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甲醛和乙醇反应生成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如意的羽毛
碧蓝的豆芽
2023-01-01 09:32:32

甲醛和乙醇反应生成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最佳答案
单薄的猫咪
满意的火
2025-07-24 04:09:47

甲醛和乙醇在干燥HCl存在下生成缩甲醛。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 mg/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肺水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肝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扩展资料

甲醛在纤维制品中,主要用于染色助剂以及提高防皱、防缩效果的树脂整理剂。甲醛可以使纺织物的色泽鲜艳亮丽,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又能使棉织物防皱、防缩、阻燃。因此,甲醛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

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市售的“纯棉防皱”服装或免烫衬衫,大都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剂,穿着时可能释放出甲醛。童装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保持童装颜色的鲜艳美观的染料和助剂产品,以及服装印花中所使用的粘合剂。

因此,浓艳和印花的服装一般甲醛含量偏高,而素色服装和无印花图案童装甲醛含量则较低。这些含有甲醛的服装在贮存、穿着过程中都会释放出甲醛,特别是儿童服装和内衣释放的甲醛所产生的危害性最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醛

最新回答
美好的世界
落后的小蝴蝶
2025-07-24 04:09:47

在干燥的HCl催化下,醛、酮可与醇类反应,生成缩醛或缩酮.这个反应常常用于保护羰基.

HCHO + 2CH3CH2OH = H2C(OCH2CH3)2 + H2O 

产物名称为甲醛缩二乙醇.

传统的樱桃
殷勤的御姐
2025-07-24 04:09:47

会的。甲醛是空气中对人体伤害比较大的一种物质,他能使人皮肤过敏,甚至中毒身亡,甲醇的缩写便是酒精。

在干燥的HCl催化下,醛、酮可与醇类反应,生成缩醛或缩酮。这个反应常常用于保护羰基。HCHO + 2CH3CH2OH = H2C(OCH2CH3)2 + H2O,产物名称为甲醛缩二乙醇。

无色澄清易燃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密度0.8319g/cm3。凝固点-66.5℃。沸点89℃。折射率1.3748。可溶于水、丙酮、苯。极易溶于乙醇、乙醚。由甲醛与乙醇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制得。也曾从氯霉素的副产物得到。用于生产合成树脂、香料、油漆等。

扩展资料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并且它是混合物。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是植物原料产品。

甲醛,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无色,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通常是40%,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

具有还原性,尤其是在碱性溶液中,还原能力更强。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7%-73%(体积)。燃点约300℃。

可由甲醇在银、铜等金属催化下脱氢或氧化制得,也可从烃类的氧化产物中分出。可作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染料、农药和消毒剂等的原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用酒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甲醛

明亮的彩虹
甜美的蜗牛
2025-07-24 04:09:47
甲醛能够溶于酒精。

根据相似相溶性原则,甲醛分子为极性分子,而酒精的成分为乙醇,也属于极性分子,并且极性分子之间可以互溶,所以甲醛能够溶于酒精。

甲醛自身能进行缩合反应,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能与醛和酮进行醇醛缩合反应。容易与氨或胺化合物缩合,例如与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与尿素缩合生成二羟甲基脲。甲醛与合成气缩合,可生产乙二醇。

健康的柠檬
清秀的身影
2025-07-24 04:09:47
乙醇和甲醛反应有臭脚丫子味:

是的 乙醇和甲醛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儿,一般来说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致癌性,

意见建议:你好,一般甲醛和酒精反应后会形成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物质,但是也是它有毒性的,所以建议你尽量多通风

碧蓝的咖啡豆
开朗的小伙
2025-07-24 04:09:47

含有乙基醇CH₃CH(OH)或者甲基酮CH₃CO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

所以乙醛,丙酮,乙醇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淡黄色有特殊气味的三碘甲烷沉淀。

甲醛和正丁醇不发生反应不生成沉淀。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乙醛:CH₃CHO+3NaIO=CHI₃+HCOONa+2NaOH

丙酮:CH₃COCH₃+3NaIO=CHI₃+CH₃COONa+2NaOH

乙醇:CH₃CH₂OH+3NaIO=CHI₃+HCOONa+2NaOH+H₂O

扩展资料:

碘仿反应条件控制: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1mL乙醛和1mL乙醇,再加人1mL碘溶液及适量的5%NaOH溶液,结果发现,装有乙醛的试管中很快出现了黄色沉淀,而乙醇的试管中无黄色沉淀,尽管不断振荡,现象仍不明显。

但是,改变反应条件,即将其放人50-60℃的水浴中加热几分钟,取出冷却后,便有明显的黄色沉淀析出。这是因为乙醇与乙醛的结构不同,故发生反应时的速度和条件也就不同了。乙醇之所以能发生碘仿反应是因为乙醇能被I2-NaOH溶液(也是一种氧化剂)所氧化。

首先生成乙醛,然后进行碘仿反应,即:反应中加热的目的是促使醇的反应加快完成,得到乙醛或甲基酮,进而发生碘仿反应。但应注意:加热的水浴温度不可过高,否则,氧化产物不是醛酮类,而是梭酸类,也将使实验出现“异常”现象。

若想成功地做好碘仿反应的实验,必须在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以便正确地鉴定或区分乙醛或甲基酮以及含有某些醇类化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仿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