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有几种类型的价电子
2种。苯酚,相对分子质量94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原料。有两种类型的价电子,总电子数是8。苯酚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苯酚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2杂化,sp2杂化是由同一层的一个s轨道与3个p轨道中的两个形成,多用于形成两个单键与一个双键,即形成有机物中的烯烃、醛、酮、酰等。Sp2轨道杂化是基于轨道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轨道杂化方式。
在苯酚分子中,氧原子的价电子是以sp2杂化轨道参与成键的。酚羟基中氧原子上的一对未共用电子对所在的p轨道,与苯环的六个碳原子的p轨道是平行的,它们是共轭的,因此,由于氧原子上的部分负电荷离域而分散到整个共轭体系中,所以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减弱了O-H键,有利于氢原子离解成为质子和苯氧负离子。且苯氧负离子上的负电荷可以更好地离域而分散到整个共轭体系中,使苯氧负离子比苯酚更稳定,因此酚容易离解出质子而呈酸性。
一般的醇的羟基,sp3杂化,连到sp3杂化的C上。但烯醇是与sp2杂化的C连,所以高度不稳定。苯酚的羟基氧虽然是sp2杂化,但由于苯环的大pi 键,可以形成P-pi 共轭。因为可以写出三种等价的共轭结构式,那么根据价键理论,能写出的共轭式越多,物质就越稳定。所以苯酚是稳定存在的,但比醇酸性大。氧原子sp2杂化的时候,是2s轨道上的2个电子,和2个单电子的2p轨道形成3个等效的sp2轨道。这3个sp2轨道中有2个是单电子,有一个轨道是成对电子。氧sp2杂化的形式在氧气,臭氧,苯酚中存在。
酚羟基不存在双键和三键,都是单键。氧的外层有8个电子,1个电子是和碳形成的氧碳单键,一个电子对是和氢形成的氧氢单键,还有两对孤对电子,占据四个轨道。因此是sp3杂化。
如下图:
苯酚(Phenol) [1]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 [2] 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 [3] 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相关信息:
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对比苯的相应反应可以发现,苯酚环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羟基有给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苯酚的亲电取代总是发生在羟基的邻位和对位。这是羟基等给电子基团的共性。
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扩展资料
苯酚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里斯特。里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这一发现使苯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科消毒剂。里斯特也因此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
参考资料:苯酚-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