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如何分离甲醇,甲酸,苯,苯酚的混合物

正直的小猫咪
平淡的糖豆
2023-01-01 08:35:48

如何分离甲醇,甲酸,苯,苯酚的混合物

最佳答案
懦弱的唇彩
简单的老虎
2025-07-19 08:08:44

A.向混合物中加NaOH,为了

让甲酸和苯酚成盐。

即NaOH + CHOOH → CHOONa + H

2O

NaOH + C6H5OH → C6H5ONa + H

2O

本步骤,考察的是甲醇和苯

酚的弱酸性(化学性质)。

B.A得到的混合液体充分微热(

64°C左右就够了),得到的残

留液体就是苯,蒸出来的气

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回收就得

到甲醇。←本步骤也可以用

蒸馏来完成。

本步骤,考察的是甲醇和苯

的沸点(物理性质)。

C.A得到的混合固体,用水溶

解。然后持续通CO2气体,产

生沉淀,知道沉淀不再增

最新回答
感性的豆芽
陶醉的可乐
2025-07-19 08:08:44

A.向混合物中加NaOH,为了让甲酸和苯酚成盐。

即NaOH + CHOOH → CHOONa + H2O

NaOH + C6H5OH → C6H5ONa + H2O

本步骤,考察的是甲醇和苯酚的弱酸性(化学性质)。

B.A得到的混合液体充分微热(64°C左右就够了),得到的残留液体就是苯,蒸出来的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回收就得到甲醇。←本步骤也可以用蒸馏来完成。

本步骤,考察的是甲醇和苯的沸点(物理性质)。

C.A得到的混合固体,用水溶解。然后持续通CO2气体,产生沉淀,知道沉淀不再增加。过滤得到苯酚。

即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 (CO2 + H2O → H2CO3)

注意这里生成NaHCO3不是Na2CO3,是由于苯酚比碳酸氢根酸性强。复分解反应时强酸与盐反应生成弱酸和盐,或者强碱和盐反应生成弱碱和盐。(NaHCO3酸性比C6H5OH弱,C6H5ONa碱性比Na2CO3弱。不会存在这样的反应NaHCO3 + C6H5ONa → C6H5OH + Na2CO3。)

本步骤考察复分解反应、常温下C6H5OH微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溶解度),以及C6H5OH和H2CO3与NaHCO3的酸性比较(化学性质)。

关于复分解反应,前到下面的网页中复习。

http://baike.baidu.com/view/999835.htm

D.在C滤液中加H2SO4至酸性,然后加热,用冷凝管(很冷的水)冷凝蒸汽,并回收CHOOH。

2CHOONa+H2SO4=Na2SO4+CHOOH(加热挥发)

本步骤跟C一样,也是考察复分解反应,CHOOH弱酸性(化学性质),CHOOH的低沸点和挥发性(物理性质)。

p.s.

本题只讨论分离,没有要求提纯。事实上,上面的步骤虽然达到的分离的目的,但得到的都不纯……

美好的电源
长情的中心
2025-07-19 08:08:44
我认为不太可能,有机反应一般都是催化剂加热条件.

先说苯酚和甲醇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可以和苯酚反应.

如:实验室制取酚醛树脂

【原理】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或碱性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过量时生成线型热塑性树脂;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过量时生成体型热固性树脂.

【说明】 (1)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要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慢.要使生成的树脂冷却后呈固体,必须加热半小时以上.(2)苯酚和甲醛在碱性条件下是逐渐生成体型树脂的.开始生成的液态物是可溶于酒精、丙酮和碱性水溶液的树脂,叫做甲阶树脂

接着说苯酚和醇,既然有酚羟基,那就表示可以酯化(高考不要求!)

我记得是不是人教课本苯酚和乙醇的反应在课后习题出现过,在乙酸酐做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实现?

或者说单纯的烷基化反应,在硫酸催化剂条件下,苯酚先于浓硫酸磺化生成酚二磺酸,酚二磺酸再与乙醇酯化生成酚二磺酸二乙酯

再说甲醇和甲醛,既然都有醛基,那就能缩聚或者醛醛之间歧化,肯定可以反应的.

100°也不行吧?有机反应是持续加热,不单单是一个温度.弱酸弱碱更无从谈起啊

自信的跳跳糖
着急的音响
2025-07-19 08:08:44
苯酚与苯甲醇共沸,用简单的精馏肯定不行.

将苯酚与苯甲醇加入到80度的水中,搅拌2小时后,分层.

油相用精馏塔蒸馏,先蒸出水相,然后减压再蒸出苯酚与苯甲醇共沸相,最后再蒸出成品.

水相和苯酚与苯甲醇相循环利用.

大概需要三个精馏塔

顺心的豆芽
隐形的方盒
2025-07-19 08:08:44
①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与浓H2SO4加热得醚,可以生成3种醚:甲乙醚、甲醚和乙醚;②乙二醇与乙酸反应得酯,二者可生成2种酯,含有1个酯基和2个酯基的酯;③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生成二肽,可以生成甘甘二肽、甘丙二肽、丙丙二肽、丙甘二肽四种二肽