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求由于苯和苯系物造成污染的案例

慈祥的冬天
发嗲的哑铃
2023-01-27 17:59:00

求由于苯和苯系物造成污染的案例

最佳答案
冷艳的招牌
沉静的母鸡
2025-07-19 05:18:46

案例一、苯污染造成畸形女婴 5月14日,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外地来京打工的孕妇李荣菊引产下一个畸形女婴。这个刚刚5个月的胎儿没有胃,更奇特的是她的嘴巴尖尖地向外伸 出,竟高过鼻子、下腭处还有个小洞。前几天,李荣菊来医院做B超检查,医生发现胎儿畸形,便建议进行引产,结果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据孕妇本人讲,她 曾生过小孩,并没有异常,本人身体也很正常,只是她的丈夫是一名常年从事室内装修的油漆工,她本人打工的地方也刚装修过,因此妇幼保健院推测孕妇很可能是 在怀孕期间接触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才产生畸形胎儿。 为此,这家医院的妇幼保健专家特别提醒新结婚的青年夫妇,孕前和孕期都不要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注意新房室内空气质量,不应吸烟、酗酒,怀孕后要定期到医 院检查。

案例二、苯污染祸害一家人 3月19日,山西太原阳泉一名为刘巧英的女同志向检测部门的同志诉说了家庭装修给自己全家带来的不幸。 2001年8月份,为了美化居室环境,刘女士一家决定自己动手把居住多年的46平米的两居室简单装修一下,于是购买了装饰漆、醇酸树脂漆8桶(6元/ 桶),用于粉刷门窗。由于在产品中未注明详细的使用说明,刘女士一家在不知道其危害的情况下,仍然居住在刚装修完的房间里。 装修以后,一家人在室内居住,开始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掉头发、耳朵肿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2001年11月份,刘女士一家先后发病,年仅 18岁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突发白血病,刘女士也感觉得浑身无力,经检查血小板下降、红血球升高。一家人,为看病花了很多钱,但是,儿子的病情并未有明显好 转。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花钱费力装修完的房间,竟是一个十足的“毒气室”。 祸害刘女士一家的罪魁祸首就是苯系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它存在于油漆、胶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由于苯属芳香烃类,人一时不易警觉其毒性。但如果在散发 着苯气味的密封房间里,人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脱离现场,便会导致死亡。另外苯也可致癌,引发血液病等,已经被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

案例三、新居成了氨气室 购买没两年的商品房室内氨所严重超标,竟需要20年才能挥发完,业主愤然将房产商告上法院,要求立即搬出该房,并索赔87万。 2000年8月2日,北京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商品房预售契约》,购买了某家园两套商品房,2001年3月底装修完入住。但其 后不久便发现房屋内有无法忍受的异味。同年5月,北京一健身俱乐部里租用该公司房屋,要求该公司做室内气体检测,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协议,俱乐部支付 了1.2万元的订金。2001年9月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一套室内空气中氨气浓度超出国家标准7倍,该气体20年才能挥发完。故该公司将俱乐部订金退还。 原告曾与被告房地产公司协商解决此事,但被告没有予以答复和处理。

案例四、 2002年8月,北京消费者朱女士花4万多元购买了一辆国产奥拓轿车,同年9月底,朱女士发现身上有大量出血点,被医院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并接受治疗。2003年3月,朱女士因医治无效病逝。

朱女士的家属认为朱女士的病情与其所购买车辆的车内空气苯含量超标有关。2003年11月,朱女士的家属向法院起诉经销商。

2004年4月,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做出判决,原告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证据不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示。同时,法院向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尽早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案例五、北京天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白沟镇箱包企业由于违法使用超浓度苯并缺乏预防措施,导致8位女工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

其他、在福建,以制鞋业为支柱产业的泉州又频发制鞋女工苯中毒事件。来自安徽的打工妹王宝霞1998年到福建晋江一制鞋厂打工,2000年8月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才知已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即“苯中毒”。2000年春节前后,在同一家鞋厂打工的5名女制鞋工人,先后因慢性苯中毒住进了医院,其中1人已于春节前去世。她们都是晋江某制鞋企业的工人。事故发生后,泉州市环保、卫生、劳动、妇联等7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赴制鞋业较发达的各县(市)检查苯污染治理情况,结果发现问题比报端披露的要严重得多。 不仅在福建,苯中毒也弥漫到全国其他省份。2000年5月初,广东省南海市发生全国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苯中毒事故。该市平洲区誉东鞋厂打工的欧美玖、欧满玖两兄弟,因感到身体不适,便回家乡湖南省永州市休息,后经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患上由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此事反映出去后,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便立即对誉东鞋厂的200多名工人进行体检,结果发现有44名工人患有如此症状需入院治疗。而对可能使用不合格胶水的其他17间鞋厂的工人体检发现,这17间工厂苯中毒者达67人,其中有10名重症患者,有1人曾发出病危通知书。 浙江温岭,全国主要产鞋区,有2000多家制鞋企业。自2001年12月起,浙江温岭陆续出现苯中毒病人,患者均为制鞋企业员工。截至今年1月21日,温岭已陆续收治了28例慢性苯中毒和疑似苯中毒病人。目前已有4人死亡,22人继续住院接受治疗,仅有2人出院。专家调查发现,发生苯中毒的职工普遍在企业工作4-8年。 2001年11月20日,一个名叫林海正、出生仅7个多月的残疾女婴向其母亲工作单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索赔50万元的巨额索赔案,在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据起诉状诉称,原告的母亲曹宏莎是被告单位工人,自1997年2月起至怀孕两个月,一直在“依维菌素”生产线上任投料工,合成这些药品(依维菌素是一种出口兽药)的原料中有苯、甲苯等对人体特别是育龄妇女身体有害的物质。被告从未对待孕及怀孕的女工采取过有效保护措施,并规定怀孕5个半月内不能请假。2001年3月28日,曹宏莎生下了一个残疾女婴林海正———除了左手两根手指,其余手指残缺。林建勇怀疑是妻子车间苯中毒致胎儿畸形。而被告方海正药业认为目前无法证明工作环境对胎儿致畸有直接影响。此案虽然尚在审理中,未有判决结果,但苯中毒对怀孕妇女的危害性已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 从去年入冬时开始,北京天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陆续有好多女工因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以及例假不止而病倒。目前已有20人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2人死亡。

今年春节前,河南省许昌姑娘吕继香重病住进医院,诊断结果是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年三十,她被家人抬回家过年。正月初三又被抬到医院;正月初六,她病情恶化,鼻子内出血不止。初八夜里,吕继香便过几次血屎后就死了。同样的症状,在春节前后,又有5人相继死去。这些人都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的一些使用超浓度苯皮包厂打过工。其中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6岁。 据资料分析,苯中毒一般集中在制鞋业、皮革加工业、箱包及玩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中女性是劳动的主体。而新兴的装修业,由于使用含苯涂料,也出现了苯中毒事故。调查发现,山西阳泉21个小厂涂装作业,苯浓度平均超标5.23倍,检测合格率24%,发现苯中毒观察对象8例。随着大量农村女青年进城务工,妇女特殊危害日益突出。涂装女性占职工的比例,也已从80年代初期的38.5%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43.6%,年龄趋向年轻化,未婚女工比例增高。

最新回答
谦让的小蜜蜂
贪玩的灯泡
2025-07-19 05:18:46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是一起发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大安全事故。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总能量约为 450 吨 TNT 当量。 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

截至2015年12月10日,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标准和规定统计,事故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016年11月7日至9日,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所涉27件刑事案件一审分别由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9家基层法院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并于9日对上述案件涉及的被告单位及24名直接责任人员和25名相关职务犯罪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宣判后,各案被告人均表示认罪、悔罪 。天津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武岱等25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别被以玩忽职守罪或滥用职权罪判处三年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李志刚等8人同时犯受贿罪,予以数罪并罚 。

勤奋的水蜜桃
时尚的蜻蜓
2025-07-19 05:18:46

真实案例告诉你甲醛有多可怕!

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2~3倍,

严重的情况下能达到100多倍

6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甲醛极易引发孩子的血液病、

鼻癌、肺癌等

……

甲醛本身是一种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具有挥发性,同时它还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极易被辨别。

甲醛多做成37%-50%浓度的水溶液,其中40%的水溶液也叫福尔马林,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用于保存尸体标本、杀菌消毒的溶液。而甲醛对人体的伤害跟福尔马林保存尸体的原理一样

治理室内污染比治理空气污染更重要!

昨为一名呼吸病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钟南山,

最关心的还是人们的呼吸健康。

今年两会,钟南山又带来了有关大气环境治理的相关建议。

不过这一次,他的目光从室外移向室内。

钟南山认为,治理空气污染,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室外。

今年应更加重视室内污染的治理,因为80% 的时间在室内,

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室外造成的污染还严重。

诚如视频中所说,

甲醛污染已经成为

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呵护家人健康,

请从室内空气开始!

健康的呼吸,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家人的健康好比数字1,

事业、家庭、地位、钱财是0;

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

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

那么,怎么解决室内装修污染?

装修污染影响身体健康,严重的可能导致癌症。

那么咱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咱们用硅藻泥,是不是很必要了!

首先咱们必须也很有必要选择一款不产生甲醛的产品--硅藻泥。

其次水性硅藻泥主要原料源至海洋海藻类植物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硅藻矿物—硅藻土。配以贝壳粉、海泡石等天然生态涂料,引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生产线精制而成。产品经国家权威部门检验和检测证明,其产品本身不含甲醛、苯、二甲苯、重金属、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对室内空气中游离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消除率高达92%以上,杀菌消毒率高达96%以上。

并且水性硅藻泥独具的“分子筛”,让新装修后的地板、沙发、家具等散发的游离甲醛、苯、氨、氡、TVOC等有害物质被水性硅藻泥张开的数以万计的小孔吸收、分解、消除,很好地解决了目前严重困扰居家的室内污染问题。以初期甲醛浓度为2.5 mg/m3(超标30倍)的居室为例检测,1小时后室内甲醛浓度即降低至0.03mg/m3(注:国标为0.08mg/m3),4小时甲醛浓度接近于0。甲醛的释放年限是3~15年,而水性硅藻泥寿命能达到20年。所以,室内每天不断散发的有害物质,水性硅藻泥都能张网以待,释放多少,分解多少。

忧郁的秋天
俊秀的斑马
2025-07-19 05:18:46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有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体内分布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最多,后依次为骨髓、脑、血液、肾和肝。工业用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毒性略有差异,均属低毒类。据报告,三名工人吸入浓度为43.1g/m3的二甲苯,18.5小时后一名死亡,尸检可见肺淤血和脑出血,另两名工人丧失知觉达19~24小时,伴有记忆丧失和肾功能改变。此外,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欲丧失、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同时二甲苯也是一种麻醉剂,长期接触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高毒致癌物质,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故对其含量应严加控制。甲苯和二甲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在涂料中常相互取代使用,对人体的危害呈相加作用,故对涂料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含量可作总量控制。目前涂料生产企业已很少用苯作为溶剂使用,木器涂料中的苯主要是作为杂质由甲苯和二甲苯带入的,苯含量的高低与甲苯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有关,从石油中提炼的甲苯和二甲苯中苯含量较低,而从煤焦油中提炼的则较高

温暖的小蜜蜂
默默的吐司
2025-07-19 05:18:46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能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性月经异常、皮肤干燥、龟裂、皮肤炎等。

甲苯本身对人体只有轻微损害,但少量就能导致死亡。工业甲苯中经常掺有少量苯。甲苯与苯这两种结构十分类似的化合物在毒性上却有极大的差异。与苯的氧化反应不同,甲苯的氧化反应基本都并不在苯环上,而在甲基上发生。因此,苯氧化后常产生的具有强致癌性的环氧化物,在甲苯的氧化物中极少出现。

扩展资料

1、历史

1844年甲苯由法国科学家Henri Etienne Sainte-Claire Deville通过对吐鲁香胶的干馏首次制备成功,甲苯的英语名称toluene也由此而来。

1861年,德国化学家约瑟夫·威尔布兰特用甲苯作原料,首次合成了不纯的TNT。

1880年,高纯度TNT也由甲苯制备成功。

1891年,德国开发了以甲苯为基础原料的TNT工业制备法,这种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后至今仍被使用。

2、物理性质

甲苯是最简单,最重要的芳烃化合物之一。在空气中,甲苯只能不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甲苯的熔点为-95 ℃,沸点为111 ℃。甲苯带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与苯的气味类似),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清澈如水的液体,对光有很强的折射作用(折射率:1,4961)。

甲苯几乎不溶于水(0,52 g/l),但可以和二硫化碳,酒精,乙醚以任意比例混溶,在氯仿,丙酮和大多数其他常用有机溶剂中也有很好的溶解性。甲苯的粘性为0,6 mPa s,也就是说它的粘稠性弱于水。甲苯的热值为40.940 kJ/kg,闪点为4 ℃,燃点为535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苯

知性的秀发
老实的山水
2025-07-19 05:18:46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属于化学品。现在高科技社会笼罩之下的化学品越来越丰富,包括家庭中广泛应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干洗剂等等他们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但同时也在散发着有毒气体。

化学品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致癌性等特质,导致人员中毒事故屡有发生。关注和了解化学品的危害,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尽管国际上对于化学品管理一直在努力,但是进展也一直很缓慢,成果并不充分。化学品和眼部接触导致的伤害,轻至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至永久性的伤残,伤害严重程度取决于中毒的剂量,以及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

化学毒性危险化学品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如常见毒性危险化学品铅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肾脏损害;三硝基甲苯中毒可出现白内障、中毒性肝病、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同一种毒性危险化学品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其损害的器官及表现也有很大差别。

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通常空气中含氧21%,如含氧浓度降到18%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空间有限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人体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发生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多样的。

羞涩的故事
忧心的秀发
2025-07-19 05:18:46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8月18日,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务院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杨焕宁同志(时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安全监管总局局长)任组长,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全国总工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全面负责事故调查工作。同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爆炸、消防、刑侦、化工、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

调查认定,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吉运二道95号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北纬39°02′22.98″,东经117 °44′11.64″。地理方位示意图见图1)运抵区(“待申报装船出口货物运抵区”的简称,属于海关监管场所,用金属栅栏与外界隔离。由经营企业申请设立,海关批准,主要用于出口集装箱货物的运抵和报关监管)最先起火,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23时34分37秒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事故现场形成6处大火点及数十个小火点,8月14日16时40分,现场明火被扑灭。

(二)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现场按受损程度,分为事故中心区(航拍图见图2、示意图见图3)、爆炸冲击波波及区(示意图见图4)。事故中心区为此次事故中受损最严重区域,该区域东至跃进路、西至海滨高速、南至顺安仓储有限公司、北至吉运三道,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两次爆炸分别形成一个直径15米、深1.1米的月牙形小爆坑和一个直径97米、深2.7米的圆形大爆坑。以大爆坑为爆炸中心,150米范围内的建筑被摧毁,东侧的瑞海公司综合楼和南侧的中联建通公司办公楼只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堆场内大量普通集装箱和罐式集装箱被掀翻、解体、炸飞,形成由南至北的3座巨大堆垛,一个罐式集装箱被抛进中联建通公司办公楼4层房间内,多个集装箱被抛到该建筑楼顶;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警车和位于爆炸中心南侧的吉运一道和北侧吉运三道附近的顺安仓储有限公司、安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储存的7641辆商品汽车和现场灭火的30辆消防车在事故中全部损毁,邻近中心区的贵龙实业、新东物流、港湾物流等公司的4787辆汽车受损。

……………………………………

爆炸冲击波波及区分为严重受损区、中度受损区。严重受损区是指建筑结构、外墙、吊顶受损的区域,受损建筑部分主体承重构件(柱、梁、楼板)的钢筋外露,失去承重能力,不再满足安全使用条件。中度受损区是指建筑幕墙及门、窗受损的区域,受损建筑局部幕墙及部分门、窗变形、破裂。

严重受损区在不同方向距爆炸中心最远距离为:东3公里(亚实履带天津有限公司),西3.6公里(联通公司办公楼),南2.5公里(天津振华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北2.8公里(天津丰田通商钢业公司)。中度受损区在不同方向距爆炸中心最远距离为:东3.42公里(国际物流验放中心二场),西5.4公里(中国检验检疫集团办公楼),南5公里(天津港物流大厦),北5.4公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受地形地貌、建筑位置和结构等因素影响,同等距离范围内的建筑受损程度并不一致。

爆炸冲击波波及区以外的部分建筑,虽没有受到爆炸冲击波直接作用,但由于爆炸产生地面震动,造成建筑物接近地面部位的门、窗玻璃受损,东侧最远达8.5公里(东疆港宾馆),西侧最远达8.3公里(正德里居民楼),南侧最远达8公里(和丽苑居民小区),北侧最远达13.3公里(海滨大道永定新河收费站)。

(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55人),8人失踪(天津港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住院治疗(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其中办公楼宇、厂房及仓库等单位建筑73幢,居民1类住宅91幢、2类住宅129幢、居民公寓11幢)、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

截至2015年12月10日,事故调查组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等标准和规定统计,已核定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尚需最终核定。

(四)环境污染情况。

通过分析事发时瑞海公司储存的111种危险货物的化学组分,确定至少有129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燃烧或泄漏扩散,其中,氢氧化钠、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金属镁和硫化钠这6种物质的重量占到总重量的50%。同时,爆炸还引燃了周边建筑物以及大量汽车、焦炭等普通货物。本次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逾百种,对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1.大气环境污染情况。事故发生3小时后,环保部门开始在事故中心区外距爆炸中心3-5公里范围内开展大气环境监测。8月20日以后,在事故中心区外距爆炸中心0.25-3公里范围内增设了流动监测点。经现场检测与专家研判确定,本次事故关注的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为氰化氢、硫化氢、氨气和三氯甲烷、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监测分析表明,本次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大气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事故发生后至9月12日之前,事故中心区检出的二氧化硫、氰化氢、硫化氢、氨气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标准值1-4倍;9月12日以后,检出的特征污染物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事故中心区外检出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氰化氢、硫化氢、氨气、三氯甲烷、苯、甲苯等,污染物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天津市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059-95)等规定的标准值0.5-4倍,最远的污染物超标点出现在距爆炸中心5公里处。8月25日以后,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稳定达标,9月4日以后达到事故发生前环境背景值水平。

采用大气扩散轨迹模型、气象场模型与烟团扩散数值模型叠加的空气质量模型模拟表明,事故发生后,在事故中心区上空约500米处形成污染烟团,烟团在爆炸动力与浮力抬升效应以及西南和正西主导风向的作用下向渤海方向漂移,13-18小时后逐步消散。这一模拟结果与卫星云图显示的污染烟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吻合。对天津主城区和可能受事故污染烟团影响的地区(北京、河北唐山、辽宁葫芦岛、山东滨州等区域)事故发生后3天内6项大气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模拟了事故发生后18小时内污染烟团扩散对上述区域近地面大气环境的影响,均显示污染烟团基本未对上述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本次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外近地面大气环境污染较快消散的主要原因是:事故发生地位于渤海湾天津市东疆港东岸线的西南侧,与海岸线直线距离仅6.1公里;在事故发生后污染烟团扩散的24小时内,91.2%的时间为西南和正西风向,在以后的9天内,71.3%的时间为西南和正西风向。事故发生地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快速飘散。

2.水环境污染情况。本次事故主要对距爆炸中心周边约2.3公里范围内的水体(东侧北段起吉运东路、中段起北港东三路、南段起北港路南段,西至海滨高速;南起京门大道、北港路、新港六号路一线,北至东排明渠北段)造成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氰化物。事故现场两个爆坑内的积水严重污染;散落的化学品和爆炸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随消防用水、洗消水和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至地表积水区,大部分进入周边地下管网,对相关水体形成污染;爆炸溅落的化学品造成部分明渠河段和毗邻小区内积水坑存水污染。8月17日对爆坑积水的检测结果表明,呈强碱性,氰化物浓度高达421毫克/升。

天津市及有关部门对受污染水体采取了有效的控制和处置措施,经处理达标后通过天津港北港池排入渤海湾。截至10月31日,已排放处理达标污水76.6万吨,削减氰化物64.2-68.4吨,折合121-129吨氰化钠。目前,由于雨雪水和地下水的补给,爆坑内仍有少量污水,正在采用抽取外运及工程隔离措施开展处置。

由于海水容量大,事故处置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得当,并从严执行排放标准,本次事故对天津渤海湾海洋环境基本未造成影响。在临近事故现场的天津港北港池海域、天津东疆港区外海、北塘口海域约30公里范围内开展的海洋环境应急监测结果显示,海水中氰化物平均浓度为0.00086毫克/升,远低于海水水质I类标准值0.005毫克/升。此外,与历史同期监测数据相比,挥发酚、有机碳、多环芳烃等污染物浓度未见异常,浮游生物的种类、密度与生物量未见变化。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中心区外5公里范围内新建了27口地下水监测井,监测结果显示:24口监测井氰化物浓度满足地下水III类水质标准;3口监测井(2口位于爆炸中心北侧753米处,1口位于爆炸中心南侧964米处)氰化物超过地下水III类水质标准,同时检出硫酸盐、三氯甲烷、苯等本次事故的相关污染物。近期超标地下水监测井的监测结果表明,污染浓度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初步分析,事故中心区外局部30米以上地下水受到污染,地表污染水体下渗、地下管网优势通道渗流是地下水受污染的主要原因。事故中心区及其附近地下水的污染范围与成因仍在进一步勘查确认中。

3.土壤环境污染情况。本次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土壤造成污染,部分点位氰化物和砷浓度分别超过《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 798-2011)中公园与绿地筛选值的0.01-31.0倍和0.05-23.5倍,苯酚、多环芳烃、二甲基亚砜、氯甲基硫氰酸酯等有检出,目前仍在对事故中心区的土壤进行监测。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外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事故发生一周后,有部分点位检出氰化物。一个月后,未再检出氰化物和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虽检出重金属,但未超过《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中公园与绿地的筛选值;下风向东北区域检测结果表明,二恶英类毒性当量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居住用地二恶英类致癌风险筛选值,苯并[a]芘浓度低于《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中公园与绿地的筛选值。

4.特征污染物的环境影响。事故造成320.6吨氰化钠未得到回收。经测算,约39%在水体中得到有效处置或降解,58%在爆炸中分解或在大气、土壤环境中气化、氧化分解、降解。事故发生后,现场喷洒大量双氧水等氧化剂,极大地促进了氰化钠的快速氧化分解。但是,截至10月31日,事故中心区土壤中仍残留约3%不同形态的氰化钠,以及少量不易降解、具有生物蓄积性和慢性毒性的化学品与二次污染物。

5.事故对人的健康影响。本次事故未见因环境污染导致的人员中毒与死亡的情况,住院病例中虽有17人出现因吸入粉尘和污染物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症状,但无实质损伤,预后良好;距爆炸中心周边约3公里范围外的人群,短时间暴露于大气环境污染造成不可逆或严重健康影响的风险极低;未采取完善防护措施进入事故中心区的暴露人群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

6.需要开展中长期环境风险评估。由于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污染物复杂多样,需要继续开展事故中心区环境调查与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实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介质的风险管控目标,以及相应的污染防控与环境修复方案和措施。同时,开展长期环境健康风险调查与研究,重点对事故中心区工作人员与住院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监测、判断本次事故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与损害。

二、事故直接原因

(一)最初起火部位认定。

通过调查询问事发当晚现场作业员工、调取分析位于瑞海公司北侧的环发讯通公司的监控视频、提取对比现场痕迹物证、分析集装箱毁坏和位移特征,认定事故最初起火部位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区的中部。

(二)起火原因分析认定。

1.排除人为破坏因素、雷击因素和来自集装箱外部引火源。公安部派员指导天津市公安机关对全市重点人员和各种矛盾的情况以及瑞海公司员工、外协单位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事发时在现场的所有人员逐人定时定位,结合事故现场勘查和相关视频资料分析等工作,可以排除恐怖犯罪、刑事犯罪等人为破坏因素。

现场勘验表明,起火部位无电气设备,电缆为直埋敷设且完好,附近的灯塔、视频监控设施在起火时还正常工作,可以排除电气线路及设备因素引发火灾的可能。

同时,运抵区为物理隔离的封闭区域,起火当天气象资料显示无雷电天气,监控视频及证人证言证实起火时运抵区内无车辆作业,可以排除遗留火种、雷击、车辆起火等外部因素。

2. 筛查最初着火物质。事故调查组通过调取天津海关H2010通关管理系统数据等,查明事发当日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储存的危险货物包括第2、3、4、5、6、8类及无危险性分类数据的物质,共72种。对上述物质采用理化性质分析、实验验证、视频比对、现场物证分析等方法,逐类逐种进行了筛查:第2类气体2种,均为不燃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10种,均无自燃或自热特性,且其中着火可能性最高的一甲基三氯硅烷燃烧时火焰较小,与监控视频中猛烈燃烧的特征不符;第5类氧化性物质5种,均无自燃或自热特性;第6类毒性物质12种、第8类腐蚀性物质8种、无危险性分类数据物质27种,均无自燃或自热特性;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8种,除硝化棉外,均不自燃或自热。实验表明,在硝化棉燃烧过程中伴有固体颗粒燃烧物飘落,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形成向上的热浮力。经与事故现场监控视频比对,事故最初的燃烧火焰特征与硝化棉的燃烧火焰特征相吻合(见图5、图6)。同时查明,事发当天运抵区内共有硝化棉及硝基漆片32.97吨。因此,认定最初着火物质为硝化棉。

…………………………………………。

感性的小懒虫
内向的过客
2025-07-19 05:18:46
学校与化工厂污染地块仅一路之隔。

常州外国语学校,部分在校学生手部、脸部等出现大面积红疹。视频截图

昨日,针对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身体异常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已经关注到此事,希望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调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自底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地块有关。调查也发现,污染地块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学校内污染物质与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对此,续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看到相关报道,对发生这种事情感到很震惊。她说,建校选址的环评工作非常重要,要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建校的问题。“我们希望当地教育部门配合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和调研。”

另有媒体报道,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尽快赶赴常州进行现场调查。

学校未批先建氯苯超标近10万倍

常州外国语学校现有初、高中部58个班级,约2800名师生员工。9月,该校迁至位于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新校区。自当年年底起,陆续有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家长怀疑与一路之隔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

调查发现,污染土地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此外,环评报告存在严重漏洞,学校施工时间比报告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月。

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

污染土地与常州外国语学校近一路之隔,曾是三家化工厂所在地。三家化工厂中,最大的化工厂叫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紧接着的是常宇化工和华达化工。一名在常隆化工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说,在他记载的生产日志上,像克百威、灭多威等都属于剧毒类产品。而厂里职工有时为了省事,不光将有毒废水直接排出厂外,还将危险废物偷偷埋到了地下。

由于长期在车间里接触污染产品,一些员工患上了皮肤病等职业病,在被开具相关的诊断证明后,很多人被要求提前离厂。后来,这几家企业也陆续搬离,当地政府准备在环境修复后将该地块用于商业开发。

在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上,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他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北京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指出,以上这些污染物都是早已被明确的致癌物,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白血病、肿瘤等。而当地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群体性的症状,且发病率这么高,应该与该地块的严重污染有一定关系。

环评

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

该校为何要选址在污染企业地块旁边?

按照教育部门的解释,这是因为学校原来的整体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要另建校区。他们表示,已做过相应的环评。“这个地块的土壤,包括检测都是达标的,就是因为选址的评估报告中,它也是符合规范的,是符合学校用地的。”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纪忠说。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官员认为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其实存在严重瑕疵。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阳生就指出,这份环评报告中只考虑了氨氮、重金属、pH值等常规的污染物指标,却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

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确认符合建校规范的环评报告最后还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报告还建议,为避免“所在区域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而实际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来的重污染地下水。

这份环评报告还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对此专家指出,这份报告仅仅只是提到了“必须注意”,但却没有明确提出,学校搬迁应该是在污染场地修复完成以后,这是环评的重要缺陷。

另外,作为建校依据的这份环评报告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然而学校奠基施工的时间却是2011年8月21日,也就是说,学校开始施工的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建。9月,大批学生入校,但此时北边的污染土壤正在开挖修复中。

家长

家长要求学校搬迁但遭拒

由于很多学生出现了身体异常,家长们委托检测公司对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和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多项特征污染物被检出。

对空气的检测结果显示,常州外国语学校里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也都测出了丙酮、苯、甲苯、乙苯等污染物质,专家认为,这也与邻近的常隆污染地块上的污染物质对应吻合。

为减少污染工程项目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认为至少在300米以上,项目厂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之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常隆地块离学校只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还不到100米。

实际上,早在12月,有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闻到学校周边有刺激性气味,纷纷质疑学校选址不当,部分家长希望学校搬迁到其他校区过渡。

今年1月6日,学校负责人表示,应家长要求,已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但搬迁过渡不在考虑范围。常州环保部门也表示,修复工作已经停止,施工过程中可能有农药气味,很难鉴定该气味是否会对周边人群产生影响。1月10日晚间,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再度表示,经对六项关键空气质量指标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

不过这并未平息家长们的担忧。1月12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宣布从当天起暂时停课。

3月21日,常州市环保局官方微博称,环保局曾在18日夜间组织对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巡查巡测,发现并无异味。此外,4月7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官网发布《关于个别人恶意散布歪曲环境检测结果的声明》,称学校发现个别人在微信群、QQ群内发布歪曲近期环境检测结果的截图,恶意散布谣言,学校已对此报警,并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4月15日,该校官网又发布《关于常外校区环境检测结果的说明》,称检测发现“土壤及地下水检测结果满足环境质量要求”。

灵巧的小馒头
高贵的哑铃
2025-07-19 05:18:46
甲苯对人体的危害很多。甲苯进入体内以后约有48%在体内被代谢,经肝脏、脑、肺和肾最后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危害,自愿者实验证明当血液中甲苯浓度达到1250mg/m3时,接触者的短期记忆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觉运动速度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