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用活性炭过滤,活性炭怎么使用?用量是多少?
处理白酒专用颗粒型椰壳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活性炭厂家所生产的白酒净化介质椰壳活性炭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目前市场上用椰壳活性炭处理白酒能可达到最好的效果。
活性炭厂生产的酒用椰壳活性炭通过独特的吸附原理和吸附优势来达到净化提纯的效果。
椰壳活性炭的吸附原理主要通过化学特性吸附(形成强弱不一的化学键),物理性吸附(范德华力)和离子交换(通过其孔隙)。椰壳活性炭在活化过程中,消除了碳基本微晶之间的各种含碳化合物和无序碳,同时也清除了基本微晶的石墨层中的一部分碳。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空隙,包括微孔、过渡孔和大孔,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可高达1600m2/g。椰壳活性炭的极性基团的吸附力较强,如-COOH、-OH 等。虽然它也吸附一定的诸如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之类的香味成分,但它更容易吸附分子量相当大的高级脂肪酸酯,因此,可以用活性炭来除去引起低度白酒浑浊的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即可达到澄清酒质的目的。
椰壳活性炭用于处理白酒工艺优势:
1.椰壳活性炭具有极高的化学惰性,因此其安全性也极高,它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它也不会与酒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白酒不但安全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酒品的原始风味。
2. 椰壳活性炭具有强烈的脱臭作用。使用活性炭处理白酒能吸附掉一部份酒中的硫化氢、硫醚、丙烯醛、游离氨等臭味物质,能适当减轻酒中的泥臭味,改善闻香。
3.椰壳活性炭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在众多吸附剂中,它的吸附效果好而用量却很少。
白酒专用椰壳活性炭市场种类较多,客户可根据活性炭质量,外观,吸附能力来选择脱色能力佳,脱臭能力高,除浊效果好,吸附性能明显的椰壳活性炭。
主要分为两大类别:铁制剂系列和铝制剂系列,当然也包括其丛生的高聚物系列。絮凝剂有不少品种,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将溶液中的悬浮微粒聚集联结形成粗大的絮状团粒或团块。
在水处理工程中较常见的絮凝剂如:硫酸铝(明矾),聚合硫酸铝(poly aluminium sulfate) ,栲胶等等。 性状:灰白色粉末或正交棱形结晶流动浅黄色粉末。对光敏感。易吸湿。在水中溶解缓慢,但在水中有微量硫酸亚铁时溶解较快,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缓慢地水解。相对密度(d18)3.097。热至480℃分解。商品通常约含20%水呈浅黄色。也有含9分子结晶水的。相对密度2.1。175℃失去7分子结晶水。
用途:1、用于银的分析,糖的定量测定。用作染料。墨水。净水。铝的雕刻。消毒。聚合催化剂等。2、分析试剂、糖定量测定、铁催化剂、媒染剂、净水剂制颜料、药物。3、水处理行业用作净水的混凝剂和污泥的处理剂。4、被用作媒染剂以及工业废水的凝结剂,也用于颜料中。5、医药上用硫酸铁作收敛剂和止血剂。6、用于镀锌镍铁合金、镀锌铁钴合金等电解液中。 性质:极易溶于水,硫酸铝在纯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与硫酸共同溶解于水,所以硫酸铝在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铝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温析出含有18分子结晶水,为18水硫酸铝,工业上生产多为18水硫酸铝。含无水硫酸铝51.3%,即使100℃也不会自溶(溶于自身结晶水)。不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比较稳定,加热会失水,高温会分解为氧化铝和硫的氧化物。加热至770℃开始分解为氧化铝、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溶于水、酸和碱,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水溶液长时间沸腾可生成碱式硫酸铝。工业品为灰白色片状、粒状或块状,因含低铁盐而带淡绿色,又因低价铁盐被氧化而使表面发黄。粗品为灰白色细晶结构多孔状物。无毒,粉尘能刺激眼睛。
作用:1.造纸工业中用作纸张施胶剂,以增强纸张的抗水、防渗性能;2.溶于水后能使水中的细小微粒和自然胶粒凝聚成大块絮状物,从而自水中除去,故用作供水和废水的混凝剂;3.用作浊水净化剂,也用作沉淀剂、固色剂、填充剂等。在化妆品中用作抑汗化妆品原料(收敛剂);4.消防工业中,与小苏打、发泡剂组成泡沫灭火剂;5.分析试剂,媒染剂,鞣革剂,油脂脱色剂,木材防腐剂;6.白蛋白巴氏杀菌的稳定剂(包括液体或冷冻全蛋、蛋白或蛋黄);7.可作原料,用于制造人造宝石和高级铵明矾,其他铝酸盐;8.燃料工业中,在生产铬黄和色淀染料时作沉淀剂,同时又起固色和填充剂作用。 聚合硫酸铁形态性状是淡黄色无定型粉状固体,极易溶于水,10%(重量)的水溶液为红棕色透明溶液,吸湿性。聚合硫酸铁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污泥脱水等的净化处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1、使用前,将本产品按一定浓度(10-30%)投入溶矾池,注入自来水搅拌使之充分水解,静置至呈红棕色液体,再兑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投加混凝。水厂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业废水处理直接配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原水性质可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适量而定,制水厂可以原用的其它药剂量作为参考,在同等条件下本产品与固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当,是固体硫酸铝用量的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体产品,可根据相应药剂浓度计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时,将上述配制好的药液,泵入计量槽,通过计量投加药液与原水混凝。
4、一般情况下当日配制当日使用,配药需要自来水,稍有沉淀物属正常现象。
5、注意混凝过程三个阶段的水力条件和形成矾花状况。(1)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超过2min。(2)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 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 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3)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 (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6、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7、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8、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无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9、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80oC,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
10、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相关解释:
絮凝——从工艺上看,是指絮粒通过吸附、交联、网捕,聚结为大絮体沉降的过程。
絮凝剂——是从化学角度看,是使胶体和悬浮颗粒凝聚和絮凝的药剂,所以也称为混凝剂。
凝聚——从作用机理来看,是指胶体和分散系双电层压缩、ζ电位破坏、电性中和而脱稳并聚集为絮粒的过程。
混凝——凝聚和絮凝统称为混凝。
油漆干了以后其实很难清洗的,物体上的油漆可以用酒精或脱漆剂清洗掉。要是沾到皮肤上的话只能慢慢清洗。水性的漆可以用酒精慢慢清洗,油性漆,可以用稀释剂来清洗。但是这类溶剂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搓洗2分钟后赶紧用清水清洗掉。清洗的时候可以用肥皂或洗洁精多清洗几遍。
铜器在空气中置久会“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铜,铜器表面的氧化铜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
另外,铜也会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发生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铜。用蘸浓氨水的棉花擦洗发暗的铜器的表面,就立刻会发亮。因为用浓氨水擦洗铜器的表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和硫化铜都会转变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而被除去。或者用醋酸擦洗,把表面上的污物转化为可溶性的醋酸铜,但这效果不如前者好,洗后再用清水洗净铜器,铜器就又亮了。
2、银器发暗怎么办
银器发暗跟铜器发暗原理差不多,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Ag2S)的结果。欲使银器变亮,须用洗衣粉先洗去表面的油污,把它和铝片放在一起,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到银器恢复银白色,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后可看到光亮如新的银器表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 + 3 Ag2S + 6 H2O=6 Ag + 2 Al(OH)3 + 3 H2S
3、塑料和有机玻璃的粘合剂
塑料制品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塑料制品损伤,怎么办?通常的塑料制品有二类,一类是聚氯乙烯做的,这类较硬较脆,另一类是聚乙烯做的,产品较软。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聚氯乙烯最好的溶剂是四氢呋喃。有机玻璃的溶剂可用三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和丙酮。粘合时,可以直接用这些溶剂把塑料或有机玻璃粘合起来,或者把少量的塑料或有机玻璃溶于溶剂中,作成粘合剂,效果更佳。
4、石灰涂墙的学问
化石灰时,冷水会变热,石灰涂墙后,很不容易干,而石灰墙越来越硬,越来越白,为什么?化石灰时,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冷水会变热。而石灰涂墙很不容易干是因为熟石灰[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少,反应慢,此外,水的生成也使墙壁更不容易干了。涂墙时石灰浆是氢氧化钙,质较软,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较坚硬,洁白,因此当氢氧化钙全变为碳酸钙后,就硬了,白了。
5、墨水为什么会沉淀
墨水是一种胶体。当墨水瓶盖未盖好时,随着水分蒸发,墨水变浓,色素胶粒易挤在一起,由于它们之间的水层变薄了,因此胶粒就会结合成大粒子而沉淀(称为胶体的聚沉)。另外,不同牌号的墨水混合也会导致墨水沉淀。因为制造时为使胶粒稳定,都让它带电,而不同方法制出的墨水其胶粒所带的电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当胶粒带不同电荷的墨水混合时,电荷因中和而消失,胶粒就变不稳定因而发生沉淀,知道这点,换用别种牌号的墨水、甚至不同批次的同种墨水时,最好将钢笔用清水洗净。此外,过冷、过热也会使墨水中有胶体溶液破坏,而导致沉淀。因此冬天将墨水放在窗口,平时不应将墨水放在高温的地方。
6、明矾为什么能用来净水?
我们的祖先早就用明矾来净水。明矾处理后的水能除去70---90%的悬浮物和细菌。水中悬浮物中有许多微小的胶体粒子,泥胶粒能吸附阴离子,带负电,水中加放明矾后,有正三价的铝离子中和了泥砂胶粒的负电荷,因此使它变不稳定,沉淀下来,水就变清了。
7、“水垢”的来源和除法
用久的水壶,锅炉壁上有一层灰黄色的沉淀物,它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水中溶有许多无机盐类如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和少量硫酸钙、氯化钙之类的钙、镁盐类。加热时,碳酸氢盐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而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镁微溶于水,于是便沉淀下来,用久的水壶、锅炉内于是有了“水垢”。“水垢”导热性很差,用含“水垢”的水壶、锅炉烧水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对工厂锅炉来说,“水垢”积厚时,会自动剥落一部分下来,各部分受热不均匀还会引起爆炸。欲除去“水垢”,可用很稀的盐酸和醋酸刷洗,然后立即倒掉酸液,并用清水洗净。
8、甘油的润肤作用绝对吗?
大家知道,珍珠霜中含有甘油,甘油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使皮肤保持湿润,那么,纯甘油能否直接涂到皮肤上来润肤呢?不行,因为纯甘油若直接涂在皮肤上,它除了能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外,还将皮肤组织中的水份也吸出来,强果会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灼伤。因此买甘油时,一定要先问清是纯甘油还是含水甘油,若是纯甘油尚须加入20%的水才能用以润肤。
9、铁刀削水果后为什么会变黑?
水果中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种有机化合物鞣酸,鞣酸遇上铁质或其它重金属以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难溶于水的鞣酸铁或其它鞣酸盐,于是刀与水果接触过的地方就变黑了。少量鞣酸盐对人类无害,因此不必在意。但不能用手帕去擦小刀,因为鞣酸铁不溶于水,手帕中的黑色就洗不掉。欲把手帕中的黑色污渍除去,应用稀草酸溶液擦拭,后用水洗,才会干净。
10、煎药的学问
煎药应该用瓦罐或陶瓷罐,而不能用铁锅、铝锅等金属锅,为什么?首先,瓦罐传热较慢,可以让有效成分在药液熬干之前熬出,另外,也是为避免药物中的成分与金属锅发生反应,产生毒素或降低药效,还会腐蚀锅。煎药时还有一学问,就是采用淡水。因为水中若含有较多的盐分和钙、镁等离子,水中的盐分会跟中药成分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盐类,而用淡水,就可减少这二者带来的损失了。
11、熬猪油为什么要加点水
加水熬出的猪油比不加水熬出的猪油更香、更白嫩。这是因为不加水熬猪油时,温度很快上升,未等猪油全熬出,油已沸了。再继续熬时,猪油就会分解,发出刺激性臭味,即油烟味。另外,肥肉外壳硬化,阻止内部猪油继续熬出。高温下,使猪油具有独特香味的芳香味的物质逸出,冷后香味也就逊色了。而先加些水再熬猪油,水先沸腾气化,保持锅的温度在其沸点左右,也就不会有上述缺点了。
12、肉冻的秘密
肉汤隔夜后,就会凝成肉冻,肉冻置久或用筷搅动后,就会出水。再煮沸放冷,则又凝成肉冻,这是为什么?鱼汤、肉汤会凝结,是因为肉中(特别是皮中)含有动物胶的缘故,溶液中只要含有1—5%的动物胶或含0.2%的植物胶(如石花草),就会成“冻”,这是因为高温下胶分子是分散的,当温度渐冷却到室温时,胶分子会彼此联结,生成许多不规则的网眼,水被包在其中,于是就成冻的。成冻的内部胶分子继续凝结,网眼更密,于是把一些水挤出来,搅动会破坏其网状结构,也会出水,不过煮沸后冷却,它们又会成冻的。
13、为什么酒越陈越香
一般普通的酒,为什么埋藏了几年就变为美酒呢?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C2H5OH + CH3COOH→CH3COOC2H5 + H2O ,生成的CH3COOC2H5(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
14、铅笔的标号是怎么分的
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H”即英文“Hard”(硬)的词头,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常用来复写。“B”是英文“Black”(黑)的词头,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铅笔芯质软的情和写字的明显程度。
以“6B”为最软,字迹最黑,常用以绘画,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考试时用来涂答题卡的铅笔标号一般为“2B”。 (现在用于绘画的铅笔最黑的已有9B)
15、俗话说:“良药苦口”,有什么根据
许多中药中含有某些味道很苦的有效成分,如黄连含黄连碱,麻黄含麻黄碱等,因此才有“良药苦口”的俗语。
16、不慎打碎体温计,如何处理
体温计里装的一般是水银,不慎打碎体温计,水银外漏,洒落的水银就会散布到地面上,空气中,引起环境污染,继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体温计打碎后,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S),水银和硫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2Hg+S=Hg2S,减少了危害。
17、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
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为何不能用茶水呢?茶水中含鞣酸,它会和药物中的多种成分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以至失效,如贫血病人服用铁剂会同鞣酸反应生成难以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
18、为什么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
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而饭后服用药物,由于胃酸被食物冲淡,药物就不会被胃酸分解,因此抗菌素药物一般在饭后服用。
19、绘制装饰图案用的“金粉”、“银粉”是用什么做的?
“金粉”是用黄铜(铜锌合金)制成的。将黄铜片和少量润滑剂经过碾碎和抛光就制成“金粉”,“金粉”广泛用于油漆和油墨中。
“银粉”是用价格便宜且和银一样有银白色光泽的铝制成的,铝粉质量轻,在空气中很稳定,反射光能力强。制铝粉有两种方法:一种将纯铝薄片同少量润滑剂混合后用机械碾碎;另一种是将纯铝加热熔融成液体,后喷雾成微细的铝粉。
20、为什么放久的红糖会发酸,放久的白糖会变黄?
红糖放久后,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气,使糖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随着乳酸菌的增多,红糖中的主要成分蔗糖逐渐转化成葡萄糖和乳糖,进而产生乳酸,日子久了,乳酸越来越多,红糖就产生酸味。
白糖在生产过程中为增加其洁白程度,有经过硫漂白工序,即在糖洁中通入二氧化硫使糖汁中色素还原脱色。用这种方法脱色不够稳定,放久的白糖,长期同空气接触,被还原脱色的色素又会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重现颜色,因此白糖久置会变黄。
21、为什么塑料桶不宜长期存放食油?
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制用过程中添加增塑剂和稳定剂,这些添加剂是有毒的,且易溶于食油中,使食油变色、变质,不仅不适宜食用,还会缩短塑料制品的寿命,所以不要用塑料桶存放食油。
22、变色眼镜为什么会变色?
变色眼镜的镜片是用“光致变色”玻璃制成的,这种玻璃在制造过程中,掺进了微量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溴化银等。还掺进了极微量的敏化剂,如氧化铜等,敏化剂的作用是使玻璃对光线更加敏感。
在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卤化银在阳光照射下分解,产生许多黑色的银的微粒,均匀分散在镜片中,镜片就变黑了。当回到光线较弱之处,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于是颜色又变浅了。
23、为什么自来水不适宜直接放入金鱼池中养鱼?
原因:自来水一般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而氯气等物质对金鱼的生长不利,所以自来水最好用盆装着在阳光下晒一、二天后,再用来养鱼。
24、为什么有人用草木灰来清洗一些橱房用具呢?
原因: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所以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
25、为什么把一些贵重的药材浸成药酒饮用呢?
原因:酒能慢慢溶解药材中一些有用的物质,人饮用了药酒,就可以吸收到药材中的有用成分,发挥药的作用,但要注意有些人对酒精是会过敏的,所以饮酒要量力而为。
26、现在为什么提倡使用无铅汽油呢?
原因:以前为了减少汽油剧烈燃烧所产生的振动,在汽油中添加了含铅的物质。但铅是重金属,有毒,它会随燃烧后的尾气一同排出,严重污染环境。
27、为什么新建好的房屋不适宜马上入住呢?
原因:建房屋用到的熟石灰,它在固化过程中,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水,所以新建的房屋比较潮湿,最好过一、二个月才入住。另外,新装修的房间中,因为各种油漆、化学涂料会会发出一些有害气体,应将窗户打开透气15天-30天,才可入住。
28、去锈剂的另一功能
“去锈剂”的另一功能冬天烧蜂窝煤, 由于煤湿, 炉火生着后烟筒里要流出黑色的水。这种水流到衣物上用洗衣粉、肥皂是洗不掉的, 可用少量“去锈剂”, 一洗就掉。
29、白酒除餐桌油污
吃完饭后, 餐桌上总免不了沾有油迹,用热抹布也难以拭净。如用少许白酒倒在桌上, 用干净的抹布来回擦几遍, 油污即可除尽。
30、白铁桶不能贮存酸性食品
白铁桶就是镀锌的铁皮桶。锌是一种白色柔软而有光泽的金属, 它易溶于酸性溶液。如在白铁桶或其他镀锌器皿内配制或贮存酸性食品、饮料, 锌即以有毒的有机酸盐的形式溶入食品中, 人食后有中毒的危险。因此, 使用镀锌容器时, 切勿用它来盛装酸性菜肴、汤水、酒类、果汁、牛奶等饮料。
化学在改善衣食住行所起的作用
31、除果汁三法
新染上的果汁, 可先撒些食盐, 轻轻地用水润湿, 然后浸在肥皂水中洗涤。对于轻微的果渍可用冷水洗除, 一次洗不净, 再洗一次, 洗净为止。 污染较重的, 可用稀氨水(1份氨水冲20份水)中和果汁中的有机酸, 再用肥皂洗净。 呢绒衣服可用酒石酸溶液洗。丝绸可用柠檬酸或用肥皂、酒精溶液来搓洗。在果汁渍上滴几滴食醋, 用手揉搓几次, 再用清水洗净。
1.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3. 金属钠与卤素单质中的黄绿色气体反应
4. 金属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
5. 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
6. 钠与乙醇的反应(现象)
7.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8. 过氧化钾与水反应
9. 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10.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 氧化钠与水反应
1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互滴的不同)
13. 饱和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现象)
14.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15. 碳酸氢钠的热不稳定性
16.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
17. 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注意量)
18. 碳酸氢钠与醋酸的反应
19.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
20.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
21. 氢氧化钠与硝酸铜的反应
22.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的反应(注意量)
23. 氢氧化钠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
24. 金属X与氯气点燃有棕黄色的烟生成
25. 与氯气点燃有苍白色烟生成的反应
26. 氯气溶于水的反应
27. 氯气与非金属M点燃有白色烟雾生成
28.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9. 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的反应(现象)
30. 氯气与硫化氢的反应(现象)
31. 检验氯气存在常用方法的方程式
32. 氯气与亚硫酸钠反应
33. 氯气与溴化钠的反应
34.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35. 为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加入一种物质后的反应
36. 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37. 氢气与氟气、氯气、溴、碘的反应
38. 氟气与水的反应(气体与水作用出氧气)
39.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40.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
41. 氢气与硫的反应
42. 铁与硫的反应
43. 温度计打翻后撒硫粉的原因
44. 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歧化)
45. 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注意氧气的量)
46.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现象)
47. 硫化氢与卤素的反应(现象)
48. 硫化氢与浓硫酸的反应
49. 硫化氢与三氯化铁的反应(现象)
50. 硫化氢与氯化铜的反应
51.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52. 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53.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54. 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55. 二氧化硫与卤素的反应
56. 二氧化硫与稀硝酸的反应
57. 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58.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59. 浓硫酸与蔗糖的“黑面包”原理
60. 氢碘酸与浓硫酸的反应
61. 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
62. 双氧水的不稳定性
63. 双氧水与高锰酸钾的反应
64. 双氧水与硫化铅的反应
65. 硅与氧气的反应
66.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67. 硅与氢氟酸的反应
68.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
69. 二氧化硅与碳酸钙的反应
70. 二氧化硅与碳的反应
71. 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
72.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73. 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
74. 二氧化碳与镁的反应
75.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图象)
76. 二氧化碳与硅酸钠的反应
77. 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78. 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79. 硅酸的热不稳定
80. 碳制备 实验室制备电石气 的物质
81. 雷雨肥庄稼原理
82. 氮气与镁的反应(现象)
83. 氮化镁的水解(生成气体和沉淀)
84. 二氧化氮的二聚
85. 磷与氧气反应
86. *五氧化二磷与冷水的反应
87. 五氧化二磷与热水的反应
88. 氢氧化钠与磷酸反应(3个方程)
89. 氢氧化钙与磷酸的反应(3个方程)
90. 氨气与水的反应
91. 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注意现象)
92. 氨气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93. 碳酸氢氨的热分解
94. 氨水的热分解
95. 氨水与氯化镁反应
96. 氨水与氯化亚铁反应
97. 硝酸的不稳定性
98. 碳与浓硝酸反应
99. 硫与浓硝酸反应
100. 硫化氢与浓硝酸反应
101.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02. 硝酸钠热不稳定
103. 硝酸铜热不稳定
104. 硝酸银热不稳定
105. 光化学烟雾可用氢氧化钠吸收原理
106. 亚硝酸钠和双氧水的反应(教材不要求)
107. 镁与氧气的反应
108. 镁与氯气的反应
109. 镁与沸水的反应
110. 镁与盐酸的反应
111. 镁与氯化铵的反应
112. 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
113. 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
114. 氢氧化镁的热不稳定
115. 氯化镁与碳酸钠的反应
116. 氯化镁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117.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
118. 碳酸镁的热不稳定
119. 铝与氧气反应
120. 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121. 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22. 铝与盐酸的反应
123. 铝与四氧化三铁的反应
124. 铝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125. 铝与氧化钨的反应
126. 铝与氧化铬的反应
127. 铝与硫酸亚铁的反应
128. 三氧化二铝的两性
129. 氢氧化铝的两性
130.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互滴图像.现象)
131. 氯化铝与金属镁的反应
132. 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反应(最省物料)
133. 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的反应(图像,现象)
134. 盐酸与偏铝酸钠的反应(互滴图像.现象)
135. 明矾与苛性钡的反应
136. 铁与氯气的反应(现象)
137. 铁与碘的反应
138. 铁与水蒸气反应(金属与非水溶液反应出氢气)
139. 铁与盐酸的反应
140. 过量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141. 铁与过量稀硝酸的反应
142. 铁与浓硝酸共热的反应
143. 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144. 氧化铁与酸的反应
145.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146. 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现象)
147. 氯化亚铁中混有三氯化铁除杂原理
148. 三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现象)
149. 三氯化铁中混有氯化亚铁时除杂原理
150. 三氯化铁与氨水的反应
151. 三氯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152. 氢氧化亚铁的变质反应(现象、原理)
153. 氢氧化亚铁的热不稳定
【有机部分】
154. 甲烷的燃烧反应
155. 甲烷的取代反应
156. 甲烷的分解反应
157. 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158. 丙烯与溴水的加成反应
159. 乙烯与水的反应
160. 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
161. 丙烯的加聚反应
162. 氯乙烯的加聚反应
163. 1,3—丁二烯的1,4加成
164. 1,3—丁二烯的1,2加成
165. 1,3—丁二烯的全加成
166. 1,3—丁二烯的加聚
167. 乙炔与溴水的反应
168. 乙炔与氢气的反应(注意比例)
169. 乙炔与氯化氢的反应
170. 溴苯的制备原理
171. 苯与硝酸的反应
172. 苯与氯气的加成
173. 环己烷的制备原理
174. 甲苯与硝酸的反应
175. 甲苯与氧气的反应
176.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177.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178. 乙醇的消去反应
179. *乙醇在加热至140摄氏度时的反应
180. 乙醇与氯化氢的反应
181. 乙醇与氧化铜的反应
182. 苯酚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83. 苯酚与钠的反应
184. 苯酚钠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185. 苯酚与浓溴水的取代
186.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187. 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188. 乙醛的催化氧化
189. 乙醛的银镜反应
190. 乙醛的制备:
(1) 乙炔水化法
(2) 乙烯氧化法
(3) 乙醇氧化法
191. 甲醛的银镜反应
192. 甲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193. 甲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194.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195. 乙二醇与对二苯甲酸的反应
196. 蚁酸与甲醇的反应
197. 乙二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三种产物)
198. 乙二酸与乙醇的反应
199. 二乙酸乙二酯的水解
200. 乙酸与乙二醇的反应
201. 乙酸乙酯的水解
202. 蔗糖的水解反应
203. 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204. 葡萄糖的发酵反应
205.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206. 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207. 淀粉的水解反应
208. 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209. 光合作用原理
210. 油酸甘油酯的氢化
211. 油脂的水解反应
212. 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
213. 氨基酸的两性原理
214. 氨基酸的缩合反应
215. 氨基酸的脱水反应
216. 聚乳酸的生成
217. 乳酸的自身成环反应
218. 天然橡胶的制备
【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注意药品、仪器、现象、除杂及尾气的处理)
219.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220. 萤石(氟化钙)与浓硫酸的反应制氟化氢
221. 硫化氢的制备
222. 二氧化硫的制备
223. 二氧化碳的制备
224. 氧气的制备(最少3种)
225. 氢气的制备
226. 氯化氢的制备
227. 溴化氢、碘化氢的制备
228. 一氧化氮的制备
229. 二氧化氮的制备
230. 氨气的制备
231. 磷酸的制备
232. 氢氧化铝的制备
233. 乙烯的制备
234. 乙炔的制备
【工业制备】
235. 金属钠
236. 金属钾
237. 金属镁
238. 金属铝
239. 金属铁
240. 硝酸
241. 硫酸
242. 氨气
243. 氯碱工业
244. 玻璃工业
245. 漂白粉
246. 二氧化碳
二: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氯化氢
2. 金属铁放入稀硫酸
3.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4. 氯气通入水中
5. 磷酸二氢钙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6. 碘化钾与适量溴水的反应
7. 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
8. 硫酸亚铁中加入经硫酸酸化的双氧水
9. 将钠放入水中
10. 三氯化铁与过量氨水反应
11. 电解饱和食盐水
12. 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
13.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溶液
14. 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15. 三氯化铁与氢碘酸反应
16. 饱和石灰水与稀硝酸的反应
17.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18. 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
19. 硫酸亚铁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
20. 用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碳
21. 硫酸氨中加氢氧化钡
22. 氟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
23. 偏铝酸钠与氯化铝的反应
24. 向漂白粉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25. 氯化铝中加入过量氨水
26. 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27.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28. 硫化氢与醋酸铅溶液的反应
29.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30. 鉴别氯离子的原理
31. 硫酸根的鉴别
32. 碳酸根的鉴别
33. 乙醛银镜反应原理
34. 蚁醛银镜反应原理
35. 二氧化硫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36. 氯气通入氢硫酸溶液中
37.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作用
38. 镁与氯化铵溶液作用
39. 磷酸与氢氧化钙溶液作用
40. 氨水与硝酸作用
41. 硫化亚铁与稀硝酸作用
42. 鉴别三价铁离子(注意现象)
43. 碳酸氢镁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44.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作用
45. 氟化银与盐酸作用
46.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47. 少量氯化铁中滴入硫化钠溶液
48. 氯化铁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9. 实验室制备氯气
【与反应无用量有关的反应】
50. 次氯酸钙中通入二氧化碳
51.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52. 明矾与氢氧化钡作用
53. 硫酸氢铵和氯化钡
54. 过量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的反应
55.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56. 向氢氧化钾中通入二氧化硫
57. 碳酸氢氨与氢氧化钠反应
三:重点水解与电离方程的书写
1. 硫化钠的电离、水解
2. 碳酸钠的电离、水解
3. 铝离子与偏铝酸根离子
4. 泡沫灭火器原理
5. 磷酸的电离
6. 亚硫酸的电离
7. 硫酸氢钠的电离
8. 氯化铵的水解、电离
9. 醋酸氨的水解、电离
10. 硫化铝的水解
11. 明矾净水原理
12. 三氯化铁的水解
13. 三氯化铁与碳酸钠不共存原理
四:电化学方程式书写
1. 锌锰干电池〔(+)C (-)Zn|氯化铵〕
2. 甲烷燃料电池(KOH)
3. 氢氧燃料电池(KOH)
4. 铅蓄电池(硫酸)
5. 铁碳电池(三氯化铁为电解质溶液)
6. 钢铁腐蚀(注意酸碱环境)
五:电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写出阴极和阳极的方程式以及总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各极区的PH值得变化)
【由惰性电极电解】
1、氯化铜
2、硫酸铜
3、硫酸钠
4、硫酸
5、盐酸
6、氯化钠
7、氢氧化钠
【由非惰性电极电解】
8、硫酸铜(Cu---Cu)
9、氯化钠(Fe---C)
10、氯化钠(C---Fe)
11、设计实验,需使铁件上面渡锌,写出各极反应方程式 及总反应方程
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氢气燃烧时放热285.8KJ/mol)
2. 碳与氧气的反应(6克碳完全燃烧放出196.75KJ的热量)
3. 碳与水蒸气的反应(1molC反应放出热量131.3KJ)
4. 铜与氧气的反应(128g铜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为314KJ)
5. 甲烷的燃烧反应(甲烷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890.3KJ的热)写出燃烧热反应方程式
6. 葡萄糖的燃烧反应(1mol放出2800KJ的热)
7.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放出57.3KJ的热)
8.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出57.3KJ的热)写出中和热反应方程式
9. 二氧化硫的燃烧反应(燃烧热为98.3KJ)
10. 碳与氧气反应放出393.5KJ的热量.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放出283.0KJ的热量.请写出碳生成一氧化碳的热反应方程式以及碳的燃烧热反应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