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黑痣方法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痣,这些痣有的长在上体上,长的是比较隐蔽的位置,不会影响美观,有的则是长在脸上,就想着要怎么去掉它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去除黑痣方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黑痣怎么去除一、就是针刺疗活法
用针取气海、关元、三阴交:曲池这几个穴位,患者仰卧,患处进行常规消毒之后,采用毫针刺入患者穴位,在体内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一共进行十次为一个疗程。
二、就是艾灸疗法
在我们治疗的时候,病者应该采用比较舒适的体位,用针灸治疗,每次的时长在30分钟,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治疗才可以有效果。
三、是用银针扎痣区
可根据痣区的大小选择不同粗细的银针,在酒精灯上烤热之后用不同的扎法扎刺痣区,扎完需要进行创面的包扎,待第一次痊愈之后观察效果,如不彻底还需进行第二次继续治疗。此办法要注意在恢复期间不可以碰水,也不可以用手去揭掉疮痂,而是需要等它自行脱落,免的留下疤痕。
几种去痣偏方介绍醋酸法:用棉花棒沾上醋,在那个斑点上来回擦,稍稍用点力,过一阵会有点辣辣的感觉,那就可以了,连续几次,斑上面会结痂,那就不用擦了,等它自然脱落,斑也没了。
稀硫酸法:注意,一定为稀硫酸,ph在1以上,3.5以下即可太浓了,会留下疤痕,同样用棉签沾取,一颗痣只点一下,多点会留下疤痕,点后3天内该部位不能沾水,一周之后,如果还有少许,沾点米醋、食醋涂到上面即可如果还有很多,在重复用稀硫酸点一次。
稀盐酸法:与醋酸法相同,只是不能太浓了,ph在1——3.5之间就可以了。
碱石灰法:取CaO NaOH(氧化钙氢氧化钠)调配成碱石灰,用棉签沾少许点在痣上具体方法同稀硫酸法,但请注意,碱石灰反应后会有一点潮湿,那是正常化学反应但是,配制的碱石灰,不能人为的加水稀释(CaO NaOH)化学反应后,由于电解度、溶解度的差异,里面同时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成分,视为有效成分,加水会另外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它的成分)!
民间去痣的土方法杏仁治疣方:杏仁烧黑研膏,治身,面赘疣,可每日涂之。
蔓菁子去痣方:蔓菁子研末,入面脂中,夜夜涂之。去痣也去面皱。
白檀洗面水:面生黑痣先洗拭令赤,再用白檀木磨水涂之。
鸦胆子除痣方:取中药鸦胆子仁,研细敷痣上,以胶布固定,每两天更换1次。自己在家里去痣,可以参考淘宝去痣药水排行榜(http://quzhi.svfree.net)这种点痣药水,使用方式非常简单,沾一点药膏涂在痣上,一根牙签就可以搞定。大家可以了解效果怎么样,它是使用过的顾客都反应效果显著且长久不宜复发小痣化去,立竿见影,彻底根除烦人的黑痣。
扁平疣就是hpv病毒感染,这个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极易复发。
根除扁平疣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一、用饱和盐水擦拭,饱和盐水就是把那盐搁在碗里头,用热水沏点上一,盐粒子不化了,那个水就叫饱和盐水,这时候你可以蹭着局部的皮疹,蹭完了以后局部发红,这样就很快皮疹就会消退的。
二、可以用尤舒比芷清膏涂抹,每天涂抹2次,一个月左右就会好了。
从HPV感染人皮肤粘膜后到尖锐湿疣损害出现需要一段时间,将这段时间称为尖锐湿疣潜伏期。尖锐湿疣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尖锐湿疣潜伏期短,有些人的尖锐湿疣潜伏期则较长。据调查尖锐湿疣潜伏期为3周到8个月,平均2.8个月。大多数临床观察报道尖锐湿疣潜伏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尖锐湿疣潜伏期最短者3-4周,尖锐湿疣潜伏期最长者8-12个月左右。
西医对尖锐湿疣的分析和治疗
西医研究已知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HPV是一种裸露型的DNA病毒,目前已知它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有70多种,其中HPV6、HPV11、HPV16、HPV18与人类外阴生殖器尖锐湿疣关系最为密切。人类是HPV的唯独宿主,临床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有小部分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尖锐湿疣的发病、发展和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很大关系
西医治疗
1、手术疗法
对于单发、面积小的湿疣,可手术切除对巨大尖锐湿疣,可用Mohs氏手术切除,手术时用冷冻切片检查损害是否切除干净,单一手术复发几率很高。
2、冷冻疗法
利用-196℃低温的液体氮,采用压冻法治疗尖锐湿疣,促进疣组织坏死脱落,本法适用于数量少,面积小的湿疣,可行1-2次治疗,间隔时间为一周,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清除疣体,容易复发。
3、激光治疗
通常用CO2激光,采用烧灼法治疗尖锐湿疣,本疗法最适用女阴、阴茎或肛周的湿疣。对单发或少量多发湿疣可行一次性治疗,对多发或面积大的湿疣可2-3次治疗,一般在复发周期20天-3个月。
4、 电灼治疗 采用高频电针或电刀切除湿疣。方法:局部麻醉,然后电灼,本疗法适应数量少,面积小的湿疣,这种方法只是清除疣体。
5、微波治疗
采用微波手术治疗机,利多卡因局麻,将杆状辐射探头尖端插入尖锐湿直达疣体基底,当看到疣体变小、颜色变暗、由软变硬时,则热辐射凝固完成,即可抽出探头。凝固的病灶可以用镊子挟除。为防止复发,可对残存的基底部重复凝固一次。
6、β-射线治疗
我们应用β-射线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方法疗效高,无痛苦、无损伤、副作用少,治愈率在80%以上,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中医解析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属于中医“千日疮”范畴。中医古籍对本病也有记载,《灵枢·经脉》篇有“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之称。其中,生于两阴皮肤粘膜交接处的疣由于湿润、柔软,形如菜花,污秽而色灰,故民间有“菜花疮”之称。现代中医则予以定名,有名之曰“瘙瘊”,俗称“臊瘊”。
中医认为,尖锐湿疣的发病主要是湿热邪毒外侵以及正虚邪恋所致。由于房事不洁或间接接触污秽之物品,湿热淫毒从外侵入外阴皮肤粘膜,导致肝经郁热,气血不和,湿热毒邪搏结而成疣体。湿毒为阴邪,其性粘滞,缠绵难去。同时更易于耗伤正气,致肌体正气难复,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如此而为尖锐湿疣难以根治之原因。不难看出,“湿热毒邪”为尖锐湿疣疾病产生之根源,而“正虚邪恋”则使其反复复发。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多角形增生性丘疹,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质硬,呈皮色、灰黄、污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碰撞易出血。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缘等处。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本病又有不同的名称。如皮损发生于甲周围者,称甲周疣。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影响甲的生长,易使甲裂开疼痛者,称甲下疣。发生于足跖者称跖疣。
(一)内治方【方一】去疣二号方【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马齿苋60克,蜂房9克,生薏苡仁30克,紫草15克。
【功效】解毒去疣。
【用法】水煎服,日1剂,7日为1疗程。
【方二】去疣四号方【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当归尾9克,赤芍、白芍各9克,桃仁、红花、牛膝、穿山甲各9克,熟地黄12克,赤小豆15克。
【功效】活血去疣。
【用法】每剂水煎2次,另加黄酒30克。早晚分服,5剂为1疗程,至多2个疗程。
【方三】复方马齿苋合剂【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马齿苋60克,蜂房9克,大青叶15克,生薏苡仁30克。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0剂。
【方四】治疣汤一【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桃仁、红花、熟地黄、当归尾、赤芍各9克,川芎、白术、炮山甲、何首乌各6克,板蓝根、夏枯草各15克。
【功效】平肝清热,化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治疣汤二【来源】《实用中医外科方剂大辞典》【组成】桑叶、菊花、黄芩、紫草、夏枯草、益母草、珍珠母、生牡蛎、代赭石、板蓝根。
【功效】平肝散风,解毒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铲疣软坚汤【来源】《中医皮肤病诊疗学》【组成】生龙牡(先煎)、炒薏苡仁、生代赭石(先煎)各30克,板蓝根、金银花、生龙齿(先煎)各15克,茯苓皮、玄参各12克,柴胡、桑枝各6克。
【功效】平肝软坚。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大青薏仁汤【来源】医药春秋,1990:(3)
【组成】紫贝齿、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薏苡仁各30克,马齿苋、大青叶、丹参各15克,赤芍、升麻各9克。
【功效】平肝潜阳,解毒铲疣。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第三次煎汁外洗患处。
【方八】喧声合剂【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2)
【组成】北沙参、南沙参、蝉蜕、木蝴蝶、生诃子等。
【功效】养阴润肺,舒肝清热。
【制法】上药切成饮片,煎煮,过滤,滤液处理后灌装每瓶500毫升,消毒即成。
【用法】每次50毫升,日3次,口服。
【方九】验方一【来源】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12(4)
【组成】磁石30克,代赭石30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地骨皮30克,山慈菇3克,板蓝根12克,牛膝3克,白芍9克,忍冬藤9克,黄柏12克,穿山甲6克,金银花12克。
【功效】平肝潜镇,柔肝软坚,清热解毒,和血通经。
【用法】水煎服,日1剂。将药渣加水300毫升,煎1小时,待温,浸泡患处30~40分钟即可。
【方十】清肝益荣汤加减【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柴胡、川芎、焦山栀子、木瓜各6克,茯苓、熟地黄、白术、炒白芍、当归各9克,金银花、板蓝根、钩藤、防风各15克,生薏苡仁、紫贝齿各30克。
【功效】清肝泻火,疏风平疣。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归芍六味地黄丸加减【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牡丹皮各10克,山药、山萸肉、桑椹子、何首乌各15克,贯众、柴胡、桑枝各6克,生石决明、生薏苡仁各30克。
【功效】滋补肾水,平肝铲疣。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紫蓝方【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马齿苋60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生薏苡仁、紫草根、赤芍、红花各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四石桃红汤【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磁石、生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各30克,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陈皮6克。
【功效】平肝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四】驱疣汤【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大青叶、马齿苋各15克,赤芍、牡丹皮、防风、炒三棱、炙穿山甲各10克,生薏苡仁30克,郁金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二)外治方【方一】去疣煎剂【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3)
【组成】木贼、香附各30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郁散结。
【用法】水煎先熏后洗,日1次,每次30分钟,每剂洗3次,共洗6次。洗后6个月未脱落者,加板蓝根、苦参各30克,进行第二个疗程。
【方二】香木水洗剂【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木贼、香附、地肤子各30克,细辛9克。
【功效】散风止痒,软皮除疣。
【制法】加水1000毫升左右,煮沸去渣备用。
【用法】外擦疣体。
【方三】验方一【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木贼30克,香附45克,陈皮15克。
【功效】祛风消疣。
【制法】上药加水500毫升左右,水煎。
【用法】外洗,日2~3次,1剂药可洗3天,一般2~3剂见效。
【方四】验方二【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马齿苋30克,苍术、蜂房、白芷、陈皮各15克,细辛10克,苦参、蛇床子各12克。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
【用法】煎汁,外洗或湿敷。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方五】验方三【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组成】木贼、磁石各15克,山豆根、香附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平肝潜阳。
【用法】煎汁,外洗,日2次。
【方六】验方四【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2)
【组成】木贼30克,乌梅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紫草30克,香附30克,夏枯草30克,生薏苡仁30克,败酱草30克,当归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用法】水煎浸洗患处,不断摩擦疣体以不出血为度,每次约30分钟,6~7剂为1个疗程。
【方七】验方五【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3;12(6)
【组成】白胡椒30克,五倍子20克,薄荷冰5克。
【功效】透散邪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混匀密封备用。
【用法】先用药粉少许放在皮疹上,用手搓数分钟,然后用食醋调药粉成糊状敷皮疹上,一日数次。
【方八】硝矾洗药【来源】《实用中医外科学》【组成】朴硝12克,硼砂、明矾各9克。
【功效】消炎,止痒,收敛,除疣。
【用法】用开水冲化后,趁热浸洗患处。
【方九】三棱消疣汤【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
【组成】莪术、黄柏、石上柏、大青叶、桃仁、山豆根、三棱、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百部、蒲公英、露蜂房、马齿苋、磁石、白矾、生牡蛎等。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破瘀,软坚散结。
【用法】水煎取汁,趁温热时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
【方十】祛疣洗剂【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7)
【组成】木贼、大青叶、马齿苋各30克,桃仁、红花各2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制法】混匀粉碎成粗末装纱布袋。
【用法】以沸水2毫升冲泡,浸泡患部,日2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同时用聚肌胞注射液2毫克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0毫克,混匀后注射于疣基底部,每处0.5~1毫升,若未愈则7天后再注射1次。
【方十一】千金散【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乳香、没药、轻粉、朱砂、白信、赤石脂、五倍子、醋制蛇含石、雄黄各15克。
【功效】腐蚀恶肉。
【制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将药末以冷开水调涂患处,外用纱布,胶布固定,3日换1次。
【方十二】半夏粉【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半夏。
【功效】腐蚀恶肉。
【用法】半夏研末加白糖少许,冷开水调成糊涂于疣顶上,三天上一次药,渐脱落。
【方十三】骨碎补酊【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5(4)
【组成】骨碎补10克。
【功效】养肝柔筋,破血,止血,止痛,蚀烂肉。
【制法】骨碎补研粗末,装入75%酒精200毫升瓶中,密封浸泡1周,每天摇晃3次,1周后过滤备用。
【用法】先用干棉球浸骨碎补酊擦拭疣体,再用消毒针头挑拨疣体深达疣基底部,破坏疣体,将棉球盖在疣体上,再盖大于棉球约2厘米的胶布固定。次日更换时剪除被蚀烂的疣体组织后以第一天同法治疗,每日更换1次,一般5~7次可治愈。
【方十四】鸦胆子油【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鸦胆子30克。
【功效】腐蚀赘疣。
【制法】将鸦胆子剥去壳,取仁,捣碎,置瓶中加入乙醚,略漫过药为度,隔2小时后,将上层浮油倒于平底玻璃皿中,待乙醚挥发后,即得鸦胆子油,装入小瓶中备用。
【用法】以牙签挑取少许油,点于寻常疣上,不要触及正常皮肤,以免发生凹痕。
尖锐湿疣主要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疣状增生,治疗以去除肉眼可见疣体为主,可以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例如盐酸伐昔洛韦片、胸腺肽肠溶胶囊等,同时配合物理方法治疗,例如激光、冷冻、微波等,经过积极地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此外,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作息规律,不要熬夜,不要抽烟、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寻常疣可用推疣法推治.局部用碘酊消毒,一只手把疣体附近皮肤拉紧,
指导意见:
另一只手用碘酊棒从疣根部向反方向推,开始速度稍慢,到疣体和正常皮肤出现剥离时,可加快速度,使疣体一次脱落,把疣推除后,再用刮匙把疣底部刮几下,外涂2%龙胆紫溶液另一方法是取鸦胆子仁适量,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外贴鸡眼膏,2天更换一次,直至疣掉落.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常用冷冻,激光,电烙,外科手术等治疗.每日用鲜藿香叶2~3片,擦揉患处3~5分钟.11~26天消失或脱落试试.
中药治疗:中药可用生薏米,每次30g,2次/d,煎服,亦可选用下方:
①紫蓝方马齿苋60g、板蓝根30g、紫草根15g、生薏米30g、赤芍15g、大青叶30g、红花10g、穿山甲10g。
②灵磁石15g、生牡蛎15g、代赭石15g、珍珠母3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陈皮10g。
③熟地黄12g、制首乌9g、杜仲9g、川牛膝9g、红花9g、白芍9g、当归9g、川芎6g。局部治疗可用黑色拔膏棍,加温外贴,5~7天换1次。亦可用木贼30g、香附30g、山豆根30g、板蓝根30g,煎浓水泡洗患处。还可用地肤子30g、金毛狗脊30g,煎水浸泡,2次/d,每次30min。
④以养阴平肝,活血软坚为原则。
珍珠母30g,生牡蛎30g,蜀羊泉15g,龙葵15g,郁金15g,红花9g,桃仁9g,落得打12g,炙甲片9g。每日一帖煎汤内服。治疗寻常疣14例,痊愈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71%。
寻常疣西医治疗方法
疣的治疗方法有全身及局部治疗2类。患寻常疣的儿童一般不需治疗,2/3的疣可在2年内自行缓解消退。治疗方法依病人年龄、皮肤状况、持续时间、免疫状态而有所不同。
1、聚肌胞注射液2mg,肌内注射,每周2次。
2.局部治疗本病主要为局部治疗,多选用各种物理疗法,如二氧化碳激光、高频电、液氮冷冻等。治疗前要考虑疼痛、遗留瘢痕,发于关节部位的应考虑对关节活动的影响等。冷冻治疗时注意勿损伤神经,儿童的肘膝皮损作冷冻易留瘢痕,治疗时要掌握适度。
(1)非手术疗法:局部可用多种化学药物,如足叶草酯(鬼臼树脂)、20%水杨酸火棉胶、5%氟尿嘧啶、30%冰碘酸、纯石炭酸、鸦胆子、灰碱粉(生石灰、食用碱等量)等。
①3%酞丁胺霜或3%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涂擦。亦可用0.7%斑蝥素加等量火棉胶,隔天外涂1次,20%~40%碘苷(疱疹净)霜外用。
②5-氟脲嘧啶(5-FU)软膏包敷。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局部疼痛、红斑、色素沉着。
③单个较大的寻常疣可选2.5%碘酊0.1~0.2ml,或高渗盐水(18%)加2%普鲁卡因0.5~1ml,或5%氟尿嘧啶注射液0.5~2ml,平阳霉素10mg以1%普鲁卡因20m1稀释,或0.05%~0.1%博来霉素(争光霉素)生理盐水溶液0.2~0.5ml等作疣基底部注射,每周1~2次,2~3次后即可脱落。
④O.05%~O.1%维甲酸酯局部外用,每天1~2次。可有局部轻度烧灼感、红肿、脱屑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⑥冷冻治疗、电灼疗法、激光治疗适用于数目少的寻常疣。
⑦推刮法:在局麻下用刮匙在疣根部用力推掉、刮净残余疣组织,压迫止血,涂2%龙胆紫溶液,避免浸水直至表皮痊愈为止。
⑧结扎治疗丝状疣:用丝线结扎疣基底部,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⑨甲周疣可用浅层X线、90锶、超短波局部照射。
(2)手术疗法:适用于数目较少的寻常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