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身体缺少乙醛脱氢酶怎么办

帅气的秋天
顺心的海燕
2023-01-01 10:11:37

身体缺少乙醛脱氢酶怎么办

最佳答案
明理的黑米
玩命的诺言
2025-08-01 01:06:50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所以不是决定因素。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你可能是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的人。但是人的酶系统是有遗传因素的,上面两种酶的数量,比例成定局,一般是改变不了了。

喝酒前喝一杯牛奶有好处,呵呵,我的经验。

最新回答
鳗鱼小丸子
任性的香菇
2025-08-01 01:06:50

你好,你所说的是乙醇脱氢酶吧,人体缺少乙醇脱氢酶时,酒精在体内转换为有毒性的乙醛就会变少,这对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利的。乙醇脱氢酶可以通过长期喝酒慢慢诱导,使体内该酶表达逐渐变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迅速的春天
雪白的饼干
2025-08-01 01:06:50
很多人以为是喝酒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人的肝脏里面还有另一种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酶系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人之所以出现醉酒,就是因为体内的乙醛浓度太高,出现乙醛轻微中毒的症状。单纯的增加乙醇脱氢酶是不会增加酒量的。这两种酶的有与无,与个人体质有关系。如果本身有这两种酶,可以通过逐渐加大饮用酒精的量,来刺激身体在饮酒时分泌更高浓度的这两种酶,也就能提高酒量啦。如果本身缺少这两种酶,只有靠外界补充了,外界补充只能短时间的提高酒量,自身无论如何锻炼也提高不了酒量的。

现在市面上有些解酒护肝的保健品,其实他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氨基酸和这两种酶。吃这样的保健品是可以增加酒量的,这样的保健品能暂时增加你身体里面这两种酶的浓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酒量。有种名为“酒盾”的保健品就含有这两种酶,是浙江杭州的一家公司产的。

机灵的黑米
暴躁的摩托
2025-08-01 01:06:50
正常情况下,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为乙醛。此时如果身体缺乏乙醇脱氢酶,酒精会直接流向心脏和大脑,所以对于缺少乙醇脱氢酶的人来说,这类人酒量比较小,喝一点点就会醉,喝完酒之后脸色会变得发白。

除了乙醇脱氢酶之外,还有一种酶叫作乙醛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是分解酒精的第二个部分,它能够将乙醛分解为乙酸。如果患者乙醇脱氢酶是正常的,但是缺乏乙醛脱氢酶,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积蓄,脸色就会变红。

如果身体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量都是比较足的,这个时候喝完酒就会被充分代谢掉,代谢产物是乙酸,能够腿随着呼吸和大小便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所以这一类人喝完酒之后脸色是不容易发生变化的。

酒精的代谢能力并不是后天喝多少酒能够练出来的事情,所以酒量是无法训练的,这些都是先天因素导致的。所以,对于喝完酒之后脸色变红或者是变白的人,使自身肝脏解酒的能力不足导致的,并不建议大量饮酒,如果大量饮酒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特别是肝癌。

奋斗的缘分
聪明的龙猫
2025-08-01 01:06:50
一般的情况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过肝脏代谢。首先酒精就是所谓的乙醇,先经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以乙醛,第二步再经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所以如果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缺乏的话是不能喝酒的,一喝酒醉。

冷艳的小兔子
善良的鸡翅
2025-08-01 01:06:50

大多数喝酒时容易脸红的人是因为缺少乙醛脱氢酶。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分解生成“乙醛”,这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在体内长时间储存,不然会损害器官和肝细胞,必须再次分解生成无毒的乙酸。大多数欧洲和美国人的乙醛脱氢酶含量比中国人高,所以他们的酒精消耗量要高得多。

有许多人在喝一杯酒时脸就会变红,这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因此,为了你的朋友的健康和安全,不要建议他们喝太多的酒。

首先,尽管我们可能“缺乏”乙醛脱氢酶,但这只是每个人体中乙醛脱氢酶含量的问题,所以每个人仍然具有酒精的基本分解能力。乙醛脱氢酶含量低的人就是喝酒容易脸红,饮酒量少,分解时间长一些,所以他们仍然可以代谢酒精和分解掉乙醛。

在我们喝完酒之后,它不会全部被转移到肝脏进行分解。胃会吸收大约10%的酒精,90%会被转移到肝脏进行代谢(肝脏的代谢过程是乙醇脱氢的两个过程)。少部分的酒精会被肠胃吸收,如果它不能正常排泄,它会随着身体的血液循环到肺部,并通过呼吸慢慢排出体外。因此,饮酒过量的人会在呼吸和讲话中闻到酒精的味道。

然而,尽管有其他组织参与酒精分解,但一旦一个缺乏乙醛脱氢酶的朋友喝了过量的酒之后,他的身体将比乙醛脱氢酶高的人受到更多的损害,所以这样的朋友必须学会控制酒精,而不是强迫自己。

饮酒前,最好吃一些主食,如馒头、粥、玉米等。这些食物提供糖并形成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当肝脏处理酒精时,这些糖原可以帮助他,所以肝脏可以更好地利用酶来代谢酒精,减少乙醛的损害。

饮酒时,慢慢小酌,吃着菜喝酒,或喝一些白开水和饮料。混合酒精吃一些食物会降低酒精的吸收效率,给肝脏更多的时间来代谢乙醛。

纯情的芒果
感动的电话
2025-08-01 01:06:50

吃些甜食、蛋白类食物,能增加血糖浓度,缓解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酒后及时喝果汁或糖水,可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吃点猴头菇,它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损害。

也可以喝热汤,尤其是姜丝炖鱼汤,解酒功效更好;糖醋菜的解酒效果也不错,因为醋和酒能在体内形成乙酸乙脂,有解酒作用;饮用牛奶也可延缓酒精在胃内的吸收,并保护胃黏膜不被酒精损伤。

扩展资料:

肝中的乙醇脱氢酶负责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生成的乙醛作为底物进一步在乙醛脱氢酶催化下转变为无害的乙酸(即醋的成分)。乙醛毒性高于乙醇,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乙醛被怀疑具有致癌性,它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负责人体内乙醛转化的主要是肝中的乙醛脱氢酶(ALDH),ALDH1与ALDH2在催化速率上有很明显的差异,ALDH2对乙醛的K_M低于ALDH1,约后者的1/10,是主要负责乙醛转化的同工酶。

乙醛脱氢酶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12q24.2),它的主要多态性是rs671,即位于外显子12的G1510A。正常的等位基因记为ALDH2*1,单碱基突变的等位基因记为ALDH2*2。突变基因翻译出的酶中,残基487的谷氨酸变为赖氨酸,造成催化活性基本丧失。

乙醛脱氢酶是随机组合的四聚体,一个突变型的亚基影响了四聚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酶的正常表达。研究发现无论携带ALDH2*2的是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GA),四聚的ALDH2均无活性,即ALDH2*2是显性遗传。

杂合子GA的ALDH2四个亚基都稳定的概率是(0.5)^4=6%,因而即使杂合子的野生型与突变等位基因等量表达,其正常的ALDH2的表达量也仅有6%。

有ALDH2*2突变表达出的亚基的酶无法正常代谢乙醇的氧化产物乙醛,血液乙醛浓度增高,造成一系列饮酒后的不良反应,如脸红、头晕、心跳加快等。而纯合子AA的ALDH2活性近乎为零,最好是滴酒不沾。

有ALDH2*2者更易产生饮酒的不良反应,酗酒的可能性也较小。由于ALDH2*2携带者对乙醛代谢较差,有人认为乙醛对肝的损伤是酒精肝在亚洲人群中常见的原因。基于类似机理,有人还研究了食管癌、咽喉癌与肝癌的易感基因与ALDH2*2的关系,发现有一定的关联。

药物双硫仑(disulfiram)可强烈抑制ALDH1的活性,但对ALDH2无影响。它作为戒酒药物即在于它对ALDH的抑制,服药后所摄入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无法被代谢掉,蓄积在体内从而造成类似严重醉酒的不适症状,使酒瘾者无意继续饮酒,用作戒酒的嫌恶疗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乙醛脱氢酶

高大的唇膏
整齐的黄豆
2025-08-01 01:06:50
喝一点就红的厉害啊,人们说是因为血液啊,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有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个酶没有后一个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不过大家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腿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那么喝酒比较厉害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但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即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她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怕黑的乐曲
彪壮的白昼
2025-08-01 01:06:50
问题不是很明确,不同酶有不同作用。 不会喝酒也许是因为缺少一种酶 我们知道人身上一般都会含有两种酶: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2)。酒精的成分是乙醇,那么乙醇脱氢酶促使乙醇脱去两个氢原子变成乙醛,然后乙醛脱氢酶再脱去两个氢原子,就形成 了无害身体的其他成分了,如乙酸、水,二氧化碳等。 让我们从脸红的原因说起吧。很多人以为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 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不 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前一种酶缺少后一种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不过大家 都有经验,当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褪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那么喝酒 比较厉害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 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那时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 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但不管 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型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 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她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她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 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有 一点要提醒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喝酒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 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酒精性肝 损伤一般只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即便喝吐了也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多时间的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有专家对2500名酒量小而天天又要喝一点儿酒的人进行调查,发现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患癌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10倍以上,其中患食道癌的为12.5倍,口腔咽喉的为11.1倍。因此,不论什么场合,不会喝酒的人不要硬撑,以免伤害身体。 顺便提一下,根据有关研究江浙两省的人(古代吴国和越国的后代)似乎是红脸基因的起源地,也就是说这些人多数带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而北方人多数是白脸型的。那么如果你是北方出生的,又是红脸型的,说明什么呢?答案是明显的,因为红脸基因是显性基因。 另外,喝酒的同时要多喝白开水(也是酒里掺水的一种),千万不要喝茶水。 人体缺少哪种酶才导致减肥屡次失败 那个叫消化酶 有的人,天生消化酶就少,所以容易发胖,属于易胖体质的 每次运动40分钟以上,就能让身体里的消化酶活跃起来,它一旦活跃起来,会一直工作12小时 所以还是要锻炼啊

义气的电灯胆
健忘的小伙
2025-08-01 01:06:50
首先,沾酒就醉不是缺少酶的问题,而是酒精过敏

其次,一般来说,喝酒的反应主要有三种:

1)一喝就脸红,俗称“上头”,这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过多扩张所致,这种扩张是由于血液中乙醛含量急速上升所致,这种人体内含有高浓度的【乙醇脱氢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能够迅速的分解酒中所含乙醛

2)一喝就出汗,上厕所,俗称“酒篓子”,这种人在具有乙醇脱氢酶的基础上,还含有较高浓度的【乙醛脱氢酶】,这种酶能够将乙醛近一步分解为乙酸,乙酸能够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这些多出来的水分就以汗和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3)不脸红,不出汗,不上厕所,越喝脸越白,然后突然醉倒。这种人缺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酒精完全靠肝脏中的P450(氧化酶系列)缓慢分解,大量的酒精依靠体液进行稀释,直到酒精中毒,轻者醉倒,重者挂掉。

总之,酒精的快速代谢离不开【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的含量多少和转化效率(也就是酶是否发生了突变)是和人种有关的。所以不同人种在酒量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同一人种中,个体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

最后,人体耐受酒精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这就是所谓的”酒量是练出来的“。但是,必须要明白所谓耐受,是以损伤身体正常的机能为代价的。

以上,若还有什么不解,欢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