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将一条水蛭泡进浓硫酸里面,会发生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为了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一些方士创造出了各种丹药,这或许是较早的化学实验。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各种物质的真正性质,即便意外创造出了豆腐这种美味,也难免因为误食丹药而致人死亡。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硫酸的腐蚀性极高,因此常有某人为了报复对方而“泼硫酸”的案例,场面简直惨不忍睹。而不慎接触到硫酸的部位,也很快就会被腐蚀,几乎不存在愈合的可能。
目前在很多视频网站上,也有一些科普类的作品以硫酸为主要实验对象,向人们展示了这种物质的可怕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虽然这只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但是看起来仍然触目惊心,因为浓硫酸的腐蚀能力可以将一个物体变得面目全非。比如,能够将硫酸脱水性体现得最明显的物质往往含有氢、氧这一类的有机物,即便没有任何火焰出现,它们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被炭化。
在此基础上,有人曾经尝试将水蛭放进硫酸中,试图观察它们的变化。令人震惊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一条活生生的水蛭就变成了一滩黑色的水。
虽然相关实验有些残忍,但是也有人将水蛭放在不同成分的液体中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却不曾想到它们遇到硫酸就像被泡进“化尸水”中。
由此可见,硫酸绝对不是一种温和的物质。不过科学家们认为,合理的使用硫酸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一旦浓度超标,硫酸就会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并且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很难想象,古代人在丹药中放置这种物质,服用者将会多么痛苦。除了不要拿来食用之外,在接触硫酸的过程中,我们也一定要遵守相关规范,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最好不要轻易进行尝试。
山蚂蝗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山蚂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低山和平坝都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粘壤土较好。
一旦发现被蚂蟥叮咬住,千万不要硬性将蚂蟥拔掉,因为越拉蚂蟥的吸盘吸得越紧,这样,一旦蚂蟥被拉断,其吸盘就会留在伤口内,容易引起感染、溃烂。被蚂蟥叮咬住,可以在蚂蟥叮咬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使蚂蟥松开吸盘而掉落。也可以用烟油、食盐、浓醋、酒精、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虫体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
2、家里的厕所、卫生间因为经常使用,所以是比较潮湿的。如果通风好的话,过一会卫生间就会干。但是有的卫生间比较潮湿,这样除了会反味之外,还会容易招惹一些喜欢潮湿环境的生物,比如蚂蟥。
蚂蟥主要存在于淡水源中,在北部和南部都存在,它出现在浴室中,通常是因为没有及时清理浴室,并且有积水滞留了很长时间。因为长时间放置的死水会产生异味,因此会吸引水。
蚂蟥怕碱和盐,因此可以在水上撒很多盐,直到盐覆盖了所有谁。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蚂蟥逐渐溶解,最后消失并变成液体。可以在下水道入口处再放一些盐,以防止其他蚂蟥爬上去。
彻底消灭
和鼻涕虫一样,蚂蟥依靠身体分泌的粘液保护皮肤。因此,只要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它们就可以被杀死。可以用食盐或15%盐水杀死它们,用食盐蚂蟥会立即死亡,盐水的话需要半个小时。
如果看不到它,可以用盐水喷洒整个马桶,但是如果使用盐水,则在水干燥后很容易回潮。另外,还可以用石灰水喷洒。石灰水破坏身体表面的酸碱平衡后,蚂蟥会迅速死亡。同时,石灰水还可以起到杀菌和增白的作用。
安装通风设备,如排气扇,抽风机,只要空气可以对流,那么就可以保证室内有干燥室。
用屠宰时猪、牛、羊等动物血,将破草鞋、丝瓜等蔬松物浸渍,然后吊挂阴干,在傍晚时定点放在稻田里,以让蚂蝗聚集,次晨逐点捞取,集中消灭,亦可0.2%的晶体敌百虫液渗入动物血中制成毒血诱剂,其毒杀效果较好。
药杀蚂蝗
每亩施半斤硫酸铜(将硫酸铜用纱布包扎,放在田曜进水口),每亩用2两90%晶体敌百虫喷于干细土30斤撒施,毒杀效果一般在90%左右。云香精驱除蚂蝗有奇效
云香精各医院、药店均有售,不属驱(杀)虫药,对人畜无毒。通过试验发现,它还具有很强的杀死蚂蝗的效果,见效速度比用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快5~10倍,且无药物刺激反应。在临床实践中驱除牛马鼻内蚂蝗有奇效。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将患畜保定好(性情较温顺的可不用),用左手抬住患畜颌下,使其鼻孔稍向上,以防药液外流。用注射器吸取云香精,取下针头后,右手拿着注射器向流血的鼻内作环绕喷射,若两鼻孔均流血,就向两鼻孔内喷射,或直接将云香精倒入鼻内。用药量可视畜的大小而定,一般大畜用1瓶,小畜用半瓶,可酌情增减,每日2次,连续数日,直至驱除干净为止。
受较多的云香精直接接触的蚂蝗,在1~3分钟内落出,只受药刺激的蚂蝗,一般在1小时左右落出。喷射法效果最佳。一般只投药1次就能驱除干净,少数需投药2~3次。 可以杀蚂蝗的药主要有以下几种:生石灰,用量大约15-30ppm才能杀死。
敌百虫0.3ppm,此药品长期使用,抗药性严重,不知道此量能否在你处奏效。
含氯制剂:包括漂白粉,强氯精,二氯异氰尿酸,用量看养殖品种而定,大概在2ppm时能杀死蚂蝗。
聚酯类: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效果不明显。
抗生素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甲维盐类的,效果也不太好。
建议使用生石灰,或氯制剂。
蚂蟥在生长过程中,只是偶尔才有机会吸血。每次的吸血量很大,是它的一项重要的蚂蟥适应性,体内的食物贮存是蛭类生长发育的关键。
1.蚂蟥体内的食物贮存
蚂蟥有许多对嗉囊和盲囊向两侧伸展,占据了体内大部分空间。嗉囊是存储血液的器官。蚂蟥吸入的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2.5-10倍。这些存储血液在数个月内依靠一种共生的假单孢杆菌慢慢的消化。举例来说,一条干重128毫克的医蛭,以此取食640毫克(均以干重计),在200天内消化并通过排泄、失重524毫克,剩余的116毫克已经进入到蛭体组织内,如果不取食,还可利用这些物质生活100天以上。所以,医蛭即使每年只取一次血,也不会饿死。
在嗉囊中有血液,长时期内,蚂蟥利用的能量大都由蛋白质分解而来,饥饿时,水蛭利用贮藏的糖和脂肪。嗉囊在吸入大量血液后膨大,但大部分水分伴随着大量的盐分随即通过肾管而排出。在山蚂蟥吸血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体表有一层清亮的液体。医蛭嗉囊中的血量在最初十天内减少40%以上。血红素立即还原。但是红细胞在一段长时期内(可长达一年半)保持新鲜而完整,甚至在取食后经数星期,仍可以分清楚白细胞和病原体。像这样缓慢的、受控制的红血球溶解,显然是不平常的。
2. 蛭类的生殖
从刚孵化出的幼蛭开始饲养,经过5~6次吸血,历时14~19个月的生长发育,有些个体开始性成熟。性成熟个体由于生殖腺发育成熟而变大,使环带区变大,外表可见环带区灰色的生殖腺组织。雌雄性生殖孔在身体前1/3段的31/32~36/37环间,交配时两个体完成异体受精过程。交配一般发生在早上或夜间。交配后过一段时间开始产卵,产卵时身体前段肌肉缓慢地不断收缩,雌性生殖孔开始也缓慢地排出一些透明的粘液小泡,随着粘液小泡变多,把生殖环带区绕成一圈,最后排出一些黄色的粘液(精液),排完后,生殖环宽区变小,身体前段向后退缩,而排出的卵袋表面粘液固定不动。用前吸盘把卵袋的小孔封住,就完成产卵过程。
产卵一般也在早上或夜间进行。产下卵袋一个,产后的亲蛭仍在卵袋旁边。卵袋为长椭圆形。卵在卵袋内的蛋白营养液中发育,发育成为幼蛭后仍在卵袋内活动,并用自己的腭片上的锯齿磨破卵袋壁,然后钻出卵袋。产下的卵袋23~29d后,孵化出幼蛭。一般一个卵袋孵化出10条左右幼蛭。刚孵化出幼蛭平均体重63.06mg[1,5,6]。
3.蛭类的生长发育
以菲牛蛭为例:从孵化出的幼蛭经14个月时间,吸血5,6次,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第1,2,3次吸血为幼体阶段,第4次吸血后进入亚成体阶段,第5次吸血后,部分个体达到性成熟,有的个体第6次吸血后进入性成熟。生长曲线是一跳跃曲线。
从幼体开始室内饲养直至性成熟,在活兔身上吸血6次。其中幼体阶段第1~3次,第4次吸血后进入亚成体阶段,环带区变宽,色变灰,标志幼体结束,进入亚成体。第5次吸血后逐步进入成体阶段。当环带区在生殖孔附近出现米黄色颗粒时,标志着性开始成熟。第5次至第6次吸血之间开始产卵袋,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历时14个月。室内饲养吸血蛭类,吸血是唯一营养物质来源,对其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孵化后的幼蛭,第1次吸入血量是体重的2倍多,第3个月才吸第2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4倍多。第5个月才吸第3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2倍多。第8个月吸第4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3倍多。第11个月吸第5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3倍多。第16个月吸第6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1倍多。第5次吸血后,第6次吸血前后,个体逐步开始产卵。生命周期共吸6次血,共吸入约12.5g/条 血量,第4,5次吸血阶段是蛭类生长发育重要阶段,是动物繁衍后代的生命阶段,也是体重增长,体形明显变大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为生殖作好准备。每次吸血使菲牛蛭体重大大增加,使生长动态曲线直线升高,生命周期有5,6次升高,呈现出跳跃式生长动态曲线,跳跃升高最大的是第4,5次吸血后。
比较蛭类生长动态曲线有两类模式:一类是连续生长动态曲线,这类生长动态曲线较平滑,这些蛭类每次取食量不大,而且较经常有机会取食,消化较快,因此,生长动态曲线较平滑。另一类是跳跃式生长动态曲线,如吸血种类每次吸血的时间间隔相当长,有的达到几个月,表明在其生活的环境周围不易有机会吸到一次血。生命周期吸血量是性成熟个体体重的3倍,即生长1g蚂蟥要3g血作为食物。生长过程为跳跃式生长。
说起蚂蟥这东西,我的童年简直就是被蚂蟥给咬大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从小就开始跟着大人插秧收稻谷,南方的水田里,蚂蟥几乎遍布每一处角落。每次下水田干完活,上岸的时候,小腿上总会挂着几只蚂蟥,等到发现时,你已经发现这些蚂蟥个个吃的圆鼓鼓的。一旦把它们拔下来,小腿上的鲜血会流下来。
有时候你在干活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腿上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一下,不要怀疑,你已经被蚂蟥盯上了,而且它已经开始在吸你的血了。
那么在农村被蚂蟥要过的你,会怎么处置蚂蟥呢?1、五马分尸法。蚂蟥这种动物,真的是神奇,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用刀将其碎尸万段的话,简直就是助纣为虐啊。因为蚂蟥的身体,你将其分成多少节,它就可以长出多少只来,也就是说这样死不了,反而会增加蚂蟥的数量。所以有经验之后,我们一般都不这么做了。
2、阳光曝晒法。这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有效的,一般农村人下水田干活都是春夏秋季,这段时间内,太阳往往比较强烈,所以一旦发现被蚂蟥咬,把它扔到一处够不到水的干燥地方,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不出一个小时它就成干尸了。
3、釜底抽薪法。这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将蚂蟥的整个身躯,从里面翻到外面来,外面的皮肤向内翻。这样一来蚂蟥即使再顽强,也逃不过去了。
4、用烟头烫。农村人干活累了,上岸休息抽根烟,如果发现腿上有蚂蟥,一般就会直接拿烟头去烫它,直到身体不动弹了,也就差不多了。
对于蚂蟥,大家可能有所了解。蚂蟥一般被称为水蛭,蚂蟥其实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蚂蟥一般生长在内陆淡水水域内,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近些年还发现蚂蟥制剂还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的特效。虽然蚂蟥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可是在农民朋友的眼里,蚂蟥却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
因为在农村的田里,农民朋友在插秧的时候,蚂蟥就会顺着农民朋友的腿爬上去,然后开始吸农民朋友的血;听上去确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怪不得农村朋友会不喜欢蚂蟥;而对于村里的一些来月事的女人来说,就更不敢在有月事的时候去田里干活了,那样只会更加吸引蚂蟥来吸自己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