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配苯酚溶液?
5%的苯酚溶液
苯酚100g,铝片0.1g,碳酸氢钠0.05g,加热蒸馏,收集182℃蒸馏液,然后称取5g,定容100mL。
苯酚的沸点是182度。用一般的蒸馏装置就可以,水冷凝。收集蒸馏液,如果是苯酚是液体,那用烧杯直接称取液体5g,加水,然后倒入100ml容量瓶,用水洗涤烧杯,补满就行了
可以60℃下水浴加热成液体,先配置80%苯酚:80g苯酚(分析纯重蒸馏试剂)加20g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长期储存。
配置方法:将装有苯酚的试剂瓶放在40~50度的水浴中,待苯酚融化有液体生成,然后乘热用滴管吸出滴在放置在天平上并去皮的烧杯中,称取一定质量的苯酚,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混匀即可。
扩展资料:
苯酚的熔点是58℃,你在60℃的水浴锅中将苯酚放进去,细管吸出来5g定容到100g就是5%的苯酚了。
苯酚低温时结晶,水域加热一下,溶化后再配。
在65摄氏度的水中溶解5g苯酚,定容100g水或100ml水。
苯酚要重蒸馏,然后称取5g苯酚加95g水使溶之,然后置冰箱中避光长期保存。
苯酚是有机物,它几乎不溶于水.所以用水是不能配置出6%的苯酚的,一般是用一些酒精,汽油等有机溶质或者是双氧水等一些非极性共价键组成的物质的溶剂里面。
需要说明的是6%的苯酚溶液,里面的溶剂不一定就是指水,只不过水是日常最常用的溶剂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1、计算:n=m/M , c=n/v , p(密度)=m/v (先计算出5%的苯酚要其质量为多少)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苯酚先放在60℃水浴锅溶解,使其成为液体状态,在用移液管取出需要的克数,定容至需要的容量瓶就可以了。
4、转移: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到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到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之刻度线。
扩展资料:
化学性质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苯酚
1实验部分
1.1实验步骤及数据(见表1)
表1苯酚溶液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情况表
(1)用蒸馏水做溶剂和对比液
①用新制蒸馏水配制苯酚饱和溶液、石蕊试液。
②在0、2号刻度试管中,分别盛5mL蒸馏水和苯酚饱和溶液。
③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入2滴石蕊试液,振荡各试管、静置,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④用精密pH试纸测定蒸馏水的pH约为5.4~6.2,其酸性与苯酚的酸性相当。
(2)用中性自来水做溶剂和对比液
①用自来水(用精密pH试纸测知我校市区自来水的pH约为7)配制苯酚饱和溶液(25℃下,苯酚溶解度约为9g/100gH2O[4])、石蕊试液。
②取13支颜色、规格都相同的刻度试管,并依次进行编号,在1号试管中盛5mL自来水,在其余2~13号试管中分别盛5mL苯酚饱和溶液。
③向1、2号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滴,振荡各试管,静置,把1、2号试管的后面衬上白纸作对比观察:自来水由无色变为淡紫色,饱和苯酚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④分别把3~13号试管中的饱和苯酚溶液稀释如表1中所列倍数,各取相应稀释液5mL,滴入1滴石蕊试液,振荡各试管,静置,分别在白纸衬托下与1号试管中的液体作比较观察:当稀释至约10倍时,还能看出苯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约10倍以后已看不出有微红色出现,只是比1号试管中的浅紫色变的更浅。
⑤在上述1~13号试管中分别再滴入1滴石蕊试液,振荡各试管,静置,在白纸衬托下将2~13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与1号试管中的液体作对比观察:1号试管中的液体为紫色,2~15号试管中的液体紫红色逐渐变浅。
⑥在上述1~13号试管中分别再滴人1滴石蕊试液,振荡各试管,静置,在白纸衬托下将2~13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与1号试管中的作对比观察:1号试管中的液体呈深紫色,2~15号试管中的液体紫红色(较滴入2滴石蕊试剂时紫红色深一些)逐渐变浅。
1.2结论
苯酚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1.3实验说明
(1)本实验不能只在苯酚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而决定苯酚能否使石蕊试剂变红色,实验前,要看配制苯酚溶液的水是否为中性,要用中性水滴加石蕊试剂后溶液颜色与其作对比观察而定。
我们知道,天然水里一般地含有Ca2+、Mg2+等阳离子和HCO3-、CO32-、Cl-、SO42-和NO3-等阴离子。
全国各地的天然水含有这些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通常把溶有较多量的Ca2+和Mg2+的水,叫做硬水;只溶有少量或不含Ca2+和Mg2+的水叫做软水。如果水的硬度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做暂时硬度。具有暂时硬度的水经过煮沸后,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钙就分解而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
Ca(HCO3)2=CaCO3↓+CO2↑+H2O
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镁先形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沉淀:
Mg(HCO3)2=MgCO3↓+CO2↑+H2O
碳酸镁虽然难溶于水,但它仍有少量能溶解在水里(在18℃时,它的溶解度为0.011g/100gH2O)。因此,当继续加热煮沸时,碳酸镁就发生水解反应:
Mg2++2H2O=Mg(OH)2↓+2H+
生成了更难溶的氢氧化镁(在18℃时,它的溶解度为0.00084g/100gH2O)。这样,水里的OH-减少,H+相对增加,所得蒸馏水呈酸性。
我们知道,该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苯酚的弱酸性,实验用的溶剂及对照实验用水都应是中性的。否则,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实验时,我们应考虑所用水的pH是否呈中性(不少学生一谈到蒸馏水,就认为是中性的水),要注意,用中性天然水(中性自来水)制得的蒸馏水不一定是中性的。各学校自制的蒸馏水,是否呈中性,这要看所在地水质情况,如果所在地的水属于软水,则用软水制得的蒸馏水是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如果所在地的水属于硬水,则制得的蒸馏水是微酸性的。如我们学校所在市区的水就属于暂时硬水,我们制得的蒸馏水pH约为5~6,该蒸馏水本身就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用暂时硬水制取的蒸馏水做溶剂,不能说明苯酚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2)一般在做该实验时,是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再滴入2mL~5mL水(中性),其溶液浓度虽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一般不会太低(远不会低于苯酚饱和溶液稀释至90倍以上的浓度),在该试液中滴入2至3滴石蕊试剂,在白纸衬托下作对比观察,实验现象是非常明显的。
2理论探索
我们知道,苯酚具有弱酸性,其电离常数为1.28×10-10,它在25℃下,溶解度约为9g/100gH2O,可近似看作易溶物(20℃时,溶解度在10g/100gH2O以上的是易溶物)。25℃下,苯酚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时,苯酚饱和溶液的H+浓度为:
分别将稀释后的苯酚水溶液的pH算出(见表1)。我们知道,石蕊的变色范围是pH为5~8,从表1不难看出,即使把苯酚的饱和溶液稀释5倍~90倍,其pH也在5.3~5.9之间,此酸度,基本满足了石蕊变红对H+浓度的要求。
可见,苯酚水溶液是能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但是,在语言的表述上应注意:如果用的是苯酚的饱和溶液,石蕊试剂滴加的是1滴,应表述为:变为浅红色;稀释饱和苯酚溶液约为10倍,滴入1滴石蕊试液后,
应表述为:变为微红色;如果在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或稀释倍数约在20倍以下时,滴加2至3滴石蕊试液,应表述为:变为紫红色;稀释饱和苯酚溶液约超过20倍、约不超过90倍时,滴入2至3滴石蕊试液后,应表述为:变为浅(或微)紫红色。
5克苯酚,95克酒精。
苯酚是有机物,它几乎不溶于水,所以用水是不能配置出5%的苯酚的,一般他是用一些酒精,汽油等有机溶质或者是双氧水等一些非极性共价键组成的物质的溶剂里面。需要说明的是5%的苯酚溶液,里面的溶剂不一定就是指水,只不过水是日常最常用的溶剂而已。
扩展资料:
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构几乎不会转化为酮式结构。
苯酚共振结构如右上图。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提供一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π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O-H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1. 使用原料:大多数市售液化苯酚是清亮无色的,无需重蒸馏便可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但有些液化苯酚呈粉红色或黄色,应避免使用。同时也应避免使用结晶苯酚,结晶苯酚必须在160℃对其进行重蒸馏除去诸如醌等氧化产物,这些氧化产物可引起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或导致RNA和DNA的交联等。因此,苯酚的质量对DNA、RNA的提取极为重要,我们推荐使用高质量的苯酚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
2. 操作注意:苯酚腐蚀性极强,并可引起严重灼伤,操作时应戴手套及防护镜等。所有操作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与苯酚接触过的皮肤部位应用大量水清洗,并用肥皂和水洗涤,忌用乙醇。
3. 苯酚平衡:因为在酸性pH条件下DNA分配于有机相,因此使用苯酚前必须对苯酚进行平衡使其pH值达到7.8以上,苯酚平衡操作方法如下:
① 液化苯酚应贮存于-20℃,此时的苯酚呈现结晶状态。从冰柜中取出的苯酚首先在室温下放置使其达到室温,然后在68℃水浴中使苯酚充分溶解。
② 加入羟基喹啉(8-Quinolinol)至终浓度0.1%。该化合物是一种还原剂、RNA酶的不完全抑制剂及金属离子的弱螯合剂,同时因其呈黄色。有助于方便识别有机相。
③ 加入等体积的1M Tris-HCl(pH8.0),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静置使其充分分层后,除去上层水相。
④ 重复操作步骤③。
⑤ 加入等体积的0.1M Tris-HCl(pH8.0),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静置使其充分分层后,除去上层水相。
⑥ 重复操作步骤⑤,稍微残留部分上层水相。
⑦ 使用pH试纸确认有机相的pH值大于7.8。
⑧ 将苯酚置于棕色玻璃瓶中4℃避光保存。
【1】确定配制体积为500ml时,在500ml烧杯中称量苯酚1.0g,加蒸馏水499ml,溶解混合均匀即可。
【2】然后转移到500ml 棕色试剂瓶中,贴标签。
(1)将较大量的苯酚溶在水中,得到苯酚悬浊液,过滤得苯酚溶液.这种方案纯度较高.
(2)将较大量的苯酚溶在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苯酚悬浊液,过滤得苯酚溶液.这种方案速度较快且更能保证饱和但是因加热的过程在空气中进行,易加快苯酚氧化速度而使制得的苯酚溶液中混有较大量的苯醌等氧化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5%的苯酚溶液.他里面的溶剂不一定就是指水,只不过水是我们日常最常用的溶剂而已!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