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工业废水排放中苯酚的浓度是多少

平淡的哈密瓜
飘逸的雪糕
2023-01-01 10:19:11

工业废水排放中苯酚的浓度是多少

最佳答案
发嗲的导师
玩命的服饰
2025-08-02 23:12:13

根据工业废水标准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的规定,你必须达到1mg/L或者0.5mg/L,由于不知道你排污口所对应的水体的具体情况(请自行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者报告表,有相关说明),强烈建议你查阅上述标准,对着这个标准和环评报告来确定你具体要执行那个数值。

最新回答
干净的帆布鞋
愉快的蚂蚁
2025-08-02 23:12: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一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三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 洄游通道 水产养殖区,四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规定挥发酚类(以苯酚计)一类水限值0.002mg/L,二类水限值0.002mg/L,三类水限值0.005mg/L,四类水限值0.01mg/L,五类水限值0.1mg/L。所以苯酚含量低于0.005mg/L仍能达到三类饮用水水源标准。另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限值0.002mg/L。

忧虑的小海豚
寂寞的雨
2025-08-02 23:12:13
水体COD为将水体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氧气的量,单位一般为mg/L.

对于5ppm的苯酚水溶液,1L水中苯酚含量5mg,COD为将苯酚全部氧化所需氧气的质量;

C6H6O+7O2=6CO2+3H2O

5/94=x/224

x=11.9mg

故5ppm的苯酚溶液COD为11.9mg/L。

坚强的蛋挞
老实的曲奇
2025-08-02 23:12:13
(1)通过所以无水硫酸铜检验有机相中是否含有水,方法为: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

故答案为:取适量有机相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CuSO4固体观察,如果固体变蓝色,说明有机物中含水如果固体不变色,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水;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异丙苯、苯酚、丙酮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分馏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分馏或蒸馏;

(3)异丙苯、苯酚能够被强氧化剂氧化,可以通过加入A强氧化剂进行检验丙酮中一定存在有机杂质;

苯酚能够与氯化铁反应,溶液显示紫色,可以检验丙酮中一定含有苯酚,

故答案为:

检验项目 实验方案
滴加FeCl3溶液后,若试管中溶液变为紫色,则丙酮中含有苯酚;

若试管中溶液不变为紫色,则丙酮不含苯酚

(4)①高锰酸钾溶液为紫色,羟基反应完全后,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成紫色,所以判断滴定终点方法为: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当最后一滴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1×0.01L=0.0010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5-OH+28KMnO4+42H2SO4═28MnSO4+14K2SO4+30CO2↑+57H2O,

羟基的物质的量为:n(-OH)=

5
28
×0.0010mol,

苯酚的质量为:

5
28
×0.0010mol×94g/mol=0.01679g=16.79mg,

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16.79mg
20mL
≈0.84mg?mL-1,

故答案为:0.84.

善良的故事
热心的画笔
2025-08-02 23:12:13
1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的原理和方法。

1.2掌握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2、实验原理

苯酚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如果流入江河,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因此在检测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时,需对水中酚含量进行测定。

苯具有环状共轭体系,由 π→π*跃迁在紫外吸收光区产生三个特征吸收带:强度较高的E1带,出现在180nm左右;中等强度的E2带,出现在204nm左右;强度较弱的B带,出现在255nm。有机溶剂、苯环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都可能对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和形状产生影响。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均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在苯环上的部分取代基(助色团)使吸收增强,而苯酚在270nm处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苯酚的含量成正比,符合Lambert-Beer定律,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

3、仪器与试剂

3.1 仪器与试剂

仪器: 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石英比色皿(25px)2 个,50mL容量瓶,移液管等。

试剂:苯酚标准溶液250 mg·L -1:准确称取0.0250g苯酚于250mL烧杯,加20mL去离子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3.2 实验步骤

3.2.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取5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2.00,4.00,6.00,8.00,10.00mL浓度为250 mg·L -1的苯酚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其浓度(mg·L -1)

3.2.2 吸收曲线的测定

取上述标准系列中的任一溶液,用25px石英比色皿,以溶剂空白(去离子水)作参比,在220~3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绘制吸收曲线。

3.2.3 标准曲线的测定

选择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用25px石英比色皿,以溶剂空白(去离子水)作参比,按浓度由低到高顺序依次测定苯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3.2.4 水样的测定

在与上述测定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水样的吸光度。

4、数据记录与处理

4.1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水样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浓度值,计算出水样中苯酚的含量(g·L-1 )

英勇的铃铛
纯真的萝莉
2025-08-02 23:12:13
性炭能吸附苯酚那是确定的,而且现在好多含酚废水的处理就是用活性炭来吸附的。

至于如何提高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这是一直都有好多学者在研究的。其中一个研究方向是改性活性炭,就是改变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

改性一般分有氧化改性、还原改性和负载金属改性。

1、氧化改性

目的是提高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含氧基团的含量。如羧基、酚羟基、酯基等,同时增强了表面的极性,一方面活性炭与水的亲和力增大了,另一方面活性炭对极性有机物的亲和力也增大了。

大多数学都都是采用HNO3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当然还有用到H2O2 H2SO4、HCl、HClO3等。

2、还原改性

目的是提高活性炭表面的含氧性基团的比含量,增强活性炭的非极性。

通常用到的还原剂有H2、N2、NaOH等

不同用途的活性炭应采用不同的改性方法。不一定是改性后就一定会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大大的增强,有时却会使其变小。有学者总结说,还原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的有机物的吸附有更好的效果;氧化改性和还原改性活性炭对气态极性有机物的吸附有更好的效果。

感性的手套
稳重的画板
2025-08-02 23:12:13
酚是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 一类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为数不少。挥发酚是指能与 水蒸气起挥发的酚类化合物。挥发酚主要包括苯酚 (C6H5OH)、甲酚(CH3C6H4OH)。

挥发酚虽然被列入感官性 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苯酚计),但有几点需要特别提出。 苯酚的来源和应用特别广,如炼焦工业、石油工业都可以 产生苯酚。它可用在塑料制造、消毒、防腐等方面。

由于 苯酚较易溶于水,工业废水中苯酚含量有时高达数千毫克/升。不少地下水、地面水均可检测到苯酚。有些河段(如黄河渭河支流)酚含量曾高达106毫克/升。在氯化消 毒过程,苯酚还可转变为氯酚。 苯酚污染的水具有异臭、异味,具有不良的感官性 状。

苯酚还可导致人中毒。急性中毒可引起头痛、耳鸣。 苯酚进入人体后使体内细胞蛋白质变性,对呼吸道有刺 激作用。苯酚还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损害肺、肝等脏 器,甚至造成死亡。苯酚还有弱的致癌性。新《卫生标 准》中限值为0。 002毫克/升。

碧蓝的荔枝
慈祥的季节
2025-08-02 23:12:13
萃取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液膜法处理,即用表面活性剂span和萃取剂如煤油,配出水包油的乳液,将废水与乳液混合,完成萃取过程后,再加破乳剂,破乳后的萃取剂通过精馏等方法回收,进入下一次处理过程。

腼腆的鸭子
甜美的月亮
2025-08-02 23:12:13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苯酚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性 18.1 爆炸极限18.2 引燃温度18.3 燃烧热18.4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3 实验室监测方法24 环境标准25 泄漏应急处理26 防护措施27 急救措施28 苯酚药典标准 28.1 品名 28.1.1 中文名28.1.2 汉语拼音28.1.3 英文名 28.2 结构式28.3 分子式与分子量28.4 含量或效价规定28.5 性状 28.5.1 凝点 28.6 鉴别28.7 检查 28.7.1 不挥发物 28.8 含量测定28.9 类别28.10 贮藏28.11 版本 29 苯酚说明书 29.1 苯酚的别名29.2 外文名29.3 苯酚的适应症29.4 苯酚的用量用法29.5 苯酚的禁忌29.6 苯酚的不良反应29.7 注意事项29.8 苯酚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29.9 规格 附:* 苯酚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běn fēn

2 英文参考

phenol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国标编号

61067

4 CAS号

108952

5 中文名称

苯酚

6 英文名称

phenol;carbolic acid

7 苯酚的别名

酚;石炭酸

8 分子式

C6H6O;C6H5OH

9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有特殊气味

10 分子量

94.11

11 蒸汽压

0.13kPa/40.1℃

12 闪点

79℃

13 熔点

40.6℃

14 沸点

181.9℃

15 溶解性

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7;相对密度(空气1)3.24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苯酚为可燃助燃的毒害品,遇明火、高温、强氧化机有引起燃烧危险。

18.1 爆炸极限

1.7%8.6%

18.2 引燃温度

715℃

18.3 燃烧热

3050.6kJ/mol(固体25℃)

18.4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19 主要用途

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850mg/kg(兔经皮);LC50316mg/m3(大鼠吸入);人经口1000mg/kg,致死剂量。

*** 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 ***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酚蒸气(115.2230.4mg/m3)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损害、体重减轻和瘫痪。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Hela细胞1mmol/L。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μ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200mg/kg(孕615天),引起胚胎毒性。

致癌性: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16g/kg,40周(间歇),致癌,皮肤肿瘤。

污染来源:苯酚用于生产或制造炸药、肥料、焦炭、照明气、灯黑、涂料、除涂剂、橡胶、石棉品、木材防腐剂、合成树脂、纺织物、药品、药物制剂、香水、酚醛塑料和其它塑料,以及聚合物的中间体。也可在石油、制革、造纸、肥皂、玩具、墨水、农药、香料、染料等行业中使用。在医药上用作消毒剂、杀虫剂、止痒剂等。在实验室中用作溶剂、试剂。

酚类化合物在微生物和光解的作用下,在环境中分解较快。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4小时之内酚的浓度可以从125ppb下降到10ppb以下,而这种酚的降解速度随着河水中微生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冬季最冷的天气里,酚的降解速率则很弱。另外,酚的降解速率与水中溶解氧量成正比,酚的生物富集程度很低。

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如接触眼,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甚至失明。接触皮肤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如不迅速冲洗清除,能引起严重灼伤或全身性中毒。苯酚为细腻原浆毒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质和沉淀,故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因此,任何暴露途径都可能产生全身性影响。通常酚中毒主要由皮肤吸收所引起,其腐蚀性随液体的pH值、溶解性及分解度和温度等条件而异。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企业空气 液液萃取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水和废水 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美) 水和废水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一次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100(表2);115(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12~2.6(表1);0.10~2.2(表2)

三级0.18~3.9(表1);0.15~3.3(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0.080mg/m3(表2);0.1mg/m3(表1)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3mg/L

二级:0.4mg/L

三级:1.0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05mg/L 前苏联(1978) 渔业用水最高允许浓度 1μg/L 嗅觉阈浓度 0.65ppm 美国EPA制定的关于酚的标准指出,在酚的浓度为2.56mg/L的条件下,会对淡水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3.5mg/L是该类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极限浓度。0.3mg/L是保证河水不产生人们所不期望的味道的限定浓度

25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小量泄漏:用干石灰、苏打灰覆盖。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⑴水体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有:水体沿岸上游污染源的事故排放;陆地事故(如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翻车事故)发生后经土壤流入水体,也有槽罐直接翻入路边水体的情况。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查明水体沿岸排放废水的污染源,阻止其继续向水体排污。

②如果是液体苯酚的槽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设法堵住裂缝,或迅速筑一道土堤拦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地区筑隔离堤;如果泄漏发生在斜坡上,则可沿污染物流动路线,在斜坡的下方筑拦液堤。在某些情况下,在液体流动的下方迅速挖一个坑也可以达到阻载泄漏的污染物的同样效果。

③在拦液堤或拦液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内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④已进入水体中的液体或固体苯酚处理较困难,通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它水体隔离之手段,如可在较小的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其它水体或污水处理厂。

⑵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有各种高浓度废水(包括液体苯酚)直接污染土壤,固体苯酚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

①固体苯酚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使用简单工具将其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将表层土剥离作焚烧处理。

②液体苯酚污染土壤时,应迅速设法制止其流动,包括筑堤、挖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扩大或进一步污染水体。

③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使用机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区进行处置,如焚烧。

④如环境不允许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时,可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污染。如对地表乾封闭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位上升,收集从地表溢出的水;让土壤保持休闲或通过翻耕以促进苯酚蒸发的自然降解法等等。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28 苯酚药典标准28.1 品名28.1.1 中文名

苯酚

28.1.2 汉语拼音

Benfen

28.1.3 英文名

Phenol

28.2 结构式

28.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6H6O  94.11

28.4 含量或效价规定

本品含C6H6O不得少于99.0%。

28.5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微红色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块;有特臭;有引湿性;水溶液显弱酸性反应;遇光或在空气中色渐变深。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乙醚、甘油、脂肪油或挥发油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液状石蜡中略溶。

28.5.1 凝点

本品的凝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D)不低于40℃。

28.6 鉴别

取本品0.1g,加水10ml溶解后,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溶液5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蓝紫色。

(2)取溶液5ml,加溴试液,即生成瞬即溶解的白色沉淀,但溴试液过量时,即生成持久的沉淀。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240图)一致。

28.7 检查28.7.1 不挥发物

取本品5.0g,置水浴蒸发挥散后,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2.5mg。

28.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碘瓶中,精密加溴滴定液(0.05mol/L)30ml,再加盐酸5ml,立即密塞,振摇30分钟,静置15分钟后,注意微开瓶塞,加碘化钾试液6ml,立即密塞,充分振摇后,加三氯甲烷1ml,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溴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569mg的C6H6O。

28.9 类别

消毒防腐药。

28.10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28.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9 苯酚说明书29.1 苯酚的别名

石炭酸,苯酚

29.2 外文名

Phenol

29.3 苯酚的适应症

苯酚为一种原浆毒,能使细菌细胞的原生质蛋白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杀菌。浓度约0.2%即有抑菌作用,大于1%能杀死一般细菌,1.3%溶液可杀死真菌。苯酚稀溶液可使人体感觉神经末梢麻痹,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可止痒。苯酚对组织的穿透性强,易从皮肤黏膜及创面吸收,故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酚软膏(2%)用于皮肤防腐止痒。

29.4 苯酚的用量用法

外用,浓度不超过2%。

29.5 苯酚的禁忌

苯酚对皮肤与黏膜具有腐蚀性,尿布皮炎患儿和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29.6 苯酚的不良反应

局部应用对皮肤有 *** 性,用量稍大或涂布不均匀,可使皮肤变白或腐蚀。

29.7 注意事项

1.苯酚对组织的穿透力极强,仅在小面积皮肤上使用;

2.用于体表皮肤的水溶液浓度不宜超过2%,外用后不加封包;

3.避免应用在破损皮肤和伤口处;

4.苯酚不能用于食物、食具和婴儿摇篮、床垫的消毒;

5.苯酚多次使用可使织物变黄、橡胶制品变脆、油漆脱落。

29.8 药物相互作用

苯酚不能与堿性药物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29.9 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