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 和稀盐酸反应
答:NH3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方程式:NH3+HCl =NH4Cl。
分析:氨气,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氨分子跟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能小部分电离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氨与酸作用得可到铵盐,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这两种气体在冷处相遇又可化合成氯化铵。这不是氯化铵的升华,而是它在不同条件下的两种化学反应。
氨气与稀盐酸反应是大量的白烟,因为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固体,所以按照化学规定叫法,是生成白烟。
NH₃遇HCl气体或浓盐酸有白烟产生。氨水可腐蚀许多金属,一般若用铁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产物是NO,是工业制HNO₃的重要反应,NH₃也可以被氧化成N₂。
一、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型分子,是极性分子。
二、物理性质: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致冷剂。
三、主要化学性质:
1、NH₃遇HCl气体或浓盐酸有白烟产生。
2、氨水可腐蚀许多金属,一般若用铁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
3、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产物是NO,是工业制HNO₃的重要反应,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
4、NH₃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四、主要用途:NH₃用于制氮肥(尿素、碳铵等)、HNO₃、铵盐、纯碱,还用于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
扩展资料:
所有的铵盐加热后都能分解,其分解产物与对应的酸以及加热的温度有关。分解产物一般为氨和相应的酸。如果酸具有氧化性,则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性酸和产物氨将进一步反应,使NH3氧化为N2或其氧化物:
碳酸氢铵最易分解,分解温度为30℃: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这两种气体在冷处相遇又可化合成氯化铵。
硝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加热温度较低时,分解生成硝酸和氨气:
温度再高时,产物又有不同;在更高的温度或撞击时还会因分解产物都呈气体而爆炸。
硫酸铵要在较高的温度才分解成NH3和相应的硫酸。强热时,还伴随有氨被硫酸氧化的副反应,所以产物就比较复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铵盐
氨与酸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铵盐。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同于I2的升华。NH4HCO3加热则完全气化,也出现类似“升华”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稀盐酸,即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属于药用辅料,pH值调节剂,应置于玻璃瓶内密封保存。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药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精密量取该品10ml,加水20ml稀释后,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36.46mg的HCl。
中和热
是
强酸强碱
中和,生产1mol水时放的热量。氨水是弱碱,中和的时候,边中和边电离,中和放热共57.3KJ/mol,但是电离吸热,所以实际的效果看并没有57.3KJ/mol那么多。
有不明白的可以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