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乙酸和其他酸的酸性强弱
有机一元羧酸中碳原子数越少的酸性越大,所以甲酸酸性大于乙酸.
而乙酸酸性强于碳酸,碳酸酸性强于苯酚,所以也比苯酚强啦.
有: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2
CH3COOH
+
Na2CO3
=
2
CH3COONa
+
H2O
+
CO2↑
C6H5OH(苯酚)
+
Na2CO3
→
C6H5ONa(苯酚钠)
+
NaHCO3
所以
乙酸>碳酸>苯酚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是含四个碳以下的羧酸,碳的数目越少,脂肪性越小,亲水性越大, 因此容易溶于水。
辛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是含有8个碳以上的羧酸,脂肪性增大,亲水性减少,所以难溶于水。
即H2SO3>H3PO4>HF>HNO2>HCOOH>CH3COOH>H2CO3>H2S>HCN
有机酸(没有包括醇等中性物质)强弱大体遵循规则:
磺酸(强酸)>全卤代羧酸(强酸)>草酸(中强酸)>二卤乙酸(中强酸)>丙二酸>一卤乙酸(中强酸)>甲酸>醇酸(弱酸)>芳香酸(弱酸)>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弱酸)>饱和脂肪酸(弱酸)>酚(很弱的酸)
1.磺酸。一般所有的磺酸都是强酸,三氟甲磺酸是最强的有机酸,F3C-SO3H,比硫酸还强的多呢!另外苯磺酸,甲基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都是强酸。
2.全卤代羧酸。这类酸一般都是强酸,但稍弱于磺酸。
如: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两个酸,由于F的电负性强于Cl,所以对羧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更强,因此三氟乙酸酸性稍强些)。除此以外,还有全氟丁酸,全氟辛酸等等
3.二卤乙酸。一般为中强酸,如二氯乙酸酸性比磷酸强些,接近于亚硫酸和草酸。
4.卤乙酸。一般为中强酸,一氯乙酸酸性稍弱于磷酸但比亚硝酸稍强。
5.醇酸。如乙醇酸,乳酸(丙醇酸)都是稍弱的酸,比一般饱和脂肪酸强,接近于甲酸。
6.芳香酸。如苯甲酸,苯乙酸都是弱酸,弱于醇酸和甲酸,强于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7.烯酸。强于饱和脂肪酸,如丙烯酸,丁烯酸等强于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油酸强于硬脂酸。
8.饱和脂肪酸。这一大类脂肪酸是有机酸中弱酸的一大类,仅仅强于碳酸和酚类。除了甲酸以外的饱和一元脂肪酸,酸性大小都差别不大。大体上随着溶解度降低,酸性略减。
9.酚类。有机酸中很弱的酸。
弱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比较如下
CH₃CHOHCOOH(乳酸)>C₆H₅COOH(苯甲酸)>CH₂=CHCOOH(丙烯酸)>CH₃COOH(醋酸)
>C₂H₅COOH(丙酸)>H₂CO₃(碳酸)>H₂S (氢硫酸)>HClO(次氯酸)>H₃BO₃(硼酸)>H₂SiO₃(偏硅酸)>C₆H₅OH(苯酚)
扩展资料:
一、酸性,一般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等。常温下溶液的pH值在7以下时都呈酸性反应。pH值愈小,酸性愈强。
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以及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还有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的一类通性,称为酸的酸性。
二、酸性物质通性:
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性
甲酸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出现砖红色(醛基的性质,生成Cu2O砖红色)。
丙二酸(要用浓溶液)与尿素(要用浓溶液)反应生成巴比妥酸沉淀,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草酸钙难溶。
甲酸的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甲酸、百度百科-乙酸、百度百科-草酸
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乙酸以及碳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断,可以通过电离的常数来进行定量的比较。由于乙酸的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的电离常数,所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而且乙酸与碳酸盐一起时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而生成碳酸,并分解出水以及二氧化碳,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原则,所以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乙酸酸性大于碳酸;
2、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苯酚,说明碳酸酸性大于苯酚;
3、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说明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
故有乙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_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