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酸性是体现在石碳酸根上而非-OH是吗?就像水的酸性体现在H+,而非OH-上一样,是吗?
无论什么酸性物质,呈现酸性时都只会体现在氢离子上。如盐酸,是由于HCl溶于水,H—Cl化学键断裂,因为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所以H原子会失去电子变成H+,使得HCl溶液(盐酸)呈酸性。
苯酚的酸性是体现在 —OH基 上O—H化学键断裂后产生的H+,而非石碳酸根上。另外,石碳酸根(C6H5O-)带负电荷,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苯酚的酸性不是体现在石碳酸根上,而是H+上。
由于苯环与 —OH基 的相互作用,故 —OH基 上的H原子可以失去电子变成H+,使得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
附注:苯酚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C6H5OH ←→ C6H5O- + H+
首先是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苯酚纳和水
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a+H2O=Na+ + OH-
C6H5OH + OH- =C6H5O- +H2O
常用的高中化学电离方程式:
MgSO4==Mg2++
Al2(SO4)3==2Al3++3
CuSO4==Cu2++
AlCl3==Al3++3Cl
AgNO3==Ag++NO3
AgCl Ag++ (难溶、微溶物质在水中发生微弱电离)
NaCl==Na++Cl
Na2SO4==2Na++
NaHSO4==H++Na++
Na2SO3==2Na++
CuSO4==Cu2++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作用:
离子方程式是反映化学反应本质的一种化学方程式,在溶液中,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并不以晶体的形式存在,而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为离子(其实电离以后各离子绝大多数都是和水分子水合成为水合离子,但这是大学内容,在高中只要求写出水合前的离子,在此不作讨论)。
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间的反应,比如说HCl+AgNO3=AgCl↓+HNO3,和NaCl+AgNO3=AgCl↓+NaNO3这两个反应看似不同,但实质都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
用离子方程式就能很清楚地看清楚:Ag++Cl-=AgCl↓。而弱电解质、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或单质在溶液反应中主要还是以分子(或晶体)存在,所以在写离子方程式时仍然写分子式。所以离子方程式主要是以物质在溶液中主要的存在形式为根据写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电离方程式
乙酸和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反应,因此这二者在水中电离较大;而对于水和乙醇的比较可以通过与金属钠大反应现象,对比知道乙醇更难电离出氢离子
所以答案为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