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脱钙方法
骨骼脱钙的常规方法多是将骨浸于5%的盐酸中三至四天。我们对常规脱钙法进行了改良,改良后可大大缩短脱钙时间,并增强骨的韧性和弹性,提高脱钙的成功率。改良后的脱钙法可用于出土骨、新鲜骨及防腐固定骨的脱钙处理。现将改良法介绍如下:脱钙液的配制:将水2000毫升、盐酸200毫升、双氧水40毫升、胃蛋白酶5克充分溶解。步骤:将上述脱钙液三等分,分别盛于三个容器内,然后把骨雕放进去,浸泡两天就可以了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上.
1、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煅烧能除去有机物,剩余物为无机物中的无机盐,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
2、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中的无机盐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时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以上实验说明骨中的无机盐主要成分是 钙盐,因而骨质坚硬,人体内的钙约有 90%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因此,故事人体最大的“钙库”.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它使骨具有韧性.骨的成分主要是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其中无机盐使骨质坚硬,有机物使骨具有弹性.
故选:A
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大于2/3,骨的弹性小表现为比较脆,所以容易骨折;而青少年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大于1/3,骨的弹性大表现为柔韧性比较脆强,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以防止变性.
故答案为:无机物;有机物;柔韧;有机物.
(1)骨的煅烧
①过程: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煅烧.
②现象:骨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成灰白色.因此骨变成灰白色后,轻打即碎.
③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有脆硬的特性.
(2)骨的脱钙
①过程:将一根较大的鱼肋骨浸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试管中,15分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漂洗.
②现象:无机盐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骨的周围有气泡产生,骨变的柔韧,可以打结.
③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蛋白质),有柔韧的特性.
(3)骨的成分和特性:
①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
②无机物主要是无机盐,使骨硬脆;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具有弹性.
③骨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故答案为:
(1)②灰白;碎;
③无机物;
(2)②气泡;有机物;
③柔韧;
(3)②无机盐;硬脆;蛋白质;柔韧具有弹性;
③硬度;弹性.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为骨的煅烧. 盐酸脱钙法:骨中的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所以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用镊子取出盐酸浸泡过的鱼肋骨后,要用清水漂洗掉盐酸,因为盐酸易溶于水,之后骨会变柔软,称为骨的脱钙.因此,骨的脱钙实验使用的盐酸质量分数为15%.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