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作用机制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有以下作用机制。
1、EDTA—5Na能迅速于钙,镁,铁,铅,铜,锰等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尤其对高价态显色金属络合能力强,因此广泛应用于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增效剂:软水剂。纺织印染工业助剂。分析化学的基准试剂。鳌合滴定剂等。
2、作为过氧化氢分解抑制剂用于纺织物漂白和造纸纸浆漂白工艺中。
只是酸度缓冲和络合金属离子edta也可用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或者hedp(羟基乙叉二磷酸)等半水油混溶成分代替。edta本身用同系物的二钠或者四钠盐也能溶于水溶液。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有天然性的和人为性的两种。人类环境中存在着铀、钍族元素和钾 40 等天然放射性物质,加上宇宙辐射线一个人每年受到大约 100 毫雷姆的放射性辐射称自然本底辐射。人为性的主要是核武器试验而产生的沉降物,仅 1961 - 1962 年一年之间就达 337 兆吨,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其它的如核燃料的开采与加工、核反应堆的泄漏、核燃料的再处理等加剧了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一次性受到大量的放射线照射可引起死亡,如二战期间原子弹袭击使广岛、长崎成一片废墟。受到较大剂量的放射性辐射后经一定的潜伏期可出现各种组织肿瘤或白血病。辐射线破坏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易并发感染、缩短寿命。此外放射性辐射还有致畸、致突变作用,在妊娠期间受到照射极易使胚胎死亡或形成畸胎。
放射性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种放射性“三废”的治理与排放的管理,制订放射性防护标准,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以减少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此外应加强个人防护,尽量远离放射源,必要时穿防护服。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空气、饮用水及复杂的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或者以外照射的方式危害人类健康,引起放射性病 。
具体来说就是:
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射线和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会给生物带来危害。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源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及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度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核武器试验,核工业的放射性废物排放,各种核事故泄漏,以及各种带辐射源的装置,如X射线源和电视机显像管等。
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使几十万人死亡,大批幸存者也饱受放射病的折磨。大气核试验,使大量的放射性沉降物污染了大气、地面和海洋。核电站在燃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放射性废物。还有核潜艇事故、携带核弹的飞机失事、用核电源的人造卫星坠入大气层等事件,同样会造成核污染。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由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它们发出的射线会破坏机体内的大分子结构,甚至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结构,给人体造成损伤。高强度射线会灼伤皮肤,引发白血病和各种癌症,破坏人的生殖机能,严重的能在短期内致死。少量累积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官、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受到损害,发病过程往往延续几十年。
常规三废污染
是严重的公害。三废指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指水、空气、土壤等各项生态因素在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噪声以及废热等的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物体正常活动的现象。三废不加处理排入环境后,三废中的汞金属可以生成甲基汞,毒性增大,通过食物链进入鱼体,人吃鱼,汞在人体内积累中毒。日本九州南部水俣镇人民受害一万多人,发病一百八十人,死亡五十多人,以后汞积累引起的疾病叫“水俣病”。另外三废中的镉,在人体中积累以后,会破坏骨胳中钙的代谢,肾受损,骨疼难忍,最后骨软化萎缩,自然骨折,一般人体从摄入镉到发病需经十至三十年,所以应提倡工农业生产中无废料生产或少废料生产,推广循环使用工艺。如,回收造纸业中烧碱,就相当于我国年产烧碱的三分之一。回收炼焦的煤气可达三十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煤气量的十倍。
2、另外纠正一下一楼的回答,DTPMPA.NA产品对于油田中的BaSO4的阻垢效果还是比较差的,此产品更倾向于阻碳酸钙和硫酸钙垢。
3、目前油田中因为用水要求和污水处理难度的增加,特别是压裂返排液的二次使用甚至多次使用,是油田管道结垢情况更加严峻,针对以上情况,我们133经过709多年努力,90366与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合作,并节后油气院多年研究经验,在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现场实验,开创新型阻垢剂QH-7510油田专用阻垢剂,碳酸钙>95%,硫酸钙>95%,硫酸钡>95%的优异效果,并出口中东、北欧等地,获得国内国外油田、油服公司的一致好评。
作者维新:cq17311
产品名称:
三水合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分子式:
NaFeC10H12N2O8.3H2O
分子量:
421.11
CAS
No:
15708-41-5
别名:
乙二胺四乙酸铁,NaFeEDTA
物化性质:
NaFeEDTA为浅黄色或黄褐色粉末,呈弱酸性,易溶于水,具有氧化性。
应用范围:
作为螯合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营养剂、聚合反应助剂、摄影化学品添加剂等。
名称
质量指标
外观
浅黄色或黄褐色粉末。
总活性铁
%
≥
12.8。
PH
3.8-6.0(20℃,1%水溶液)。
水不溶物
%
≤
0.1。
质量指标:
包装贮存:
包装袋为三合一复合袋,25Kg/袋。本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库房中,忌与碱性物质、强氧化剂混存。
常用的有硅酸钠及乙二胺四醋酸钠盐(EDTA)锡酸钠,焦磷酸钠,8—羟基喹啉等等.硅酸钠除了作稳定剂以外,另一方面它同时也是碱剂.目前工业生产中都采用硅酸钠或与其他稳定剂混用.
一般来说过氧化氢是不需要稳定剂的,只要过氧化氢只要在低浓度的情况下而且在不见光低温的情况下就很稳定了.
我们实验室的过氧化氢就是这么储藏的.
而且,如果有所谓的稳定剂存在的话,那你做实验的时候还要考虑稳定剂是否会影响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