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甲基苯酚,以及它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甲基苯酚,就是苯酚的苯环上加一个甲基,分子式:CH3C6H4OH
同分异构体有:邻间对三种。
也就是:OH-和CH3-在苯环上相邻的,OH-和CH3-在苯环上相隔一个碳的,OH-和CH3-在苯环上相对的。这三种。
甲酚,单一形态为液体,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所以甲基苯酚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光子流过分子,产生的负墒与扩散运动的平衡态。甲酚是一种有机化学物,分子式为C7H8O,几乎无色、淡紫红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类似苯酚的臭气,并微带焦臭;久贮或在日光下,色渐变深;饱和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是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合成材料助剂、染料中间体的原料。
甲酚属低毒类。毒性和苯酚相似。吸入高浓度的甲酚蒸气时,引起全身疲倦、呕吐、失眠、痉挛,严重时产生虚脱甚至死亡。误饮时腐蚀内脏器官,引起剧烈腹痛,成人致死量为8g。长时期吸入低浓度的甲酚蒸气,会使消化器官和神经受损,引起下咽困难,唾液过多,下泻,食欲减退,头痛,眼花,精神不安定,慢性肾炎,苯酚尿等。甲酚和苯酚一样能使蛋白质变性,与皮肤接触时使皮肤受损,出现斑疹。经皮肤吸收也能引起中毒。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22.1毫克每立方米。三种异构体中邻甲酚毒性最大,间甲酚的毒性最小。大鼠经口LD50邻甲酚为1350mg/kg、间甲酚为2020mg/kg、对甲酚为1800mg/kg。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8):(16×1)=21:2:4.
故答案为:(1)108;(2)21:2:4.
结构式是指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是一种简单描述分子结构的方法。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对甲基苯酚又称为抗氧剂264,抗氧防老剂T501;该产品在医药上用作TMB(二溴醛),TMP(3,4,5-三甲氧基苯甲醛)的原料中间体和消毒剂;在农药生产中也是重要的中间体;在塑料工业中用于制造酚醛树脂和增塑剂等。对甲基苯酚用于防老剂264(2,6-二叔丁基对甲酚)。包装:200KG镀锌桶或标准集罐包装。
中文名称: 间甲酚 中文别名: 间甲酚间甲基苯酚 英文名称: m-Cresol 分子式: C7H8O 分子量: 108.13 CAS号: 108-39-4
Registry number: 108-39-4
Density: 1.03
Melting point: 8-10 °C
Boiling point: 203 °C
nD20: 1.539-1.541
Flash point: 86 °C
危险性符号
T Toxic 属于有毒物质
风险术语
R24/25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R34 Causes burns.
安全术语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S45 In case of accident of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re possible).
物化性质:
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可燃液体。有苯酚气味。 熔点 12.22℃ 沸点 202.2℃ 相对密度 1.0336 折射率 1.5282 闪点 81℃ 溶解性 溶于约40倍的水(水中溶解度40℃时达2.5%,100℃时达5.5%)。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
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方程式:
CH₃-C₆H₄-OH+BR₂=CH₃-C₆H₄-BR+HBRO
1个对甲基苯酚+2个溴分子=1个甲基(任意一个甲基)的两边邻位被取代的××【即2,6-溴-对甲基苯酚(羟基在3或5位)】+2个溴化氢。
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扩展资料:
以甲苯为原料,以硫酸为磺化剂,在110~130℃进行磺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甲苯磺酸,经中和后在340~365℃下与熔融氢氧化钠进行碱熔反应,得甲酚钠,经酸化后得粗甲酚,再经蒸馏分出邻甲酚和苯酚,得到以对甲酚为主体的间、对混甲酚。
温度变化、磺化剂种类以及甲苯与磺化剂的配比决定了生成甲酚中异构体组成。南京金燕化工总公司采用磺化碱熔法可生产高纯度对甲酚。常用的磺化剂还有发烟硫酸、氯磺酸。
甲苯磺化法制备对甲酚是最早的工业化方法,此法工艺较成熟,但需消耗大量的酸、碱,设备腐蚀问题大,目前该法还是生产对甲酚的主要方法。
对甲氧基苯酚:由于甲氧基在对位,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但给电子共轭效应更大一些。苯环上电子云越密集,则酸性越小,给电子诱导效应使得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相应酚类的酸性降低。
而甲基虽然也是给电子基团,但给电子效果不如甲氧基(给电子共轭)明显。
注意:甲氧基只在邻对位上才表现出给电子效应。
很高兴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给好评)~~
用化学方法鉴别苯甲醚和对甲基苯酚的方法是看能否和氢氧化钠水发生溶液反应。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苯甲醚作为醚,是不溶于水的;对甲基苯酚作为酚,是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继而溶于水的。
扩展资料:
苯甲醚化学性质:
1、稳定性
易燃,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和碱一起加热,醚键容易断裂。与碘化氢加热至130℃时,分解生成碘甲烷和苯酚。与三氯化铝和三溴化铝加热时,分解成卤代甲烷和酚盐。
加热到380~400℃分解成苯酚和乙烯。将苯甲醚溶于冷的浓硫酸中,加入芳香族亚磺酸,则在芳环对位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亚砜,并呈现蓝色。此反应可用来检验芳香族亚磺酸(Smiles试验)。
反复与人的皮肤接触,可引起细胞组织脱脂、脱水而刺激皮肤。生产车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2、还原性。
被HI还原成苯酚(实验室中,为保护酚羟基,常用一碘甲烷将酚氧化为稳定的醚键,再用HI还原,以避免酚羟基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