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氯气。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正确氯气,制取氯气的正确操作步骤为:先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先向烧瓶中装入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装入浓盐酸,下一步进行加热制取、吸收氯气,由于氯气有毒,最后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故选C.
环己酮&环己醇:用一种胺,比如说像联氨或是苯胺之类的反应,一般都会生成沉淀,然后过滤就可以了,之后加酸水解再分液应该就OK
丁胺&丁醇:加盐酸,分液,在加入氢氧化钠就能分离
苯酚&苯甲醇:加氢氧化钠,分液,加盐酸就可以
环己醇&苯酚:一样的方法
乙酸&乙酸乙酯:用碳酸钠,然后分液。如果想要得到乙酸,就再加盐酸好了
1、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苯酚溶于碳酸钠溶液形成酚钠并析出碳酸氢钠,待其结晶充分,倾出上层溶液及下层的上清液,并分液,上层继续用少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2~3次并分液,合并洗涤液与下层上清液静置。上层加入无水碳酸钠静置,过滤,即得苯,可以蒸馏纯化。
2、下层溶液过滤,加入过量盐酸,析出结晶,过滤,纯化水冲洗2~3次,干燥,必要时重结晶纯化,即得苯酚。
仪器:烧杯、玻棒、铁架台、漏斗、滤纸、分液漏斗。
试剂:纯化水、盐酸、无水碳酸钠、碳酸钠。
把苯酚从溴苯中分离出来,用的是NaOH将苯酚变成苯酚钠,离子晶体就不溶于溴
苯,再通过分液,盐酸酸化得到苯酚
有溴苯密度大于苯酚,故向上层液体中加盐酸后分液
选C
方法二、先水浴加热,将氯化氢气体通入到水中,在加热到100摄氏度,蒸发水分,最后留下的就是油了。
三价铁离子水解强烈,加盐酸降低水解使溶液稳定。防止氯化铁水解变质。加入H+,抑制水解。防止Fe3+水解。加酸后H+浓度变大平衡逆向偏移(即向左)保证溶液中Fe3+浓度,否则都变成Fe(OH)3沉淀了就不能叫溶液了啊。而反应液中不能加H2SO4是因为不能引入杂质。
盐酸(hydrochloricacid)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盐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的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
(2)由于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的,通常不用排水集气法,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B装置;故答案为:B;
(3)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了,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满了,否则就没有满;故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满;
(4)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稀)═CaSO4+H2O+CO2↑,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使酸与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或停止;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
故答案为:不能;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稀)═CaSO4+H2O+CO2↑,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使酸与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或停止;不能,收集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5)澄清石灰水可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即向石灰水中通入气体,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若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仪器设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园底烧瓶、分液漏斗配双孔塞、导气管、集气瓶、小烧杯
(2)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二氧化锰
(3)步骤:(A)把装置连接好,检查气密性
(B)在烧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从分液漏头里慢慢地注入密度为1。19的浓盐酸
(C)缓缓加热,使反应加快,有氮气均匀放出。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E)多余氮气用氢氧化钠吸收。
RE:所以先加盐酸,当然如果你觉得楼上的对那请无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