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在常温下溶于水中是形成悬浊液?
不是,苯酚与水混合形成是乳浊液。
苯酚密度比水大,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扩展资料
1、苯酚由于结构中有苯环,可以在环上发生类似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
对比苯的相应反应可以发现,苯酚环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这是因为羟基有给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
2、乳浊液通常由水和油所组成,习惯上将不溶于水的有机液体,如苯、煤油等统称为油。如果是油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油/水或O/W)型乳浊液,如牛奶和某些农药制剂等。
3、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为悬浊液。常见的悬浊液:面糊,泥水,石灰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浊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浊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因为冷却后苯酚的溶解度变小了。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静置一会儿,由于密度的差异它们就分层了。然后分液就可以分离了。。
当然lz说的也是对的,分离出来的也是混合物。纯度肯定不是100%的。
不过严格说来,分离出100%的纯物质也都不是中学化学书上说的那些方法能做到的。分离出的水里面还不全是H2O,还有CO2啊O2啊什么的呢,因为溶解度低,忽略不计而已。苯酚和水的分离也是同理啊。中学化学认为能分,因为几乎不溶。
苯酚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室温时稍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有部分未溶解,所以形成悬浊液。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苯酚熔点是43℃,但是如果与8%的水混合后熔点降低常温下呈液态,并且与水的混溶达到饱和;此外苯酚微溶于水,只要少量就达到饱和。
大量的水和苯酚混合静置后,液体会出现分层,由于苯酚密度大,所以沉到下层,分液即可分离。
如果是从含水8%的液态苯酚中分离水或者从苯酚的饱和水溶液中分离苯酚,目前无法在常温下实施分离,需要蒸馏。
常温时苯酚含水27%就成为均匀液体,随含水率继续增加,液体分二层,上层为苯酚在水中溶液 ;下层为水在苯酚中溶液.所以常温下直接分液或萃取分液就行了
不好意思刚才记错了苯酚的密度比水大密度为1.26
所以二氧化碳通到苯酚钠饱和溶液里面得到苯酚和碳酸氢钠,而且此处的沉淀不是说苯酚是固体。其实反应后得到的是液体苯酚,并且二氧化碳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先变浑浊,静置一会溶液分层,下层是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