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苯酚升温多少度毒性减少

老迟到的泥猴桃
霸气的日记本
2023-01-01 10:26:26

苯酚是放在试剂瓶里加热熔化的,那水浴的温度应该提高到多少呢

最佳答案
谦让的外套
疯狂的飞鸟
2025-08-05 23:59:30

理论上水浴的温度超过41就可以了,不过要快点的话最好有50度以上.

另外要看你的苯酚含水不?含水的苯酚熔点会降低很多,大概每增加0.1%的水分,其熔点会降低0.4度(经验算法,和实际稍有偏差)!

欢迎提问苯酚的问题!!

最新回答
成就的八宝粥
忧虑的小伙
2025-08-05 23:59:30

苯酚毒理简介

低浓度酚能使蛋白变性,高浓度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  

水溶液比纯酚易经皮肤吸收,而乳剂更易吸收。吸入的酚大部分滞留在肺内,停止接触 苯二酚

很快排出体外。吸收的酚大部分以原形或与硫酸、葡萄糖醛酸或其他酸结合随尿排出,一部分经氧化变为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随尿排出,使尿呈棕黑色(酚尿)。

人口服致死量报道不一,LD为2~15g,或MLD为140mg/kg,14g/kg。国外报道酚液污染皮肤面积为25%,10分钟死亡,血酚为0.74mmol/L。

苯酚熔点:43(℃)所以在40°下是固体的。

看题目的意思了,也可以说高毒也可以说毒性中等。所以自己判断吧。

愤怒的麦片
聪慧的小松鼠
2025-08-05 23:59:30
晶体状态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水,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会浑浊,

温度升高到65度,苯酚和水互溶,就像酒精溶于水一样,所以澄清

回复常温就和第一个空一样了

(苯酚在常温下是液体,怎么也不可能是晶体状态,)

(既然是苯酚溶于水,有一定的溶解度,大部分应该还是水吧)

(第三个的情况应该和第一个的情况一样,因为苯酚没有和水反应,冷却后也是常温,)

落后的跳跳糖
耍酷的煎蛋
2025-08-05 23:59:30
苯酚有毒。

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的重要原料。

苯酚的熔点是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大意的流沙
漂亮的花瓣
2025-08-05 23:59:30
A、在皮肤上不能用NaOH溶液,有腐蚀性,故A错误;

B、酒精对人的皮肤没有伤害,苯酚易溶于乙醇,可以用来洗涤皮肤的上的苯酚,故B正确;

C、不能用65℃以上的水,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故C错误;

D、冷水效果不好,因为苯酚的溶解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还单身的白昼
快乐的火龙果
2025-08-05 23:59:30
我记得好像是把环的结构破坏掉了,就溶了吧。

苯环加以个氢氧,和水放映生成什么啊。

苯酚的化学式是一个苯环上连一个"-OH" ,但是我又记得它显酸性。

哎,不会了,郁闷。

突然觉得由于苯酚结构中的羟基能溶于水,苯基难溶于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苯酚有了特有的溶解性。

呵呵,奇谈。

我现在特想翻翻以前的书,可是太懒了。

自由的蓝天
慈祥的草丛
2025-08-05 23:59:30
苯酚降解菌活性。菌株随温度升高其对苯酚的降解效率也会逐渐升高,因温度影响菌株降解苯酚酶活性,在 35度以后,,降解效率开始下降,因此影响苯酚降解菌活性。微生物细胞内酶可降低生化反应活化焓从而提高反应速率,而活化能与活化焓大致相等。

紧张的魔镜
痴情的飞机
2025-08-05 23:59:30
纯净的苯酚,常温下是无色晶体.

但是,性质较活泼,易被空气中的氧气部分氧化,略显粉红色,颜色越深,则被氧化的程度越大.

另外,它的熔点也较低,大约45度,所以温度升高会熔化成液体.

冷静的金鱼
清脆的酸奶
2025-08-05 23:59:30
2,4-二叔丁基苯酚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通过厌氧产甲烷毒性实验和活性污泥呼吸抑制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2,4-二叔丁基苯酚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厌氧和好氧毒性。结果表明:当2,4-二叔丁基苯酚质量浓度<13.14 mg/L时,对厌氧微生物无抑制作用其质量浓度为13.14~40.56 mg/L时,为轻度抑制质量浓度为40.56~152.41 mg/L时,为中度抑制质量浓度>152.41mg/L时,为重度抑制。2,4-二叔丁基苯酚对好氧微生物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50)为49.61 mg/L。2,4-二叔丁基苯酚为0~250 mg/L时,好氧毒性大于厌氧毒性,质量浓度>250 mg/L时,厌氧毒性高于好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