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乙醇》的说课稿

幽默的便当
受伤的大神
2023-01-01 09:07:31

《乙醇》的说课稿

最佳答案
多情的小蘑菇
无限的嚓茶
2025-07-21 02:44:45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乙醇》的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本节是以学生初中所学的有机化合物常识为基础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介绍了有机物甲烷、乙烯、苯等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通过本节的探究学习,既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衍生物如苯酚、乙醛、乙酸打下基础。乙醇这节课将学习到官能团决定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重要考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能解释与乙醇有关的生活现象。

②知道乙醇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能辨认乙醇的官能团。

③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尝试科学探究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来探究乙醇与钠反应的产物以及乙醇的结构式。

②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形成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酒的发明的介绍,感受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爱国情怀。

②调查酗酒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推断和化学性质

乙醇的化学性质是整个醇类化学性质的“龙头”,掌握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可以类推其他醇类的性质,并为后面学习苯酚、乙醛等的性质做好铺垫。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乙醇在反应中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分别在哪个部位以及为什么这样断键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通过学生已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利用实验产物,可推知化学键断裂和生成部位,并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更形象直观地看出这些部位,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有一些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乙醇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独立地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化学只介绍了乙醇的用途,但没有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到乙醇的性质、组成和用途。指导学生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这样一个有机物的学习模型。特别要让学生体会到“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这样将为进一步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醇的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等反应历程。

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学法

1、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知识主线。

2、官能团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起着主要作用,学好烃的衍生物就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3、抓好反应类型,掌握反应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课:

首先我利用一幅优美的图片,在图片上古诗对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引出了乙醇这种物质,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引入新课。

切入主题后,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并且结合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再加上给学生演示的酒精的样品,进行观察,请学生说一说对酒精的了解。估计学生能说到酒精的化学名称、分子式、某些物理性质,还有可燃性这样一个化学性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进一步完善对乙醇物理性质的教学。

对乙醇的物理性质教学当中,特别对乙醇的溶解性要结合实例进行强调。比如说它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例如生活中的碘酒啊,用酒精来泡中药,溶解有机物等等这些实例来让学生能够了解酒精的溶解性。

2、重点、难点突破

紧接着设疑:因为学生知道乙醇的分子式是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那么这样的一个分子它可能有哪几种结构呢?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根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及各原子的价键关系写出乙醇的可能结构并搭出球棍模型。

请学生按照这样一个分子式,来写出它有可能的分子结构并且请同学上黑板来演示,并能搭出它相映的球棍模型。那么在引导这个问题的时候,把乙醇的分子和乙烷的分子做对比,

多出一个氧原子。请学生思考这个氧原子究竟应该插入到乙烷的哪个键当中,这样就化解了难度,学生很容易能够搭出乙醇有可能具有的两种分子模型,那么搭出模型以后,就进一步的想知道乙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重难点,必须要通过实验来解决,通过实验来探究乙醇分子的真正结构,所以我们给出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促学]

探究一: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乙醇、煤油和水,另外请同学分别利用同样米粒大小的金属钠加进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由于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会把实验现象记录的相对比较完整。在现象的基础上诱导学生进一步的来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讨论的深度需要老师引导。通过交流讨论我们看到煤油和钠不反应,那就说明煤油当中主要成分是各类的烃,烃分子中的C—H键上的氢是不能被钠原子所取代的。再看乙醇和水却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那么乙醇和水必然具有共同的组成结构,那就是都有氢氧键,而且氢氧键上的氢原子都能被钠原子取代,这样实际上就能够看出乙醇的结构应该是我们刚才探讨的其中的A式。到这儿,这两点的讨论一般学生能够得出来。但是对乙醇和水与钠反应,它们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一样呢?那么这样的一个讨论深度,就要由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乙醇结构中乙基和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对氢氧键的影响看来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反应速率以及剧烈程度明显不同。那么由这个讨论实际上是为我们后面的学习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性质差异这个特点,会给他们造成思想上一个预示。

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认识了乙醇分子的微观结构,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进行乙醇结构的教学。结构教学当中我们需要介绍结构式、化学式、简式以及乙醇分子内的两个基团的名称。

根据刚才的实验,知道乙醇和钠能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顺利过度到乙醇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当中。启发学生书写出正确的方程式,而由同学们一开始回忆的乙醇具有可燃性,这是我们在初中教学中就知道的,这样引导学生把乙醇的燃烧反应方程式直接书写出来,那么这个反应到底是属于哪个反应类型呢?学生会自然的说出是氧化反应,从而进入氧化反应的教学中。

在乙醇氧化反应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知道乙醇可以燃烧,教师也可以进行演示实验,或举例如实验时用的酒精灯,酒精的燃烧等等。

在氧化反应当中,我们关键还是要突破乙醇催化氧化的教学。首先催化氧化可以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将铜丝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慢慢的移向内焰,上下做几次,那么同学们可以直接观察铜丝变化的现象,由铜丝在外焰上灼烧变黑到内焰又变红这样一个特殊的变化现象,让学生们去思考,到底内焰和外焰的区别在哪里?学生会想到,可能内焰和外焰可能酒精蒸汽的浓度不一样,这就意味着酒精蒸汽可能和铜直接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或着说有一些反应,那么这样再请同学们进一步自己来探究实验。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二个探究实验:在试管中加入3到5ml的无水乙醇,将铜丝烧热至红热状态,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的颜色、闻乙醇气味的变化。同学们可以把实验的现象记录下来。那么从铜丝在火焰上烧热由红变黑,然后再反复插入到无水乙醇中,又由黑变红这样两个不同的现象,再结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样三个现象,我们共同去探讨。

交流讨论:为什么从红变黑了,同学们会推出来铜可以氧化为氧化铜,那么为什么又由红变黑呢,这说明氧化铜和乙醇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铜,那么氧化铜变成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被还原的过程,有被还原的物质必然就有被氧化的物质,那是什么被氧化了?——乙醇被氧化了,氧化生成什么了?有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那就是乙醛。在这可以先出现乙醛的分子式。因此这两步反应是前后连锁的两步反应,那么我们可以请同学把它叠加成为一个总反应。这说明:乙醇是可以被氧化生成新物质——乙醛和水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铜所起的真正作用是催化剂的作用,这也就是乙醇催化氧化——第二种氧化方式。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进一步加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反应原理。乙醇为什么会变成乙醛,它是乙醇分子中氢氧键的断裂,同时这个氢氧键影响了它邻位的C—H键,使这个C—H键也活泼了,也断裂了,那么断下来的两个氢与氧结合生成水,乙醇的C—O单键就变成了C=O双键,这样生成了新物质——乙醛。电脑动画展示乙醇变为乙醛的结构式变化。为进一步强化这个反应原理的学习,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方程式的迁移练习,譬如让学生写出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

以上通过乙醇结构的研究、与钠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学生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乙醇分子中氢氧键存在的中重要性,也就是羟基存在的重要性,可以自然进行构建导学,完善我们本节课内容的一个概念体系。羟基到官能团,官能团到烃的衍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本节我们还学习了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所以在这儿还可以强调有机氧化反应是怎么一回事,顺代也提出有机的还原反应又是怎样一回事,进行概念体系的完善。通过这样一种构建导学,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反应的知识的拓宽,让学生意识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乙醇和生活、工业、农业生产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我们通过这样两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迁移。

第一个例子:为什么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得出这样三个结论:节省石油资源;乙醇掺入汽油能让燃料变得更“绿”;消耗陈化粮,促进我国的粮食转化。

第二个例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人都会喝酒的,酒量有大有小。有的人喝酒满脸通红,那么酒精在人体当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原理呢?可以联系乙醇的性质,把乙醇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展示给同学们,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学的结构和性质来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思考题。及时反馈课堂效率。

3、课堂练习

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化学反应中乙醇发断键位置:

(1)与活泼金属反应键断裂。

(2)在Cu或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断裂。

2、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较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可以溶解很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可以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在新课结束之前,可以结合板书指导学生用结构、性质、用途的这样一个思路,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我们再来帮助他梳理、落实课堂知识,并给学生留下作业:

1、书面作业

2、乙醇工业制备的了解(可以通过上网去查询);酗酒的危害性。通过这两项作业,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也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最新回答
野性的丝袜
文静的大树
2025-07-21 02:44:45

高二化学《乙醇》教案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习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习,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不能发生其他的氧化反应。接着请学生自主实验3-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教材判断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铜丝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分析铜丝先变黑后变红的过程写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里我会详细讲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过程中,乙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如果醇经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他的有关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转化的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完成学案上有关乙醇的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我也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比如将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一作业的设置也能够体现出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板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有2个,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反思一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乙醇的性质知识,而且充分体会了假说和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步了解通过实验现象剖析反应的本质,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设置“身边的化学”,把乙醇的学习和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教育中的sts思想。学生提出了许多乙醇应用的例子,一时难解释,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从现象到本质:观察乙醇推断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现象推断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通过生成的气体具有能燃烧的特性,推断可能是氢气等。学生能感觉到乐趣。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讨论结构特征。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教学中,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做的实验必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苹果白昼
现代的大侠
2025-07-21 02:44:45
两所学校都是实力名校,不好说的。文昌中学通过了海南省重点中学办学水平一级学校等级评估。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中考成绩不年稳居琼海第一。

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

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是为进一步发挥嘉积中学办学优势,优化教育资源而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

学校位于琼海市金海路科技园内,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6万6千平方米,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校园环境优美,每一个角落都展现出和谐、整洁的育人环境。目前有在校生近6600人,教学班95个,教职工500多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设备一流的实验室、计算机室、阅览室、音乐教学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等,并且已实现班班多媒体、班班通网络。

学校建有办公楼1栋,实验楼1栋,教学楼5栋,教师公寓楼3栋,专家楼1栋,学生公寓楼8栋;食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海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运动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塑胶跑道、大型灯光足球场、露天游泳池等设施一应俱全。

多年来,学校中考成绩不仅年年稳居琼海第一,名列全省前茅,而且年年都有新突破。2009—2010学年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先进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再次续写辉煌,雷彩芬同学取得满分满星的好成绩,全校中考满分人数为370人,满分率为37%,再创历史新高!

2009年高考海桂学子同样成绩辉煌,542人参加高考,综合分800分以上2人(全市共3人),录取分800分以上4人,最高录取分850分,单科800分以上6人;综合分700分以上17人,录取分700分以上35人。一本141人,二本155人,三本186人,高招入围人数482人,入围率90%。700分以上高分数段,比08年多11人。有多名学生被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录取。这些都标志着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已跻身于海南省名校之列。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除由原嘉积中学选派的70名优秀教师外,学校还专门从湖北、湖南、安徽、黑龙江、吉林、山东、四川等教育先进省份引进了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从国家重点师范院校录用优秀毕业生不断充实我校教师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2010学年度,我校教师获得各类奖项就有130多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级40多项、市级60多项。

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并且将继续秉承嘉积中学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自强、博学、创新”的校训,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琼海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再立新功、再谱新篇!

文昌中学

学校前身为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04年)的蔚文书院,1908年改设为文昌县立中学,至今已有205年建校历史和101年的中学办学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被迫迁往文昌南阳山区,抗战胜利后搬回现校址。学校创办以来先后有30人次担任校长,现任校长为黄必铨先生。经过历代文中人的艰苦努力,文昌中学已成为一所闻名遐迩的中国名校(1988年评定)。

学校位于文昌市文城镇南边的文中坡,毗邻海南省会海口,有海文高速公路直达,距美兰国际机场只约30分钟车程,西南面紧靠文清大道,直通向南中国海岸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文昌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偃武修文,教化昌明”,厚实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各级领导、各界人士、海外侨胞、港澳台胞对教育的关心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在全国中学中排名第二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高标准的教学楼、图书馆、科学馆、运动场、文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宿舍、学生公寓以及文中餐馆,配备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并严格按照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的原则布局,合理有序。校园宽广平坦,道路笔直通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冬暖夏凉,物候宜人。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20多人,在校学生5500多人,设有97个行政班。学校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外乡亲、港澳台同胞的鼎力支持,捐赠将近1500万元,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泰国侨领导张光嶷先生捐赠330万元建成科学馆,香港海南商会常务副会长潘正洲先生捐赠320万元建成教学楼,香港海南商会顾问陈世英先生80万元建成办公楼,周成泰先生等100多位海外乡亲捐赠110万元建成图书馆。马来西亚王兆松先生亲属2002年捐资80万元重建王兆松楼。2005年秋季,学校接收了原文昌中学初中部项目,学校硬件设备齐全,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在校学生可达7000人。

学校办学成绩斐然,闻名遐迩。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科学治校,致力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百年校庆会徽了人心齐、理念新、管理善、设备全、环境美、质量高的办学格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一万多名优秀学生,近三年每届都有600多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国家重点大学。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先进单位”“五一劳动奖状”,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70次,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教育战线“文明单位标兵”等省级荣誉称号196次。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国家总督学柳斌等领导都曾莅临学校视察。

2003年9月,学校通过了海南省重点中学办学水平一级学校等级评估。2005年秋季,海南省教育厅批准与海南中学并列第一批面向全省招生。目前,学校正朝着创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有国际影响”的特色高中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迈进。

★该校男女沙滩排球队参加海南中学生沙滩排球赛双双获得冠军。

★该校学生参加2009年学科(高中理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突出,5个一等奖名额,26个二等奖名额,16个三等奖名额,其中林琳同学将代表海南省参加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竞赛冬令营。

★该校排球队在海南省2009年大学生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学组男女双双获得冠军。

★海南省第十五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该校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建校至2009年11月止,该校共获得国家级荣誉70项,省级荣誉193项(2005年为183项)。

★该校合唱团选送的《香格里拉》《飞翔吧中国》,舞蹈团选送的《战魂》在海南第六届中学生文艺汇演上荣获两个一等奖。

★09年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文昌中学队获得第一名,此为第八次获得全国总冠军。

★09年届陈宁获得海南省理科状元,此为文中自恢复高考以来第十二位状元,第四位理科状元(建省以来第一位理状)。

★2008年11月17日百年校庆期间,杨利伟受聘文昌中学荣誉校长。

★2008年11月17日(百年校庆)目前为止,我校共获国家级69项荣誉。

★该校2008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有近600人考入国家级重点大学,5人考取清华北大,当届高三6班全班60人上一本,中考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成绩!

★该校被第29届奥运动会组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该校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组织的全国首届学校文化建设展评,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金奖”荣誉称号。

★该校男排勇夺2006年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亚军。在2006年海南省中学生排球赛中,我校男女排球一队双双荣获冠军,女排二队夺得亚军,男排二队位居第四;我校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我校歌舞团赴香港参加由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组委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亚太交流协会、星汇资源有限公司主办的2006年香港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荣获国家级节目表演一等奖与创作奖。2006年海南省第五届中学生文艺汇演,我校歌舞团选送的合唱《东西南北茉莉花》、群舞《穿越》、独唱《春之舞》三个节目均荣获得一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2006年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国家级集体三等奖。

★我校被海南省教育厅评定为“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被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授予“海南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先进学校”荣誉称号,被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司法厅、海南省普法办联合授予“‘四五’普法活动组织奖”。

★2006年高考,我校总分800分以上的同学有4人,理工类的黄文君同学855分、符传庆同学834分、陈龙同学821分,文史类的徐锦同学811分,稳居全省各市县重点中学之首。黄文君和吕书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吕书明是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在海南录取的唯一考生;符传庆和陈龙被清华大学录取;徐锦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我校获得单科标准分800分以上的同学有12人;获得总分700分以上的有63人,比去年的48人增加了15人;获得单科标准分700分以上的有231人次,比去年的167人次增加了64人次。据统计,我校入围第一批国家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同学达499人,比去年的423人增加了76人,创我校高考招生历史的新纪录。

★谢晋锯校长的论文《构建和谐新校园,齐抓共管教做人》《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拓宽德育工作思路》均荣获中国教育报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组委会联合组织的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

★邢益育老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许杨柳老师被全国中语会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中学语文教师。

★胡妍老师的论文《教育的真谛》获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创新杂志社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教育创新研究与探索”论文评比一等奖。

★张永炳老师的教学课例《高中生物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荣获中南六省区生物教学课例评选一等奖,并被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评定为国家级一等奖 。

★佘杨宁老师的论文《中学舞蹈在课改中的探索与实施》荣获中国科技理论成果丛书编委会组织的论文评选特等奖,《论新音乐教学》荣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学术成果评选一等奖,编导的舞蹈《快乐假日》荣获全国校园春节联欢会组委会评选的国家级优秀编导奖。

★林明训老师的论文《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荣获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河南省教育学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朱晓峰老师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获中国化学学会中南区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教学录像评比一等奖。

★黄有宝副校长和李经柳、洪武、刘芳玲、王奋、郭莉、符艳等老师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国家级优秀指导奖.。.

★詹崇学老师的论文《我谈初中综合实践课》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分别荣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评委会组织的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杨舫玲老师的教学案例《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设计》《食品中的膨松剂》均荣获中国化学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教学案例评比国家级二等奖。

★邢益育、蔡明姬、陈奕海、袁家琼、陈策、郭莉等老师分别荣获《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组织的第七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指导二等奖和三等奖。

★陈有信老师的下水作文《“榜眼”今说之我见》、韩爱民老师的论文《语文课改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分别荣获第七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组委会组织的写作竞赛二等奖和论文竞赛二等奖。

★范高忠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二等奖、海南省中学体育课录像比赛二等奖。

★郭仁望老师被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评为国家级排球优秀教练员。

★郑祝利副校长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

★ 钟超老师被海南省教育厅评为海南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先进个人。

★在2006年“华兴杯”全省中学生“语文与生活”主题作文竞赛暨网络展示活动中,黄有宝副校长和李经柳、闵祥玉、石良峰、袁家琼、方清娟、王奋等老师获高中组教师指导一等奖;黄峰、刘芳玲、邢春菱、王春果、蔡君、符艳、郭莉等老师获初中组教师指导一等奖;杨建江、陈有信、陈裕福、陈靖、林翠薇、敬宗毅等老师获高中组教师指导二等奖;洪武、韩爱民、陈蕊、云虹等老师获初中组教师指导二等奖;刘圆圆、范越丽等老师获高中组教师指导三等奖;黄峰、黄金玉、陈策、郑小兰、蔡明姬等老师获初中组教师指导三等奖。

★郭莉老师的《观舞记》获海南省第十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梅梁老师荣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组织的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一等奖。

★尹海迷老师的《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获海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处、海南省教研院组织的2006年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说课评比一等奖。

★陈长连老师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6海南省中学历史教学说课评比高中组一等奖、课堂教学评比高中组二等奖。

★王玉洁老师荣获省教育厅举办的海南省音乐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学音乐组一等奖。

★罗长乐、陈帅、李娜、韩俊光、翁艳媚等老师获2006年海南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优秀指导老师一等奖。

★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的2006年海南省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大赛活动中,黄有宝副校长和闵祥玉、邢益育、符永承、袁家琼、黄峰、蔡君、郭莉、郑小兰等老师获优秀辅导奖一等奖;刘圆圆、符气荣、方清娟、王奋、范越丽、洪武、赵祚前、邢春菱、王春果、符艳等老师获优秀辅导奖二等奖;李经柳、石良峰、梁煜、陈策、陈蕊、蔡明姬、韩爱民、黄金玉等老师获优秀辅导奖三等奖。

★在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第十八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陈长连指导的《对虾养殖与水体污染》、余明川老师指导的《对虾养殖与水体污染》均获优秀竞赛项目一等奖;张永炳老师指导的《文昌名人山鸟类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报告》获优秀竞赛项目二等奖;傅启地、赵仕美、吴清文等老师指导的《清洁高效环保的新能源太阳能》、张永炳老师指导的《文昌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张平老师指导的《给黑板换装》、邓洪老师指导的《禽流感对文昌鸡的影响》、张平、林升辉老师指导的《文昌挖钛何时了—文昌钛矿开采现状分析与对策》均获优秀竞赛项目三等奖;傅启地老师指导的“可以用脚踩出来的抽屉”,赵仕美老师指导的“可拆装式拉链”均获小发明类二等奖;赵仕美老师指导的“螺丝刀的改造”,伍小飞、朱晓峰老师指导的“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及小型灭火器”均获小发明类三等奖;辛静老师指导的《戒毒仪》、《焕然一新的大沙漠》、《漂移的城市》和齐明华老师指导的《新家园》分别获科幻绘画类二、三等奖。

★林树本、林鸿远、赵仕美等老师被中国物理学会授予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辅导海南省二等奖。

★吴志军老师的《乙醇》获海南省第十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录像课评比二等奖。

★杨柳老师荣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组织的海南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二等奖。

★吴玮玮老师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组织的海南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二等奖。

★韩密老师的论文《浅析制约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荣获海南省第一届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比二等奖。

★杨志刚老师获海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海南省第六届中学体育优质课调教说课二等奖、上课比赛三等奖。

★余好妹老师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的初中数学网络教案评比二等奖。

★胡妍老师的《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荣获海南省教育研究院组织的海南省高中政治科优质课决赛三等奖。

★李鸿辉老师获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组织的海南省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三等奖。

★林娇老师的《盐》、王慧荣老师的《定量认识化学变化》、陈林书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均获海南省教育培训院组织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潘彬、翁夏韧、韩密等老师制作的课件《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保卫黄河》均荣获海南省第十二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比三等奖。

★邢春菱老师获海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优秀指导奖。

★符致全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符帅同学获海南赛区一等奖;李加龙、林子晖等2位同学获二等奖;朱冠运、林淑汝、杨兹超、陈密、林道强、陈玉勇等6位同学获三等奖。

★朱晓峰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林明信,杨兹超、林淑汝、董长欢、林方纠、云天林等6位同学获二等奖;黄良兴、林道潭、潘孝河、刘陶华等4位同学获三等奖。

★陈斌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林景宜同学获海南赛区一等奖;王位哲同学获二等奖;李文茂同学获三等奖。

★林树本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潘孝河、张大乾、林江、陈玉勇等4位同学获海南赛区二等奖;张联平、吴育林、陈密、林师严、曹娈肖、何瑞林、林道飞、林易、欧怡孝、谢盛栋等10位同学获海南赛区三等奖。

★吴娇老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周军、陈升同学获海南赛区三等奖。

超帅的豌豆
儒雅的钢笔
2025-07-21 02:44:45
怎样证明乙醇的结构中含有-OH 设计方案及思路简想

0.1MOL乙醇和足量的NA反应生成0.05MOLH2

乙醇与钠反应的注意事项

1.本实验如果多加几粒金属钠,开始时反应较快,乙醇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溶液逐渐变稠,但当钠的表面被乙醇钠包住后,反应又逐渐变慢。这时稍稍加热可使反应加快。然后静置或用冷水冷却,乙醇钠就从溶液中析出。若试管上用带尖嘴玻璃导管的塞子塞住,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可检验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用玻璃棒蘸取1~2滴反应后的溶液在玻璃片上蒸发,则玻璃片上有乙醇钠晶体析出。向乙醇钠溶液中加1 mL~2 mL水,因乙醇钠遇水分解生成乙醇和氢氧化钠,用pH试纸能检验溶液呈碱性。

2.实验后要即时处理反应后的物质。最好是再加入乙醇使金属钠完全反应。若钠有剩余,在放水冲洗时小心会出现爆炸。

神勇的砖头
单身的哑铃
2025-07-21 02:44:45

乙醇比较常见的用途有:

一、白酒等饮料

乙醇可以用于食用,如酒。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二、消毒

广泛用于医用消毒(体积分数为75%±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70~75%的酒精用于杀菌,例如75%的酒精在常温(25℃)下,一分钟内可以杀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三、汽车燃料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美国销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历史,我国高粱乙醇在汽油中占10%。

四、食用

乙醇能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所以中医用它来送服中药,以溶解中药中大部分有机成分。

扩展资料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乙醇

甜美的猎豹
优雅的火龙果
2025-07-21 02:44:45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结构简式是:CH3CH2OH或C2H5OH。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扩展资料

乙醇与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C、O原子均以sp³杂化轨道成键、极性分子。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H、O 三种原子构成(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积极的小笼包
动人的柠檬
2025-07-21 02:44:45

乙醇化学式为C2H6O。

乙醇(ethano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化学式为C2H6O,俗称酒精。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乙醇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味甘。乙醇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用途: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于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饮用酒中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高高的过客
温暖的月饼
2025-07-21 02:44:45

C₂H₆O。

酒精,即乙醇,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CH₃CH₂OH,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扩展资料

应用领域

1、工业原料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

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

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2、消毒用品

体积分数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

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3、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

注意: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另外对于啤酒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

4、有机原料

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汽车燃料

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现代生物能源乙醇。随后,乙醇被加入到汽油里作为抗爆剂。可以说安全、清洁是乙醇的主要优势。

第一代生物能源正是乙醇(俗称“汽车酒精”)。这类乙醇使用粮食或者甘蔗作为原料,通过淀粉或者蔗糖发酵得到的,而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友好的绿草
大气的鲜花
2025-07-21 02:44:45

酒精(学名乙醇)

物理性质

1、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

2、相对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化学性质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化学方程式:

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物理性质:化学式C4H10O3,无色、无臭、透明、吸湿性的粘稠液体。

丙二醇化学性质:可燃性液体。有吸湿性,对金属不腐蚀。与二元酸反应生成聚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酯,与盐酸作用生成氯代醇。与稀硫酸在170℃加热转变成丙醛。

用硝酸或铬酸氧化生成羟基乙酸、草酸、乙酸等。与醛反应生成缩醛。1,2-丙二醇脱水生成氧化丙烯或聚乙二醇。

扩展资料

1、乙醇分子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2、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3、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醇金属以及氢气。

4、乙醇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燃烧现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6、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