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
B
苯酚易溶于苯中,且均是有机物,所以不能通过渗析和结晶进行分离。受热时都易挥发,选项A不正确。可以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即可,最后通入二氧化碳即得到苯酚,答案是B。
答:可以,看下面这道题。
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 利用这两种化合物在某种试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采用萃取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用顺序号填空),从分液漏斗的__ (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苯__ →__ →__ (用序号填空),从分液漏斗的__ (填“上”或“下”)层分离出的液体是苯酚。
可共选择的操作有:
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④充分振荡混合液、静置、分液;
⑤将烧杯中的液体重新倒回分液漏斗中。
⑵利用这两种化合物沸点的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附有铁夹、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酒精灯、尾接管、__ 、__ 、__ (实验中备有必要的导管和橡皮塞)。首先蒸馏出来的液体是__ 。
答:
⑴ ②③④ ,上; ⑤①④,下
⑵ 温度计、锥形瓶、冷凝管、苯
说明:
苯的沸点80.1℃
苯酚的沸点:181.7℃
原因:
1、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溶于水,而苯与水互不相容,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将苯酚钠溶液和苯分离。
2、苯酚跟溴水在室温下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而三溴苯酚溶于苯中,所以不能用溴水分离。
扩展资料:
1、苯酚: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常温时易溶于乙醇、甘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2、苯:沸点为80.1℃,熔点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分离苯和苯酚可以加入碱类(氢氧化钠等),然后进行分液萃取得到苯,最后在通入二氧化碳得到苯酚。
1、苯酚属于酚类物质,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而苯不能与碱发生反应。
2、苯属于有机物,与水不互溶,密度小于水,反应产生的苯酚钠溶于水,二者会因密度不同而产生分层。
3、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苯酚。
扩展资料:
一、苯酚的化学性质: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二、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
1、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
2、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注: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
3、普遍的燃烧(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