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酚乙酸酯是什么呢
生育酚乙酸酯
英文别名 English_Name:3,4-Dihydro-2,5,7,8-tetramethyl-2-(4,8,12-trimethyltridecyl)-2H-benzopyran-6-yl acetate[2r-[2r*(4r*,8r*)]]-3,4-dihydro-2,5,7,8-tetramethyl-2-(4,8,12-trimethyltridecyl)-2h-1-benzopyran-6-ol acetateALPHA-TOCOPHERYL ACETATEALPHA-TOCOPHERYLIS ACETAS(+/-)-ALPHA-TOCOPHEROL ACETATEALL-RAC-ALPHA-TOCOPHERYL ACETATE(+)-A-TOCOPHEROLDL-TOCOPHRIN
安全术语 Safety Phrases:24/25
标准沸点 BP:224 °C0.3 mm Hg(lit.)
标准密度 Density:0.96 g/mL at 20 °C(lit.)
物化性质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淡黄色黏稠液,相对密度0.957,凝固点-27.5℃,沸点200-250℃,折射率1.495-1.4972。易溶于氯仿、乙醚、丙酮和植物油,溶于醇,不溶于水。耐热性较好,遇光可被氧化,色泽变深。小白鼠经口LD5010g/kg,ADL0.15-2mg/kg(FAO/WHO,1994,合成品)。
产品用途
Application:维生素E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防止细胞膜和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等易氧化物被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进而防止衰老的作用,能保持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086482.htm
酯 (拼音:zhǐ、德文: Ester,从德语 Essigäther (又称Ethylacetat "乙酸乙酯")),英文Ester,是指有机化学中醇与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酯类除了羧酸酯外,也有硝酸、硫酸等无机含氧酸酯。
酯的分类
水解生成酸和醇的称为醇酯,水解生成酸和酚的称为酚酯
相关详细知识参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5%AF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kePkuVlWytzpYKJET8DARuKcLha15mzGmxlRllpl142uBd1Sd0RZ2ef6wyTnC30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
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互相帮助,祝共同进步
苯酚的拼音
[ běn fēn ]
基础释义
也叫石炭酸。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5OH。弱酸性。无色晶体,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逐渐变为粉红色。用于制染料、合成树脂等的原料,也用作消毒剂。
造句:
(1) 利用室外模拟实验测定了苯酚和苯胺光降解的速度常数和半寿命。
(2) 在苯酚光降解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中间产物。
(3) 苯酚、二甲苯缩甲醛树脂及硼酸反应生成缩醛树脂。
(4) 在我国一定生产规模的甲苯氧化法制备苯酚有一定利润可图。
(5) 由于苯酚对人体带有刺激性作用,它基础上已不再被当作罕用的防腐剂了。
(6) 建立了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2,4二硝基苯酚的新方法。
(7) 在苯酚的众多合成方法中,甲苯氧化法显示出优势和潜力。
(8) 根据苯酚羟化酶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该基因的特异引物。
(9) 桐油的共轭双键具有极强的反应活性,易与苯酚芳环上邻或对位的活性氢发生傅氏取代反应。
(10) 该胶粘剂是在苯酚和甲醛制造酚醛树脂过程中,加入氨基树脂及添加剂共缩聚而成.
(11) 以半微量法代替常量法,用溴乙烷代替碘乙烷与苯酚钠反应制取苯乙醚。
(12) 以苯酚、壬烯为主要原料合成壬基酚。
(13) 其合成一般是以2,4二氯苯酚和2,5二氯硝基苯为原料,经过醚化、硝基还原、重氮化、水解等几步反应。
(14) 目的用三异丙基苯酚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三异丙苯基磷酸酯.
(15) 以苯酚和乙醛酸为原料,对对羟基苯乙酸制备中的缩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
(16) 对结构相似的苯酚、对羟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等响应不灵敏[造句网整理],对结构差异较大的如维生素C等几乎无响应。
中文别名 Chinese Synonyms:alpha-生育酚乙酸脂D-alpha-生育酚醋酸脂生育酚乙酸酯DL-α-生育酚乙酸酯乙酸酯维生素EDL-A-生育酚(维生素E)ALPHA-维生素E 标准品维生素E乙酯。
提取方法:从植物油中提取,经过多道工序萃取!
如在100g粗棕榈油中加入50mL的甲醇,在45℃下振荡萃取,于-10~-20℃下取甲醇相冷冻过夜,过滤除去析出的甾醇和脂肪酸类结晶,母液蒸馏除去甲醇得维生素E浓缩,含量11%。
分子量
MW:472.75
网上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生育酚乙酸酯是雌性激素!
dīng xiāng zhī
2 英文参考clove i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丁香枝为药名。出《本草纲目》。为桃金娘科檀物丁香(拉丁名: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Syzygium aromaticum L.Merr. et Perry])的枝条。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疼痛,恶心,泄泻虚滑,水谷不消。煎服:3~6g。[1]
4 出处《本草纲目》
5 拼音名
Dīnɡ Xiānɡ Zhī[2]
6 丁香枝药材基原丁香枝为桃金娘科丁子香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et Perry]的树枝[2] 。
7 丁香枝原植物形态丁香为常绿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 cm,宽2.5~5 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组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萼肥厚,绿色后变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 cm,直径5~8 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丁香原产马来群岛及非洲。现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的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树根(丁香根)、果实(母丁香)、花蕾的蒸馏液(丁香露)及其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3]。
丁香(图出《中药大辞典》)
8 丁香枝的采收加工6~9月采收,切段,晒干[2] 。
9 丁香枝的主要化学成分树枝含丁香油酚(eugenool) (69.8%),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13.0%),丁香油酚乙酸酯(eugenyl acetate)(16.1%)[4] 。三萜烯酸类: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楂酸(crategolic acid),苔色酸2OβD吡喃葡萄糖苷(orsellinic acid2OβDglucopyranoside)[5] ,又含挥发油成分[6] 。
10 丁香枝的性味归经辛,平[2] 。
11 丁香枝的功效及主治《本草纲目》:“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泄泻虚滑,水谷不消。”
12 丁香枝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 g;或入丸、散[2] 。
shí xiāng rú
2 英文参考HERBA MOSLAE
Mosla chinensis
Chinese mosl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sla chinensis Maxi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石香薷为中药名,出自《四声本草》[1]。
4 石香薷的别名华荠芋、痱子草[1]。
5 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华荠芋Mosla chinensisMaxim.的全草[1]。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等地[1]。
6 性味辛,微温[1]。
7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行气,化湿[1]。
1.治夏月感冒,中暑呕吐、泄泻,胃痛,小儿夏季热初期[1]。煎服:9~15g[1]。
2.治跌打瘀痛,疖肿,蛇、虫咬伤,捣敷;湿疹,痱子,煎水洗[1]。
8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香荆芥酚乙酸酯、百里香酚、对聚伞花素、龙脑等[1]。
9 药理作用这个只是别名而已
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在医药中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肝功能障碍、习惯性流产、更年期障碍、烧伤等。此外还可以作油脂抗氧化剂。
用于化妆品中,维生素E对皮肤起滋润作用,并可保持皮肤水份,维生素E对刀伤、烫伤、粉刺、老年斑、冻疮、皮肤干燥及紫外线损伤的保护,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光滑皮肤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
建议用量: 一般用量在0.1~6%
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吃的(想生宝宝的准妈妈更应该吃。。。保胎的)
类别:清热药
拼音:DI JIN CAO
拉丁: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草、血见愁、血风草、铺地锦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辛;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黄毛耳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铺地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山蜈蚣、对叶寸节草(《浙江民间草药》),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黄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均被有黄绿色细长柔毛,以茎、叶柄、托叶、叶背、脉间等处为多。
茎具角棱,纤弱,节上有须根。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稍圆;托叶连合成鞘状,膜质,边缘钻状齿裂。
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长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
蒴果,扁球形,长和宽均约2毫米,室背开裂;萼片宿存。
种子黑棕色,细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边、旷地、溪边、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黄毛耳草的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舒筋。
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物志》:行气散瘀,清热解毒,凉血,固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
水煎服,连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一两,蓖麻种子二钱,共捣烂敷足心。
(《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
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
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灯心草、贯众各五钱。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钱,牡荆子五钱;妇女患者加地菍根一两;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一两。
忌食姜、葱、蒜等。
(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二两(干品一两),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
一天分两次服。
(《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⑧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三钱,艾叶一钱,钩藤二钱,山查三钱,蜂窝一钱。
水煎服。
每小时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药物志》) ⑨治乳腺炎: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中国药植志》) ⑾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
樟树根的功效介绍:
樟树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
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樟树根的功效】祛风散寒。
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香薷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α-侧伯酮、d-芳樟醇、α-丁香烯、l-龙脑及α-侧柏烯等萜类化合物。
性状: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可见背面凹下的腺点,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浓清香,味凉,微辛。
功能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 l~3钱,或研末。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置阴凉干燥处
枫树叶
治疗草鱼肠炎病73例,同样用枫树叶治疗草鱼皮肢白粉18例,有效率达86%。
1 治草鱼肠炎病
当发现草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时,伴有肛门发炎。应立即用鲜枫树叶2.4千克/100千克鱼,按叶、水比1:10煮汁拌入饲料里,连喂3——4天就可见效。
2 治草鱼白粉病
藻类寄生于草鱼皮肤后,刺激鱼体增生粘液,使鱼体长有一层白粉,直接影响草鱼的生长。此病多发生在藻类生长繁殖的旺盛时期。当发现鱼体上出现白粉时,每667平方米用枫树叶25——30千克,均匀地投入鱼池中,沉入水中,约7天后,鱼体上的白粉就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