T C C ,化学名叫 3 , 4 , 4 -三氯均二苯脲,俗名三氯碳酰替苯胺、三氯卡班,化学分子式为C1 3H9C13N2O,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广谱抗菌剂。由于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酵母菌、病毒等均具有广泛高效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因而被作为杀菌剂和防腐剂广泛应用于洗涤用品、化妆品、医用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织物及皮革整理剂和除臭剂等产品中。TCC杀菌速度快,安全无毒,不溶于水,一旦应用于皮肤或纤维织物,冲洗时不易被水冲走,因此,持续发挥杀菌、抑菌效果。TCC是一种阴离子型杀菌剂,它在洗涤剂中的配伍性和稳定性好,对于光、热稳定,不会引起品变色,也不会沾染衣物和皮肤。经测定,添加三氯卡班后,对液体洗涤剂的去污力,发泡力均没有明显影响,且高低温稳定性良好。与皂基常用的碱性介质有较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因此,特别适用于肥(香)皂、沭浴露、洗衣粉和洗衣液、洗手液等洗涤产品中。
2. 三氯生( TCS)
三氯生,学名 “二氯苯氧氯酚”,化学分子式为C2H7Cl3O2, 化学名称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又名“三氯新”、 “三氯沙”、 玉洁纯MP(Irgacare MP)、 玉洁新DP-300等。常态下,三氯生为白色或灰白色的晶状粉末,稍有酚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碱液和有机溶剂,对引起感染或病原性革兰式阳性菌、真菌、酵母菌及病毒(如甲肝、乙肝、狂犬病毒、艾滋病毒HTV)等都具有广泛的杀灭及抑制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性,对抗生素菌和非抗生素菌同样有效。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高效药皂/卫生香皂、卫生洗液、除狐臭/脚气雾剂、消毒洗手液、伤口消毒喷雾剂、医疗器械消毒剂、洗面奶膏、空气清新剂及冰箱除臭剂等,也用于卫生织物的整理和塑料的防腐处理。更高纯度的三氯生还广泛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溃疡等疗效牙膏及漱口水中,建议使用浓度为0.05%~ 0.3%。
三聚氰胺(化学式:C3N3(NH2)3),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水>甲酰胺>三氟乙酸>DMSO>乙腈>DMF>六甲基磷酰胺>甲醇>乙醇>乙酸>异丙醇>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丙酮>三乙胺>正丁醇>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酸甲酯>三丁胺>甲乙酮>乙酸乙酯>三辛胺>碳酸二甲酯>乙醚>异丙醚>正丁醚>三氯乙烯>二苯醚>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甲苯>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石油醚)(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