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花青素
前花青素是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的一族,多酚类(polyphenolics)的一种;此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可说是植物的二次代谢物(Gabetta et al.,2000),然而前花青素并非是单一化合物,是由一系列的化合物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小分子量的有:儿茶素(catechin和epicatechin)、二聚体(procyanidin B系列)、三聚体(procyanidin C系列);大分子量为单宁(condensed tannins)和聚合物(polyhydroflavan-3-ol)。
花青素、前花青素与原花青素都属于生物类黄酮,都是以3个芳香环结构为基底,又生成途径中有一段是相同的,因此常常会有人将其认为是同一物质,但是生成途径到后面就分开各自生成,其实三者是不同的物质。3者关键的是结构不同,但作用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
1、概念不同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光可增加花青素含量高温会使花青素降解。花青素为植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部分果实以颜色深浅决定果实市场价格。
前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可说是植物的二次代谢物(Gabetta et al.,2000),然而前花青素并非是单一化合物,是由一系列的化合物所组成。
其中包括了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小分子量的有:儿茶素(catechin和epicatechin)、二聚体(procyanidin B系列)、三聚体(procyanidin C系列);大分子量为单宁(condensed tannins)和聚合物(polyhydroflavan-3-ol)。
2、作用不同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强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
前花青素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抗氧化除自由基剂。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突变功能、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多种功能。
3、生成结构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经由苯基丙酸类合成路径(phenylpropanoid pathway)和类黄酮生合成途径(flavonoids biosynthetic pathway)生成。
是由一系列的化合物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小分子量的有:儿茶素(catechin和epicatechin)、二聚体(procyanidin B系列)、三聚体(procyanidin C系列)大分子量为单宁(condensed tannins)和聚合物(polyhydroflavan-3-ol)。
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者四聚体称为低聚体,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青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花青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花青素
中文名称:花青素
中文别名:花色素花青色素
英文名称:cyanidin
分子式:C15H11O6
分子量:287.2437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可吸引动物进行授粉和种子传播 (Stintzing and Carle, 2004)。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
目前花青素广泛应用于保护视力的领域,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中,更为常见。典型的代表就是乐睛视力营养素,富含42种花青素,对孩子视力的帮助作用很大。
2、前花青素
前花青素(PCA)是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的一族,多酚类(polyphenolics)的一种;此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可说是植物的二次代谢物(Gabetta et al.,2000),然而前花青素并非是单一化合物,是由一系列的化合物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小分子量的有:儿茶素(catechin和epicatechin)、二聚体(procyanidin B系列)、三聚体(procyanidin C系列);大分子量为单宁(condensed tannins)和聚合物(polyhydroflavan-3-ol)。
3、原花青素
英文名是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OPC),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一般为葡萄籽提取物或法国海岸松树皮 提取物。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
在结构上,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catechin)或表儿茶素(epicatechin)结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五聚体称为低聚体(简称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简称PPC)。
其次,花青素与原花青素在颜色与性质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花青素属于水溶性色素,是植物果实与花瓣颜色的来源之一。而原花青素则是无色的物质,其本质有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构成,因而无论在颜色上还是性质上,两种物质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
除此之外,在对人体的作用与功效上,虽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都有部分相似的作用与功效,但是原花青素对人体的作用和功效倾向于内调节,而花青素则更倾向于身体某些部位的作用进行改善。
花青素与原花青素并不是相同的一种物质,而是两种存在差异性区别的不同物质,因而在购买的时候,应当注意和了解清楚,避免选择错误导致不便。
1、成分不同
花青素:花青素的成分为类黄酮化合物。
前花青素:前花青素的成分为生物类黄酮和多酚类等一系列化合物。
原花青素:原花青素的成分为多酚化合物。
2、分布地方不同
花青素: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中。
前花青素:前花青素存在于水果、坚果、种子、花、树皮,松树皮萃取物中含量较高。
原花青素:原花青素在银杏中含量丰富,尤其在葡萄籽中含量最高。
3、化学性质不同
花青素:花青素随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前花青素:前花青素具有超强最高效的抗氧化性能。
原花青素: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二、花青素、前花青素、原花青素的关系:
花青素、前花青素、原花青素的结构相似,而且原花青素与花青素都是强效抗氧化剂,但是原花青素强于花青素。但因口感关系,平时膳食吃皮、壳、籽较少,所以通过食物获得花青素更容易。
扩展资料:
花青素的应用:
1.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功能
花青素属于生物类黄酮物质,而黄酮物质最主要的生理活性功能是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研究证明:
花青素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VE高50
倍,比VC高20
倍
。
2.抗突变功能
花青素的作用不仅使植物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具有降低酶的活性,抗变异等保健功能的活性分子。研究表明有一定花青素浓度的提取物能有效预防不同阶段癌变发生,但花青素的个体作用并不确定,部分原因是与其它酚类物质等稳定成分分离后进行生物测定,花青素易降解。
3.在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
天然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添加剂发展使用的总趋势。花青素在食品中不但可作为营养强化剂,
而且还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代替苯甲酸等合成防腐剂,
并且可作为食品着色剂应用于平常饮料和食品,
符合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天然、安全、健康的总要求。
参考资料:花青素_百度百科
前花青素_百度百科
原花青素_百度百科
中文名称
原花青素(OPC)
中文别名
原花青素B1顺式,反式''-4,8''-二-(3,3',4',5,7-五羟基黄烷)
英文名称
PROCYANIDIN
B1
英文别名
Procyanidol
B2PROCYANIDINDIMERB2Procyanidin?B1Proanthocyanidin
B1Proanthocyanidin
B2
CAS号
20315-25-7
上游原料
CAS号
中文名称
154-23-4
儿茶精
490-46-0
表儿茶素
下游产品
CAS号
名称
20315-25-7
原花青素(OPC)
100-53-8
苄硫醇
60-24-2
2-巯基乙醇
更多上下游产品参见:http://baike.molbase.cn/cidian/154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