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用甲苯共沸除水
甲苯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可以利用该特性,在待干燥的有机物中加入共沸组成中某一有机物,因共沸混合物的沸点通常低于待干燥的有机物的沸点,所以蒸馏时可将水带出来,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在共沸蒸馏中,第三种溶剂被加到初始共沸混合物中,它可与原来混合物中的一种组分形成恒沸点混合物,由此产生的沸点变化经常大到足以引起沸点接近的物质的进一步分离,原共沸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的定量移去依赖于加入的共沸剂过量的情况,第二个要求是共沸剂必须容易用简单蒸馏方法除去。
扩展资料
在被分离的物系中加入共沸剂(或者称共沸组分),该共沸剂必须能和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具有最低沸点的恒沸物,以至于使需要分离的集中物质间的沸点差(或相对挥发度)增大。在精馏时,共沸组分能以共沸物的形式从精馏塔顶蒸出。
共沸精馏的过程中,所加入的共沸组分必须从塔顶蒸出,而后冷凝分离,循环使用。因而共沸精馏消耗的能量(包括汽化共沸剂的热量和输送物料的电能)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沸
甲苯可以和水形成共沸物,以利于水分蒸出。在工业制备无水乙醇时也是用这个方法。
甲苯和水的混合物有一个恒沸点,在此温度下甲苯混合液上方的水蒸气分压和甲苯蒸汽的分压相同,这两种物质可以被同时蒸出。当然这个温度是低于100度的。具体数据要查表。
之所以要用这个方法,以制备无水乙醇为例:
通常蒸馏的方法只能得到96%的乙醇,这是因为96%乙醇和4%水形成了恒沸物,蒸馏出的馏分里也是这个比例。加入苯,苯和水、乙醇形成一个沸点更低的共沸物(大概60多度左右,记不清了)这样水就会随苯和一部分乙醇一同被馏出,剩下的就是无水酒精了。
烯胺也是同样的原因。
水和甲苯共沸点84.1摄氏度,共沸物组成:甲苯80.84%,水19.16%。按照这个百分比计算,需要加入42.2公斤甲苯,甲苯和水正好共沸蒸馏完毕。
你再怎么改变含量出来的共沸物还是这个组分
只要环境压力不变,甲苯的比热和水的比热是定值,共沸点就是定值
恒定共沸点的蒸汽压是一定的因此配比也是固定的
除非改变环境压力条件
配比会略有改变,但是改变是有限的
一般共沸是需要避免的负面情况
所以很少有主动去改变共沸物组成配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