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提取药物成分,如果采用渗漉法进行操作,怎么回收乙醇,得到药物成分?
传统的提取方法系将原料装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或CO2流体流体等,通过控制原料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压力等工艺条件,以溶出其中有效成分。普遍使用的方法有: A.浸出提取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B.水蒸气蒸馏法:将原料与水在一起加热,当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类物质; C.升华法:固体物质加热直接气化,冷凝后凝固为固体化合物,利用升华原理直接自原料中提取目标成分。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碱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传统工艺方法,萃取能力强,选择性强,但在萃取、分离过程中,工艺温度均需超过50℃ 以上,易造成“热敏性”有效成分不同程度的分解或变性,使得产品发生次生化;亲脂性的有机溶剂萃取所生产的产品中的溶剂残留高,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并且可选取的有机溶剂多属易燃品,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难以消除。水汽蒸馏法、升华法由于其针对性过强,影响了该方法的应用领域。
药材放入渗漉筒前要先润湿药物使其膨胀。粉碎药物,粒度适宜,以中等粉或粗粉为宜,排除气泡,防止溶剂冲动粉柱,影响渗漉效果,收集渗漉液,控制适当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该法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渗漉法是往药材粗粉中不断添加提取溶剂使其渗过药粉,提取液从下端出口流出的一种溶剂提取法。此法可造成良好的浓度差,提取效率较高,且室温提取不破坏成分。
渗漉速度应符合各项制剂项下的规定。若太快,则有效成分来不及渗出和扩散,浸出液浓度低;太慢则影响设备利用率和产量。一般药材1000g每分钟流出1~3mL;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48~1/24。有效成分是否渗漉完全,虽可由渗漉液的色、味、嗅等辨别,如有条件时还应作已知成分的定性反应加以判定。若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先收集药物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标准;若用渗漉法制备酊剂等浓度较低的浸出制剂时,不需要另器保存初漉液,可直接收集相当于欲制备量的3/4的漉液,即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乙醇至规定浓度与容量后,静置,滤过即得。
重渗漉法的特点:①溶剂用量少,利用率高。②渗漉液中有效成分浓度高,不经浓缩可直接得到1∶1(1g药材∶lml药液)的浓液,成品质量好,避免了有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挥发损失。③该法所占容器太多,操作较麻烦。
与其他常见的浸出方法相比,渗漉法的特点如下:
1、溶剂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流动,上层留下的浸出液置换下层的溶剂位置,不断造成浓度差,渗漉法相当于无数次浸渍,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连续操作,浸出效率高,适用于贵重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可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充分提取。
2、渗漉器底部带有滤过装置。不必单独滤过,节省工序;
3、冷渗法可保护有效成分;
4、渗漉过程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5、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的药材不宜选用。
75%的乙醇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蒸馏到95.5%。此后形成恒沸物,不能提高纯度。
蒸馏法利用酒精的沸点低於水的特性,以加热后再冷却的方式将酒精与水分离。第一次加热蒸馏再冷却后的液体其酒精度至少需要到达28%,否则将无法成功分馏,经过第二次蒸馏后的乙醇,其酒精度依照蒸馏厂的不同,介于60%到95.5%之间。
扩展资料:
应用领域
乙醇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制取其他化合物。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医用酒精是浓度为75%左右的乙醇。
在中药提取、 酊剂的制备中常用到,多用渗漉法,亦可用浸渍法,溶解法或稀释法。如下。
(1)渗漉法:以规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
在多数情况下,收集渗漉液达到酊剂全量的3/4时,应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适量溶剂至所需量,静置一定时间,分取上清液,下层液滤过,合并即得。若原料为毒性药时,收集渗漉液后应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再加适量溶剂使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如颠茄酊等。
(2)浸渍法:以规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按“冷浸渍法”操作,收集浸渍液,静置24小时,滤过,自滤器上添加浸渍时所 用乙醇至规定量,即得。如十滴水等。
(3)溶解法:将处方中药物直接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至需要量,即得。此法适用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如复方樟脑酊等。
(4)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至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清,虹吸上清液,残渣滤过,合并上清液及滤液,即得。如远志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提取法
渗漉法系将经过处理的药材粗粉置于渗漉器中,由上部连续加入溶剂,收集滤液提取成分的一种方法。根据操作方法,可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和逆流渗漉法。
其特点是:1.溶剂自上而下,由稀至浓,不断造成浓度差,渗漉法相当于无数次浸渍,使一个动态过程,可连续操作,浸出效率高,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及高浓度的制剂,也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2.渗漉器底部带有滤过装置,不必单独滤过,节省工序;3.冷渗法克保护有效成分;4.渗漉过程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常用不浓度的乙醇或白酒;5.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的药材不宜选用。
(1) 浸渍法
浸渍法的特点是药材可用较多浸出溶剂浸取,适宜于粘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如安息香、没药等;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如大蒜、鲜橙皮等药材的浸取。
(2) 渗漉法
渗漉法适用于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可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充分提取。但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应用。
初漉液浓度较大,浓缩过程中省时省力;续漉液浓度小,浓缩过程长,二者浓缩过程不同,故把初漉液和续漉液分开,先收集85%的初漉液另行保存。
至于为什么收集85%,这是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所得。
收集85%药材量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的目的是便于浓缩。
从成分,功功效上看藿香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异同。藿香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成分都有苍术、陈皮、厚朴、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白芷、广藿香和紫苏叶,都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而藿香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不同,主要在于藿香水主要采取乙醇渗漉法和水煎煮法制取,浸出制剂含乙醇量40%~50%,性味辛苦。藿香正气口服液在生产工艺方面主要采取加水回流蒸馏法和水煎煮法,浸出制剂不含乙醇,性味辛微甜。可见,两种剂型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含有乙醇。
藿香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疗效最明显,但口感一般。由于霍香水药效比较峻猛,小儿和年老体虚者服用时应有医生指导。
而藿香正气口服液是藿香水的换代产品,不含酒精,口感较好,对肠胃无刺激,尤其适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用。
醇提水沉法系指将中药原料用一定浓度的乙醇用渗漉法、回流法提取,即可提取出生物碱及其盐、甙类、挥发油及有机酸类等;虽然多糖类、蛋白质、淀粉等无效成分不易溶出,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却仍可提出。为此,醇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再加水处理,并冷藏一定时间,可使杂质沉淀而除去。40%~50%的乙醇可提取强心甙、鞣质、蒽醌及其甙、苦味质等;60%~70%乙醇可提取甙类;更高浓度乙醇则可用于生物碱、挥发油、树脂和叶绿素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