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乙酸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冰乙酸对人体存在很大的危害,会容易危害到人体的健康,而在吸入或者是食用冰乙酸就会容易对身体的内脏产生伤害,由于冰乙酸其中含有很大的刺激性,人体皮肤接触后也会容易形成危害,会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斑或者是产生灼伤等。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操作注意事项:避免产生静电。远离火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2、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3、储存注意事项:密封,储存于通风处。远离火源和热源。
4、贮存温度:150C~250C。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冬天要做好防冻工作,防止冻结。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乙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
冰醋酸属于强酸类化学物质,如误服,可造成口腔和消化道的灼伤,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医生提醒:一旦发生误服,应立即用清水漱口,灌入牛奶、鸡蛋清等流质,以保护好食管和胃的粘膜,并及时送正规医院治疗。
冰乙酸的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乙酸是一种有机一元酸和短链饱和脂肪酸,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有毒的。纯正且近乎无水的乙酸(含水量1%以下)称为“冰醋酸”,为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7℃(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乙酸是一种弱酸,但是它具有腐蚀性,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酸臭味。
浓度较高的乙酸具有腐蚀性,能导致皮肤烧伤,眼睛永久失明以及黏膜发炎,因此需要适当的防护。上述烧伤或水泡不一定马上出现,很大部分情况是暴露后几个小时出现。
乳胶手套不能起保护作用,所以在处理乙酸的时候应该带上特制的手套,例如丁腈橡胶手套。浓缩乙酸在实验室中燃烧比较困难,但是当环境温度达到39℃(102℉)的时候,它便具有可燃的威胁,在此温度以上,乙酸可与空气混合爆炸(爆炸极限4%~17%体积浓度)。
扩展资料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由一个甲基一个羧基组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化学工业中,它被用来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后者即饮料瓶的主要部分。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每年世界范围内的乙酸需求量在650万吨左右。其中大约150万吨是循环再利用的,剩下的500万吨是通过石化原料直接制取或通过生物发酵制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