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甲苯 苯酚 叔丁基碳正离子 苯甲醛具有p—π共轭效应的是

精明的小懒猪
生动的冷风
2023-01-01 09:50:52

甲苯 苯酚 叔丁基碳正离子 苯甲醛具有p—π共轭效应的是?

最佳答案
冷傲的导师
神勇的裙子
2025-07-27 13:32:14

苯酚

甲苯没有p结构,甲基倒是可以超共轭

苯酚中苯环有pi键,氧原子给出p轨道电子,形成p pi共轭

叔丁基碳正离子没有pi键

苯甲醛是碳氧双键和苯环共轭,是pi pi共轭

最新回答
安静的草莓
潇洒的小熊猫
2025-07-27 13:32:14

以甲苯和苯酚为例,OH为典型的吸电子集团,电子从苯环向OH芳香移动;而甲苯中甲基为供电子集团,因此电子从甲基向苯环方向移动。故甲基是给电子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

诱导效应的特征是电子云偏移沿着σ键传递,并随着碳链的增长而减弱或消失。电负性越大,其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电子云就靠近他那边移动,这些原子或集团就是吸电子集团,其中含氧、氮集团如-OH、-C=O、-COOH 以及-CN、-NH2以及Cl、 Br 、I等卤素原子等都是吸电子集团,因为他们电负性比氢强;而诸如甲基等有机集团这些对电子吸引力比氢弱,称之为供电子集团。

甜蜜的蚂蚁
谦让的戒指
2025-07-27 13:32:14
苯酚最容易,甲苯次之,硝基苯最难。

原因:苯的取代和二取代都是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的快慢跟亲电试剂,反应底物,溶剂等有关。此3种底物,由于羟基的给电子共轭效应远远大于吸电子诱导效应,总体上,表现强给电子,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甲基只具有超共轭效应,因此,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不大,而硝基具有吸电子共轭效应与吸电子诱导效应,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所以苯酚最易,甲苯次之,硝基苯最难!

落后的乌龟
谨慎的奇迹
2025-07-27 13:32:14
因为亲电试剂进入甲苯的邻对位以後,共振式的某一种会刚好是甲基与苯环正电荷在同一个C上,那麼甲基的超共轭效应就可以稳定这个正电荷,降低能量.如果进入的是间位,那麼共振式中带有正电荷的C都不是连接甲基的C,就不能稳定.

甲苯中的共轭效应是苯环的π电子.超共轭效应是C-H键与苯环π电子的共轭,叫做σ-π共轭.

前者稳定啦.因为C-C的超共轭不比C-H.H电负性小,C-H键偏向C更多一点,电子云更加密了之後效果就更好咯.

清脆的裙子
舒心的牛排
2025-07-27 13:32:14
苯进行溴代是一个亲电取代的过程,也就是说,苯环上越富电子,溴代的反应越容易发生。所以反应活性最大的是苯酚,是因为氧和苯有很强的p-π共轭,导致苯环上的电子密度大幅度增大,其次是甲苯(甲基供电子但是效果没有酚羟基强),而后是苯,氯苯次之(氯有吸电子作用),硝基苯由于硝基诱导共轭都有很强的吸电子效应,所以最难发生反应。

坚定的月饼
尊敬的枕头
2025-07-27 13:32:14
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就苯酚来说,由于氧电负性大于碳,故羟基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p-π共轭,由于氧提供两个电子,而每个碳提供一个电子,电子离域后,羟基是给电子的共轭效应.这样,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对于羟基来说,是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总体来说,羟基是给电子效应.

硝基由是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加上吸电子的共轭效应,二者方向相同,故硝基是吸电子基团.

舒服的茉莉
清爽的饼干
2025-07-27 13:32:14
酸性:苯酚>甲苯>苯

苯,能发生取代(溴苯)、加成反应(环己烷),难被氧化

苯酚,酚羟基上的H极为活泼,能与碱,碱金属单质反应

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为苯甲酸;能与溴反应,使溴褪色

精明的钢笔
丰富的钢笔
2025-07-27 13:32:14
比如氨基苯,苯环上的π键与氨基上的p轨道孤对电子共轭,就是p-π共轭,类似的还有如苯酚中氧对苯环;而σ -π共轭则不是孤对电子与π电子,而是σ键成键电子与π电子,如甲苯中的C-H键σ成键电子与苯环π电子的共轭,也称超共轭体系,应该比p-π共轭弱些.

粗犷的发夹
任性的钢笔
2025-07-27 13:32:14
这一题考察的是苯环上的取代基对苯环影响

烃基羟基属于一类取代基,增加苯环上电子密度,利于苯环亲电取代

羧基和硝基是二类,减弱苯环电子密度

且作用强弱为羟基>烃基

硝基>羧基

因此以上四个化合物亲电取代活性排练为

苯酚>甲苯>苯甲酸>硝基苯

因此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