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溶液在空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H2SO3=H2O+SO2↑(此反应非常缓慢地发生部分情况下可忽略),
亚硫酸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常温常压下在空气中不会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基本的变化只是会挥发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但如果加入相应的催化剂可以让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
2H2SO3 + O2 =催化剂= 2H2SO4
因为亚硫酸中硫是正四价,根据原子轨道理论,硫原子失去四个电子会剩下一个满的4s能级,全满的能级轨道稳定,不容易被氧化还原,所以亚硫酸化学性质较稳定(硫原子失去六个电子后,满能级为3p,稳定性更高,所以正四价硫只是较为稳定);
而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亚硫酸分子的中心原子硫原子产生了sp2杂化,三个键分别与氧原子相连,而硫原子的电子对加上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形成了共轭π键,分子整体结构较稳定,所以化学性质较稳定(sp2的正三角型构架不如sp3的正四面体构架稳定)。
综上,亚硫酸虽然有被氧化的趋向,但是一般情况下足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了。
理论上,亚硫酸在见光,受热条件下会分解。
亚硫酸是二氧化硫容于水的产物,如同二氧化碳容于水,生成碳酸。但亚硫酸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这就是硫酸型酸雨的生成过程。在普通条件下,不存在亚硫酸的浓溶液。即使在实验室中,也没有储存的亚硫酸溶液。总是现用现制。
不过要知道,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常见的亚硫酸实际主要是SO2的物理溶解,而非生成H2SO3。所以加热亚硫酸溶液,会放出二氧化硫,不过主要是溶解的那部分。当然,亚硫酸也会分解。
实验表明,用含NaHSO3 0.1%的饲料喂养大白鼠2年,大白鼠发育受到抑制用含Na2SO3 0.1%的饲料喂养大白鼠2年,大白鼠出现神经炎,骨髓萎缩等病症.
人一天摄入1g亚硫酸盐时不会明显危害,摄入4~6g可造成胃肠障碍,引起剧烈腹泻.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疼,肾脏障碍,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减少等症状.另外,由于硫磺中含有铅,砷,铊等,熏蒸时这些有毒物质可进入食物中.下表为几种亚硫酸盐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致死量(LD).
亚硫酸盐进入机体之后极易通过一电子氧化作用形成三氧化硫阴离子自由基(SO3-),SO3-可与O2迅速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最近的研究表明,亚硫酸盐可对染色体及DNA造成损伤.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1:3)生物试液可诱发中国仓鼠肺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CA) 频率显著增高,且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低浓度下主要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 在高浓度下既可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 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研究还发现,处理细胞时间愈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就越低.用其处理CHL细胞24h时,在5mmol/L浓度下才能诱发CA显著增加若处理48h,1mmol/L浓度即可诱发CA显著增加.
同时,当对小鼠进行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1:3)生物试液腹腔注射之后,发现其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受到了损伤.当其浓度为 1.000g/kg·bw时,雄性小鼠受损伤的细胞达到了99.33%,细胞DNA迁移长度高达29.13μm,而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受损程度达到了95.33%,细胞DNA迁移长度也达到了20.94μm.即使是在较低浓度下(0.125g/kg·bw),细胞DNA迁移长度也显著增加.
另外,研究指出:亚硫酸氢钠能够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率的增加,可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延迟及细胞分裂指数下降,且这些作用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这些遗传学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人们对亚硫酸盐(SO2)的危害已有了新的认识.
亚硫酸和稀盐酸不会反应。
二者都是酸性物质,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且都是还原性物质,也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盐酸会和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和亚硫酸分子。这是因为亚硫酸是弱酸,电离不完全,在酸性的溶液中,亚硫酸根易结合质子来变成亚硫酸氢根或亚硫酸分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操作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硫酸
亚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是:SO2+H2O+2NaOH=Na2SO3+2H2O
2NaOH(过)+H2SO3=Na2SO3+2H2O
NaOH(少)+H2SO3=NaHSO3+H2O
氢氧化钠:NaOH它们之间不反应。因为一个是碱,一个是盐,如果反应,是两个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变,互相交换,生成物有固体或气体。而这个再交换还是不变(两个氢氧根和亚硫酸根交换),之间可以说不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亚硫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